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用音樂自我介紹
聽聽有何不可,許嵩在那裡面有過自我介紹
② 怎樣才能把愛音樂的我用自我介紹寫出來呢
你好,樓主:
請問是要寫自我介紹嗎?
能不能說得清楚一點?
究竟喜歡什麼樂器或是唱歌等?
這樣介紹起來會方便一點!
③ 一聽音樂自我介紹的作文怎麼寫
自我介紹
我叫---
有時,我很喜歡安靜的世界,自己安靜地看看書、聽聽歌;有時,我很喜歡熱鬧的世界,和朋友們一起玩鬧,一起談天說地.這就是我,有時安靜有時活潑的我.
我很愛笑,也喜歡交朋友,我會幽默風趣地和朋友分享我的快樂.這就是我,性格開朗、直率.、幽默的我
我喜歡運動,寒假在家裡總是和父母在門口陽台打籃球,當寫作業時眼睛累了,我便會到處走走,或者跳跳繩,我還喜歡和朋友、家長一起出去爬山,一起出去旅遊.這就是我,熱愛運動的我當我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時,我絕不會退縮,我會迎難而上;當我要做一件事時,我會盡全力把這件事做得最好.這就是我,勇於攀登、堅持不懈的我.
當考試不如意時,我不會沮喪,我會找出自己錯誤的地方,我不會讓自己在同一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當別的同學成績追上我時,我會憋著一股勁努力學習;但我有不懂的問題時,我會自己思考、實驗,也會向他人請教,我會不達目的不罷休.這就是我,積極進取、不甘於落後、勇於探究、盤根問底的我.我是一個「鐵桿書蟲」我喜歡讀各個方面的書,經常一讀書就忘記了一切,給我帶來了一些麻煩,不過讀書也使我受益匪淺,讀書使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面,懂得許多人生哲理.這就是我,熱愛讀書的我.
我對未來擁有美好的憧憬:當一位數學家,兼職作家.我知道只有美好的理想是不行的,所以我現在會好好學習,努力學好技術,為未來打下基礎.這就是我,擁有理想並努力追尋的我.
這就是我,現在,你們了解我了嗎?
④ 音樂自我介紹
主要寫你的特長、擅長、專業能力、取得了什麼資格證書、演出經歷、有哪些作品,然後可以簡單附言幾句你對音樂的追求/理解/志向/感受/體會,以及人生格言什麼的。就比較豐富了
⑤ 關於喜歡音樂的人的自我介紹
郭光明喜歡
⑥ 30字左右跟音樂有關的自我介紹
以下供參考:
我是來自實驗學校的**號考生我叫***我今年 16 歲。 我自幼學習唱歌和舞蹈。 當音樂響起的時候, 我的身體會隨著每一個音符在跳動, 我十分熱愛音樂和舞蹈。 很小的時候, 我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 除了課堂老師傳授的知識外, 回到家後, 我每天都會練習舞蹈幾個小時。 有的時候腳磨破了, 但是我不怕疼。 舞蹈和音樂是我另一個靈魂, 我會用身體和聲音來完美地詮釋音樂的真諦。 我對於民族舞和現代舞等多種舞, 都很擅長。 而且經常會思考舞蹈和音樂的契合點, 嘗試去自編些舞蹈, 並且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這些經歷都給予我了極大的鼓舞, 我會再接再厲, 在音樂和舞蹈的舞台上綻放我人生的光彩。 音樂是一種文化, 它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學習它、 研究它、 創作它。 「音樂是上帝的語言」, 欣賞音樂是一種同上帝對話的審美活動過程。 我從小就酷愛音樂, 每天早起都會練習唱歌的基本功。 同時, 也不會忘記學習理論知識。 對於音樂和歌唱, 我有很多理解。 歌曲的演繹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現的, 聲音, 情感, 感受, 節奏感和音準, 素質一樣都不能少。 另外, 每唱一首歌之前, 我也會將歌詞讀幾遍, 理解其中的含義, 按照應有的情感來表達自己。 音樂存在於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它是一個聲音的世界, 一個聽覺的世界,一個每天與我相伴的世界。 我學習它, 欣賞它, 研究它, 利用它, 對它進行著思考, 並且不斷完善它。 在音樂的世界中, 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 唱歌技巧 歌曲的演繹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現的。 第一當然是聲音。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學問, 包括氣息、 用嗓、 口腔共鳴、 吐詞方式等。 第二是情感。 這需要歌手對詞、 對旋律的感悟要強, 很多朋友演唱時把全部的重點都放在了聲音的部分,而忽視情感, 這絕不會唱好一首歌。 過分注重聲音的原因, 是因為歌手的實力有限, 演唱過程中老想著到哪裡要注意氣息了、 哪裡要注意換氣了、 快到高音的時候要准備了等, 這都是無可避免的。 所以, 如果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 練功相當重要。 當你練聲成熟的時候, 演唱時的注意力才會到情感上來。 有句話說得好, 歌不是用嘴唱的, 而是用心唱的。 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 爐火純青的地步, 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注入情感, 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第三是感受。 這里再次強調, 音樂的感受是天生的, 你有多少就是多少, 後天彌補的音樂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 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 比如你要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我敢保證會笑翻一幫人! 歌手的感受不同, 演唱歌曲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有的處理得很平淡, 有的處理得扣人心弦。 這些處理都是很微妙的, 比如一個小小的換氣、 一個強調的重音、 一個不換氣的長拖音或者一個驟然的收尾……這些就只能意會了。 第四是節奏感和音準。 你見過一個 3 歲多的小孩聽到一個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節奏嗎? 你見過一個 3 歲多的小孩現場演唱, 爸爸給他手風琴伴奏, 隨時改變音調, 他進唱的音調都是准確的嗎? 你見過一個 8 歲 的小孩在沒聽到任何聲音的情況下, 要他隨時哼出「降 E」、 「升 C」等任何音調的「1 」的發音, 哼完後在鍵盤上按下核對完全准確的嗎? 這就是天分, 演唱歌曲需要這樣的基礎, 雖然不要他們那樣出眾,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質。 這就是業余歌手和專業歌手的區別。 其實光在聲音、 情感、 感受、 節奏、 音準這些方面比較,業余歌手有很多不比專業歌手差。 差距就在素質。 你知道自己唱歌時的形體和表情嗎? 你可能有個模糊的形象, 就是你投入演唱時自己想像自己的模樣, 而這個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 但這些都是你的想像, 自己想像的形象幾乎是完美的。 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麼嗎? 你用攝像機拍攝過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嗎? 其實當你上台的第一個眼神或者第一句話, 就能知道你是業余還是專業。 這里說的素質還包括對樂理的了 解、 樂器的了解、 對音樂史以及對音樂常識的了解等, 當然也有很多專業歌手也不全面, 但我個人認為, 如果要做專業歌手, 就應該貫徹這些, 要對得起「專業」這個詞。 理解歌詞 在學一首新歌之前, 有幾次你是先把詞從頭到尾在心裡讀一遍的? 又有幾次揣摩過撰詞者的心思和他表達的意境? 一首歌曲, 無論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 雙方作者都是認真揣摩對方(詞作者或曲作者) 要表達的意境和思想, 如果到了 你這里, 你居然完全不理會他們的用心良苦, 就這么憑著自己的感覺唱, 我覺得不妥。 有些個性歌手喜歡按照自己的理解這樣表達自我, 這種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歡這樣), 但我會先把作者的意圖先搞明白再發揮。 