導航:首頁 > 自我介紹 > 英語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英語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發布時間:2021-01-14 15:47:32

1. 中餐教案有趣的汽車王國自我評價

活動目標:

1、知道青蛙是夏天裡熱鬧的一員,想像它們多變嬉戲的豐富畫面內。

2、探究青蛙容的剪紙步驟,嘗試用鏤空折剪的方法進行青蛙多種姿態的設計。

3、進一步拓展幼兒的剪紙技能,感受剪紙活動所特有的藝術美。

活動准備:

1、青蛙剪紙步驟PPT。

2. 中班教案我的展覽反思與自評怎麼寫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認識了一些汽車標志,懂得了它是什麼車子,內牢記安全第一容,
2、如果有誰發現了其它的標志,可以用筆畫下來,回到班上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
教學反思
1、教學活動中游戲環節是幼兒最感興趣的,課堂氣氛活躍。
孩子們自主地和其他的小朋友去交流,這樣既鍛煉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感受在一起玩的快樂。
3、游戲時間過長,導致課的結尾倉促。

3. 中班語言教案《家》自評

幼兒園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它們怎樣叫 活動目標: 1、根據提問嘗試自己閱讀畫面,知道漢字和畫面的對應關系,願意指認漢字。2、能根據畫面簡單的結構,嘗試運用相同、重復的句型結構閱讀畫面內容。 3、樂意尋找重復出現的漢字,對閱讀活動感興趣

4. 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我越來越關注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進行自我診斷、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和自我激勵,是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現將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做以下評價總結。
一、上課前做好准備
在上課之前,我細致地分析學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進程,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准確地擬定教學目標並對學生多種可能的反映做出預期。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課前准備越充分,教師在課堂上就越能游刃有餘,得心應手,否則很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出現僵局。
二、課堂上有效組織教學
有許多的事例可以說明,教學效果不好、教學質量不高,主要是因為教師組織教學的意識不強,組織教學的能力欠佳。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管理者。因此平時我注意把組織教學貫穿在課堂的始終,而不僅僅是上課時的一個起始環節。注意整合新穎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從不斷追問中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三、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學習、生命成長)的場所,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教師的活動是為了引發、引導、指導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是為了建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如何讓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維、積極配合、自覺學習。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等,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課堂上尊重、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
讓學生願意學習、自覺學習、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課堂上我尊重學生的學習,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把握學生是否願意學;清楚學生是否會學,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在課堂上我不失時機、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同時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避免只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片面的績效觀。通過藉助教材的文化力量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理解與溝通、理想與追求、情感與態度諸方面獲得良好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發展。

五、課堂上恪盡職守、投入激情了
課堂是師生生命成長與延續的場所,課堂充滿著責任、充滿著希望。學生喜歡的是充滿激情的教師,喜歡的是充滿活力的課堂。課堂上我善意地對待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對教育教學充滿激情,讓師生共同充滿陽光。

六、讓教學設計在課堂上落實到位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一種事先預設,因此我是精心准備,讓它具備合理性和科學性,課堂上力爭用這一設計來實施。同時做好教學的課後反思,每一節課下來都要思考一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課堂中出現的新情況,是否應對合理;並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採取補救措施。現在我正逐漸讓自己形成反思習慣,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優化自身素養。

總之,及時的進行自我評價使我找出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促進了自我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增強了自我發展意識,促進了科研意識和能力的提高。成就了學生和我的共同發展。

5. 微格教學訓練手冊教案課後自評應該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內
二.教學容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6. 春天的歌教案 自我評價

