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玄慧画家简历岀生时期
合午后的阳光,也很支持他的心情。
他想他很庆幸,因为老师给他排的版位置实在是太恰当权了。在那个倒是第二排靠窗的位子,他可以在午后睡上一会,可以在午后晒着太阳,吹着柔风,几乎可以算得上惬意。就这样他度过了n个这样的午后,睡过了一节又一节课。
对于哪些学科他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是把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手段,别人的方法与结果,偷过来装进自己的脑子里。他的所有学科几乎都不及格,有的甚至是个位数,但他的体育成绩确实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其实只要他肯像以前那番努力,他就可以像以往那样轻松夺冠。可是时间已经是他的心变得苍老,他也曾试图去改变这一切,可仍旧是徒劳。就像记忆一样,无论怎么刻意的想要去改变,也不可能让他赋予新的光彩。对于一个以往总拿第一名的他来说,第一名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❷ 于慧的个人履历
1997年4月—来1998年4月,任长春自市拖拉机厂翻译部翻译
1998年4月—2002年8月,任长春市阀门三厂厂长助理
2002年8月—2004年4月,历任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办事处科员、党办副主任等职
2004年4月至今,任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❸ 陈慧的个人简历
2002.8—2005.6 天津医科大学 内分泌专业 医学博士学位(全脱产)
1993.8—1996.7 兰州医学院 内分泌专业 医学硕回士学位(国家统招答)
1983.8—1988.7 西安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 医学学士学位(国家统考)
1988.8—1993.7 甘肃省张掖市医院 内科 住院医师
1996.7—至今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2000年11月)/副教授(2002年11月)
主任医师(2007年11月)/副教授(2002年11月)
社会兼职:第十届甘肃省政协委员
中国国民党甘肃省委员会常委
甘肃省民革妇女委员会副主任
❹ 赞可夫的个人简历
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
一、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赞可夫把毕生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学论的研究上,他热心于研究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互关系,并成功地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应用到教学论的研究中来。他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堂生活、教师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以唯物辩证法为教学论的指导思想,把从学生和生活实际出发,和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作为教学论思想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他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所谓“一般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即“特殊发展”)而言的,指的是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是所有这些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更新过程及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以上这些原则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一体系的特点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并在保证共同的思想方向性的前提下,给予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提出“课堂上的生活”这样一个小学课堂教学方面不大为人注意的或者完全没有探讨过的问题,这也是他独到的一种教学思想。他认为“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
❺ 央视主持人:董卿简历
董卿(1973年11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出生于上海。先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权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
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其主持生涯。1996年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1998年因主持《相约星期六》受到观众关注,开始小有名气。
1999年到上海卫视任节目主持人。2002年走进央视。曾先后主持了《魅力12》、《欢乐中国行》、《我要上春晚》等多档栏目,并凭借大方亲和的主持风格获得观众喜爱。2004年因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使其事业脚步稳步前进。
2005年,颇具黑马气质的董卿首次亮相央视春晚,随即被观众所熟知。此后,连续十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成为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
❻ 郗慧林的个人简历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刻意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郗慧林生长在陕西西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父母总出差,“我脖子上经常挂着钥匙链,在家带着小我4岁的弟弟”。郗慧林清楚地记得,她4岁时,妈妈要生弟弟,爸爸又出差在外,是她张罗着拿东拿西。 由于姥姥、姥爷家在北京,10岁开始,郗慧林在寒暑假带着弟弟,来往于西安至北京的列车上。“我天生有一种英雄豪气。”郗慧林说。
“我从小就一直在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比别人早点长大,早点工作,早点成功。”所以,郗慧林极其珍惜时间,她4岁开始上小学,半年后跳级进了三年级。