再說不是每首歌曲都適合你任意發揮的, 有些詞曲你找不到更合適的表達,比如國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後, 你的情感處理方面一定會好很多, 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強, 你會情不自禁的把某個音唱重, 某一個音輕輕帶過, 一個激情的長音會拖得很飽滿…… 話和唱歌, 除了旋律、 節奏、 氣息, 還有其它區別嗎? 有, 那就是吐詞的方式。 請你隨意的用你說話的方式讀出「讓我一次愛個夠」, 然後投入的把它唱出來……會發現唱的時候嘴型是向兩邊打開的, 而且要誇張一些。 如果你覺得差不多, 就是你的吐詞有問題。 所以唱歌要比說話嘴型要誇張, 這樣吐詞才會更清晰、氣息更通暢、 更宜於表達情感。 演唱國語歌, 還是標準的好。 比如「Z、 C、 S」和「an、 ang」和「L、 N」的區別是很容易搞混的。 港台歌星有時會把個別字故意唱得不捲舌或捲舌, 要不就是自己的舌頭打不過來、 要不就是他們覺得那樣不好聽, 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發音。 當我們翻唱他們的這些歌曲時, 我沒有明確的主張, 為了模仿, 不糾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風格或比賽, 那就要改正了。 關於粵語歌, 勸你們還是學好再唱, 要不很容易搞笑的。 就像我以前唱粵語歌一樣, 自認為標准, 現在才知道有差距。 粵語中也有類似與國語中的「Z、 C、 S」和「an、 ang」的微妙區別, 不認真學是學不好的。 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 就有些茫然, 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 我在唱歌之前, 練美聲兩年, 給我的感悟很深, 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 一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 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 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 沒有色彩、 沒有過濾。 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 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 到腦後, 到口腔後根, 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 靠後的。 請 找一找這樣的感覺: 你大口咬一口蘋果, 露出上牙齒, 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 發出「嗯」的聲音, 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 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 接下來把氣息下沉, 小腹膨脹, 稍在小腹用力一頂, 在剛才的位置發聲, 男聲喉結壓下, 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 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 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 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 讓你更容易找到感覺, 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 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 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 逐步升高, 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 再從高往低練習, 這樣反復, 總有一天你會找到感覺的。 美聲講究「通透」, 經常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 而不是扁平的; 另外還講究的是「共鳴」, 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鳴後, 會很圓潤、飽滿。 要體會共鳴, 你可以這樣做: 閉上嘴巴, 發出「嗯」的音, 稍帶點深情的感覺, 「嗯」的長一點, 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 如果氣息好, 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 仔細聽聽一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 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 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 比如一些很長、 不換氣的某句旋律, 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 只喘粗氣。 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 還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彌補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 首先就要練氣息, 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 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這一句時, 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 一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 , 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 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 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 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一盞蠟燭, 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 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 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 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 不要緊張, 一緊張, 心臟跳動加快, 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里我只能講這么多, 這些是要靠感悟的。 不過我要提醒的是, 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 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 那樣就過於做作, 就會像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 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 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 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 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 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 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 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一樣, 你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 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裡誰的氣息很通透, 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 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個人認為, 女歌手你們就多聽一下「張惠妹」的吧, 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 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滿文軍」的吧, 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 另外, 張學友的氣息很好, 但對於教學, 滿文軍更適合 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 用他們的話, 因為高音「夠拽」, 呵呵! 