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東尼博贊思維導圖系列叢書全5冊電子版
思維導圖特訓目錄
第1節:0基礎手繪一張思維導圖
第2節:發散思維的自然表達內
第3節:發散思維的特點容
第4節:導圖色彩
第5節:主題圖像化
第6節:句子提取關鍵詞
第7節:段落提取關鍵
第8節:文章分析
第9節:思維層次
第10節:合格導圖
第11節:導圖閱讀
第12節:導圖作文
第13節:導圖規劃
第14節:導圖考試
第15節:思維導圖記憶軟體通關要點
㈡ 學習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可以做到較快記憶並且能長時間記憶想記的東西么學習時需要英語基礎么
思維導圖的運用不一定需要英語基礎的,只是因為是英文書籍,所以作者在編輯的時專候用的一些例子也屬就跟英語詞彙的記憶有關了。
思維導圖系列的話,可以先看東尼博贊的那一系列的書,然後在看看國人自己編寫的相關書籍或論文。個人覺得思維導圖記憶法的可取之處在於,它是讓你把已有的知識編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網路,自己可以不斷擴充。製作思維導圖需要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把需要記的東西聯系起來。如果要記的東西都是考自己做成思維導圖,那對自己記東西肯定很有好處,如果只是記別人做好的思維導圖的話,可能效果不如自己做思維導圖的效果好。
不過不管什麼記憶方法都是要自己不斷去實踐的嘛,你可以找找一些思維導圖的論壇去看看別人怎麼用的,自己再試試,可能會有啟發的。
㈢ 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 這本書怎麼樣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創始人東尼·博贊,可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思維導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但後來主要被工商界(特別是企業培訓領域)用來提升個人及組織的學習效能及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科教學方面,得出的結論是「思維導圖」並不適合直接應用於學科教學,因為「思維導圖」過於強調「圖像記憶」和「自由發散聯想」而非「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對於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圖像記憶」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把知識記住」的效率,但卻無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屬於一種淺層的學習;另外「自由發散聯想」具有天馬行空,對思維不加控制的特點,更適合用於「頭腦風暴」式的創意活動,而不適合用於學科知識教學,因為任何學科知識都是有其內在邏輯及固定結構的,由不得胡思亂想。基於學科知識的特性,學科教學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學段的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復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住的速度」。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研究團隊把概念圖、知識樹、問題樹等圖示方法的優勢特性嫁接過來,同時將結構化思考、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融合進來,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學科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基於系統思考的知識建構策略」已被全國五百多所課題實驗學校引入應用。
東尼·博贊:1942年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大腦基金會總裁,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他曾因幫助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而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他發明的「思維導圖」這一簡單易學的思維工具正被全世界2.5億人使用。
㈣ 誰知道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是怎麼會事詳細點呀
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Mind Maps)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學習、工作都可能用到它,幫你發掘自己的語言潛能、創造潛能、社交智慧潛能。周教授強調說,任何一種有效的工具,要使它產生作用,就必須在實踐中去運用它,思維導圖也不例外。
思維導圖是一個簡單、有效、美麗的思維工具。它依據全腦的概念,按照大腦自身的規律進行思考,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從而極大地發掘人的記憶、創造、身體、語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潛能。
