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為一個職業律師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一個稱職的職業律師必備的以下十五個條件 1、喜愛律師事業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和夢想,年輕人就要無怨無悔的喜愛自己的事業。只有愛好才能燃起你的激情和潛能。 2、具有社會交際能力 律師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他要面對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人,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對律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3、語言表達能力 能說會道是律師的優勢和特長。法庭上周密嚴謹的辯護需要通過律師流暢的話語,抑揚頓挫的語調充分的表達出來,用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律師的辯護觀點,並竭力使法官和陪審員接受。多少精彩的辯護詞就因靈感和語言的碰撞而得以流傳。 4、外語水平 快速變化的社會需要及全球一體化的進程都需要律師掌握過硬的外語知識。 5、專業技能 一個學過法律知識的人就認為自己能做好律師這是個非常錯誤的想法。一個好的職業律師除了精通法律條文,熟悉專業術語,還須具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專業技能,因為律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法律上的問題,還有各個案件所牽扯到的專業技能。技能超越於知識。 6、寫作能力 在辦案過程中,法律文書的起草都是通過文稿的形式傳送到法官和陪審員手中的,這就需要語言准確、精煉、有邏輯性。 7、組織合作能力 現在律師事務所的是實行合夥人制,這就更需要律師有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千萬不能自以為是。 8、、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速度 律師職業是個專業性、規范性、實務性很強的職業,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善於學習、堅持學習,隨時掌握新的法律知識和其它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律師才能有更大的進步。中國平均十八天的誕生一部法律,這就更需要律師有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速度。 9、堅定的意志 由於律師職業的特殊性,面對困難,面對誘惑,面對壓力,面對危險,必須具有堅定 的意志才能抵制住。 10、解決問題能力 律師既沒有檢察官擁有的權利,也沒有教授擁有的理論分析的能力,他只能憑自己反應靈敏的頭腦,純熟的技巧,在瞬間做出正確的判斷,並迅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為他的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合法利益。 11、有廣博的知識和好奇心 律師在精通法律以外,還要學習天文地理,生物心裡,科學文學方面的知識,律師要有天性的好奇心,好奇才能引起興趣和關注,並能靈動中發現細微的不同之處。 12、有心裡醫生的素養 當事人百分之五十五有心裡方面的問題,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是法律方面的問題,作為一名優秀的律師,必須懂得人類的內心活動,了解人類行為的原因,盡可能對人類自身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否則,只會對法律條文玩弄技巧,咬文嚼子,缺乏富有感情的推論,這樣的律師一定不會取得大成就。 13、有正義感和同情心 律師要面對許多是非情理。當情與法,原則與傳統,職業道德與良心發生沖撞時,律師的正義感會讓他堅守自己的職業原則,克服許多不利自己的因素。另外律師的同情心有時能感動法官和陪審員,甚至是敵對方,可以化解許多不滿和獲得更多的寬容。 14、拓展新業務能力 律師是終身需要學習和進步的職業,建立學習型的律師事務所;在學習的同時,拓展新業務也是律師重要的能力要求。 15計算機操作和電腦網路知識 現在是網路時代,律師為了方便快捷地取得信息,為了增加自己主動的時間和機會,必須掌握高科技的電腦網路知識。
B.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需要哪些專業特長
需要對行政法規和行政訴訟法特別熟悉,且有一定的辦案經驗的執業律師。
C. 律師有什麼特徵 個人生活是怎樣的
律師職業的基本特徵是。
具備必須的法律專業知識。
以提供法律服務為職能。