再次補充一下, 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 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 確實, 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 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 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 氣息一定是以小腹、 丹田為根基的, 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 1 : 如果你是一個女孩, 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 你會怎樣? 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 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 等你平靜之後, 你在「啊~」一下看, 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 。 為何? 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 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 是不是全身肌肉綳緊? )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 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 直沖嗓子眼, 聲音不高才怪。 所以, 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 理解成「緊張」、 「振作」, 記住, 一切以小腹為根基, 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 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 2: 見過橡皮水管嗎? 要水管里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 掐緊水管前端, 縫隙一小, 壓力增大, 水就沖得更遠。 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 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 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 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 想像水龍頭理論, 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 3: 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 把它搬起來吧。 你一彎腰, 嘴裡數數: 「一、 二、 三、 走……」, 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 氣息。 我不多說了 , 感覺一下吧, 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 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 不正規, 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 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 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 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 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 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 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 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 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 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 高音時想像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 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 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 中低音 中低音一般要飽滿、 深情為好。 但也像高音一樣, 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鳴。 低音是要靠胸腔共鳴和寬大的嗓音結構才能體現的, 先天性比較強。 以我的經驗, 低音潛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難練低下去很多, 能下去幾個音階不錯了。 如果一定要錄制低音豐富的歌, 早上起來不刷牙、 不洗臉直接錄, 聲音會下去很多。 所以, 中低音欠缺的人盡量避免這樣的歌, 揚長避短, 同樣中低音豐富的人一定要好好發揮它的潛質, 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鬆, 用嘆氣的方式可以加強一些共鳴, 實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氣息產生口腔共鳴,會感覺聲音渾厚一些。 但不管怎樣, 嗓音天生渾厚的人的發揮餘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潤色, 包括吐詞換氣都具有美感, 當然這又與感受唱功有關, 中低音多聽聽「蔡琴」的吧。 整體與風格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與句的細節, 把演唱的細節單位放在「句」的上面, 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畫一條起伏的線條吧, 你會知道哪裡該低調、 哪裡該高亢了。 眼光放高一點, 就像足球場上的位置感一樣, 盯著局部怎麼打出長傳進攻的有效配合呢? 除非有了一定的實力, 否則別談風格。 歌手前期我贊成模仿開始, 但不要單一, 多唱各種風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鳴、 唱腔以及氣息的初步體驗, 這是好事, 到了成熟以後, 加上自己的練聲和感悟, 再挖掘自己的風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 但投入是要有一個度的, 不是要你「使勁」投入, 過分傷感或喜悅, 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 有分寸的投入即可。 比如有些類似的詞: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我就見過唱得痛苦至極的人, 那樣 就沒有感染力了, 反而覺得好笑。 