思維導圖自誕生以來,被廣泛地應用於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成功地幫助全世界2 .5億人改變了生活,被譽為21世紀全球性的思維工具。制訂計劃,管理項目,人際溝通,組織活動、分析問題、寫作論文、准備演講、復習應考等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解決。具體做法是:在一張紙上把所有的信息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每一分支上都寫上不同概念的關鍵詞或短句,把每一概念分類並且有層次地分布在圖上,而這圖上又充滿著色彩、圖像。這正是大腦自身開展工作的方式,這樣就能夠同時刺激左腦和右腦,讓人在思考、記憶、分析時充分發掘潛能,激發靈感與想像。
另:
半個多世紀前,英國南部的一個小城鎮里,10歲的東尼•博贊在公立學校讀書,他有個最好的朋友叫Barry。小東尼和小Barry最喜歡大自然。東尼的眼裡,Barry簡直無所不知:遠在天邊的小鳥兒,他從飛翔的姿勢上就叫出鳥的名字。他還能惟妙惟肖地學各種動物的叫聲: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兩個孩子每天一起在田野里、小河裡、樹林里嬉戲成長
,簡直快活極了。
那時候,雖然誰也沒有公開聲明,但大家都知道,在一個年級里,聰明、好學、有出息的孩子都在A班,那些又笨、又傻、沒什麼希望的孩子分在D班。當年小東尼在A, Barry在D。但這不影響東尼跟Barry是最好的朋友,還相當崇拜他。
而在一個班裡,教室最後面的一個孩子是最出色的那個:最近一次考試里拿第一才坐在那個位置,其他孩子就按名次呈「之」字行排列,最差的坐在教室的前面。另外一件要告訴你的事兒是:東尼從來沒有坐到第一的交椅上,像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一樣,第一、第二要麼就是李小明、王小亮,要麼就是王小亮、李小明。小東尼的班上也一樣。他那時跟我們很多人都一樣,總是在班上的中間位置來回移動。
有一天,老師滿臉笑容地走近教室,說,孩子們,上次我們課堂小測驗,有位同學得了滿分!大家都回頭去看李小明和王小亮:這次是他們倆的哪一個呢?可是老師笑眯眯地說:他就是東尼•博贊!一時間,小東尼簡直不知所措:老師肯定弄錯了,每次考試他都驚慌失措不知所雲,怎麼可能得滿分呢。他誠惶誠恐地、很不好意思地換到第一的座位上,第一次從這一側看王小明和李小亮,還真挺新鮮呢。
試卷發下來,他才記起:那天,老師不過問了幾個很簡單的問題:1、請說出蝴蝶和飛蛾的不同;2、請至少說出英國河流里生活的3種魚的名字。這對於熱愛自然的小東尼來說,當然不困難啦。他根本不覺得這是考試!但是,且慢,小東尼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這真的是一個考試,因為他現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如果這也是一個考試,一個同李小明考第一的數學考試一樣的考試,那麼考得好的孩子確實也應該像李小明一樣被老師誇獎、被家長誇耀。東尼一下子傷心極了:因為他想起他的朋友Barry:這個關於飛蛾和魚的考試,Barry會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考得更加出色。但是這時候,Barry不過是在D班的某個位置坐著,所有人,老師、家長,同學,都覺得他不怎麼靈光,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真的是這樣嗎?小Barry的天才為什麼不被承認呢?到底是誰有權利說誰聰明不聰明呢?天才的標准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有出息?這些問題給小東尼的心底埋下探索的種子。
東尼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忘記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問題越來越清楚:經常令人陷入煩惱和痛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記不住、學不會。我們的腦子就像一個網眼過大的篩子,常常留不下什麼東西。而一些天生的才能被埋沒,無一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天然的寶藏。
東尼自己就曾經為此而煩惱:他辛辛苦苦地記筆記,卻發現記的越多,腦子越亂。為了改善記憶,他開始用不同的顏色在筆記上做標記:下劃線、著重符號,畫圈或者框。果然,這個舉動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東尼上大學後,跟很多西方青年一樣,對希臘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好奇,但東尼注意到了善於思辨的希臘人的一種記憶體系:他們引入想像(IMAGINATION)和聯想(ASSOCIATION)。這給了東尼很大的啟發:我們大部分人的筆記,都是最乏味單調的東西,跟想像和聯想都沾不上邊兒。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錯兒;我們具有無限潛力的大腦,一定是在某個地方被限制住了,我們都還沒有意識到。
東尼開始學習一切可能跟這相關的學科:數學、語言、一般自然科學,尤其是心理學。 他還到人類產生過的最傑出的學習記憶者們那裡去取經,比如達•芬奇。他既是著名的畫家,又是頗有造詣的科學家、發明家,幾乎對當時每個人類感興趣的科學題目都有所建樹:他是怎麼做到的?他的大腦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幾乎與他的畫齊名的達•芬奇的筆記中,充滿了各種圖畫、線條、符號。
同時,東尼還像小時候一樣,最喜歡投入自然的懷抱;大自然似乎特別能夠帶來靈感,讓人浮想聯翩。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思考、記憶,必須按照自然的形式,必須反映自然規律。東尼想要的,就是這么一種思考的工具:它可以應用到人類一切日常活動中去,它必須不違背人腦自然運用的方式。它記錄人自然地去思考的形象,而不是用一二三四的條條框框。它充滿想像,它記錄聯想的過程,從而也激發更多聯想。出現了一個像發光的星星一樣的、簡單而美麗的工具,它恰好就是我們自然思維一樣的放射形狀。第一個思維導圖誕生了!
