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一年時間內培養自己的藝術特長
我能給你的建議就是找一個靠譜的藝考培訓機構,無論經歷過無數次吵架還是促膝長談,得到父母的同意後提前報名,最後選擇一個適當的時候離開學校開始你的集訓生活,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你的校考學校並且通過省聯考。
⑵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力
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單靠學校的力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必須把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來,我校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方法與策略,現於大家共同商榷。
一、學校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
學校是藝術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學校的藝術教育一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打好藝術教育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藝術興趣,發現有藝術特長傾向的學生;三是要舉辦多種活動,給學生的藝術素質的發展,藝術特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1、藝術課堂:打好基礎,挖掘尖子
音樂、美術是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課程,也是培養藝術特長生的主陣地。藝術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喜愛藝術的興趣,而且能為他們發展藝術特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課通過對各種歌曲、樂曲的歌唱、欣賞和情感體驗,藉助於音響、音調、音色和節奏、旋律,提高學生聽覺上的藝術趣味、審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美術課通過美術技巧的訓練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藉助於線條、色彩、造型,培養學生在視覺上的藝術觀察、欣賞、想像和創造能力以及正確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藝術課教育不像一般的智育那樣,僅僅在抽象思維的層面上培養受教育者的創造能力,而是引導學生對藝術美直觀地整體性地把握和領悟,從而培養其對藝術美的感知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創造力,形成獨特的創造思維。因此,我校特別重視抓好藝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以及個人興趣、氣質、性格的差異,採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既讓學生看到和感受到形式美,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的思想內涵。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境界中或角色中,引起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受到藝術的熏陶,並且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由感情的陶冶達到道德上的凈化。
我校的藝術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把那些發現的藝術興趣濃厚,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學生登記起來,建立藝術特長生目標信息。目的一是與家長取得聯系,給家庭提供信息和藝術特長培養方面的指導,二是學校作為藝術特長的「苗子」,給予重點關注和培養。
2.藝術活動是藝術實踐和特長展示的平台
(1)藝術興趣小組活動
藝術興趣小組活動是穩定學生藝術特長傾向的重要措施,我校鼓勵每個學生參加至少一個項目的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統一組織編班,安排專門教師指導(指導教師以學校教師為主,另外外聘部分特長教師)。興趣特長活動分為「管樂」、「聲樂」、「舞蹈」、「繪畫」、「群武」、「小提琴」「誦讀」。
管樂班有50餘名學生參加訓練。「聲樂」班有60名學生參加訓練。「舞蹈」有芭蕾舞、現代舞、2個班共120名學生。「繪畫」有國畫、兒童畫、版畫、寫生畫等4個班。「工藝」有泥塑、剪紙、編織等3個班。
「誦讀」有小主持人和朗誦個班共80名學生。我校參加藝術類特長培養的學生總數高達800多人,占學校總人數的2/3
。
(2)「藝術節」、「音樂會」
每年的5月份為學校的藝術節,由學校大隊部組織,開展全校性的綜合藝術比賽,比賽項目眾多,有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語言誦讀類、書畫類的比賽,有特長的學生都要參賽,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在比賽中得到鍛煉,濃厚藝術興趣,穩定特長傾向。每年的十月份是學校藝術展示月,由年級組織,開展歌詠、舞蹈比賽,評選優秀節目,表彰優秀演員。
3.藝術評價激發藝術興趣,穩定特長傾向
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具有不穩定性,因此通過藝術評價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穩定學生的藝術特長傾向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們首先制訂藝術學科學業評價方案,每學期或者每個階段由藝術教師組織對學生的藝術學科的學業情況進行評價,學校組織人員對教師的評價進行抽查。其次學校每個學期進行「藝術之星」的評選,促進學生特長發展。
二、家庭在藝術特長生培養穩定保障
家庭是學生生活和成長的搖籃,也是學生藝術特長培養的搖籃。離開了家庭的保障作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就失去了依託,要想取得成效幾乎不可能。家庭在藝術特長生培養中的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
1、思想和精神上的保障
所謂思想上的保障就是家長必須提高對藝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要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學生心理和人格成長的重要作用。目前仍有不少的家長,只重視學生的語文、數學、外語等的學科成績,把子女取得高的考試分數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這樣的家長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深,這種思想不得到改變,要想發現和培養子女的藝術特長就是一句空話。還有的家長則認為,培養藝術特長就是要成名成家。這些都是認識上的誤區。要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並非就是要把他們培養成藝術家,而是通過發展學生的特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潛能更好地發展。提高家長的認識,學校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⑶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藝術特長
未來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本著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目標,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重視培養學生的特長工作,依據學生實際和學校具體情況,特製定特長生培養計劃如下:
一、培養目標:
1、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線,注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充分發展;
2、在文藝、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科技製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自主創新,學會欣賞美、創造美。
二、主要任務:
1、通過特長生培養計劃的實施,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挖掘學生潛能,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發揮,使學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2、改變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教育觀念;
3、鼓勵、關注、培養在藝術方面出類拔萃的學生,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能夠不斷進步,培養出我校在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方面的名學生。
三、調查取向
通過對班級同學的愛好特長進行調查,喜歡音舞的有12人,建立文藝特長小組;喜歡體育運動的有18人,建立體育特長小組;喜歡繪畫書法的有10人,建立美術特長小組;喜歡電腦學習的有8人,建立信息技術小組;喜歡科技製作的有11人,建立科技創新小組。
四、培養類別
1、文藝特長小組
由班內喜愛音樂、舞蹈,且在這方面有點天賦的同學組建一支文藝特長小組,由音樂教師和班級文藝委員負責,利用課余時間相互學習,一起練習.