她不仅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其他方面也都表现出色,小学是学校乐队的旗手,初中是合唱队的指挥,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如朗诵、体育、跳舞等。郗慧林说,这为她今后在校组织各项活动,以及经营企业打下了基础。
14岁,郗慧林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当时班里最小的学生。“我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想鹤立鸡群。”于是,在新生大会上,郗慧林身着一件漂亮的黄夹克,加上自己拥有1.7米的个头,引起了所有老师、同学的注意。
“人需要勇于表现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帮助别人。”在郗慧林眼里,人生处处有机会,需要及时抓住。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是不合群的。”郗慧林说,大学期间,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里,同时组织学生找家教的活儿干。
所以,她18岁毕业的时候,就拿到了外国语文学和国际贸易两个学位,而且那几年来往家里的车票都是自己挣的,这让她很自豪。
毕业后郗慧林当上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国际商业经济学的讲师。业余时间她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为出版社翻译书,为外国旅游团当导游。
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招商会议做同声翻译时,她赢得了很多外商的好评。有几家外商主动要求她代理中国的市场。
郗慧林动心了。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扔掉了“铁饭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吉事达经贸有限公司”,为5家生产医疗设备的国外企业代理在中国的市场。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公司,为她挣了100万元。
“对那些英语好的人来说,不出国是一种浪费”;“从小习惯了旅行的我,很希望自己能天大地大任我驰骋。”这两个原因使22岁的郗慧林带着两万美元闯荡美国华尔街,开始了她商业奇迹的创造。 1993年的一个夏天,飞机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场,郗慧林看了一眼这个陌生的地方,下定决心,“我要挑战自己,征服美国人,要在这里攀登上知识和商业的天堂”。
“机遇总是会适时地青睐那些时刻作好了准备的人”。郗慧林的执著使她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那一年,她在美国纽约和芝加哥两地成立了与First Chicago Bank’s First Option联合的公司,为中国多家私有及国有公司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在美国多如牛毛每日都生生灭灭的企业当中,这家小小的公司虽然毫不起眼,但对郗慧林来说确是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她开始有了第一次兴奋的失眠。
从此以后,这位年轻女子向资本靠拢的脚步逐渐加快。她以亚洲营商中心―――香港和加州硅谷为基地,创办并运营了Gardism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及其境内投资业务。如其所愿,这家公司在两年内顺利实现了上市,而郗慧林亦像同时代的许多成功者一样,在股市中掘到了她用于搅动商海的第一桶金。
1997年,27岁的郗慧林就积累了一千万美元。而此时的她又开始考虑新的起点。她选择了回国。1998年,在世界网络热波及到中国的时候,她选择了网络多媒体教育,成立了校园在线教育集团。而这使她不经意间成了中国网络教育第一人。 “我觉得应该把成为教育事业家的梦想和自己所有的商业经验很和谐地发挥,所以就选择了教育,并且是网络教育。”郗慧林说。
校园在线集团主营业务,第一就是多媒体英语的学习。郗慧林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皮尔森教育集团签订了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利,推广朗文成功英语。这套多媒体产品是朗文研发10年、耗资5000万美元的成果。
“拥有了这种知名的品牌,就拥有了致富的工具。”郗慧林很自信地说。
为了推广她的产品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几年来,她奔走于大江南北,先后到过全国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无偿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远程教育设备和资金。她始终坚信:改变社会从改变教育开始,改变教育从改变孩子开始。而尽其所能改善贫苦地区孩子的教学条件,是她在追求商业利益外实践教育梦想的一个途径。
26岁时,郗慧林就游遍了祖国的所有大城市,“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所想要的生活。”郗慧林工作之余会开着自己的跑车驰骋,会去住能够得着星星的山顶小屋。
“我担心安逸的生活会消磨自己的意志,所以,我把精心布置过的房子租出去,自己过着租房住的日子。”郗慧林经常故意寻找挑战,为此,她曾3次去西藏。
郗慧林觉得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给大学生演讲。她理想中的未来生活是到大学里当一名教师,另外,再收养很多山区的贫困孩子。
❼ 蔡志强的个人简历
1994年-1998年,扬州大学,大学本科/农学学士;
1998年-2001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理学硕士;
2007年-2008年,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the 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UFZ) 微生物学系 访问学者;
2008年-201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
发表学术论著或专利
蔡志强*,杨网络,赵希岳等. 丙酯草醚降解菌CY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环境化学. 2011, 30(8):1433-1438.
蔡志强,叶庆富等. 多氯联苯微生物降解途径的研究进展. 核农学报 2010, 24(1):0195-0198.
王丽,郁莉萍,陈春琴,李尔炀,蔡志强*. 一株假单胞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研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 21(2):15-18.
郁莉萍,王丽,李尔炀,蔡志强*, 活性艳烂X-BR降解菌的筛选,化工环保,2009,29(3):216-219.
