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 無黨派人士
無黨派人士
無黨派人士是在中國革命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發展形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如1946年召開的舊政協會議,就有9位代表是以"社會賢達"的身份出席的。1948年,郭沫若等無黨派知名人士在致電毛澤東同志,以響應中共中央"五一"號召的時候,為了與以往的社會賢達相區別,最先使用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稱謂。1949年,新政協會議還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
由於無黨派民主人士是個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老一代無黨派民主人士的減少,新一代無黨派人士的出現,形成了多種稱謂並存的局面。除了繼續沿用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稱謂以外,主要有無黨派人士、無黨派愛國人士、無黨派知名人士、無黨派代表人士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等稱謂。2000年,中共中央統戰部下發的《關於加強無黨派人士工作的意見》,正式規范了對無黨無派人士的稱謂,明確對無黨無派人士群體稱無黨派人士,對無黨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稱無黨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協章程修正案,也將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改稱無黨派人士界別。《意見》在此基礎上作出進一步明確界定,即"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根據《意見》規定,新世紀新階段的無黨派人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一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這是無黨派人士的首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即並不是只要具備了無黨無派身份,就是無黨派人士。二是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無黨派人士所從事的活動具有政治性,在所聯系群眾中要有影響力和代表性。三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是由無黨派人士的社會基礎決定的。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葯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四是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無黨派人士不等於無黨派群眾。廣大無黨派工農基本群眾,盡管他們在統一戰線中居基礎地位,但從來就不是統戰工作對象,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統一戰線意義上的無黨派人士。總之,《意見》對無黨派人士作出明確界定,為切實做好無黨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為充分發揮無黨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② 如何成為無黨派人士
就是好好賺錢!多做好事!!多做對國家有利的好事!多做對老百姓的好事情!
③ 中央五主持人 毅苗的資料。
梁毅苗,生在內蒙古,長在寧夏,擁有一半的蒙古血統。1998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的梁毅苗被分配到中央電視台體育節目中心體育新聞部工作,之後一直擔任央視《體壇快訊》欄目主播的工作。
中文名: 梁毅苗
別名: 毅苗、苗苗
國籍: 中國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內蒙古
出生日期: 1月11日
職業: 主持人
畢業院校: 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代表作品: 《體壇快訊》
身高/體重: 1.68m/48kg
三圍: 84,59,84
星座: 魔羯座
血型: A型
座右銘: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蒙古族名字:納迪亞(意思是新長出的苗)
籍貫:寧夏銀川
業余愛好:讀書、聽音樂、看話劇、游泳、旅遊、電影、汽車、爬山……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弟弟
鞋碼:36
性格:直率、真誠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桔色、鵝黃色、紅色和綠色
最喜歡的水果:木瓜、橙子、清淡的食物
最喜歡的服裝:職業裝、穿著覺得舒服就好
最喜歡的鞋:高跟鞋
喜歡的愛車:三菱槍騎兵、奧迪A4
喜歡收藏的物品:卡通的小豬玩具或物品
最喜歡的書:《老舍全集》
喜歡的歌手:齊秦、陶喆
最喜歡的球員:勞爾·岡薩雷斯
最喜歡的電影:《天堂電影院》
主持特點:青春、有活力
最大的願望:成為一名被大家認可的播音員/主持人
粉絲名:麥苗 (註:2010年07月18日采訪信息。)
梁家有苗初長成
梁毅苗的出生,早產了將近一少月,望著這個還不到2500克的外孫女,姥姥發了話,就叫苗苗吧,讓她快快長大,於是梁家就有了這樣一株堅毅的小苗。