受國家保護和管理。律師是經過國家考試並取得職業執業資格的人,律師並受國家保護和管理。[律師無論作為公民或者法人的代理人還是辯護人,往往承載著當事人對法律的希望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訴求。然而,律師作為掌握法律知識的專家,除了「法律武器」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任何代表國家的公權力,所以律師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成為「包青天」的。但對許多無權無勢也無錢卻被侵犯了合法權益的當事人來說,他們許多時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律師的身上,也無疑希望律師能夠成為「包青天」式的人物「為民做主」、「除暴安良」、「匡扶正義」。所以,作為律師,需要承受著其職責不可承受之重。
沒有國家公權力作為後盾,律師要不負所託,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必須在掌握法律知識的基礎上,苦練內功,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想法設法去影響司法機關以追求理想的結果。
律師的內功主要有以下幾項:
1、嘴功。做律師,不僅需要「能說」,還需要「會說」。律師一邊要說給自己的委託人,另一邊還要說給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必要的時候,還要想方設法說服對方當事人或者對方當事人委託的律師。律師承接業務需要說服委託人,辦理訴訟業務需要說服法官、仲裁員,辦理非訴訟業務需要說服客戶或者客戶對方的當事人,舉辦法律講座更要站在講台上對大眾演說,這都離不開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所以,作為律師,必須苦練嘴功,沒點嘴上功夫,是難以做好律師工作的。
2、腿功。律師業作為服務行業,服務態度往往決定著事業的成敗。律師面對客戶,不僅需要上門推銷自己和提供服務,還必須隨叫隨到,及時快捷地解決客戶的法律問題。律師承辦訴訟業務,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掌握著執法權並代表著國家公權力,律師只是代表著委託人利益的訴訟代理人,所以律師不僅需要經常往返於司法機關提供必要的法律文件和出席必要的訴訟活動,而且還必須隨叫隨到,接受司法機關安排的事務。尤其是法律規定司法機關送達的義務,現在許多時候司法機關都不會主動送達,而是直接通知律師代表訴訟當事人去上門領取,這無疑更加大了律師的義務和跑腿的里程。另外,律師收集證據、調查取證、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這都需要跑腿。因此,作為律師,沒有很好的腿功,也是很難做好律師的。
3、寫功。訴訟活動都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律師從事訴訟活動必須提供規范的書面法律文書,所以律師必須能寫、會寫。律師從事非訴訟活動,無論出具律師函或者法律意見書、見證書,還是起草、審查合同等,更是以寫作相關法律事務文書為目標,都離不開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即使為了承接業務而宣傳、推廣自己,律師也不得不寫作一些必要的宣傳品。更主要的是,律師無論在法庭內外表達自己的法律意見,都離不開書面表達形式。書面表達形式不僅正式、規范,而且還可以保留、存檔,是比口頭表達形式更為正式和重要的一種方式。律師如果沒有很好的寫作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甚至要比口頭表達能力差點的律師更難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可和尊重。
4、法律分析的功力。律師掌握了事實和法律,最終必須結合實事和法律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以嚴密的思維和邏輯進行推斷和分析,依法得出無可辯駁的、令人不得不信服的結論,這才是律師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律師工作的最終目標。這也是律師展現自己「嘴功」或者「寫功」的內在基礎。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分析的功力,律師即使「口吐蓮花」或者「妙筆生花」,也都會空洞無物,難以達到應有的目標。
5、活動或者應酬的功力。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許多人心態比較浮躁,許多當事人對於律師的業務和工作一知半解,一些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也不盡規范,這都無形中為律師的工作增加了障礙和難度。為了消除這些障礙和解決形形色色的工作困難,律師就不得不有一些「圓滑」的技巧,在各種人員和矛盾中「周旋」,練就必要的活動或者應酬的能力。如果律師太過古板,那麼很可能就會遇到過不去的門檻,最終會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困境,也難以向當事人「交差」。所以必要的活動或者應酬的功力,是律師工作無可奈何的「潤滑劑」。但律師無論如何活動或者應酬,都不能以違法犯罪為代價,否則,這就可能成為律師的「陷阱」或者「滑鐵盧」,使律師自己身陷囹圄。