蔡志强*,杨广花,李尔炀,赵希岳. 二恶烷降解菌D4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49-52.
蔡志强, 杨广花, 赵希岳, 李亮, 固定化酶催化高酸废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23(4):160-162;
蔡志强; 邬国英; 林西平; 朱诚; 刘莉莉; 固定化脂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4,29(8):29-32;
蔡志强; 赵希岳; 李亮; 李尔炀;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2):190-192;
蔡志强; 杨广花; 赵希岳; 李亮; 李尔炀; 天然抗氧化剂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1):56-58
王利群,陈萦慈,孙晓慧,蔡志强,汪庆. 羟基乙腈水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催化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6):825-831.
周琼,林春昕,蔡志强,何玉财,赵希岳. 一种3-氰基吡啶水解酶产生菌的高通量筛选策略及应用. 生物加工过程 2011, 9(6):30-34.
黄凌云, 赵希岳, 蔡志强, 裴俊慧, 毕方方 预处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J],中国油脂, 2007,32(7):47-50;
何光裕,陈琴,蔡志强,李尔炀,黄荣荣,汪信. 工程菌对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 23(6):1064-1068.
芽孢杆菌工程菌及其在油藏示踪和采油的应用,发明专利,201010235088.7.
利用高温芽孢杆菌制备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发明专利,201110215321.X.
李尔炀,蔡志强主编,《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王利群主编,蔡志强 副主编,《生物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1) 环境部太湖水专项-太滆运河与湖荡地区污染控制优化(2008ZX07101-007) ;
(2) 江苏省污染防治专项-高浓度化纤酯化废水处理示范项目 (2005-2-W-16);
(3) 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丙酯草醚的代谢、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与环境行为研究(20632070);
(4)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代谢途径、作用机理、环境行为与归趋(KGCX3-SYW-203-03);
(5) 脂肪酶定向酯化D-泛醇衍生物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常州市生物医药专项CE20115049);
(6)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降解与迁移行为研究 (2011Z0028);
(7) 油藏示踪菌的研究;
(8) 生物法制备小分子活性多肽的研究与开发;
(9) 多功能采油工程菌的研究与开发;
(10) 耐盐工程菌的构建及处理含盐工业废水的研究(江苏省科技厅鉴定);
❽ 小艾的个人简历
姓名:阿伦·艾弗森(Allen Iverson) 全名:Allen Ezail Iverson 外号:答案(answer) 生日:1975-06-07 身高:183cm 体重:74.8kg 大学:乔治城大学 效力球队:费城76人,丹佛掘金(现效力) 球队位置:控球后卫、得分后卫 球衣号码:3号 垂直弹跳:44英寸(1.10米) 百米成绩: 10秒13(鼎盛时期,NBA史上第一) 艾弗森NBA职业生涯荣誉 —选秀状元 1996年,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NBA选秀大会,艾弗森第一轮第一位被费城76人选中,成为NBA历史上身材最矮的选秀状元 —最佳新秀 1996-1997赛季,艾弗森以场均23.5分,7.5助,2.1抢断的BT数据获得“最佳新秀”称号,该赛季总得分为1787分,创NBA新秀最高记录,艾弗森更在4月份连续5场比赛得分超过40分,也创了NBA新秀最高纪录,到了11月,艾弗森又以21.8分,6.4助,2.67抢断(3项数据均列联盟第一)荣获“月最佳球员”称号 —新秀赛MVP 1996-1997赛季全明星周末的新秀挑战赛上,艾弗森以19分9助荣膺“新秀赛MVP” —新秀第一阵容 