時過境遷,轉眼到了中學,盡管身體還是很瘦弱,但愛唱愛跳愛運動的梁毅苗早已經成了學校里的風雲人物:喜歡唱歌、跳舞,是寧夏電視台小燕子藝術團的成員;擅長長跑、打排球,參加過銀川市的中學生運動會;當班委、組織活動,帶上十幾個同學騎車去賀蘭山旅遊,結果被曬成了「小黑丫頭」……擔心梁毅苗的瘦弱難以「服眾」,梁毅苗笑說:「放心,管得住他們。」 「大概是因為受家人影響,我從小就想上北京廣播學院,但從來沒想過會考上播音專業。」1994年,一則刊登在《寧夏廣播電視報》上的北京廣播學院的招生簡章改變了梁毅苗的生活。說起這段「無心插柳」的經歷,梁毅苗坦言當時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因為播音專業是提前招生,梁毅苗的父母並不贊成,怕耽誤她高考的復習。「體檢、開證明都是我自己去辦的。」梁毅苗一路過關斬將,直到進入最後復試,家裡人才開始重視起來。也正是那一年,梁家的這株小苗最終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專業。
吃苦的日子不覺苦
從小在西北長大,黃土高原的粗擴、戈壁灘的遼闊以及蒙古族的血統給了梁毅苗活潑、開朗、直爽的性格。與梁毅苗閑聊,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笑容,時時綻放,純潔且不含雜質。梁毅苗說,這源於她簡單的生活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回憶自己一步步走來的路程,即便是吃苦的日子,也不覺得苦。外出采訪、做新聞編輯、住招待所……畢業後直接進了中央電視台五套的梁毅苗無論做什麼都開開心心,「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面對新的環境,天天上班是一種快樂。」時間長了,梁毅苗忽然發現「實踐與學校學習的理論不太一樣」,於是她開始加倍努力。梁毅苗坦言:「除了我個人的努力,還要感謝領導給我的鍛煉機會和體育新聞同仁們對我的幫助。」那段日子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懂事的梁毅苗都從不給父母打電話,過了之後才會在聊天中提起。 1998年1月大學畢業前夕,她和班裡十幾個同學一起到中央電視台實習,她進入到體育中心。毅苗自小就喜歡體育,喜歡體育運動的力與美,喜歡體育報道。但是大學學到的知識和實際工作需要存在一定的距離,而大多數體育項目的內容和規則她都很陌生。實習期間她逐漸熟悉了一些有關內容,並開始學習做一名體育節目主持人需要的業務知識。畢業時,全班59位同學中,有的去了地方電視台,有的在中央電視台做了編輯,最後在央視節目中出圖像的只有她和《生活》欄目的主持人趙琳。她受聘在體育中心做《體育新聞》的主持人,同時還兼搞這個欄目的一些編輯工作。在一周連續3天做這個欄目的主持人工作時,她每天上午9點進演播室直到晚上11點才能返回宿舍。初做播音員的日子,化妝成了梁毅苗最大的痛苦,「我以前自己很少化妝,根本不知道什麼衣服什麼發型適合自己,剛開始化妝的時候,每次都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化完就已經很累了。」梁毅苗形容著當初的狼狽。談到自己不太喜歡的正裝,梁毅苗笑稱,錄節目時穿的衣服是「工作服」。「我那時非常瘦,看上去就像個小孩,為了讓自己看上去胖一點,成熟一點,我每次買西服的時候都買大一號的。」
「怕別人說我是主持人」
如今,梁毅苗以她清新、快節奏的主持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但梁毅苗卻說,她最怕的就是別人說自己是個主持人。「我覺得自己還擔當不起這個稱呼,現在只能叫播音員吧。」梁毅苗認為真正的主持人不僅僅是播幾條導語就可以勝任,還要有深厚的體育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及駕駁節目的應變能力。為了讓自己早日達到「主持人」的標准,梁毅苗的家裡「天天都是央視五套」,時間久了,她驚奇地發現,生活中有體育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有一次我在墨爾本看自行車錦標賽,看著運動員們沖刺,僅有那麼一點點的差距讓我血液沸騰,激動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那次真的讓我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那一次,梁毅苗不僅被體育的精神所感動,也真正愛上了體育。
努力讓自己對每一個體育項目都喜歡,珍惜現在的工作,知足讓梁毅苗每天都快樂地生活著。梁毅苗說,我最喜歡直播間里燈光亮起的瞬間,自己可以精神飽滿地面對觀眾,讓觀眾因為自己,愛上體育。
個人簡歷
1994年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第一中學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97年底進入中央電視台體育節目中心實習。
1998年8月畢業分配到中央電視台體育節目中心體育新聞部工作,期間從事過編輯、采訪工作,采訪報道過排球聯賽、亞俱杯男排賽、全國大運會等賽事。
之後主要負責體育新聞的播報、配音工作。
2001年的全國第九屆運動會和2002年釜山亞運會都在前方負責新聞的播音工作。
2006年經同事姚莉竹和前羽毛球世界冠軍龔睿那的推薦,梁毅苗加入了中國明星羽毛球隊。
2006年參加了2006年多哈亞運會的前方報道。
2008年入選「中國奧運報道主持人國家隊」,擔任新聞主播。
自我介紹
黃土高原的粗獷、戈壁灘的遼闊以及蒙古族的血統給了我活潑、開朗、直爽的性格,但是從小父母的嚴格教育又使我成為一個做事認真、責任心強、追求完美的人。
最能打動我的是親情,因為我有一個親情濃厚的大家庭,從小到大,我是在許多人的呵護和關切下成長起來的。親人們的愛使我懂得怎樣去孝敬老人,愛護弟弟、妹妹,怎樣去愛別人。 因為我的性格活潑、興趣愛好廣泛、學習成績優秀,我一直是學校里的學生幹部、文體骨幹,我喜歡唱歌、跳舞,是寧夏電視台小燕子藝術團的成員;我喜歡運動,擅長長跑、打排球,參加過銀川市的中學生運動會,在大學里還因為打排球扭傷了腳踝,鑽心的痛現在想來還心有餘悸。也許冥冥中自有安排,正是這些讓我與體育結緣。學校里的好朋友、好同學,讓我的學生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回憶。那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我一直喜歡朗誦,媽媽是黑龍江人,普通話說得挺標准,我也受益於此。受家庭的影響(父母都在報社工作)我一直希望考入北京廣播學院,將來做一名記者或編導。當1994年我讀高三時,廣播學院來寧夏招生了。由於藝術類專業只有播音系招生,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從銀川考到西北五省考區的考點蘭州市,又考進了北京。四年的學習,讓我越來越喜歡播音專業,也明白了做播音員的不易。