以上五項內功,作為律師都不可缺少。但要每個律師在每項功力上都十分出色,那是很難做到的。每個律師都可能在某種功力上強一些,又在另一種功力上弱一些,各個律師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對於大型專業化的律師事務所來說,如果結合每個律師的強項進行優化分工,無疑會大大提高律師事務所整體的實力。嘴功好的律師適合非訴訟調解工作,也適合律師營銷;腿功好的律師適合承辦簡單而數量多的訴訟案件如勞動仲裁、勞動糾紛訴訟、交通事故賠償等,或者適合辦理立案、查檔、提供證據等業務;寫功好的適合辦理出具法律意見書、律師函、見證意見書以及起草、審查合同、章程等非訴訟法律事務;法律分析功力好的律師適合重大、復雜、疑難、影響巨大的法律事務;活動或者應酬功力好的律師適合調查取證和周旋於各種矛盾和困難之間等。律師之間的這種合作和分工必不可少。當事人在遇到特別重大、復雜的法律事務的時候,也應考慮聘請多名律師組成律師團,取不同律師之所長,發揮不同律師各自的特長,最終達到最好的法律服務效果。
了解律師的內功,對於律師來說,可以知道自己的所長和所短,既要懂得取長補短,又要懂得揚長避短。對於當事人來說,則會對律師有著更為全面的認識,並最終找到最為合適的律師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
D. 如何成為一名律師
如何成為一名律師
A、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業律師,必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律師執業證》。
B、以下權就取得《律師執業證》的步驟予以說明。
1、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2、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
3、聯系律師師事務所,申請實習。申請被獲准後,向律師協會領取《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
4、在實習期內,接受律協組織的統一培訓,並通過考核(律協會頒發《培訓結業證》或《培訓合格證》一類的證書)。
5、實習期滿,交還《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憑《培訓結業證》以及律協出具的其他材料,向當地省級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為司法廳,直轄市為司法局)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
C、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證》,就正式成為了一名律師。
E. 律師職業的特徵
1、壓力大。做律師要比從事其他工作的壓力更大,因為委託人是把他處理不了的事情交辦給律師,這樣在心理素質、辦事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的職業要求就比委託人高,從而導致很大壓力。一件普通經濟糾紛可能涉及一個企業的存亡,一樁刑事案件可能涉及一個人的生死,重大非訴項目中的一個失誤就可能引發巨額索賠。
2、節奏快。委託人把事情交給你辦時都很著急,包括訴訟、非訴業務。律師的工作節奏必須滿足委託人的需求,同時還得保證案件質量,令委託人滿意,這是一種非常有壓力的快節奏。
3、知識面廣、知識更新快。即使專業化的律師,每天面對的法律問題類型也不是一樣的。今天面對的是建築業,明天可能面對IT業,如果你對客戶行業根本不了解,就沒法承辦業務,你就必須用最短的時間去了解這個行業,至少是皮毛,才可能去承辦業務。同時,國家的法制進程很快,不斷有新的法律法規政策出台,就要求你不斷地去學習。
4、獨立性強,特別是訴訟業務。律師在承辦一個訴訟案件時,往往主要依靠其自身的法理知識、訴訟技巧和經驗能力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其他律師太多的介入,這就導致律師的獨立性較其他行業更為突出。這樣的執業特點易造成有組織、無紀律的工作習慣。很多律師雖然在某一律師事務所名下執業,但其實與事務所之間沒有特別緊密的關系,這種鬆散游離狀態是非常危險的
律師職業的優勢
1、地位、身份。基本上無人懷疑律師的頭腦,因為要通過司法考試,沒有優秀的記憶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是不可能的。在西方國家,律師屬於貴族職業,經常出入公權利場所和法庭,實乃懂法的布衣,日本視律師為 「在野法曹」。但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律師都是很難管的一群人
F. 如何提高律師思維能力和執業基本素養
如何提高律師思維能力與職業素養?
