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流蘇的人物性格
守舊的「老屋」,柔弱的白流蘇。
「『我們家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鍾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①就像這一段話,白府,一個跟不上時代的敗落家族,守著古老的鍾,就意味著守著傳統的思想。而白老太太就是這傳統思想的代表者,同時也是執行者。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必然是與外面的世界脫節。例如,他們死死地守著敗落家僅剩的遺產過日子,過得要讓人家看著有面子。兩個男丁,卻像待嫁的姑娘,足不出門,畏畏縮縮。外面的花花世界根本就不會有他們的足跡。
跟當時的大多女性一樣,白流蘇,是一個守舊的卻是有知識的女性。她順從老母接受了家裡所謂的門當戶對,成就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白太太,這個經歷了歲月的磨難的老母,即使白家已經是敗落了,仍然是固執地守著原有的書香之家的風味,一切都按照古老的規矩,把人死死地掌握在這些規矩中。本來女兒遭受欺凌了,作為老母的她應該出面為女兒做主的,然而,她總是只會給白流蘇灌輸這樣的一種傳統思想:作為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只猴子滿山走。她認為作為女人,受點氣,吃點苦都是不在話下的。
而家中的哥嫂,更是自私自利,只會向著錢靠攏,只要有錢,就算是把妹妹給賣了也值得。她們恨不得有多幾個這樣的妹妹,好讓他們白家繼續撐下去。所以,白流蘇是更加不可能依靠他們找到立足點。 柔弱女子為自己撐起柔弱背後的強悍。
本為柔弱的書香之家的小女子,連老母都不能為自己做主,她也就只能自己站起來,為自己做主。這樣,白流蘇就從軟弱地一面勇敢地站起來,撐起強悍的一面。為自己做主,強硬地離了婚。盡管在這個走出丈夫家門的過程中夾雜著太多痛苦和無奈,可是她仍要堅持。卻表明流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恪守「三從四德」、凡事逆來順受的懦弱女子了,她已經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人格和權利。這里可以看出,白流蘇是有種新時期的新派思想的白家人,她是第一個從「三從四德」走出來的人。
雖然她有著白家一樣的守舊思想,但是她卻又是白家唯一可以接受新思潮、新思想的,並且有著自己的思想的「白家另類人」。她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浪費在這一段沒有幸福的愛情,受盡凌辱,於是選擇自己的路——離婚。柔弱的她只能是接受白家一家人對她回娘家的冷眼與侮辱,接受家裡的一切老規矩。柔弱的性格讓她剛開始時逆來順受。然而,柔弱並不是她性格的所有,在柔弱的極限中,她憤而挺出堅強的一面。這樣的堅強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只有范柳原。在白家看來,白流蘇再堅強她還是需要一個家,一個只要有金錢的家。白公館認為「三從四德」、「三綱五常」是所有女性的宿命,也理所當然是她白流蘇的宿命。就像白老夫人,一輩子就是為了堅守這些「三綱五常」,不得有半點差錯。而白流蘇卻認為,女人也有自己做主的權利,這正是新時期新思想。她之所以柔弱,是因為她還沒完全脫離封建社會的傳統約束,特別是成長在白公館這樣一個森嚴「封建社會」里。她骨子裡還是一直留著「封建社會的血」,婚姻的殘酷就像是她受傷換血的機會,她的堅強就是「新血」,柔弱就是「舊血」。「新血」給她堅強的力量,而「舊血」是約束她生命的琴弦。這就形成了白流蘇堅強背後的軟弱的矛盾性格。 不相信命運的安排,成為名副其實的「賭徒」。
我認為白流蘇的第二個突出的矛盾性格是既不相信命運卻又要將自己交給了命運,因為她選擇了當一名「賭徒」。
山東大學文學院博士生高娟在《張愛玲〈傾城之戀〉解讀》中寫道:「對於流蘇,很多人將她視作情場的賭徒,是個以婚姻為職業,借「謀愛」來「謀生」的惡俗女人。」
(一)抗拒命運的安排選擇離婚,拒絕為前夫奔喪。