畢業後我有幸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並且還由一名稚氣未脫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體育播音員,我的夢想成為了現實,體育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年的歷煉,使我在生活中、工作中更加成熟,也使我越來越明白唯有不斷努力,才能勝任這份工作,才能不辜負領導、家人、觀眾的期望。
我能夠成為《體壇快訊》的主播,無疑是幸運的,但幸運並不能伴我一生。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努力,才能對得起觀眾,對得起熱愛體育的人們!
主持婚禮
2007年11月29日,前奧運會冠軍田亮和葉一茜在西安市高新區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了婚禮。原定的婚禮主持人是前湖南電視台的李響,但是由於李響高調抖出了他將擔任婚宴的主持人,而田亮不想被媒體過多的渲染所以不得不臨時換人。此後,田亮就聯系了與自己私交不錯的央視體育頻道著名主持人梁毅苗出任自己婚禮的司儀。央視有規定主持人不能「走穴」,不過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待事情,如果是義務幫忙,沒有收取費用,那不算「走穴」。對於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梁毅苗主持田亮婚禮一事,體育頻道的負責人岑傳理表示梁毅苗是田亮的朋友,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她也事先向台里請了假,是得到台里允許的,而且她並沒有收取主持費用。
④ 如何成為無黨派人士
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具體到我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後,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
成為無黨派人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這是無黨派人士的首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即並不是只要具備了無黨無派身份,就是無黨派人士。
二是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無黨派人士所從事的活動具有政治性,在所聯系群眾中要有影響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是由無黨派人士的社會基礎決定的。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葯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
四是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無黨派人士不等於無黨派群眾。廣大無黨派工農基本群眾,盡管他們在統一戰線中居基礎地位,但從來就不是統戰工作對象,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統一戰線意義上的無黨派人士。總之,《意見》對無黨派人士作出明確界定,為切實做好無黨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為充分發揮無黨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⑤ 如何定義無黨派人士
無黨派人士是在中國革命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發展形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如1946年召開的舊政協會議,就有9位代表是以"社會賢達"的身份出席的。1948年,郭沫若等無黨派知名人士在致電毛澤東同志,以響應中共中央"五一"號召的時候,為了與以往的社會賢達相區別,最先使用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稱謂。1949年,新政協會議還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
由於無黨派民主人士是個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老一代無黨派民主人士的減少,新一代無黨派人士的出現,形成了多種稱謂並存的局面。除了繼續沿用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稱謂以外,主要有無黨派人士、無黨派愛國人士、無黨派知名人士、無黨派代表人士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等稱謂。2000年,中共中央統戰部下發的《關於加強無黨派人士工作的意見》,正式規范了對無黨無派人士的稱謂,明確對無黨無派人士群體稱無黨派人士,對無黨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稱無黨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協章程修正案,也將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改稱無黨派人士界別。《意見》在此基礎上作出進一步明確界定,即"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根據《意見》規定,新世紀新階段的無黨派人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一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這是無黨派人士的首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即並不是只要具備了無黨無派身份,就是無黨派人士。二是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無黨派人士所從事的活動具有政治性,在所聯系群眾中要有影響力和代表性。三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是由無黨派人士的社會基礎決定的。