律師高質高效的能力和習慣是衡量一名律師是否達到國際頂級律師的標准之一。時間緊迫感的養成不僅有益於培養律師高效的工作習慣,也能把律師鍛煉成在壓力狀態下發揮穩定。一般而言,高質量的工作成果要優先於速度快但質量不高的工作成果,因為如果律師在執業初期就失去了對高品質的追求,而片面追求高速,這樣的服務含金量會很低,且日後很難再養成追求高質量的習慣。
律師行業的時間緊迫感是指律師在處理法律事務時,如果沒有明確時限,不能假定該法律事務是無期限的,而是應當和上級律師或客戶溝通並在合理時間內高效完成;如果有時限,應當在該時限內遞交合格直至完美的工作成果,如不能在時限內完成,應當在第一時間判斷出不能完成並報告給上司或客戶。
一、時間緊迫感能養成律師高效率的習慣
例如:同樣一份工作,A律師對法律判斷的感覺及思維較敏銳,可能需要2小時完成;而B律師要達到同樣的工作質量,可能需要3小時。如果合夥人在同一天下午6:00把同一工作分別交給A律師和B律師,A 律師當晚8點就可以回家了。如果B律師沒有時間緊迫感,也8點遞交工作成果回家,那麼其工作質量一定比A律師差。如果B律師擬完成和A律師同樣的質量,但又缺乏時間緊迫感,B律師決定在當晚8:00和A律師同時離開律師事務所,第二天接著工作。這樣B律師就需要第二天花多一小時才交功課,這樣就影響了作品交付時間。但是,如果B律師有時間緊迫感,其會在當晚9:00完成同樣質量的工作。
如果把這兩名律師做比較,合夥人一般會傾向於多使用A律師。但是律師執業生涯是長跑運動,B律師的起步由於天賦原因或許在起步時的競爭力弱於A律師,但B律師完全可以通過不斷積累的經驗而逐步縮短和A律師在該項工作的效率差距。更何況,B律師或許在其他法律事務上比A律師效率高。但如果B律師缺乏時間緊迫感,其低效率的不足就會被日益暴露出來。
由此可見,時間緊迫感的養成能促使B律師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工作,早點離開辦公室去娛樂或休息。日積月累,時間緊迫感會使B律師更加專注於在某個連續時間段內思維連貫地解決問題,而這樣的專注不僅為律師提交高質量的工作成果提供了保障,也促使律師不斷為如何提高效率作出孜孜不倦的努力。當然,從競爭的角度,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如果A律師和B律師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形下,特別是A律師以同樣的時間緊迫感並付出同樣的工作時間(這種情形在國際律師所尤為普遍),基於A律師的效率,其在律師所表現自然會比B律師突出。B律師應當考慮的問題是其在所里的晉升途徑、如何提高效率以及如何發現及挖掘自己的執業特長,而不是在自身的短板上和A律師競爭。
二、時間緊迫感能使律師在壓力狀態下發揮穩定
律師在最初幾年主要的工作壓力有:限時交功課;限時交高質量的功課。他們一般還不會涉及律師事務所的人事關系及斗爭,因為其執業經驗和承擔工作的責任還沒那麼大。律師在高壓中表現依然出色是律師在大型律師所執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因為大的交易和訴訟不允許一名負責律師在高壓狀態下交出低質量的作品。
在無時間壓力的情形下,律師或許會交出A級的法律作品。但是一旦時間緊迫,有些律師就很難交出A級法律作品。這是律師行業中較為常見的現象。穩定的發揮是客戶或上級律師或合夥人值得信賴的基礎。訓練律師在壓力狀態下穩定發揮甚至超出原有水平發揮比較好的辦法之一就是把日常工作的時間緊迫感當成壓力和動力,每日進行訓練,通過長期積累,律師很自然地就把這種時間緊迫感狀態視為常態了。相反,律師如果對時間緊迫感不敏感,時緊時松,就容易造成在時間寬裕狀態下表現出色,而在時間緊迫下交出低質量的作品。
如上述例子所述,如果B律師養成了時間緊迫感,其對工作質量的高要求促使其需要或許比其他律師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同樣質量的工作。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B律師會通過不斷提高效率的方法來達到甚至超越A律師。為進一步闡述,同樣上述兩名律師,以同等質量完成同樣工作,正常情形下A律師需要5個小時,B律師需要7個小時,二者同時在當天下午6:00接到同一工作指示,合夥人要求在當日工作結束(Close of Business—「COB」today,即當天離開辦公室前)交報告。
B律師習慣了在高質的前提下交付產品,其秉承一如既往的工作習慣,在凌晨1:00前完成了高質量的工作。A律師由於長期對工作缺乏時間緊迫感,目前迫於具體的期限,但又想在晚上11:00前回家休息,在這樣的壓力狀態下,精力不夠集中,最後花了5個小時,在11:00前交付了質量不高的法律作品。而A律師如果在沒有期限的壓力下是完全可以用5個小時完成同等質量的作品。按照這樣的工作模式,長期下來,B律師獲得合夥人或客戶信賴的可能性或許會比A律師更高。
三、時間緊迫感是頂級律師所的特定要求
時間緊迫感是全球頂級律師所的特定要求,特別對那些在中國拿著年薪100萬元人民幣以上高薪的國際律師而言。年輕律師在不影響健康和重要家庭關系的前提下,應當優先工作。如果我們把朋友聚會或普通的家庭聚會優先於工作,那麼很有可能會造成律師對所從事工作的時間緊迫感不強,造成其工作質量不高或遲延交付的狀況,從而使其失去競爭力。