2、體育特長小組
由班內喜歡打籃球、乒乓球等活動的同學組建一支體育特長小組,由體育教師和體育委員負責,利用課余時間組隊訓練指導參加比賽.
3、美術特長小組
班裡有部分同學美術畫得特別好,手工製作也不錯,由這些同學組成一個美術特長小組,由美術教師和學習委員負責,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一起練習書法、畫畫、做手工,並負責班級板報的設計和更新。
4、信息技術小組
由班裡喜愛電腦的學生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成,由信息技術教師和副班長負責,指導學習電腦知識和相關製作。
5、科技創新小組
由班裡喜愛製作的學生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成,由綜合實踐教師和班長負責,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實驗及創新製作。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選拔學生、確定培養目標
每學年開始,從日常教學工作中選拔有專長及有發展潛力的學生,作為初步的培養對象,可根據學生發展情況進行調整,依據具體情況確立培養目標和措施。
第二階段:實施完善階段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和節假日,指導學生進行訓練,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和表演活動,使學生勇於展現自己的能力,並不斷提高藝術水平。
第三階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通過以上工作,使班級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具有專長甚至多才多藝的學生。
五、主要方法與措施:
1、針對學生愛好進行培養指導。
2、本著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的原則,開展互助式、互動式的輔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3、定期舉行各類比賽,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4、在班級創建各類文藝、書法、寫作、美術、音樂等比賽活動,給學生創設展示才華的機會。
通過培養學習,使學生在原來的水平上有一個較大的提高,熟練掌握一些藝術技能,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促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⑷ 孩子培養什麼藝術特長
興趣來是最好的老師,若你自的孩子既有天賦又有興趣就再好不過。若有對比的更喜歡某方面,則著力向這方面培養。藝術可以提高人的氣質和修養,不反對都接觸,但我認為能把一個方向攻精更好,拉開層次地教育。女孩建議繪畫和歌舞,男孩的話練鋼琴再好不過了(+歌舞)其他愛好發展成業余也不錯啊。既然你的孩子有在練琴,繼續加油,藝術是靈魂的交流,不要讓他流於技巧,領他接觸內心。萬萬不可把這定成作業,這會打擊孩子的樂趣,應讓其樂在其中。你的孩子(從你話中感覺)是個男孩吧。祝長成萬人迷的帥哥!
⑸ 為什麼要孩子堅持學習藝術特長呢
我們能夠很輕易的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種天賦,但是卻無法看到她有什麼特長。為什麼?