當徐太太來報喪要請白流蘇回去奔喪時,幾個哥嫂就七嘴八舌地要逼著她回去。「三爺用扇子柄颳了刮頭皮道:『照說呢,倒也是應該的……』」③這里看到的是白流蘇的哥哥是要撇開妹妹不管,只要有人收留她以減輕自己的家庭負擔。再看白流蘇的態度:「這時她便淡淡地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她若無其事地繼續做她的鞋子,可是手指頭上直冒冷汗,針澀了,再也拔不過去。」④可知白流蘇是知道既然離了婚了她自己就是自由的了,再回去當一個死人的寡婦,那是等於把自己重新判了死刑。所以她說這樣別人會笑話,怕別人笑是假的,離婚都不怕別人笑難道她害怕別人笑她給自己的丈夫奔喪?很明顯,她是精明的,她知道既然自己是從圍城裡逃了出來就不會再次從新陷進去。她開始害怕她的哥嫂為了錢再次把她賣了,但是她又不能讓人看見她內心的害怕,她用力地掩蓋著,手心就冒汗了,這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離婚她自己拿了主,怕是這次回不回去守寡就由不得她決定了。三哥,字字咄咄逼人,不管白流蘇拿法律還是人身自由嚇唬,他始終是堅持白家傳統的「三綱五常」。他明吼妹妹生是別人家的人,死是別人家的鬼,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明擺著要趕著妹妹離開這家。而白流蘇也不是好欺負的人,她明知自己的親哥哥明擺著是花完了她的錢,現在又是時機那她去取錢了,他哪會那麼容易放棄。所以自己是不可以認輸的,一旦輸了就等於輸了自己,輸了自己的一輩子。於是跟哥哥吵起來,但是,白家的守舊人物不止是一個,而是一群,白流蘇就一個人跟一群眼中只有錢人的親人搶自己,她是想不到的,自己竟然是變成了家人的搖錢樹。
不接受舊思想的「三綱五常」,選擇自己站起來憤抗正是她不相信命運的安排的性格表現。
(二)抗拒命運的同時,她選擇相信命運——把自己交給了一個個「賭注」。
受了委屈,再次想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於是再次向母親求救,要求一個公平的待遇。可是,生活對白流蘇來說總是那麼的殘酷,自己的母親再次拒絕她的苦苦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柔弱的白流蘇站了起來,她唯一能做的是,堅強地為自己做主,為自己下一個「賭注」。
這個「賭注」她是下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她就輸掉了所有。所以當徐太太給她介紹對象時,她是看對方是否能給她一個安穩的家,貧窮富裕都無所謂了,只要是個安穩的家。然而,這場賭博,賭注每個人都下得太小心,以致一直白流蘇都沒法找到合適的。
甚至一直到了遇上范柳原,她比之前都要謹慎。因為她知道,范柳原要的是愛情而非婚姻,而恰恰相反,自己要的是婚姻而不是愛情。當確定范柳原要的是愛情時,她全身而退,很顯然,她害怕,她是無法再次接受傷害了。於是她就選擇了放棄這次的「賭注」。
本來我們都以為,她和范柳原之間就再也不會有交點了,而出人意料的是,范柳原暗地裡就給了白流蘇一個平台。於是「流蘇的手沒有沾過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歡賭的。她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如果她輸了,她聲名掃地,沒有資格做五個孩子的後母。如果贏了,她可以得到眾人的虎視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凈她胸中的這一口惡氣。」⑤這里就把白流蘇的「賭徒」性格表露得透徹了。去香港是給她一個更大的賭坊,如果好運,她便會得到范柳原的愛,如果有什麼差錯,她就會聲名掃地。再次選擇賭,是她相信命運的安排的性格的表現。
❷ 白流蘇的介紹
婚姻失敗,離婚住在娘家遭受哥嫂逼迫回唐家當一輩子寡婦,使白流蘇形成「賭徒專」屬的性格。她唯一的賭注是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她不相信命運的安排,卻又把自己交給命運——當一個「賭徒」。當她處於似乎不可挽回不可更改的生命悖論中時,她從白公館的時間軌道中掙扎出來,開始她個人生命的時間;當她陷於無垠的「愛情迷宮」時,一座城池的淪陷成全了她。
❸ 流蘇子的介紹
流蘇子(種子植抄物名稱),別稱:牛老葯、牛老葯藤(廣東),涼藤(廣東和平),棉陂藤、臭沙藤(廣東龍門),上樹逼(廣東大埔),烏龍藤(廣西),傷葯藤(福建龍岩),薴絲藤(福建上杭),棉絲藤(福建武平),千葉藤、棉藤(浙江),棉絮藤(浙江、福建、江西),棉花藤(江西)。蔓性灌木,通常長達3米。小枝纖細,被有濃密而緊貼的絨毛。葉對生,近革質,披針形或長圓形,頂端長尖, 基部渾圓或鈍圓,邊全緣干後常向內卷,托葉線狀錐尖,早落。花兩性,離腳碟狀,夏秋間開白花或淡黃色花,有小苞片。雄蕊著生在花喉冠部,花柱稍伸出冠管外,柱頭紡錘狀,被毛。初秋結果,果為蒴果,四裂狀球形,成熟時裂為兩果瓣,種子脫出。喜生在山邊灌木叢中,深山溝谷。
❹ 流蘇晚晴的介紹
霹靂布袋戲虛擬人物幽都帝女,活潑好勝、聰明伶俐,有著大小姐的刁蠻脾氣,卻也版有女孩般的天真可愛。與劍權非刀一見如故,兩人相識不過十日,流蘇晚晴便譜曲作詞,於流蘇洞天吟唱給劍非刀聆聽。之後,流蘇晚晴更主動拜劍非刀為師,央求劍非刀傳授自己本領。身懷帝女之身份,帝女之吻更有使人復生之能,流蘇晚晴與劍非刀的真摯情誼,更影響了日後中原與幽都的兩界平衡。
❺ 程流蘇的人物介紹
程流蘇是《問題來妹妹戀上源我》小說中的女主角之一。