律師是服務行業,如果年輕律師准備過朝九晚五的有規律生活,那麼其實沒必要選擇律師這一行。執業時間長的律師可能會發現,其周圍大部分合夥人或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都對工作質量和交付速度很苛求(demanding)。這是律師行業和大部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特色,這樣的行業特色其實來源於客戶對律師的需求:對服務質量要求越高的客戶就越苛求,他們所聘用的律師事務所為滿足這種苛求以獲得大量的律師費也如此一級一級來苛求律師,而律師換來的是高薪和業務能力的成長。
四、不能假定無期限
在收到沒有期限的工作指令時,年輕律師易犯的錯誤是假定為沒有期限,因此在一種沒有時間緊迫感的狀態下工作,到下班時間了(特別是周五)就傾向於認為該工作可以明天或下周再完成,然後下班。如果在收到上級律師沒有規定期限的工作任務,比較保守的方法是在工作1~2天後及時向上級律師報告工作狀態,包括預計完成時間及詢問這樣的時間表是否能滿足上級律師的要求。
五、及時和上級律師或客戶溝通
律師在剛接到工作指令時首要思考的內容是該事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初步判斷需要花多長時間遞交合格的報告,需要多長時間遞交優秀的報告,需要多長時間遞交自認為完美的報告。
在時間許可的條件下,我們應致力於提交完美的報告,當然這意味著我們在很多情形下會取消和朋友或家人或戀人的約會。在時間緊迫的情形下如果不能遞交高質量的工作成果,至少應遞交合格的報告,並附上由於時間緊迫性有些問題尚待進一步調查的說明(或加上「待進一步討論及修改的」文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上級律師會要求下級律師馬上提交現成報告,即使這些成果還存在錯誤,這時律師應當提交並作出說明。律師在處理法律事務的過程中應及時向上級律師或客戶溝通,保守並准確判斷工作成果的遞交時間。
六、時間緊迫和完美工作成果的關系
高薪律師的工作時間大都是比較緊迫的,如何處理時間和質量的關系很重要。在大多數情形下,客戶和主管律師會期待年輕律師遞交盡其努力最優秀的工作成果,而不會接受律師因為時間緊而提交的質量不合格或不優秀的工作成果。年輕律師如果在入行的時候如果總拿時間緊迫為借口而不能出色完成工作,那麼他們失去的將是可能高效出色完成工作的能力,因為他們還沒嘗試過出色地完成工作。年輕律師應謹記:慢工出細活,著急出差錯。
如何做到又快又好呢?這幾乎是所有追求效率的執業律師每天需要回答的問題。標准答案來自於客戶認可標准和律師的執業標准。如果客戶的標准非常高,對邏輯性和精美性都要求達到極致(這通常是國際頂級客戶的標准),那麼律師只能按照極致的標准去完成,多花點時間是必要的。這就給想服務國際客戶的律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初次撰稿時就減少出錯率,盡量把初稿當成最終稿件完成,減少校對時間。在國際大所或者中國頂尖律師所對律師都會有系統的培訓。
七、職場上沒有時間緊迫感的具體表現
年輕律師在職場上缺乏時間緊迫感的具體表現通常有:
上班期間不專注於工作,花不合理的時間處理非工作事務;
到點下班或急於下班;
下班後或周末或身體稍有疲倦(但不是生病)時不情願處理上司交代的緊急事務;
當緊急公務的完成會影響律師已計劃好的家庭、朋友或戀人約會時,會優先個人事務。
當然,我們不主張年輕律師成為工作狂,或為工作而犧牲健康、家庭或戀愛(事實上律師是可以做到平衡事業和生活的,參考下文本節第八條詳述)。但律師行業(特別是在國際律師事務所或頂級國內律師事務所工作的高薪律師)的特點決定了律師的工作性質是:處理緊急事務優先於個人事務。這就好比醫生看急診一樣,在客戶的人身安全或經濟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前提下,我們的職業操守要求我們提供及時的服務。缺乏時間緊迫感的後果是主管律師不會將重大工作交付給你,你也可能在年終表現評估時分數不高並導致被辭退。換言之,年輕律師在執業初期應當迅速判斷不同律師行業的工作強度和自身身體和心理的抗壓強度,作出有利於身心和工作平衡的正確選擇。
八、如何培養時間緊迫感
年輕律師可參考以下標准培養時間緊迫感。
(一)確定合理的工作小時數
律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壓力承受能力確定在正常狀態下的每天最長工作小時數。例如,某國際律師所北京辦事處一年級國際律師,經過對所里的每年工作小時數和自身狀況的分析,給自己定的常態工作小時為每日12~13小時,該小時數應足以滿足國際所要求律師每年約1800~2000工作小時的要求,也可以滿足每天在辦公室附近健身房鍛煉45分鍾的鍛煉需求。當然,在這種強度下,律師私人聚會的時間會很少,但律師一般不會每天都要工作13小時。不管在什麼性質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年輕律師都可以考慮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身體狀況的每天工作小時數,目的就是能確保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交出高質量的工作,而又不影響健康。但如果經過評估和分析後發現自身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適應工作單位的要求,則應考慮換工作,畢竟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和心理健康是不值得的。
試想一下,如果某律師定的每天常態工作小時是8~9個小時,任何工作只需要加班超過2小時,該律師接到工作的第一反應是拖到第二天,因為我要離開辦公室了,或匆匆交出不合格或不優秀的成果。換言之,這樣的常態工作小時是不適合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