1996-1997赛季,作为艾弗森的处子赛季,超级BT的数据让之前饱受外界质疑的艾弗森毫无悬念地入选新秀第一阵容 —首获得分王(兼赛季第一阵容) 1998-1999赛季,才三年级的艾弗森以场均26.8分荣获职业生涯的首个“得分王”,并且入首次选赛季最佳阵容第一队 —最佳阵容第二队 1999-2000赛季,尽显最佳新秀风采之后,日趋成熟的艾弗森入选赛季最佳阵容第二队 —奖项大满贯 2000-2001赛季,艾弗森以场均31.1分再次捧起“得分王”奖杯(这是继乔丹之后第一个在常规赛场均得分超过30分的球员),同时以场均2.51次抢断兼并了“抢断王”,赛季中段,在奥克兰举行的全明星周末东西部正赛上,艾弗森在最后一节落后20分的劣势下全场砍下25分外加5次助攻4次抢断,成功带领东部逆转西部,获得了职业生涯的首个“全明星赛MVP”,常规赛结束,艾弗森又将职业生涯的首个“常规赛MVP”奖杯收入囊中,并且毫无悬念地再一次入选赛季最佳阵容第一队,季后赛中,艾弗森更是带领费城76人问鼎东部冠军,与“OK组合”领军的洛杉矶湖人会师总决赛,这是艾弗森的巅峰赛季 —再折双桂冠 2001-2002赛季,数据更上一层楼的艾弗森再次折下双桂冠——以场均31.4分和2.80抢断成功卫冕了“得分王”和“抢断王”,并且再一次入选赛季最佳阵容第二队 —抢断三连冠 2002-2003赛季,艾弗森以场均2.74抢断成功卫冕“抢断王”,连续三连荣膺抢断王,并第三次入选赛季最佳阵容第二队 —奥运男篮季军 2004年雅典奥运上,艾弗森被召入美国男篮国家队并首发出场,最终助梦六队获得铜牌 —第四个得分王 2004-2005赛季,状态依旧神勇的艾弗森以场均30.69分第四次荣膺常规赛“得分王”,这是NBA史上最矮的得分王,也是NBA史上唯一一名身高不超过190cm而又获得过四个“得分王”的球员 —第二个全明星赛MVP 2004-2005赛季,NBA全明星赛在丹佛百事中心球馆举行,艾弗森砍下15分外加10次助攻和5次抢断,带领东部以125-115击败西部,并获得“全明星赛MVP”,这是艾弗森的第二个全明星赛MVP —第三次入选最佳阵容第一队 2004-2005赛季,艾弗森第三次入选了赛季最佳阵容第一队 —连续6年入选全明星赛 艾弗森至今一共参加了7届全明星赛,其中2000-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连续6年入选,事隔一年后,艾弗森在2007-2008赛季重返全明星赛 艾弗森最著名的战役 1.勇者无惧 2000-2001赛季总决赛在费城76人与洛杉矶湖人之间展开激斗,2001年6月7日,这天是艾弗森的生日,总决赛的第一场在洛杉矶斯台普斯球馆进行,此前,由“OK”领军的湖人队已经在季后赛豪取11连胜,外界都一致认为艾弗森领军的76队会毫无悬念地被强大的湖人4-0横扫,但天生无所畏惧的艾弗森送给了自己一份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是役,艾弗森身带21处伤上阵,在湖人多名防守悍将轮番的严密防守下砍下全场最高的48分,最终以107-101勇挫不可一世的湖人,彻底地破灭了湖人意图以不败金身豪取总冠军的梦想,在系列赛上先拔头筹以1-0领先。虽然系列赛最终不敌实力更强的湖人,但在球迷心中,真正的勇者永远只有一个——阿伦.艾弗森 2.职业生涯最高分 2005年2月13日,艾弗森领军费城76人坐阵主场迎战奥兰多魔术,是役,76人以112-99击败魔术,艾弗森36投17中,罚球27罚24中,拿到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60分,成为NBA历史上第18位单场得分达到60的球员 3.助攻之最 2005年4月9日,费城76人以103-98战胜克利夫兰骑士的比赛中,艾弗森送出职业生涯最高的16次助攻,事隔六日,艾弗森再次送出16次助攻,带领76人以126-119击败迈阿密热队 4.第一个三双 2002年1月8日,NBA常规赛中,费城76人在洛杉矶快船五名球员得分上双的情况下,依然以116-92大胜对手,是役,获胜头号功臣艾弗森砍下30分,外加11次助攻和10个篮板以及4次抢断,获得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三双 5.经典抢八 2007-2008赛季,西部竞争异常激烈,形成前所未有的九大诸侯局面,赛季后段,已经有七支球队锁定了季后赛资格,最后一张季后赛门票就在战绩同为47胜31负的掘金和勇士之间展开争夺。4月11日,掘金和勇士本赛季的最后一次交锋在金州勇士主场奥克兰球馆进行,双方都非常清楚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比赛,因为赛果会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谁会晋级季后赛。是役,艾弗森带伤上阵,屡屡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在最多落后对手16分的紧张时刻带领球队打出一波又一波的得分高潮,并在半场结束之前顶受着压力命中压哨球,让球队带着1分优势进入下半场,终场前又再连砍5分一举锁定胜局,最终,艾弗森打出33分9助的漂亮数据带领球队以114-105击败勇士,在季后赛名额争夺中占尽上风 艾弗森简述 艾弗森生于弗吉尼亚州汉普敦市的一个贫穷家庭,小时候被生父抛弃,生活苦不堪言,妈妈Ann认为做运动员才有机会出人头地,于是她让小艾去打橄榄球,小艾也很争气,获奖无数,而最后,妈妈Ann又强迫小艾去打篮球,小艾发觉一起橄榄球的朋友也打篮球,就很快爱上了篮球。