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鸣的人物履历
曾鸣拥有超过12年的整合营销传播的经验。曾为思科、EMC、实达、诺基亚、LG、索尼、索尼爱立信、帝亚吉欧洋酒集团、东芝、龙湖地产、昆仑润滑油、中国石油、华润怡宝、用友畅捷通、OTIS、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超过30个国际及国内知名品牌提供整合营销、公关传播、互动营销以及危机管理的服务。
曾鸣在娱乐营销、企业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品牌管理、事件营销、互动营销、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见地。曾主持过索尼笔记本电池召回的危机管理工作,该案例荣获第八届中国公关案例大赛银奖(金奖空缺)。曾主持或参与了思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第五次访华,索尼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斯金格爵士访华,思科华为知识产权诉讼危机管理,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天鸿系列新配方上市活动,LG极限运动大赛,索尼FIFA中国项目,帝亚吉欧洋酒集团KEEP WALKING FUND(梦想助力计划)、用友畅捷通新品牌切换、中国电信爱有天翼等重大事件。2013年,曾成功推动锐迪传播品牌的输出,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锐迪传播品牌就帮助合资对象实现近1300万人民币的新增收入,一跃成为该集团旗下11个利润中心的盈利亚军。
创办锐迪之前,曾担任华艺传媒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融创传播集团能源与整合营销业务总经理、蓝色光标传播集团企业传播与数字营销业务部总监、恒业电器(北京)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天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企宣经理、实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事务部经理等职务。
曾鸣毕业于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前身),拥有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2. 上海索尼公司叫我去面试,可我没投过简历啊,怎么会事
按照那个电话号码打回去核实。
之前电视有报道有人可以通过修改网关来改掉对方显示己方电话号码来骗人的。
一定要先核实。
3. 钢琴演奏家索尼亚阿卡简历
德国钢琴家索尼娅·阿卡的演奏以深厚的音乐性和超凡的敏锐著称。她近期的重要演出包括在曼海姆玫瑰园大厅、莱比锡布商大厦、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音乐节(Schleswig Holstein Music Festival)、德国德绍库尔特·威尔音乐节(Kurt Weill Fest Dessau)、德国施威钦根音乐节(SchwetzingerFestspiele)、澳大利亚珀斯女王剧院、丹麦塞室内乐音乐节(Thy Chamber Music Festival)、加拿大多伦多夏季音乐节和意大利皮亚琴察瓦尔蒂多内国际音乐节(Val Tidone Music Festival)等的一系列完美亮相。她的独奏、室内乐及协奏曲音乐会频繁出现在欧洲各大音乐重镇,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地的重要音乐殿堂。
索尼娅5岁起接受钢琴训练。在连续斩获德国及欧洲一系列青年比赛后,她进入德国曼海姆音乐大学深造,受教于著名教育家鲁道夫·麦斯特(Rudolf Meister)。毕业后不久,她的骄人表现得到扶轮社国际基金瞩目,在其资助下索尼娅远赴美国伯明顿雅各布音乐学校拜师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梅纳海姆·普莱斯勒数年,并在其门下取得演奏学位。
她先后获得孔拉德·阿德诺阿基金、理查德·瓦格纳基金、PE基金、德国音乐基金、海因-内卡-克莱斯文化基金和威利·罗伯特·匹策文化基金等的嘉奖及资助。
此外,索尼娅还曾有幸与波兰著名钢琴教授安杰伊·雅辛斯基(Andrzej Jasiński)、德国著名钢琴家及教育家卡尔-海因兹·卡默林(Karl-Heinz Kammerling)、法国钢琴大师帕斯卡尔·德沃荣(Pascal Devoyon)、鲍罗丁三重奏钢琴家露巴·伊达琳娜-达宾斯基(LubaEdlina-Dubinsky)、加拿大著名女钢琴家雅妮娜·费尔考夫斯卡(JaninaFialkowska)、法国钢琴家阿朗·普兰娜(Alain Planes)、美国钢琴家巴利·斯耐德(Barry Snyder)、美国著名钢琴教育家杰弗里·柯恩(Jeffrey Cohen)和茱莉亚德著名教授约瑟夫·卡林斯坦(Joseph Kalichstein)等世界知名音乐家合作,并得到他们的悉心指教。
作为“斯坦威青年艺术家”,索尼娅不仅在钢琴独奏上成就卓越,同时也对室内乐演奏投入极大热忱。她经常与众多著名音乐家在欧洲各大音乐厅同台,并有固定的演出系列。2010年,她在德国音乐协会主持的德国音乐比赛中胜出。
2013年,她受邀在德国音乐基金会“明日之星”音乐节上演出;同年,她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的首演赢得观众及乐界一致喝彩。
索尼娅长期为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各大电台、电视台录音,她的现场音乐会更经常被BR、SWR、WDR、NDR、德国文化广播和德国凤凰电视频道等播放。新近,她在洛杉矶与法国小提琴家艾迪恩·加哈(Etienne Gara)完成了她的首张二重奏专辑录制,于2014年夏发行。
索尼娅曾在美国伯明顿雅各布音乐学校执教,现任教于曼海姆音乐大学和莱比锡音乐及戏剧大学。
4. 索尼·利斯顿的个人履历
如果没有穆罕默德·阿里的出现,那么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索尼·利斯顿。无论哪场比赛,也不管对手是谁,他都是以击倒对手而获胜。特别是他那37厘米的拳围的确是一对“杀人机器”,他因此获得了“魔王”的外号。作为一名不良少年的惯犯,他13岁时就被送进了少管所,在那里他开始练习拳击。在获得全美业余拳击“金手套”冠军后,利斯顿跨入了职业拳击的大门。尽管从一开始人们就对他凶猛的技术风格感兴趣,但因为他总是和警察过不去,当然还有其他的恶习,所以他一直得不到向世界重量级拳王挑战的机会。1962年9月25日,帕特森终于给了他这惟一的机会,比赛开始仅126秒,他即将拳王帕特森击出拳台,将王座据为己有。当然,作为报答,他也给了帕特森一次这样的机会,结果只多用了4秒(130秒)就将帕特森打得昏迷不醒。对许多人来说,利斯顿的强大无比与众不同,直到穆罕默德·阿里出现,利斯顿“魔王”的神话才告打破。1964年2月 25日,利斯顿7回合输给了阿里,惭愧地让出王位,同时也宣告了他“魔王时代”的结束。
1970年12月 30日,利斯顿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有人说与黑社会有关,也有人说他因服药过量导致死亡。然而,沉溺于赌博的利斯顿能有什么好结果,恐怕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