但我也見過一個真正失戀的朋友在卡拉 ok 唱這首歌, 演唱的時候面無表情、 唱得很平靜, 嗓音滄桑, 唱腔演繹出來的那種無奈和孤獨感染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我覺得這就是剛剛好的分寸, 不需要抱頭痛哭。 但又有幾個人隨時能演繹這么到位的呢? 這就要靠歌手的音樂感受了。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 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時, 不自覺的誇大了明星的特點, 比如模仿張學友時, 會過分壓著嗓子做出那種怪怪的厚實的聲音(那時張學友早期的一個特點, 現在好像不多見了); 在模仿張國榮時,會誇大他的那種大舌頭似的靠後的共鳴; 模仿王菲時更是那種讓人覺得好笑的舌頭打結的怪音。 其實仔細聽聽原唱, 並沒有那麼誇張。 我就聽過一個聲音很像張學友的朋友唱歌, 每次唱學友的歌的時候都沒有把握分寸, 後來我勸他多些本色, 反而更像原唱了。 其實有時候旁觀者清, 多請教朋友們的意見會很有好處。 另外, 情感豐富的人唱歌會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繹得好。 與歌曲中的情感產生共鳴, 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閱歷豐富。 經歷得越多, 感悟得就越透徹。 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 呵呵! 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 不夠拽。 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 顫音, 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 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 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 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 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劉德華) 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張信哲) 「做」出了 顫音。 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 但在很多高潮部分, 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 所以, 還是那句話, 氣息是根本。 用了氣息, 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 對於流行歌曲, 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 有時似一種悄悄話, 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 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 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 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靠氣息頂出來, 有時候抖抖喉結, 控制嗓子眼裡的聲音也未嘗不可, 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 就從模仿開始吧——模仿救護車叫喚。 好笑吧? 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 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 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 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 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 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 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 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 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 與氣息發聲不一樣, 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 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 慢慢揣摩, 不妨試試。 最後再次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我們如果眼光放高一點, 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 也許再過 5 年後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 。 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 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 深沉而具有穿透力, 但我也願意喜歡聽一些質朴、 純潔的聲音。 所以, 只要用心唱就好, 也許你會更有特色。
⑦ 介紹自己的作文關於唱歌的
我喜歡唱歌,不過我喜歡唱的不是一般的歌,而是搖滾音樂。
我覺得搖滾音樂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正能量。你一定會很好奇我為什
么會去學唱搖滾音樂的吧?那是有一段「驚險」故事的。
在我8歲那年,媽媽帶我去商場購物,剛走進商場,我聽到由
遠處傳來一陣陣節奏簡單,旋律激昂的音樂聲,讓我不自覺地停下
腳步,一下子就著了迷,完全沉醉於其中了。那歌手的聲音豪邁、
鏗鏘有力,非常有男子氣概。一曲聽罷,我覺得意猶未盡,這真是
「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或許這就是天籟之音吧。
我聽得如痴如醉,彷彿自己變成了音符隨著音樂節奏在空中搖擺,
就連跟媽媽走散了也不知道。最後媽媽在播放搖滾音樂的地方找到
了我,媽媽看我聽得如此忘我,決定送我去學唱搖滾音樂。
我剛開始學習唱歌的時候五音不全,老師教唱高音,我唱成了
低音,老師教唱低音,我卻唱成了高音,而且唱出來的聲音別提有
多難聽了。但是我沒有一點兒的氣餒,因為我知道「台上一分鍾,
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所以我向老師請教了他的看家本領。老師告
訴我首先控制自己聲音的均勻發聲,然後聲音不能堵在喉嚨里,同
時丹田的氣必須要用好,不然聲音的力度就會不夠。這下我知道了
如何才能把歌唱歌的技巧了,每次練習的時候我都按老師說的去做
,媽媽告訴我「竹子是一節一節長起來的,功夫是一天一天練出來
的」,所以我在跟老師學習唱歌的時候,如果一次唱得不好,我就
再唱一次,一直唱到老師覺得滿意為止。現在我每次上課都有進步
,而且唱出來的聲音有力、豪放,我覺得自己好像正朝著「世界級
」水平的方向前進呢。
我學會了唱搖滾音樂,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地練下去,一定
會唱得越來越好。
⑧ 關於音樂生藝考自我介紹
練習曲報序號.練習曲一般會聽完的.除非你彈得實在... 樂曲會聽一些.一般不會很多就會喊停
⑨ 自我介紹的歌曲。
去酷狗搜: 酸菜下凡_暗杠, 別咬我_許嵩, 我叫糾結倫_蘇三, 我叫小沈陽, I am the girl from 東北_劉忻,我叫MT,希望對你有幫助,希望採納!
⑩ 音樂課自我介紹
哈哈 , 什麼音樂的海洋抄那個還是放棄吧 說了也會覺得太土的
如果你們那是個女的音樂老師的話 就說她很漂亮 自己很喜歡她 當然你也應該是個女的說起來才會比較有效果 然後就說很高興能成為她的學生 以後希望能讓老師更喜歡你 然後 也會很努力的學好 就很好了
很簡單的 哈哈 保證她對你印象深刻
對了 把你的名字很高聲的朗讀一下更好了 讓老師對你的名字有點印象這樣才好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