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村上春树的个人简历 及家庭背景
1949年
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版出生不权久,家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我生在关西长在关西,父亲是京都一和尚之子,母亲是船场一商家之女,可说是百分之百的关西种。自然每天讲的是关西方言。所受教育带有相当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认为关西以外的方言都是异端,使用‘标准语’的没一个地道之人。那是这样一个世界:棒球投球手则非村山莫属,食则清淡为主,大学则京大为贵,鳗鱼则烤制为上。”(《村上朝日堂的反击》)
村上春树作品集
挪威的森林 寻羊历险记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好风长吟
罗马帝国的崩溃 舞!舞!舞! 看袋鼠的好日子 五月的海岸线
家务事 没落的王国 唐古丽烧饼的盛衰 出击面包店
双胞胎与沉默的陆地 雪梨的绿街 冰男 百分百女孩
僵尸 纽约炭矿的悲剧 窗 盲柳与睡女
猎刀 飞机 图书馆奇谈 南湾行
开往中国的慢船 意大利粉之年 计程车上的吸血鬼 1973年的弹子球
象的失踪 困 羊男的圣诞节 蜗牛
⑵ 五大战区司令员个人简历谁知道。
刘粤军,男,1954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法卡山作战和支援边疆作战。兰州军区司令员。
1970.01—1973.12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战士
1973.12—1974.09 陆军排长
1974.09—1979.07 陆军连长
1979.07—1980.06 陆军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
1980.06—1981.05 陆军营长
1981.05—1987.07 陆军团参谋长
1987.07—1989.06 陆军团长
1989.06—1992.12 陆军师参谋长
1992.12—1993.04 陆军副师长
1993.04—1994.04 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主任(副师职)
1994.04—199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四十一集团军第123摩托化步兵师师长
1998.10—199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四十一集团军集团军参谋长(其间:1997.08——1999.12在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学习)
1999.04—20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副军职,其间:2001.09——2002.02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1999.07晋升少将军衔)
2002.02—20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
2007.06—20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参谋长(2008.07晋升中将军衔。)
2012.10— 2016.1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
2016.2— 东部战区司令员
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郑卫平,1955年生,山西万荣人。16岁参军后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曾服役于兰州军区、总政治部办公厅、干部部和国防大学、某师、海军某旅、广州军区等单位。此前任南京军区政委。
2005-2007 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政委
2007-2012 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2012-2016.1 南京军区政委
2016.2— 东部战区政治委员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教成,1952年生,安徽来安人,生于浙江杭州。1969年入伍。历任陆军第12军34师团参谋长,第179师536团团长,第34师参谋长,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陆军第12集团军副军长。此前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2000-2005 南京军区副参谋长(2000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5-2007 陆军第12集团军军长
2007-2012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2-2016.1 沈阳军区司令员
2016.2- 南部战区司令员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魏亮,1953年2月生,江苏高淳人。曾任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此前任广州军区政委。
2010.07-2012.11 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2012.11- 2016.1 广州军区政委
2016.2- 南部战区政治委员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赵宗岐:
赵宗岐,1955年生,黑龙江宾县人。1970年入伍,曾任陆军第14军战士、侦察班长、代理排长。1984年后任陆军第14军司令部侦察处长,陆军第14集团军40师118团团长,驻坦桑尼亚武官,陆军十四军四十师副参谋长,西藏军区山地步兵第52旅旅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此前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赵宗岐
1999-2004 西藏军区参谋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2001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2004-2007 14集团军军长
2007-2008 13集团军军长
2008-2012 济南军区参谋长
2012-2016.1 济南军区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6.2- 西部战区司令员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朱福熙:
朱福熙,1955年生,浙江临海人。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于南京军区,历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第12军政治部主任(在国防大学进修)。此前任成都军区政委。
朱福熙
2003-2005 总政治部副秘书长(200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5-2008 总政治部秘书长
2008-2009 总政治部干部部长(2009年12月改授空军少将军衔。)
2009-2012 空军政治部主任(2011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2012-2016.1 成都军区政委
2016.2- 西部战区政治委员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宋普选:
宋普选,1954年3月生,山东博兴人。1969年参军,历任济南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处处长、第67集团军某师代师长、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2002年晋升少将。
宋普选
2006-2009 54集团军军长
2009-2013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10年晋升中将军衔)。
2013-2014 国防大学校长
2014-2016.1 北京军区司令员
2016.2- 北部战区司令员。
褚益民
褚益民,男,1953年7月生,江苏如皋人。1973年12月入党。1969年入伍。历任陆军第12军34师团参谋长,第179师536团团长,第34师参谋长,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陆军第12集团军副军长。此前任沈阳军区政委。
褚益民
2002-2003 陆军第2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党委常任委(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3-2005 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任委
2005-2006 陆军第47集团军政委、党委书记
2006-2010 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任委
2010-2016.1 沈阳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2008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6.2- 北部战区政治委员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韩卫国:
韩卫国,男,汉族,河北井陉人,1956年0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将军衔,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其历任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13年底,韩卫国由南京军区跨区擢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
2015年7月份,韩卫国由少将军衔晋升为中将军衔。网络上关于韩卫国公开报道不多。官方报道显示他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放军代表团代表。
2016.2- 中部战区司令员。
韩卫国
殷方龙:
殷方龙,1953年11月生,江苏扬中人。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沈阳军区某坦克师政委。此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殷方龙
1999—2004 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
2004—2008 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
2008—2012 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201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2012—2016.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2016.2- 中部战区政治委员
⑶ 海军陆战队杨南镇个人简历
杨南镇,海军大校,两栖战专家、海军学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军陆战队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海军陆战旅的首任旅长。
⑷ 五大战区司令员个人简历谁知道
可以网上查询
⑸ 战扬的介绍
战扬,第59届世界小姐中国赛区亚军。1987年出生。2010年5月15日与青年歌唱家刘和刚举行婚礼。
⑹ 纷舞妖姬个人简历
纷舞妖姬,七十年代末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军人家庭,后随父迁居于山西,从小喜欢军人。从军后,喜欢研究武术和枪械,接受过系统军事训练,拥有空手道黑带三段段位,对狙击与反狙击,诡雷设计,丛林、山丘特种作战等军事知识有一定了解。其特种军旅《弹痕》系列作品,以张扬热血的写作风格,迅速引起了众多军迷的热烈追捧,创造了军事小说阅读的新高潮。本部新作《兵锋》的风格愈加成熟大气,必将引领开创一个“新军事创作时代”。
纷舞妖姬:又称口号男,字里行间有一股杀伐天下的气魄、舍我其谁的豪情,让人读罢热血沸腾,掩卷遐思、心潮澎湃起伏。然该君书中口号较多,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防守反击抑或是和平年代,作品中动辄豪言壮语、壮志未酬,让人看过之后感觉有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以后网上诸君谁想要集中搜集豪言壮语,请到纷舞妖姬作品中搜集即可
本名董群。当今国内军事小说作家中的中流砥柱。著有《弹痕》、《第五部队》等超级畅销书。作品风格以阳刚、热血、震撼著称。他笔下塑造的每一个主人公的血性都有一种可以撼动读者心灵的神奇力量。他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标准的军人家庭,儿时的生活环境注定他一生与军队结缘。也造就了这位极具血性的军事小说作家。国内的军事小说有两种,一种是军事小说,一种是纷舞妖姬的军事小说。
请采纳 谢谢
⑺ 战斗英雄马升云简历
老山前线上的英雄连长马升云
