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坐三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出生于一个当地的土匪世家——一家三代都是土匪!15岁时他就练成了三大绝技:枪法绝、眼绝、腿绝,凭借一身好武艺,18岁便当上了匪首,占山为王数十年。
在杨子荣与座山雕发生关系之前,东北军阀张作霖和日军都想消灭他,但都以失败告终。座山雕为人十分多疑,这一点从影片中也可略窥一二。
梁家辉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架势强大,但是从未露出本来面目。有一次日军为了招安座山雕,请他喝酒盟誓,但是多疑的座山雕跳窗逃走。
在真实历史中,座山雕并未被杨子荣枪杀,而是被俘获,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也病死在监狱。原著作者曲波在写《林海雪原》时,还曾经到监狱里和座山雕长聊,书中的部分素材,也来源于与座山雕本人的交流。
顺利的把张押下山,才发现等在下面的不是“九彪”,而是解放军的剿匪部队,张大惊,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哀叹自己“打了一辈子雁,让雁鹇了眼”。
座山雕被俘后,204曾经亲自去看他,因为他也曾带人抓过张乐山,却被他跑了。很想见识一下。204抓座山雕那次本来十拿九稳,张带两个土匪下山买大烟,被群众发现报告。
解放军赶到的时候,解放军从这边村口进去,张刚刚从另一个村口出村,一交手张就进了树林子。等打进去,打死一个土匪,抓住一个,张却不见了,遍地积雪,找不到他逃走的痕迹。
地毯式搜索也找不到他的踪迹。直到审俘结束,才明白,张当时一看被包围就上了树,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的高空作业从解放军的头顶上跑掉了。
张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翻山越岭无人能够追上,确实是有真功夫的。204见到的张乐山是个瘦高的老头,形状猥琐,但两眼放光,精力很好,为了防他逃跑上了重镣。
可是生活上对他并不坏,优待老匪,他每天有一顿肉吃。后来据说座山雕抗战时杀过很多鬼子所以没有公审,他大烟瘾犯了引发其他疾病,一年后在监狱里病死了
B. 坐三雕手下有多少人
话说座山雕有八个结拜兄弟,对外号称‘八大金刚’,为方便论述,版在下以字母区分之。金刚A-第一权副旅长、金刚B-第二副旅长、金刚C-参谋总长、金刚D-参谋次长、金刚E-内保处长、金刚F-政工处长、金刚G-情报处长、金刚H-联络处长,其九人构成威虎山决策中心。
其他的小喽啰就不清楚具体人数了。当时座山雕为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人数应该不会少,几千人是要有的。
C. 玉雕大师杨树明个人简历
网络里面有啊,你直接网络杨树明,就有你想要的了。
D. 一大代表雕像坐着的四个人是谁
你代表叼坐了四个人指的是谁,我觉得这指的是革命的创始人呢。
E. 智取威虎山里扮演坐三雕的时谁
没错,就是《新龙门客栈》《神话》里的梁家辉!妆化得好,不过从眼睛还是能看出来的,梁家辉的眼睛很有特点的。
F. 福禄寿神人三雕(砖雕,石雕 木雕)人物图案简析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福禄寿神人三雕(砖雕,石雕 木雕)人物,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G. 林海雪原中的“坐山雕”的真名是什么
座山复雕 座山雕原型
据史料记制载,座山雕出生于清朝末年,叫张乐山.是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1947年2月7日被活捉, 1947年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配合剿匪部队消灭了土匪,并活捉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当月11日召开公审大会,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病死于监狱.
原名张乐山,威虎山上的匪首。林海雪原的主角,后被杨子荣活捉。
座山雕有哪三绝
1)枪法绝:枪法如神,百发百中.
2)眼 绝:A)走夜路不用照亮.
B)是非辨别能力强.包括看人.
C)走山路从不转向.
3)腿 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土匪分哪几类
1)流匪:流动做案,
2)山匪:有固定的地点,有原则的做案.