從那以後,東尼•博贊一直在應用它、宣講它。他教人們用它來改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人們發現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用它來做規劃,理清復雜的思路,激發有創意的想法,一個宏偉的藍圖和多頭緒的事業,可以瞭然於胸。東尼還特別幫助那些智力有問題、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們。他們的畫出的思維導圖,像常人的一樣多姿和完整,只要稍加引導,他們能像天才孩子一樣思考深刻的問題,記住復雜的關系。他們完全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的思考、學習、表達。
它並不神秘,當你在紙上漫不經心地圖圖畫畫,你一定曾經畫出一個類似的、枝枝岔岔的東西。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發現和使用它?也許因為我們一直總以為偉大的想法天生就像那些優美的文章和巨著:干凈整齊,頭頭是道,我們羞於記錄不成熟的、原始的想法,我們不屑記載一個萌芽,結果無數靈感的小火星在它們一閃動的瞬間就被我們遺忘。
這個小小工具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東尼自己也沒有試過所有的可能。但是他確切地知道答案:Infinite. 無窮大。
但是有一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回答。什麼是聰明?什麼是天才?什麼才是有出息?
人最寶貴的資源是大腦,人要學會使用自己的大腦,不但用它來學習、讀書、工作、娛樂、做好日常瑣事,還要使用它來控制你的心情、你的身體、你的精神。人人都有大腦,會用它的人才是聰明的。會用它的人,不但能夠做成他想做的事情,也更清楚的知道他該往何處去,他是一個從容的能掌握住自己的人。這會是每個使用思維導圖的人(a mind-mapper)最終的狀態。思維導圖這個小工具,是最原始、最自然的形式,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就像璀璨的星座一般,出現了許多巨人般的思想者,蘇格拉底,伯拉圖、亞里士多德、芝諾、畢達哥拉斯……他們的思想或有差異,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認為,知識是至善,是最大的幸福。獲取知識的手段多種多樣,東尼•博贊從智者們那裡學到了「想像」和「聯想」。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中國土地上也是大師雲集,諸子百家,各雲其說。有位學者只留下一部5000多字的書,卻2000多年來被人反復閱讀、誦記,仍探索不僅其神秘和深刻的意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維導圖正像一個伸出很多觸手的神經元,它,正是自然希望我們人類思維的形式。
我對思維導圖幾點看法:
1、思維導圖不是什麼新東西,只是老東西的一個新命名。以前我管它叫圖演法。很早就用它了。
2、它是幫助我們思維的工具。它通過圖形文字,調動左右腦協同工作。
3、我們為製作導圖設定規則。我們遵守規則。如果規則限制了思維就打破規則。
4、不要為自己限定太多限制,誰規定思維導圖里只能是關鍵詞,說不定我還加入一篇文章呢!
5、思維導圖的邊緣地帶,也是上帝與魔鬼出沉之地。這些可能是我們新思維的起爆點,起火點。
6、任何妨礙思維的東西就是可以打破的,這句話也不例外。
7、不要怕錯,就怕你不做。
8、思考因某一個問題或一個人名或某一事件卡住時,立即隨便起一個名,打一個問號,然後繼續下去。
㈤ 東尼·博贊的個人簡介
作為人類大腦潛能與學習法研究專家,博贊先後受聘在英國、新加坡、墨西哥、回澳大利答亞等國政府機構、教育機構以及迪斯尼、微軟、IBM、甲骨文、惠普等眾多知名跨國企業擔任顧問。到目前為止,他已出版各類著作八十餘部,主要有「思維導圖」系列圖書等。其作品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以30種語言出版,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冊。托尼·博贊簡介:1942年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擁有心理學、英語語言學、數學和普通科學等多種學位。
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頂尖演講家,被稱為「智力魔法師」、「世界大腦先生」。
世界記憶力錦標賽的創始人,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的創始人,思維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
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超級作家,出版了87部專著或合著,系列書銷售量已達到一千萬冊。
全球的公眾媒體人物,在英國和國際電視台出現的累計時間超過1000小時。擁有超過3億的觀眾和聽眾。
㈥ 求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
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Mind Maps)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學習、工作都可能用到它,幫你發掘自己的語言潛能、創造...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維導圖正像一個伸出很多觸手的神經元,它,正是自然希望我們人類思維的形式...