坚守在老山前线阵地上的35176部队四连组建于1938年,是王震将军当年在陕甘宁边区领导的359旅属下的建制连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黑山狙击战,涌现出了闻名全军的“李永发排”。四连在老山前线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中,坚守在“李海欣高地”,是整个老山战区战斗最残酷激烈、也是最危险艰苦的阵地。全连指战员在后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激励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先后顶住了敌人5000多发炮弹的狂轰滥炸,粉碎了敌人上百次的偷袭、袭扰和疯狂反扑,歼敌300多名,卓有成效的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四连”荣誉称号,受到军委邓主席的通令嘉奖。
时任连长叫马升云。1987年1月5日,四连收复被越军侵占的310阵地的战斗中,一举歼敌100多名,缴获敌重机枪、冲锋枪、火箭筒、六0迫击炮、电台、手榴弹、枪弹、衣服等武器装备一大批。
越军盘踞的310阵地距我方阵地较近,敌人的火力较猛,防御设施也比较强。越军经常叫嚣这是他们的模范阵地,并时常依据这个高地向我方进行偷袭、袭扰。我部战士们早就想拔掉这个“钉子”,但由于这个高地地势较低,处在敌人东、南、西三面各种火力的控制之内,很不好打。
根据地形和敌人防守的特点,上级决定组织一支精悍的突击队,利用夜暗掩护,精兵奇袭,攻克敌阵。连长马升云担任了突击分队指挥员,随队指挥作战,副连长担任了突击队队长,率队对越军阵地实施攻击。
元月三日,团里下达了作战命令。那天晚上,天黑得象锅底,寂静的夜空里不时传来一两声冷枪冷炮的声音,忽远忽近,给人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感觉。突击队员们背着七八十斤重的装备,趁着夜暗,向潜伏地域走去。一路上,除了要注意脚下的地雷,越军还不时打来一梭子接一梭子子弹,不断用“60”炮弹封锁通路,有三发在突击队员身旁不远的地方爆炸,子弹和弹片掀起的碎石、泥土都打到了突击队员身上,队员们冷静应对,没有暴露自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按计划准时到达了潜伏位置。
为了造成战斗的突然性,按照上级要求,突击队员们潜伏位置最近的距敌只有20多米,潜伏时间需要一天一夜,而且不能有一点点风吹草动。突击队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并且涌现出一名邱少云式的英雄战士,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安全地潜伏了28个小时。
1月5日早上7时整,战斗按预定时间打响,在我炮火准备的同时,连长马升云发出攻击的信号,突击队长郭继额手臂一挥,突击队员们从阵地上一跃而起,象猛虎一样扑了过去,一下子把敌人全部堵在了23个洞子里。有的敌人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顷刻丧命。一些刚反应过来的敌人,龟缩在洞内,拼命地向外扔手榴弹,投爆破筒,企图摆脱困境。
突击队由突击一、二、三个班组成,在副连长的带领下,按照战斗部署分别向自己的进攻目标冲去。突击三班全班12名同志以机智灵活的战术动作,时而卧倒,时而跃起,躲过敌人的机枪扫射和炮弹的轰炸,交替掩护冲进敌指挥所,击毙洞内14名越军,洞内四部电台、两部电话机及大批枪枝被炸毁。接着,突击三班一鼓作气,连续炸掉敌人的三个工事,摧毁了敌六0炮阵地,歼敌17名,缴获了两门六0炮。捣毁敌指挥所后,敌人乱了套,突击三班抓住机会,迅速由左向右发展进攻。
突击二班从右向左攻击,堵住敌人洞口,班长命令机枪手占领有利地形,压制敌火力,指挥喷火兵迅速绕到敌洞口,向洞内连喷两枪。顿时,洞内烈火翻滚、浓烟四起,两名爆破手趁势投进两节爆破筒,洞内五名敌人嚎叫着上了西天。然后与三班汇合,截断了敌人的退路,使敌人成了瓮中之鳖。
突击一班猛打猛冲,攻占了高地顶部工事后向四号目标冲去。来自青海大通县的战士马占福依靠娴熟的动作,三滚两滚就跃进到工事前,迅速将炸药包投了进去。一声巨响后,洞内三名敌人同机枪一起飞上了天,马占福继续向前冲去。这时一个暗火力点里的敌人向他猛烈扫射,马占福腹部连中数弹,一下子跌倒在地,鲜血和一截肠子也流了出来。他一咬牙将肠子塞进肚子里,取出急救包,抽出三角巾包住伤口,然后他用脚蹬手扒,艰难地向敌火力点一步步爬去。当他离敌火力点大约两米时,他两手猛的一撑,两脚使劲一蹬,一下子跃到机枪射孔的旁边,迅速拉燃爆破筒并塞了进去。洞内的敌人还没等马占福松手,又把爆破筒推了出来。马占福来不及多想,一下子扑了上去,用胸部顶住爆破筒大叫一声“班长……”。话还没有说完,爆破筒就响了。火力点被炸掉了,洞内的五名越军全部毙命。班长王全友喊着为战友报仇,率领两名战士,绕过敌人视线,从两侧插过去,将四节爆破筒和两个五公斤的炸药包,投进敌顶部工事。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全班同志一涌而上,迅速占领了高地顶部。
经过1小时40分钟的激战,突击队全部占领了310高地,并且依托残存工事,迅速对敌组织防御。越军见苦心经营了几年的阵地丢失,非常恼火,便对310阵地上的我军进行疯狂的炮火覆盖。顿时,数千发炮弹暴雨般地倾泄在阵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震得突击队员们耳朵嗡嗡响,头皮直发麻,阵地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30分钟后,山顶被削下约40公分,电话线被炸断,电台被炸坏,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敌人估计炸得差不多了,就派了一个加强班的兵力,向我实施第一次反扑。突击队长郭副连长看到敌人上来了,果断指挥三班占领有利地形,做好阻敌准备。当敌人进至三班前面20多米时,他一声令下,全班各种火器一齐开火,不到三分钟,敌人丢下八九具尸体,仓惶逃跑了。
第一次反扑失败后,越军更加恼羞成怒,没过几分钟,便开始了第二次炮火报复,同时组织了30多人再次进行反扑。在这紧急关头,连长马升云不顾危险,冒着炮火,只身从连指挥所冲上了高地,投入了战斗。连长的到来,大家士气更高了。有的身负重伤仍趴在阵地上坚持战斗,有的眼睛打坏了还摸着为战友装子弹,有的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向敌人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干部战士同仇敌忾,团结战斗,很快又打退了敌人第二次反扑。战斗中,连长不幸腹部和双腿八处负伤。战勤队要抬他下阵地,他三次从担架上滚下来,气冲冲地说,“不要管我,我是连长,这里就是我的位置,我不能下。”两名战士还要把他往担架上按,他火了,推开了战士,大声说:“少罗嗦,现在是什么时候!”在场的战士深受感动。连长双腿受伤不能站立,靠在岩石上继续指挥,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
马连长这年31岁了,还是个“光棍汉”。前几年他谈了两个对象,都因为他是“大兵”而吹了。1982年,经人介绍在省会市又谈了一个对象,互相的感情还不错。曾三次商定结婚,都因为部队工作太忙,没有办成。1985年9月,他们粉刷了新房,购置了家具,打了结婚报告,准备“十一”结婚。这时,马连长原部队整编,要抽部分同志到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去。也就在这时,原部队有位领导想调他到省军区机关工作,他婉言谢绝了,主动提出要到参战部队去。他女朋友知道这个消息后,又与他断绝了关系。马连长把失恋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毅然奔向了战场。