(二)隨時准備加班
律師在特殊情況下應有通宵或在周末或在節假日工作的准備。但是根據我的工作經驗和了解,除非是在投資銀行牽頭下的大型跨境交易和境外上市項目,律師通宵工作的情形發生頻率不算太高,更多的情形是常態下每天從早上9:30工作到晚上9點左右,但在某個時間段內加班到深夜2~3點,第二天一早9點左右繼續工作,持續2~3周。這樣的工作強度相信不少年輕律師是可以適應的。
(三)假定工作緊迫
律師在不確定完成期限的情形下應假定工作是緊迫的,並按照常態工作小時來進行工作,在評估工作量後可主動聯系主管律師或客戶,確定合理期限。如果不能在合理期限內交出高質量的作品,應第一時間通知主管律師或客戶,獲得支援或理解。
九、時間緊迫感小結
時間緊迫感是國際頂級律師及跨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標志之一。培養並執行時間緊迫感是需要毅力和犧牲的,但如果我們致力於成為傑出的律師,獲得高薪高職,那麼作出適當的犧牲是難以避免的。當然,我們應當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及時評估保持健康和抗壓能力,每天投入適當時間運動,定時定量科學飲食,平衡好工作及家庭、社會人際關系,作出或調整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G. 律師的操守有哪些
律師的職業操守,或者叫做律師的道德規范或職業倫理,是指律師在執業中所應具有和表現的良好品德和行為。集中體現在《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中》,見附件: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
(2001年11月2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維護律師的職業聲譽,全面提高律師隊伍的道德水準,規范律師的執業行為,保障律師切實履行對社會和公眾所承擔的使命和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本規范。
第三條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二章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
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三章律師在執業機構中的紀律
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接受律師事務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四條律師不得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
同時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和一個法律服務所執業的視同在兩個律師事務所執業。
第十五條律師不得以個人名義私自接受委託,不得私自收取費用。
第十六條律師不得違反律師事務所收費制度和財務紀律,挪用、私分、侵佔業務收費。
第十七條律師因執業過錯給律師事務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第四章律師在訴訟、仲裁活動中的紀律
第十八條律師應當遵守法庭和仲裁庭紀律,尊重法官、仲裁員,按時提交法律文件、按時出庭。
第十九條律師出庭時按規定著裝,舉止文明禮貌,不得使用侮辱、謾罵或誹謗性語言。
第二十條律師不得以影響案件的審理和裁決為目的,與本案審判人員、檢察人員、仲裁員在非辦公場所接觸,不得向上述人員饋贈錢物,也不得以許諾、回報或提供其他便利等方式與承辦案件的執法人員進行交易。
第二十一條律師不得向委託人宣傳自己與有管轄權的執法人員及有關人員有親朋關系,不能利用這種關系招攬業務。
第二十二條律師應依法取證,不得偽造證據,不得慫恿委託人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詞,不得暗示、誘導、威脅他人提供虛假證據。
第二十三條律師不得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借職務之便違反規定為被告人傳遞信件、錢物或與案情有關的信息。
第五章律師與委託人、對方當事人的紀律
第二十四條律師應當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盡心盡職地根據法律的規定完成委託事項,最大限度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十五條律師不應接受自己不能辦理的法律事務。
第二十六條律師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客觀地告知委託人所委託事項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故意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不恰當的表述或做虛假承諾。
第二十七條為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律師有權根據法律的要求和道德的標准,選擇完成或實現委託目的的方法。