思維導圖是一個簡單、有效、美麗的思維工具。它依據全腦的概念,按照大腦自身的規律進行思考,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從而極大地發掘人的記憶、創造、身體、語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潛能。
思維導圖自誕生以來,被廣泛地應用於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成功地幫助全世界2 .5億人改變了生活,被譽為21世紀全球性的思維工具。制訂計劃,管理項目,人際溝通,組織活動、分析問題、寫作論文、准備演講、復習應考等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解決。具體做法是:在一張紙上把所有的信息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每一分支上都寫上不同概念的關鍵詞或短句,把每一概念分類並且有層次地分布在圖上,而這圖上又充滿著色彩、圖像。這正是大腦自身開展工作的方式,這樣就能夠同時刺激左腦和右腦,讓人在思考、記憶、分析時充分發掘潛能,激發靈感與想像。
另:
半個多世紀前,英國南部的一個小城鎮里,10歲的東尼•博贊在公立學校讀書,他有個最好的朋友叫Barry。小東尼和小Barry最喜歡大自然。東尼的眼裡,Barry簡直無所不知:遠在天邊的小鳥兒,他從飛翔的姿勢上就叫出鳥的名字。他還能惟妙惟肖地學各種動物的叫聲: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兩個孩子每天一起在田野里、小河裡、樹林里嬉戲成長
,簡直快活極了。
那時候,雖然誰也沒有公開聲明,但大家都知道,在一個年級里,聰明、好學、有出息的孩子都在A班,那些又笨、又傻、沒什麼希望的孩子分在D班。當年小東尼在A, Barry在D。但這不影響東尼跟Barry是最好的朋友,還相當崇拜他。
而在一個班裡,教室最後面的一個孩子是最出色的那個:最近一次考試里拿第一才坐在那個位置,其他孩子就按名次呈「之」字行排列,最差的坐在教室的前面。另外一件要告訴你的事兒是:東尼從來沒有坐到第一的交椅上,像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一樣,第一、第二要麼就是李小明、王小亮,要麼就是王小亮、李小明。小東尼的班上也一樣。他那時跟我們很多人都一樣,總是在班上的中間位置來回移動。
有一天,老師滿臉笑容地走近教室,說,孩子們,上次我們課堂小測驗,有位同學得了滿分!大家都回頭去看李小明和王小亮:這次是他們倆的哪一個呢?可是老師笑眯眯地說:他就是東尼•博贊!一時間,小東尼簡直不知所措:老師肯定弄錯了,每次考試他都驚慌失措不知所雲,怎麼可能得滿分呢。他誠惶誠恐地、很不好意思地換到第一的座位上,第一次從這一側看王小明和李小亮,還真挺新鮮呢。
試卷發下來,他才記起:那天,老師不過問了幾個很簡單的問題:1、請說出蝴蝶和飛蛾的不同;2、請至少說出英國河流里生活的3種魚的名字。這對於熱愛自然的小東尼來說,當然不困難啦。他根本不覺得這是考試!但是,且慢,小東尼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這真的是一個考試,因為他現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如果這也是一個考試,一個同李小明考第一的數學考試一樣的考試,那麼考得好的孩子確實也應該像李小明一樣被老師誇獎、被家長誇耀。東尼一下子傷心極了:因為他想起他的朋友Barry:這個關於飛蛾和魚的考試,Barry會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考得更加出色。但是這時候,Barry不過是在D班的某個位置坐著,所有人,老師、家長, 同學,都覺得他不怎麼靈光,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真的是這樣嗎?小Barry的天才為什麼不被承認呢?到底是誰有權利說誰聰明不聰明呢?天才的標准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有出息?這些問題給小東尼的心底埋下探索的種子。
東尼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忘記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問題越來越清楚:經常令人陷入煩惱和痛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記不住、學不會。我們的腦子就像一個網眼過大的篩子,常常留不下什麼東西。而一些天生的才能被埋沒,無一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天然的寶藏。