3)政匪:有政治图谋的.
座山雕属于哪类土匪
座山雕开始是属于山匪,后来属于政匪,他先投靠的是东北抗联,后来投靠了日本帝国主义.他脚踏两只船,等日寇投降后又投靠了国民党,最后被我解放军缴灭.
H. 急需瑶里古镇“三雕”艺术 的详细介绍 我要写 考察报告
去搜徽派建筑只是可以的吧
I. 坐落在广州陈家祠以“三雕三塑一铸铁”出名。三雕三塑一铸铁”指的是什么
陈家祠在建筑上以其“三雕二塑一铸一画”“七绝”著称。
“七绝”分别为: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铁铸、彩绘。
①、“七绝”之一:木雕
陈家祠的木雕,是以樟、柚、花梨等名贵木材镂雕,屏门、神龕、花檐、花栏、脚门、花窗、梁架和雀替等。木雕主要采用浮雕和镂雕两种工艺手法,其中的镂雕工艺更能代表清代广东木雕的水准。
陈家祠建筑上几乎所有的木构件都雕刻著难以尽数的故事图案,被人们称誉为连木柱、屏门、檐板、花罩和神龕都会讲故事的建筑,陈家祠的木雕可被誉为民间故事大全。
首进大厅的四扇档中有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木雕。中进聚贤堂的12扇屏门有:“渭水访贤”、“韩信点兵”等人物故事的雕刻。东西两厅隔板分别镂刻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後进三间有11座雕工精美、气势雄浑的木雕龕罩
此外各座厅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长达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种瓜果、花纹图案、人物、动物、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
②、“七绝”之一:砖雕
广东砖雕与北方有一定差别。雕制前青砖先逐块挑选。然後依据图层次将青砖按层排列,依次雕出所属部分,然後逐层逐块嵌砌在墙上,形成多层次的画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线条纤细如丝,故又被称为“挂线砖雕”。砖雕则以首进东、西外墙的最具规模。
③、“七绝”之一:石雕
陈家祠的石雕多采用上等的花岗石。花岗石耐腐、耐酸、耐风化,不怕风雨侵袭,适合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是岭南建筑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石雕表现在陈家祠的台基、墙裙、柱础、檐柱、券门、垂带、台阶,甚至是高高的月梁和雀替上,还有抱鼓石、石狮子、石栏杆等。
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
④、“七绝”之一:陶塑
艺人在制作脊饰之时,以泥板做脊架,采用捏塑、贴塑、雕刻等手法,待泥胚脊饰干透之後,施以宝蓝、黄、绿、褐、白等五种主要釉色,经一千多摄氏度高温烧制成型,然後镶嵌於屋脊之上。
人物陶塑均向前倾斜,适合从下往上观看,具有远视的效果。他的身体和头像内部是空心的,双耳和鼻孔是相通的,这样可以减少屋脊的重量。陶塑人物五官、体形及神态夸张变形,具有"身长腿短,有眼无珠,有前无後"之特点。
陈家祠的陶塑工艺集中在19座厅堂屋顶上的11条屋脊。首进5条(1891年)和聚贤堂脊饰(1981年),中、後进的4条脊饰(1892年),後进大厅的脊饰(1890年)。
精品是聚贤堂上的脊饰,长27米、高2.9米,全脊塑造224个人物。
⑤、“七绝”之一:灰塑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和纸根灰,用铜线做骨架,以瓦筒为躯干,直接在施工现场装饰部位上制作,待干後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陈家祠的灰塑总长1800几米。
陈家祠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艺人所作。
⑥、“七绝”之一:彩绘
陈家祠的彩绘艺术主要体现在大门“门神”和东西厢房的二幅“壁画”上。一幅是描写王勃的《滕王阁序》,另一幅描写诗人李白《夜宴桃李》。
⑦、“七绝”之一:铁铸
陈家祠的铁铸装饰,主要体现在庭院连廊的廊柱和镶嵌在月台石雕栏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