貼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興趣的春遊活動為主題的歌曲。教學過程通過歌曲聽辨、唱遊、律動等自主探究手段,讓學生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和鳥語花香的美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本課的教學設計將情境、情感和學習內容三者有機結合,通過「聽聽、看看、唱唱、動動」等音樂活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使學習活動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學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在音樂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歡聆聽樂曲《郊外去》、《野蜂飛舞》。在聽賞中能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感受音樂的快慢、強弱對比。並能用跑、跳、蜜蜂飛舞等動作來表現音樂的變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有創造性地用動作來表現歌曲,主動用歌聲、動作來表現對春天美好嚮往的情感。 4、通過音樂學習來認識、親近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2、能感受兩首樂曲的基本情緒,並能用動作(或律動)主動參與表現音樂中的快慢、強弱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和表現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並能大膽、自信、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激發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具准備: 音響、課件、打擊樂器、「小明星」獎章等 教學方法:聆聽法、啟發法、聽唱法、表現法、游戲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設計表: 教學環節教學步驟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說說看看)1.聽音樂《春之聲圓舞曲》進入教室,
教案
《音樂教案《春天來了》》(http://www.unjs.com)。師生問好。 2.「說說」——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生:春天! 師:春天美嗎? 生:美! 師:你們能說說春天有些什麼美麗的景色嗎? (學生自由說出春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師:在美麗春天裡,人們都喜歡去春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有關春天的相片和圖片(播放本班同學去春遊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圖) 創設春天的情境,讓學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播放學生自己去春遊的照片,這樣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說說」、「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課的學習活動中。 二、感受體驗1 (聽聽動動)1.師:春天有那麼多美麗的景色,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在音樂中走到美麗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播放鋼琴曲《郊外去》,師生隨音樂做走、跑、跳的動作。) 2.分別聽賞《郊外去》的快、慢音樂片段,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3.師: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郊外,到處是樹木、花草,漂亮極了!瞧,還有幾之小野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野蜂的音樂…… (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飛舞》,師生隨音樂做野蜂飛舞的律動。) 4.師:你聽到這段《野蜂飛舞》的音樂,能想像到野蜂在做什麼嗎?(學生自由發言) 5.「聽聽比比」—— 師:你們知道《野蜂飛舞》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圖) 師:《郊外去》是用什麼樂器的演奏的? 生:鋼琴。(出示鋼琴圖) (對比聽賞兩段音樂,邊聽邊模仿鋼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勢。) 學生在「聽聽動動」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快慢對比、強弱對比。教師引導學生用動作、律動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及快慢、強弱對比。 三、感受體驗2 (唱唱創創)1.師:在春天裡,不僅有優美的景色,還有許多優美動聽的旋律、歌曲。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日本歌謠《春天來了》。(播放歌曲范唱) 2.學唱歌曲 A.隨范唱拍出歌曲節拍。 B.隨范唱拍出歌曲節奏。 C.按節奏讀歌詞。 D.聽唱歌曲。 3.唱唱創創 鼓勵學生創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4.課外延伸、環保教育 師

7. 幼兒園中班英語教案自評反思

自己好好思考一下,
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及時的改正,
這樣子就沒問題了。

8. 如何寫教案的自我評價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回(教學設計)是事答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9. 各種各樣的人教案自評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中狼嗥的含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抓關鍵句來解讀文本的能力。
2、提高對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情感與價值目標:
把握作者生態倫理觀念,加強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由狼嗥引出大哲理思考
2、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像山那樣思考的內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會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句解讀文本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本、研習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聲狼嗥上做文章。讓學生沿著作者設定的切入點去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進入這本書的壓台戲。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專題中,我們涉及到了人與自然這樣一個人文話題。通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和感受: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蘊涵著各種各樣的美。她崇高而又優雅,雄渾而又柔和;她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靜謐深遠。面對大自然,郁達夫和高建群「諦聽天籟」,描寫風景千變萬化的美;蘇軾和柳宗元「感悟自然」,詠懷風物的變遷,抒寫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態環境的惡化,思考在物質文明日益進步的今天,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湖山沉思」的第二篇文章——像山那樣思考。
二、描述畫面(看 圖)
(一)引導學生列舉一些含有「狼」字的詞語並概括其共性
明確:引狼入室 聲名狼藉 狼心狗肺 狼狽為奸 狼吞虎咽 如狼似虎 …都屬貶義詞
(二)描述畫面
要求:
1、觀察要細致(它在干什麼?發出怎樣的聲音?)
2、要帶有個人的感情傾向

10.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自學自評教案

網路文庫里有

閱讀全文

與英語教學設計自我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