東尼自己就曾經為此而煩惱:他辛辛苦苦地記筆記,卻發現記的越多,腦子越亂。為了改善記憶,他開始用不同的顏色在筆記上做標記:下劃線、著重符號,畫圈或者框。果然,這個舉動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東尼上大學後,跟很多西方青年一樣,對希臘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好奇,但東尼注意到了善於思辨的希臘人的一種記憶體系:他們引入想像(IMAGINATION)和聯想(ASSOCIATION)。這給了東尼很大的啟發:我們大部分人的筆記,都是最乏味單調的東西,跟想像和聯想都沾不上邊兒。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錯兒;我們具有無限潛力的大腦,一定是在某個地方被限制住了,我們都還沒有意識到。
東尼開始學習一切可能跟這相關的學科:數學、語言、一般自然科學,尤其是心理學。 他還到人類產生過的最傑出的學習記憶者們那裡去取經,比如達•芬奇。他既是著名的畫家,又是頗有造詣的科學家、發明家,幾乎對當時每個人類感興趣的科學題目都有所建樹:他是怎麼做到的?他的大腦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幾乎與他的畫齊名的達•芬奇的筆記中,充滿了各種圖畫、線條、符號。
同時,東尼還像小時候一樣,最喜歡投入自然的懷抱;大自然似乎特別能夠帶來靈感,讓人浮想聯翩。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思考、記憶,必須按照自然的形式,必須反映自然規律。東尼想要的,就是這么一種思考的工具:它可以應用到人類一切日常活動中去,它必須不違背人腦自然運用的方式。它記錄人自然地去思考的形象,而不是用一二三四的條條框框。它充滿想像,它記錄聯想的過程,從而也激發更多聯想。出現了一個像發光的星星一樣的、簡單而美麗的工具,它恰好就是我們自然思維一樣的放射形狀。第一個思維導圖誕生了!
從那以後,東尼•博贊一直在應用它、宣講它。他教人們用它來改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人們發現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用它來做規劃,理清復雜的思路,
㈦ 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
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Mind Maps)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學習、工作都可能用到它,幫你發掘自己的語言潛能、創造...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維導圖正像一個伸出很多觸手的神經元,它,正是自然希望我們人類思維的形式...
思維導圖是一個簡單、有效、美麗的思維工具。它依據全腦的概念,按照大腦自身的規律進行思考,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從而極大地發掘人的記憶、創造、身體、語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潛能。
思維導圖自誕生以來,被廣泛地應用於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成功地幫助全世界2 .5億人改變了生活,被譽為21世紀全球性的思維工具。制訂計劃,管理項目,人際溝通,組織活動、分析問題、寫作論文、准備演講、復習應考等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解決。具體做法是:在一張紙上把所有的信息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每一分支上都寫上不同概念的關鍵詞或短句,把每一概念分類並且有層次地分布在圖上,而這圖上又充滿著色彩、圖像。這正是大腦自身開展工作的方式,這樣就能夠同時刺激左腦和右腦,讓人在思考、記憶、分析時充分發掘潛能,激發靈感與想像。
另:
半個多世紀前,英國南部的一個小城鎮里,10歲的東尼•博贊在公立學校讀書,他有個最好的朋友叫Barry。小東尼和小Barry最喜歡大自然。東尼的眼裡,Barry簡直無所不知:遠在天邊的小鳥兒,他從飛翔的姿勢上就叫出鳥的名字。他還能惟妙惟肖地學各種動物的叫聲: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兩個孩子每天一起在田野里、小河裡、樹林里嬉戲成長
,簡直快活極了。
那時候,雖然誰也沒有公開聲明,但大家都知道,在一個年級里,聰明、好學、有出息的孩子都在A班,那些又笨、又傻、沒什麼希望的孩子分在D班。當年小東尼在A, Barry在D。但這不影響東尼跟Barry是最好的朋友,還相當崇拜他。