程流蘇性格活潑開朗,是那種假小子型的女孩。與主角楚南一開始以兄弟相稱,大學時期經常給楚南添麻煩。後來兩人一起參加工作,流蘇才逐漸的表現出對楚南的依賴,以及濃濃的愛意。
❻ 流蘇與娜拉的介紹
流蘇,香港的淪陷成全了她,她抓住了眾人虎視眈眈的范柳原,努力做太太版,娜拉,她重重地權摔響夫家的門,踏著高跟鞋走到廣闊天地里,開創新生活。全書以這兩個頗具代表性的女人為出發點,縱觀民國,隨意點染,說盡民國女性的愛恨嗔痴、恩怨情仇。一篇篇短文,像一塊塊碎錦,傲然奪目,全部拼貼起來,真可謂是迤邐多彩的民國女性百態圖。
❼ 流蘇的意思簡介
本段概述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
古琴軫穗也叫流蘇。古琴軫穗的長短和色澤有講究,且有道理。所謂「道家崇玄色,釋門尚姜黃,才子香紅佳人綠 」。
步搖,古代婦女的流蘇首飾。是附在簪、釵之上的一種金玉裝飾,製作華麗。《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雀)九華(花),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唐白居易《長恨歌》:「雲鬢花顏金步搖。」步搖,初行於貴族婦女,後也行於民間。
慕容,由流蘇衍生而來的姓氏。慕容本是鮮卑族的一個部落名稱。三國時期,鮮卑族首領莫護跋在棘城以北(今河北昌黎縣境內)建立國家。據說當時北方漢人流行一種叫「步搖」的帽子,莫護跋很喜歡,也戴了一頂。鮮卑人見他這模樣,都叫他「步搖」。在當地方言中,「步搖」的讀音與「慕容」很相近,所以「步搖」後來就訛傳成「慕容」。莫護跋的子孫後來乾脆就把慕容氏作為自己部落的名稱。東晉時,慕容正式成為姓氏。
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患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流蘇樹
按英文譯應該叫中國流蘇樹才好。它屬木樨科,又稱蘿卜絲花。是落葉喬木,樹形高大優美,枝葉茂盛,初夏滿樹白花,如覆霜蓋雪,清麗宜人。秋季結果,核果橢圓形,藍黑色。
流蘇髻
一種發髻的名稱。據記載記載,元朝有個叫輕雲的人,頭發很長,每次梳頭的時候都要站在床上,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會垂到地上。挽了發髻之後,左右剩下的頭發,每綹都有一指粗,然後結束作同心帶,垂在兩肩,飾以珠翠,這就叫流蘇髻。
流蘇首飾
流蘇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首飾,其造型近似簪頭,但在簪頭的頂端垂下幾排珠穗,隨人行動,搖曳不停,與古代八大類首飾中的步搖極為相像。
流蘇旅店
維克多·霍塔(Victor Horta)是比利時新藝術建築的奠基人。布魯塞爾的塔塞爾(Tassel,意譯為流蘇)旅店是他的重要作品。這一旅店被西方認為是最完美的新藝術建築。他的這種先鋒派藝術觀念在這里得到自由的毫無局限的體現。樓梯和廳具有韻律感,完整和諧,鐵欄桿,牆面與地面的線條優雅,纖細、細膩、動感,形成房間的基本格調和韻律。
學位帽流蘇
據《學位服眷裝規范》,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帽流蘇為深藍色,校長帽流蘇為黃色。博士袍為黑、紅兩色,碩士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袍為紅、黑兩色。由於我國暫不推薦使用學士服,故學士服尚無統一標准,大多數參照國外高校的樣式,有「牛津版」、「劍橋版」等幾種樣式,一般學士帽的流蘇為黃色、學士袍為黑、紅兩色。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校長、院系領導或嘉賓將學位獲得者位於右前側的流蘇隨帽檐移至左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流蘇由右而左這一撥弄,表明校方准允這個學生走出師門。
兩個叫流蘇的主人公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的女主人叫白流蘇,一個離婚的中國美女;
派拉蒙公司的影片「SLEEPY HOL-LOW」(沉睡谷)的女主角叫Katrina Van Tassel(Tassel,意譯為流蘇),是一個行動不便的年輕漂亮女子
❽ 流蘇的介紹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步搖,是其中一種。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另外,古鮮卑族部落有流蘇姓氏,後演變為慕容。
❾ 流蘇的介紹歷史典故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金步搖,是其中一種。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