小艾成名于街头球场,15岁已经在街头球场挑败“飞人”乔丹,此后名声更加大振,但因为曾经被冤枉入狱的原因,没有大学愿意收留小艾,唯独是乔治城大学,慧眼识英雄的乔治城大学教练汤普森向小艾高抛橄榄枝,还表示只要打好球其他的不重要。1996年NBA选修大会上,千锤百炼身怀绝技的小艾第一轮第一位被费城76人选中,成为NBA史上最矮的状元,以状元身份加盟76人后,小艾迅速成为球队的灵魂人物,在赛场上创造过无数纪录、奇迹,堵住了外界充满怀疑的唇舌,他甚至还敢公然与乔老爷为敌——在乔老爷严密的防守下用快速的假动作把乔老爷晃得差点摔到,然后把球投进,更在全场比赛砍下四十多分。2006年12月20日小艾正式从费城76人转会到丹佛掘金,与卡梅隆.安东尼强强联手组成“黄金双抢”。12年NBA职业生涯中,小艾常规赛场均得分超过22分,列现役第一位,历史第三位(排在已退役的乔天王和张大帅之后),满身荣誉的小艾获得过除总冠军之外的全部奖项。而这个总冠军指环,是命运欠小艾的…
❾ 主持人叶慧贤简历
叶惠贤,1947年生,湖北武汉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电视台文艺中心总策划、制片人、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
叶惠贤出生在一个与艺术无缘的普通劳动人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公司的职员,母亲是小学教师,他的哥哥姐姐在这方面也全无爱好。而他,却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是个典型的“小资”。为此,他曾经把母亲
给他买大饼油条的早餐钱“捐”给电影院而宁愿忍饥挨饿。上中学后,他对艺术愈发痴迷,有时为了看一场他喜欢的话剧,常常要暗中积攒上好长一段时间的零花钱。而戏剧和电影在带给他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的行为与思考方式。那时候,他喜欢电影《鸡毛信》《丘克与盖克》以及
话剧《年青的一代》《雷雨》《茶馆》等,而天生具备喜剧细胞的叶惠贤对相声更是有着天生的好感,儿时的朋友都记得,他模仿起相声前辈侯宝林等,可谓惟妙惟肖。
初中毕业后,叶惠贤考入上海市重点中学读高中,而此时他已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文艺小明星,被选人上海市学生课余艺术团。
3年高中生活,叶惠贤除了学习,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对艺术的追求中。在他看来,年少时的梦想似乎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谁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电影风波”,整个将他的梦想砸得粉碎。
与他同班的一位女同学,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与他一样也极具文艺天赋。叶惠贤因此与她常常在舞台上如影相随,或主持节目,或一同演出,加之两家都住在虹口公园附近,因此放学时两人常常结伴同行。
有一天,两人不约而同去看电影,发现对方后,很自然地买连票坐到了一起。不曾想,两人结伴看电影的事情被一位同学看到并报告了班主任。这在今天看来可能不算什么的事情,在封闭保守的上世纪60年代却是一件“爆炸性”的新闻。接下来,便是没完没了的各级领导找他们二人谈话,组织出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最后,一直闹得他们双方的父母面前。
为了摆脱这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叶惠贤报考了提前招生的上海戏剧学院。当时,上海学生课余艺术团的辅导老师朱铭仙,就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台词系主任,他极其欣赏叶惠贤的表演才能,主动推荐这位 “天生的演员”前去报考。
令朱铭仙老师和叶惠贤本人料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患有先天性的“红绿色盲”,这使他失去了参加应试的资格。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虽然他和那位女同学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在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他们俩仍然与大学失之交臂。
两人相对而泣,却对命运的安排无可奈何。