而在一個班裡,教室最後面的一個孩子是最出色的那個:最近一次考試里拿第一才坐在那個位置,其他孩子就按名次呈「之」字行排列,最差的坐在教室的前面。另外一件要告訴你的事兒是:東尼從來沒有坐到第一的交椅上,像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一樣,第一、第二要麼就是李小明、王小亮,要麼就是王小亮、李小明。小東尼的班上也一樣。他那時跟我們很多人都一樣,總是在班上的中間位置來回移動。
有一天,老師滿臉笑容地走近教室,說,孩子們,上次我們課堂小測驗,有位同學得了滿分!大家都回頭去看李小明和王小亮:這次是他們倆的哪一個呢?可是老師笑眯眯地說:他就是東尼•博贊!一時間,小東尼簡直不知所措:老師肯定弄錯了,每次考試他都驚慌失措不知所雲,怎麼可能得滿分呢。他誠惶誠恐地、很不好意思地換到第一的座位上,第一次從這一側看王小明和李小亮,還真挺新鮮呢。
試卷發下來,他才記起:那天,老師不過問了幾個很簡單的問題:1、請說出蝴蝶和飛蛾的不同;2、請至少說出英國河流里生活的3種魚的名字。這對於熱愛自然的小東尼來說,當然不困難啦。他根本不覺得這是考試!但是,且慢,小東尼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這真的是一個考試,因為他現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如果這也是一個考試,一個同李小明考第一的數學考試一樣的考試,那麼考得好的孩子確實也應該像李小明一樣被老師誇獎、被家長誇耀。東尼一下子傷心極了:因為他想起他的朋友Barry:這個關於飛蛾和魚的考試,Barry會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考得更加出色。但是這時候,Barry不過是在D班的某個位置坐著,所有人,老師、家長,同學,都覺得他不怎麼靈光,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真的是這樣嗎?小Barry的天才為什麼不被承認呢?到底是誰有權利說誰聰明不聰明呢?天才的標准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有出息?這些問題給小東尼的心底埋下探索的種子。
東尼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忘記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問題越來越清楚:經常令人陷入煩惱和痛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記不住、學不會。我們的腦子就像一個網眼過大的篩子,常常留不下什麼東西。而一些天生的才能被埋沒,無一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天然的寶藏。
東尼自己就曾經為此而煩惱:他辛辛苦苦地記筆記,卻發現記的越多,腦子越亂。為了改善記憶,他開始用不同的顏色在筆記上做標記:下劃線、著重符號,畫圈或者框。果然,這個舉動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東尼上大學後,跟很多西方青年一樣,對希臘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好奇,但東尼注意到了善於思辨的希臘人的一種記憶體系:他們引入想像(IMAGINATION)和聯想(ASSOCIATION)。這給了東尼很大的啟發:我們大部分人的筆記,都是最乏味單調的東西,跟想像和聯想都沾不上邊兒。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錯兒;我們具有無限潛力的大腦,一定是在某個地方被限制住了,我們都還沒有意識到。
東尼開始學習一切可能跟這相關的學科:數學、語言、一般自然科學,尤其是心理學。 他還到人類產生過的最傑出的學習記憶者們那裡去取經,比如達•芬奇。他既是著名的畫家,又是頗有造詣的科學家、發明家,幾乎對當時每個人類感興趣的科學題目都有所建樹:他是怎麼做到的?他的大腦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幾乎與他的畫齊名的達•芬奇的筆記中,充滿了各種圖畫、線條、符號。
同時,東尼還像小時候一樣,最喜歡投入自然的懷抱;大自然似乎特別能夠帶來靈感,讓人浮想聯翩。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思考、記憶,必須按照自然的形式,必須反映自然規律。東尼想要的,就是這么一種思考的工具:它可以應用到人類一切日常活動中去,它必須不違背人腦自然運用的方式。它記錄人自然地去思考的形象,而不是用一二三四的條條框框。它充滿想像,它記錄聯想的過程,從而也激發更多聯想。出現了一個像發光的星星一樣的、簡單而美麗的工具,它恰好就是我們自然思維一樣的放射形狀。第一個思維導圖誕生了!