因為沒有孩子生來就有特長,孩子的特長,要靠後天的培養。
你不能說莫扎特天生會彈鋼琴么,更不能說梵高天生會畫畫,他們僅僅是具有某種天賦,而恰好培養了相關性的特長。所以說,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
培養孩子藝術特長,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還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使孩子的情感得到熏陶。
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創造思維和邏輯思維等能力。積極對待孩子的藝術特長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⑹ 想培養孩子藝術方面,從小讓孩子學什麼特長比較好
一個聰明的家長就不要刻意的去決定孩子的事情,在於發現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賦。如果說孩子想學什麼,那麼你就應該去多教一些什麼,比如說看她在哪一個方面有天份就可以。我家裡的孩子是在幼兒園的,就是北京的蘋果樹幼兒園,其實我們沒有決定讓她學舞蹈或者是小提親,但是我家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表現出在這方面有特殊的天份,所以說老師建議我們多對孩子在這方面加強一些教育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藝術特長呢
根據孩子的喜好進行培養吧,我家孩子不愛音樂、舞蹈,但是非常喜歡自己在家做手工版,我就給她買了巧權樂卡超輕粘土,一盒一主題那種,配好的顏色還有圖片教程,孩子很喜歡,現在已經稱得上是粘土小達人了,做出的作品非常精緻好看,一點都不像7歲的小孩子能做的。
⑻ 孩子有藝術特長怎麼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你的孩子既有天賦又有興趣就再好不過。若有對比的更喜歡某方面,則著力向這方面培養。藝術可以提高人的氣質和修養,不反對都接觸,但我認為能把一個方向攻精更好,拉開層次地教育。女孩建議繪畫和歌舞,男孩的話練鋼琴再好不過了(+歌舞)其他愛好發展成業余也不錯啊。既然你的孩子有在練琴,繼續加油,藝術是靈魂的交流,不要讓他流於技巧,領他接觸內心。萬萬不可把這定成作業,這會打擊孩子的樂趣,應讓其樂在其中。你的孩子(從你話中感覺)是個男孩吧。祝長成萬人迷的帥哥!
⑼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教育
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單靠學校的力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必須把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來,我校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方法與策略,現於大家共同商榷。
一、學校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
學校是藝術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學校的藝術教育一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打好藝術教育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藝術興趣,發現有藝術特長傾向的學生;三是要舉辦多種活動,給學生的藝術素質的發展,藝術特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1、藝術課堂:打好基礎,挖掘尖子
音樂、美術是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課程,也是培養藝術特長生的主陣地。藝術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喜愛藝術的興趣,而且能為他們發展藝術特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課通過對各種歌曲、樂曲的歌唱、欣賞和情感體驗,藉助於音響、音調、音色和節奏、旋律,提高學生聽覺上的藝術趣味、審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美術課通過美術技巧的訓練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藉助於線條、色彩、造型,培養學生在視覺上的藝術觀察、欣賞、想像和創造能力以及正確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藝術課教育不像一般的智育那樣,僅僅在抽象思維的層面上培養受教育者的創造能力,而是引導學生對藝術美直觀地整體性地把握和領悟,從而培養其對藝術美的感知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創造力,形成獨特的創造思維。因此,我校特別重視抓好藝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以及個人興趣、氣質、性格的差異,採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既讓學生看到和感受到形式美,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的思想內涵。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境界中或角色中,引起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受到藝術的熏陶,並且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由感情的陶冶達到道德上的凈化。
我校的藝術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把那些發現的藝術興趣濃厚,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學生登記起來,建立藝術特長生目標信息。目的一是與家長取得聯系,給家庭提供信息和藝術特長培養方面的指導,二是學校作為藝術特長的「苗子」,給予重點關注和培養。
2.藝術活動是藝術實踐和特長展示的平台
(1)藝術興趣小組活動
藝術興趣小組活動是穩定學生藝術特長傾向的重要措施,我校鼓勵每個學生參加至少一個項目的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統一組織編班,安排專門教師指導(指導教師以學校教師為主,另外外聘部分特長教師)。興趣特長活動分為「管樂」、「聲樂」、「舞蹈」、「繪畫」、「群武」、「小提琴」「誦讀」。