對委託人擬委託的事項或者要求屬於法律或律師執業規范所禁止的,律師應告知委託人,並提出修改建議或予以拒絕。
第二十八條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
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律師應當合理開支辦案費用,注意節約。
第三十條律師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時效以及與委託人約定的時間,及時辦理委託的事務。
第三十一條律師應及時告知委託人有關代理工作的情況,對委託人了解委託事項情況的正當要求,應當盡快給予答復。
第三十二條律師應當在委託授權范圍內從事代理活動,如需特別授權,應當事先取得委託人的書面確認。
律師不得超越委託人委託的代理許可權,不得利用委託關系從事與委託代理的法律事務無關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為委託人代理。
第三十四條律師接受委託後未經委託人同意,不得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理。
第三十五條律師應當謹慎保管委託人提供的證據和其它法律文件,保證其不丟失或毀損。
律師不得挪用或者侵佔代委託人保管的財物。
第三十六條律師不得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約定利益。
第三十七條律師不得與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第三十八條律師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預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的活動。
第三十九條律師對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保密信息,委託代理關系結束後仍有保密義務。
第四十條律師應當恪守獨立履行職責的原則,不因迎合委託人或滿足委託人的不當要求,喪失客觀、公正的立場,不得協助委託人實施非法的或具有欺詐性的行為。
第六章律師與同行之間的紀律
第四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行業競爭規范,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執業秩序,維護律師行業的榮譽和社會形象。
第四十二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執業水平,不應詆毀、損害其他律師的威信和聲譽。
第四十三條律師、律師事務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介紹自己的業務領域和專業特長:
1.可以通過文字作品、研討會、簡介等方式以普及法律,宣傳自己的專業領域,推薦自己的專業特長;
2.提倡、鼓勵律師、律師事務所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四十四條律師不得以下列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
1.不得以貶低同行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等方式,招攬業務;
2.不得以提供或承諾提供回扣等方式承攬業務;
3.不得利用新聞媒介或其他手段向其提供虛假信息或誇大自己的專業能力;
4.不得在名片上印有各種學術、學歷、非律師業職稱、社會職務以及所獲榮譽等;
5.不得以明顯低於同業的收費水平競爭某項法律事務。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對於違反本規范的律師、律師事務所,由律師協會依照會員處分辦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處罰。
第四十六條實習律師、律師助理參照本規范執行。
第四十七條本規范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各地可以根據本准則制訂實施細則。
第四十九條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H. 如何才能做律師
1、你需要本科畢業證或同等學力證書。
2、你需要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版
司考是每年考一次,權每年9月份考試。每年5到6月份報名。
要考四門,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總分600分,360分及格。
你如果及格就能在次年3月左右領取律師資格證。
然後去律師實習一年,就能申請律師執業證。
然後你就是一名律師了。
I. 如何成為優秀的律師