從那以後,東尼•博贊一直在應用它、宣講它。他教人們用它來改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人們發現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用它來做規劃,理清復雜的思路,激發有創意的想法,一個宏偉的藍圖和多頭緒的事業,可以瞭然於胸。東尼還特別幫助那些智力有問題、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們。他們的畫出的思維導圖,像常人的一樣多姿和完整,只要稍加引導,他們能像天才孩子一樣思考深刻的問題,記住復雜的關系。他們完全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的思考、學習、表達。
它並不神秘,當你在紙上漫不經心地圖圖畫畫,你一定曾經畫出一個類似的、枝枝岔岔的東西。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發現和使用它?也許因為我們一直總以為偉大的想法天生就像那些優美的文章和巨著:干凈整齊,頭頭是道,我們羞於記錄不成熟的、原始的想法,我們不屑記載一個萌芽,結果無數靈感的小火星在它們一閃動的瞬間就被我們遺忘。
這個小小工具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東尼自己也沒有試過所有的可能。但是他確切地知道答案:Infinite. 無窮大。
但是有一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回答。什麼是聰明?什麼是天才?什麼才是有出息?
人最寶貴的資源是大腦,人要學會使用自己的大腦,不但用它來學習、讀書、工作、娛樂、做好日常瑣事,還要使用它來控制你的心情、你的身體、你的精神。人人都有大腦,會用它的人才是聰明的。會用它的人,不但能夠做成他想做的事情,也更清楚的知道他該往何處去,他是一個從容的能掌握住自己的人。這會是每個使用思維導圖的人(a mind-mapper)最終的狀態。思維導圖這個小工具,是最原始、最自然的形式,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就像璀璨的星座一般,出現了許多巨人般的思想者,蘇格拉底,伯拉圖、亞里士多德、芝諾、畢達哥拉斯……他們的思想或有差異,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認為,知識是至善,是最大的幸福。獲取知識的手段多種多樣,東尼•博贊從智者們那裡學到了「想像」和「聯想」。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中國土地上也是大師雲集,諸子百家,各雲其說。有位學者只留下一部5000多字的書,卻2000多年來被人反復閱讀、誦記,仍探索不僅其神秘和深刻的意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維導圖正像一個伸出很多觸手的神經元,它,正是自然希望我們人類思維的形式。
我對思維導圖幾點看法:
1、思維導圖不是什麼新東西,只是老東西的一個新命名。以前我管它叫圖演法。很早就用它了。
2、它是幫助我們思維的工具。它通過圖形文字,調動左右腦協同工作。
3、我們為製作導圖設定規則。我們遵守規則。如果規則限制了思維就打破規則。
4、不要為自己限定太多限制,誰規定思維導圖里只能是關鍵詞,說不定我還加入一篇文章呢!
5、思維導圖的邊緣地帶,也是上帝與魔鬼出沉之地。這些可能是我們新思維的起爆點,起火點。
6、任何妨礙思維的東西就是可以打破的,這句話也不例外。
7、不要怕錯,就怕你不做。
8、思考因某一個問題或一個人名或某一事件卡住時,立即隨便起一個名,打一個問號,然後繼續下去。
㈧ 自我介紹的思維導圖
下面回答就使用iMindMap思維導圖軟體為大家展示一下自我介紹思維導圖是如何製作的。
一、確定中心主題
小編這次使用的是iMindMap11(Win系統)思維導圖軟體。構築自我介紹思維導圖的第一步應該是確定自己的思維導圖中心主題。既然是自我介紹,那麼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上就可以放上自己的照片或者是微信頭像等等,具體需要根據應用場景進行操作,比如工作面試的自我介紹可以放一張正裝免冠照片,校園交友的自我介紹就可以放一張微信頭像或者自己的二維碼等等。
圖4:添加子分支編輯界面
通過這樣的方式製作出來的思維導圖自我介紹可以自行收縮,在介紹過程中,講到哪裡就可以展開哪裡,聽眾注意力更加集中,且這樣的自我介紹更具象化,使人印象更加深刻。小編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今日的內容能對大家的工作生活起到幫助哦!
㈨ 求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系列叢書全五冊PDF文件 謝謝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