为了和冥冥中被左右的命运抗争,更为了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心中燃烧的理想之火,叶惠贤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不顾家人劝告与阻拦,毅然报名到新疆去支边,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广漠的西北边陲,张开双臂接纳了这位来自大上海的游子。到新疆后,他凭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新疆建设兵团农四师的一名文书。
当时的新疆远不像今天这样繁荣,条件艰苦不说,文化生活也极其贫乏。虽然是一名文书,但叶惠贤每天的生活和战士们没有两样,住地窝子,吃玉米馍,在零下30度的寒夜,一群人聚集在一间没有窗户纸的土屋里,为了避寒和增加一种热闹的氛围,大家就拼命地轮流讲故事。这其中,叶惠贤无疑是最活跃的,正所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样的苦,这样的贫,谁能说不是促使叶惠贤更加茁壮成长的催化剂呢?多年之后,叶惠贤谈起那段生活,仍感慨万端,深情地称那处黄沙漫卷的边地为自己人生重要的课堂。
墙角一支梅,凌寒独自开。虽然生活将他抛到大漠边地,但青春激扬的热火从未熄灭,创造与奋斗的本能从未停歇,他像一枝终将绽放的蜡梅一样,默默地承受生活的风雨,当雨过天晴,必将璀璨登场。
何况那时还有来自大上海的女友的关怀与支持,他们虽千山相隔,却鸿雁不断,谈哈姆雷特,谈安娜•卡列尼娜,也谈莫里哀、侯宝林、老舍等喜剧语言大师。虽然岁月匆匆,他却争分夺秒,在工作之余,在昏暗的油灯下,伏笔勤耕,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也写快板。短短时间内,仅相声作品,他就在自治区和市级报刊上发表了37个之多。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不久,他正式调人兵团文工团工作,专事相声作品的创作和演出。1976年他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代表新疆赴京表演了他创作的相声《火焰山下亲兄弟》,这个相声讲述了一段上海知青和当地维吾尔青年团结友爱的故事,获得了一致好评,回新疆后连续演出4个月,反响强烈。
在主持的1000多台综艺晚会和竞技类节目中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机智敏捷的反应、驾驭自如的风格赢得了观众赞赏。198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1991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开拓奖”金奖。1993年,获上海观众投票评选“我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第一名。1993年起,连续获第一、二届“金话筒”金奖和第三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1995年,获第二届国际华语电视周“金龙奖”十佳作品一等奖。
1990年策划、编导主持的《今夜星辰》率先推出“主持人中心制”,是全国第一个赴境外拍摄的综艺栏目,连续3年高居“上视”收视榜首,被选为“观众喜爱的栏目”第一名,获“星光奖”优秀栏目奖。1993年起策划、导演了《'95民族风开幕式》、《'97中国风》、《给你拜个年》、《离香港回归只有365小时了》、《年夜饭》等大型电视节目。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上海举办了“叶惠贤主持艺术研讨会”,出版了《叶惠贤主持艺术论集》。翌年,主编《今夜星辰》一书。1998年,著《荧屏瞬间——叶惠贤即兴主持100例》。
叶惠贤:1947年生,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享有“申城第一名嘴”美誉。曾主持过《今夜星辰》、《今日影视》、《难忘的老朋友》等节目,三次获金话筒奖,并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终身成就奖。
❿ 凌志慧的个人经历
18岁时加入调频一新闻,成为记者和新闻主播。她多次以战地记者身份,赴伊拉克和阿富汗采访。工作之余报考了南加州大学。
其主持的报道和拍摄的纪录片,如《前进北朝鲜》等,获得多个奖项。
春风得意型
5月26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华裔名记者凌志慧(LisaLing),在洛杉矶与芝加哥医生宋保罗喜结连理,她的婚礼不仅受到明星般的关注,更是美国华裔族群议论的焦点,出席观礼的亲友达550人,包括女星胡凯莉和黛安法尔。在美国当前传媒界,恐怕没有几个人既能在好莱坞眩目的弧光灯照射下轻松自若,又能深入哥伦比亚丛林采访反政府游击队的首领,凌志慧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已是美国电视圈迅速崛起的又一位华裔女红人,既是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也是一位成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迅速走红