管樂班有50餘名學生參加訓練。「聲樂」班有60名學生參加訓練。「舞蹈」有芭蕾舞、現代舞、2個班共120名學生。「繪畫」有國畫、兒童畫、版畫、寫生畫等4個班。「工藝」有泥塑、剪紙、編織等3個班。
「誦讀」有小主持人和朗誦個班共80名學生。我校參加藝術類特長培養的學生總數高達800多人,占學校總人數的2/3
⑽ 如何培養藝術特長生之我見
音樂實踐包括音樂欣賞、音樂創作和音樂表演三大環節,目前音樂特長生的培養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音樂表演上,而忽視了音樂欣賞和音樂創作兩大環節。
1. 加強音樂欣賞
多聽是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關鍵。現在的學生聽得最多的是通俗音樂,流行音樂中也有許多優秀作品是事實,但由於流行音樂表達的情感往往相對單一,因此要真正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還是應該多聽聽古典音樂諸如室內樂、交響樂、歌劇等體裁的音樂。一部交響音樂作品會對聽者精神上產生深刻的影響,對聽者的情感世界產生某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你在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崇高的體驗,而且你自己也會覺得人類應該這樣,而你自己在精神上也在接近著這種崇高。因此,為什麼有人對格調比較低俗的流行音樂一直持批評態度?因為他們看到這種音樂不僅對青年的藝術趣味,而且對他們的整個精神發展、價值觀念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2. 培養音樂想像力
首先我們應該先理解想像一詞。簡而言之,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這些新形象是已記憶和積累的感知材料經過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因此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同域想像,另一種是異域想像。在聆聽音樂時聯想到某畫面或某文學作品就屬於異域想像。很多音樂教師在教器樂作品時,由於音樂的非語義性特點,老師經常會啟發學生把某段音樂想像成一幅畫,比如,濁重的低音啟發孩子想像成大灰狼的吼叫,大黑熊的步態,清亮的高音則想像成小巧靈活的鳥類等等。盡管一些體裁的音樂作品如音詩、音畫,確實與文學、繪畫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每每都這樣解釋作品,那就使音樂失去了它獨特的魅力,而我們的音樂想像力也受到了局限。音樂的想像應該是一種獨特的聽覺想像方式,應該是針對聽覺材料所進行的加工和創造的過程。從許多作曲家的創作過程來看,他們往往是先有一動機在腦海里浮現,然後他們對其構思為一條旋律,展開為一部大型作品,這就充分發揮了音樂的想像力。
3. 主動學習音樂理論知識
為了更好地欣賞音樂,學習一些音樂知識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以鋼琴課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對某一旋律做模進練習來熟悉各個音之間的音程關系,通過運用和弦以及解決的知識來幫助學生背譜,通過對作品的句法分析了解曲式等等。通過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讓音樂特長生更好地把握理性知識,融匯與感性的體驗之中,這才是學習音樂的正確途徑。 4. 鼓勵音樂特長生進行音樂創作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內容方面,該課程標准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創作」部分的分量。這是因為,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其本質特徵就是創造性。而我們在培養音樂特殊人才時卻忽視了這一根本特徵。所以音樂特長生往往是樂匠,而沒有成為創造性的音樂學子。就世界范圍而言。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音樂創作教學。而我們的音樂特長生除了作曲專業的外,幾乎沒有作曲的經歷。極少數的特長生曾經有過創作歌曲,問其創作過程,他們基本都是憑直覺作曲,不懂得什麼作曲法,因為在他們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並沒有老師給予過有關音樂創作的指導。
5. 完善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是人們關注音樂特長生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們眼中的所謂音樂特長生無外乎是一些能吹拉彈唱之人,而目前音樂特長生的音樂表演有哪些不足呢?
1) 技法訓練要注意音樂感的培養
出色的表演技巧是獲得成功表演的前提,因此人們最先注意到的是基本功的訓練。而熟練掌握技術是與藝術結緣的必要手段和前提,技術上不過關,不可能完善地表現音樂藝術中的文化內涵,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強調兩點:第一,技術訓練不等於否定了音樂感,如果喪失了音樂感,那麼在進行技法訓練的特長生都可稱為「音樂機器人」;第二,技術與表現要統一,中國傳統美學所提倡的「聲情並茂」,「得之心而應之手」便是主張將技巧與表現完美結合的至理名言。
2) 豐富音樂表演形式
他們的表演都是獨唱、獨奏、獨舞,很少有機會與他人一起合作,單獨表演固然能夠充分體現學習者的表演水平,但是集體表演更有利地使表演者的聽覺、協調能力得到更大的鍛煉。在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比較重視與他人合奏的教學內容,因此,特長生進行音樂表演的形式不可單一化,要兩種形式相結合。
3) 積極進行音樂交流
參加社會音樂培訓班的特長生相對比請家庭老師輔導的特長生要稍微好一點,由於上課的形式是集體課,能接觸的同伴與參與討論的機會多一些。而後者基本上只有與自己老師交流的時間,一方面由於文化科目的學習比較緊張沒有時間與別人交流,另一方面,自身也沒有樹立這種音樂學習需要交流的意識。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老師首先應該讓特長生樹立一種進行音樂交流的意識,其次應該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例如每周集中特長生開個小型的音樂會,要求每個人進行音樂表演,並對別人的表演作出音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