连队刚上阵地时,他是副连长,他坚决要求到最危险的“李海欣高地”代职排长。连队考虑这个高地猫耳洞低矮,他身高体壮,一米八五,去了不方便,没有同意。他说:“我身体结实,军事技术好,能顶得住,而且未婚妻‘吹了灯’,即使牺牲也无牵无挂”。上阵地后,哪里危险,他到哪里去。1986年6月上旬,老山地区连降暴雨,山洪暴发,连队六个哨位的猫耳洞积水齐胸,24名战士泡在水里,猫耳洞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危难之际,马连长冒着敌人炮火,跑出去用爆破筒炸开一个排水口,开出一条8米长、1.5米深的分水沟,排除了积水,24名战士安全脱险,自己却累昏倒在阵地上。去年6月下旬,越军在防御前沿新修了一个机枪火力点,对我威胁很大,几个战士争着要拔掉这颗“钉子”。因为太危险,他没有同意。而他自己却三次潜伏到敌人眼皮底下,抵近侦察。后来,他亲自用四0火箭筒将其摧毁。86年10月,成都军区给他挂上了金质奖章,荣立了一等功。
有什么样的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兵。这样的连长带出的战士,就能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
战后,这个连队涌现出了一批在前线乃至全国具有影响的英雄人物,干部战士中有24名一等功臣和36名二等功臣。连长马升云被边防部队党委授予“英雄连长”荣誉称号。四连用自己的青春、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并且创造了老山战场精兵奇袭的成功战例。
⑻ 个人简介
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个人情况的介绍,写法灵活,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语气以平实为主,宜用抒情色彩浓重的词语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同时,既要谦虚又不能谦卑,既要自信又不能自傲。
正文:
我来自于湖南省衡阳市,今年22岁,有幸就读于天津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锤炼,此刻即将毕业!
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我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因为体验了贫困所带来的不便,所以我一向渴望富裕的生活。可是我明白要想走出贫困靠天靠地都只是徒劳,仅有靠自我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一片天空,所以我坚信天道酬勤。
记得小时候教师问我们将来想做什么,有人回答说当教师,有人说当科学家,也有人说要当大老板,而我却说:我要考大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为自我确定了一个初级目标,正是这个大学梦一向激励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伴随着童年幼稚的结束我以一个较好的成绩步入中学的殿堂,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有着远大梦想的同学,我们一齐学习,一齐成长,一齐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不知不觉中我体会到了如何去正确地融入到团队中,如何与人交往。
中学时代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自我的人生,自我的事业,自我的梦想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也许时间并不像你所期待的那样,转眼即逝,带着中学的懵懂我们来到了大学。
大学中的挑战和机遇无处不在,班级内的竞争,社团之间的竞争都会锻炼一个人,这些能够激励你去勇敢的挑战自我。仅有武装自我,才能跟得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应对,遇事的时候再也不会像中学那样盲目和冲动,我学会了如何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利和弊,仅有洞察才能会正确的解决。大学教育了我,也锻炼了我,它让我变得成熟,变的理智,教会了我如何去运筹帷幄。
毕业在即,我也开始寻找适合自我的工作,在我看来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我,仅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干才能充分显示出自我的价值,才能回报社会。出自农村的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因为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自我的信念,不会放弃,做一个真真正正自我。相信自我就是成功的开始,我想我必须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我,也继续认真、踏实地走我自我的人生之路。
⑼ 刘伯承的个人简历
1、人物简介: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2、早年经历: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
3、民主革命:
1911,刘伯承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他慨然道:“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4、土地革命:
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甩开了敌军主力,使伤亡大半、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期休整。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5、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他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与此同时,他率部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牢牢把紧太行山这道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使“平辽半壁山”得以免遭敌寇的蹂躏涂炭。
6、解放战争:
内战全面爆发后,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7、建国之后: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实施京沪杭会战,并亲自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分三路直出浙赣铁路,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