自从少年时代开始,凌志慧就已经成为一个新闻界的老手,1999年加入美国广播公司(ABC)著名的“观点”栏目,与巴巴拉·沃特兹这些大牌主持合作,更使她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ABC早间秀栏目工作3年后,凌志慧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依然是严肃新闻报道,该是换工作的时候了。此时,不少新闻机构都向她伸出橄榄枝,但凌志慧并不愿涉足一份例行常规的新闻杂志,那里话题的焦点多是名人绯闻与丑闻,她需要一个更国际化的舞台。所以,当经纪人提到国家地理频道对她有意时,凌志慧立刻来了劲头,“我走进(国家地理频道)大门,看到走廊里展出的那些越战图片,虽然我还没与任何相关的人物谈过话,但我知道这才是我应该工作的地方,当我与领导层面谈后,结果连傻瓜都猜得到。”
2002年12月,凌志慧正式加入国家地理频道“终极探险”栏目,成为该栏目历史上第一位女主持人。两周后,她就被该栏目派往中国制作了一档关于姚明的节目。在2003年6月播出的这期节目中,凌志慧带大家到姚明在上海的家,探访他的家人,讲述姚明如何去考场考取驾照。节目很出彩,核心不是只会打篮球的姚明,而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亚裔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事业巅峰
在“终极探险”栏目工作期间,凌志慧常常飞赴世界各地,报道的题材也无所不包。她曾前往印度,调查当地农村一些地区的新娘因嫁妆不够丰厚而被夫家迫害致死的现象,也曾深入调查贫穷人家出卖自己身体器官的情况,这些大多是社会的阴暗面,容易引起观众的精神不安的,与她在“观点”栏目中涉及的轻松话题差别相当大。
做这些报道,需要一线记者付出相当的勇气。“我经常做噩梦,醒来时一身冷汗,我亲眼所见的有些事实在可怕和悲惨,”凌志慧曾说,“不过,我已经习惯于此,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报道能使公众对那些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所以我很骄傲能把这些故事讲述给观众。”凌志慧的工作非常出色,她也成为国家地理“终极探险”历史上首位获得艾美奖的女主持人。
实际上,有关印度新娘以及出卖器官的报道是在“奥普拉脱口秀”中播出的,全球至少1.5亿观众观看了该节目,而凌志慧则以该节目特约记者的身份出镜。2003年,在与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的“奥普拉脱口秀”节目合作过一次后,该节目的制片人邀请她担任该节目的特约记者。凌志慧当然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她(奥普拉)太有名气了,能与她一同工作简直如同做梦一般,”凌志慧谈到温芙蕾时说,“与她合作是真正的转变。”
迄今为止,凌志慧已经走过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采访报道多有不便之处,但凌志慧表示她更喜欢发展中国家,西方社会已经达到发展的高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没有多大的改良余地,而在发展中国家,人们可以目睹社会变化的过程。凌志慧最喜欢采访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中国,她甚至考虑目前的工作完成后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定居和工作。国家地理频道资深制片人玛格丽特·伯内特说,凌志慧是他所有合作过的同事中最有活力的,她胆大机智、心细顽强、热情而且勇往直前,喜欢把自己置于挑战的核心,她醉心于新闻工作而且经验丰富,以这种方式行走世界需要莫大的勇气。
职业梦想源自少年时代
凌志慧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经历的无限向往开始于少年时代。妹妹劳拉认为她的好奇心非一般人能比,而且野心也很大。当加利福尼亚大多数少男少女都在想方设法得到驾驶执照时,凌志慧就梦想这有朝一日能在电视台工作。
1973年,凌志慧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一个中下阶层华裔家庭,是家中长女。在高中时代,学校2000多名学生中有许多来自亚洲国家,这让她对自己的身份十分敏感。从那时起,还是少女的凌志慧就渴望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全球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