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葯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四是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無黨派人士不等於無黨派群眾。廣大無黨派工農基本群眾,盡管他們在統一戰線中居基礎地位,但從來就不是統戰工作對象,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統一戰線意義上的無黨派人士。總之,《意見》對無黨派人士作出明確界定,為切實做好無黨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為充分發揮無黨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⑥ 無黨派人士是什麼概念
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無黨派人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
二、是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無黨派人士所從事的活動具有政治性,在所聯系群眾中要有影響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素質。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葯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
四、是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
無論是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建國以來不同的歷史時期,無黨派人士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他們所從事的活動體現出鮮明的政治性。
就無黨派人士群體而言,它並不像政黨那樣有系統的組織機構和嚴密的組織紀律,也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因而並不是一個政治組織。
無黨派人士和民主黨派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主體。但民主黨派成員的成長除了中共的政治引導外,還有其各級組織的自身建設,而無黨派人士的成長則缺少相應的組織機構,缺少成長的台階,這給我們開展無黨派人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處。
⑦ 急,關於歷史上著名的無黨派人士!
程思遠
著名的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程思遠. 發布人:廣西賓陽信息港 新聞來源:南寧日報 更新時間: 2007年05月19日 .... 他胸懷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和對祖國的熱愛,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著名無黨派人士比奧萊塔.巴里奧斯.德查莫羅女士,
無黨派人士陳竺接任部長
從赤腳醫生到衛生部長
用「輝煌」來形容陳竺的成就並不為過。
陳竺出身醫學世家,父親陳家倫是國內內分泌界的頂尖專家,曾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主任委員,母親許曼音亦是醫學教授,加上妻子陳賽娟——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氏一家四個教授、兩個院士。
陳竺個人的奮斗經歷並不平坦。17歲即到江西插隊5年,期間當了兩年赤腳醫生,後被推薦上了中專。1978年,這名中專生在6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以專業分第一的成績成為著名血液學專家王振義教授的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王教授當年只招收了兩名研究生,另外一名就是陳賽娟。
1984年,陳竺作為新中國首批赴法外籍住院醫生人選,遠赴巴黎進修。1989年7月,在雙雙獲得法國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後,陳竺夫婦在特殊時期毅然選擇回國。在謝絕法國摯友的挽留時,陳竺如此回答:「之所以回國,不是由於我愛法國不夠,而是我更愛中國。」
回國後,陳竺不久就擔任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在他的帶領下,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已經成為業內的國際頂尖研究機構。1998年,陳竺受命組建第一個國家級基因組研究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成為國家基因組研究項目的核心領導者之一。陳竺個人獲得的學術成就也有目共睹:至2003年5月,陳竺在國際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並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數十項獎項。他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⑧ 什麼樣是無黨派人士
1、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本單位或崗位具有一定職務。2、對社會回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具有一定的答社會影響。社會中、上層人士。3、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素質,中級以上職稱,本科以上學歷。4、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無黨派人士不等於無黨派群眾。具有一定社會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