一、首先要非常熱愛這個職業。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做好律師工作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律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一個律師成長需要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提高的過程,需要相當的時間完成。 二、對律師行業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長遠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 三、一定要有敬業精神和對當事人高度負責的態度。 做一個稱職的律師必須做到真誠待人,要忠於自己的事業,忠於當事人的利益,並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工作要主動和及時,要具備專業的精神 四、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一個成熟的律師成長大致需要在實踐中磨練3到5年,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律師一般都要社會上跌打滾爬在5-10年左右的時間。如果沒有專業的堅持,是很難走完這漫長的10年路的。對專業的堅持還表現在對理論研究的重視上,我的體會是理論研究對律師綜合素質的完善及實際業務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千萬不可小看了理論研究。 五、要迅速找到、找對、打造共同成長的團隊。 一個人的精力、能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精通,而現在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因此建設一個能滿足客戶這種全方位要求的團隊是律師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我本人所在的高通律師事務所一直秉承這種理念,實行公司化的管理,團隊中的每個律師都有各自的專業特長,保證了對客戶的服務質量。這種團隊合作的精神是一個律師核心的競爭力基礎,構成了一名律師的成就和成功的基礎。 六、要關注新興法律服務市場 一個成功的律師都能在某個專業和領域,通過實踐形成自己的專業特長、形成自己獨特的影響力並且都能提供有品位的服務。由於律師行業的特殊性,律師先行者們壟斷了大多數的社會資源,後來的律師尤其是青年律師想在其中分上一杯羹,確實是需要比先行的律師付出更多的艱辛。因此一定要找准細分市場,結合自己的特長,我的體會是青年律師結合自己的特長做一些新業務可能更容易出成績,比如:資產證券化、海內外上市、短期融資債券等。 七、要廣交益友,多與優秀的同行和其他社會精英交流 。 一名青年律師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有益友的扶助,對其健康成長是非常有裨益的。隨著現代科技進步,信息交流工具的便捷,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相互交流,共享知識。青年律師應多參加各類社交活動,多與他人溝通。 前面結合我做律師的體會談了一些對青年律師成長的建議,但要想成功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應該是具備一些優良的人品和素質。一個律師開始執業生涯的前幾年,因為執業能力、知名度、影響力不夠,在資源的初始積累過程中都會有一個沉沒期,但這種狀況的突破和改善往往不是因為專業能力有多麼的強,而是他的真誠、勤奮、寬厚、敬業等良好的品行感動了別人,而得到了別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人生關鍵的那一步,往往只需要別人輕輕地一推就過去了,但這輕輕地一推也只是給有準備的人、給有良好品行的人。 誠實信用、堅守信仰、追求正義、扶持弱小是律師職業品質的核心,也是年輕律師所要堅守的信條
J. 律師執業紀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律師執業紀律具體表現在;
1,律師執業紀律是指律師在接受當事人委託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專以後為當屬事人提供法律服務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
2,律師執業紀律是律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化,並以相應的行業協會處分乃至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強制實施。違反律師執業紀律的行為將會受到律師協會的處分,情節嚴重的還會受到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對律師的執業行為進行規范,有助於充分發揮律師社會職能,維護律師職業的社會形象,保證律師職業的健康發展。
3,律師執業紀律在表現形式、強制力和指引功能等方面區別於律師職業道德。在表現形式上,律師職業道德通常較為原則和抽象,而律師執業紀律則相對具體和明確,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4,律師職業道德以律師內心的信念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保證實施,剛性不足,很難確保律師遵守職業道德的要求,而律師執業紀律以律師協會的行業協會處分和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為強制力保證實施,能夠保證律師切實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