凌志慧7岁时,父母离婚,她自称少年时代基本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她爱看电视剧《脱线家庭》,也曾希望自己成为这个家庭中一员,但最终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演艺生活,她梦想能到电视台工作,但她还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不过,凌志慧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华裔家庭,父母都不同意她在电视台工作,他们希望女儿成为医生或者律师,但最终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她自己手中。
16岁时,凌志慧终于等到机会。她应征为一个美国全国性的少年电视杂志节目“无名小卒”(Scratch)担任主持人,经过试声和试演,她初试啼声便受到好评获得录用,成为当选的四名主持人之一。正是这份工作使她学会如何在镜头前展现自己,如何在镜头前保持自信。
25岁已是资深战地记者
作为战地记者,在奔赴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等地采访的过程中,凌志慧始终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为保证安全,她的身边最多有12名保镖贴身护卫。
18岁时,凌志慧与“无名小卒”栏目的合同到期,正当她打点行李准备前往波士顿读大学时,在全美中学生中名声大噪的“一频道新闻”(ChannelOne)电视节目的制片人打来电话,邀请她前去试镜。凌志慧猜测他们看到了她在“无名小卒”的表现,她理所当然继续追逐着自己的记者梦想,成为该电视台最年轻的记者之一,她制作的节目在全美1200多所初中和高中学校播放,受到莘莘学子的欢迎。这时,凌志慧感到自己的学识不足以应付新职业的挑战,于是下决心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进修。虽然当时她每周工作超过四十小时,工作压力很大,但她仍毅然报考南加州大学,读完第一年,她就名列成绩优秀学生名单之中。
在“一频道新闻”工作期间,凌志慧就多次冲锋上阵在新闻报道第一线。她曾深入哥伦比亚丛林的毒品生产工厂,主导采访一个臭名昭著的贩毒集团头目,也曾在12名保镖的贴身保护下前往阿尔及利亚采访该国内战。1994年,凌志慧第一次到阿富汗采访,那里治安混乱,在街道上看到有少年儿童扛着反坦克火箭奔跑,但她不并没有因此而退缩。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与众多电视台合作揭秘俄罗斯一家公司参与走私核武器,她是第一个采访到该公司老板的美国电视记者。25岁时,凌志慧已经是“一频道新闻”的资深战地记者,为PBS电视台制作了8个纪录片,其中不乏夺得大奖的作品。
华人世界的典范
此时的凌志慧已经名声大噪,走在街上时常有人叫道:“嗨,凌,我们经常看你的报道”,她本人已成为美国年轻人当中的事业成功的代表,于2004年被“百人会”吸纳为新会员“百人会”由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发起组织,以表彰其在传媒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美国及华人社会有着广泛影响。
及早接触这些严肃的话题使凌志慧成长很快,这也有助于她加入“观点”栏目后度过一些难关。2001年,凌志慧14岁的表弟阿里死于肝癌,不到一年后,她的叔叔在进行波士顿马拉松训练时死于突发心脏病,不过,凌志慧坚强的代替叔叔参加马拉松比赛,并以4小时34分的成绩完成比赛,比赛所筹集的资金则是用来帮助患癌儿童的。“我希望每个人生当中至少有一次能够这样挑战自己。”
这种毅力也表现在凌志慧如何看待自己成为电视上最受关注队亚裔人士上。加入ABC的“观点”栏目后,凌志慧就已经成为全美著名的人物,不过,作为亚裔,她获得的不单单是亚裔族群的支持,其中也不乏批评。“压力很大,这一行的亚裔确实是凤毛麟角,写信对我表示支持和认同的也多是亚裔美国人,”凌志慧说,“但亚裔族群也很挑剔。”
凌志慧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把亚裔面临的问题在电视上讨论,也从来不拒绝到大学中为亚裔族群做演讲,但对她的批评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理由从她拍摄的商业广告到自己的私生活无所不包。面对这些批评,她始终呼吁亚裔能够支持与促进亚裔同胞的事业,而不要老是囿于自己的传统观念而对他们不停地批评。
如今,作为国家地理“终极探险”的王牌记者以及奥普拉脱口秀的特约记者,凌志慧的事业蒸蒸日上,她的足迹遍布全球最具争议的热点地区,虽然这样的工作十分危险与严肃,但她认为这正是实现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