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福利院安全管理工作總結
類似於述職總結報告,包括 今年幹了什麼、重點解決了什麼問題或隱患,同時建立何種應對措施或完善、明年的規劃或目標。
❷ 如何加強和規范農村福利院的管理
制定伙抄食標准,一周食譜襲,幾菜幾湯,營養搭配,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
制定衛生標准,床鋪、房間、院子、功能室(例如棋牌室)等衛生的具體要求,多長時間打掃一次。
制定功能室(棋牌室、電視室)得開放時間。
每周活動安排,月歷活動安排。
制定責任制、檢查制度。
制度培訓。應急處理培訓。
......剩下的自己思考。
❸ 淺談如何做好老年福利機構的管理工作
為深入貫徹全國范圍開展的「敬老行動」,進一步加強對老年福利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更好地提高老年福利機構服務水平,推動福利機構管理水平,根據《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的基本要求,現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就如何進一步做好老年福利機構管理工作淺談如下幾點意見: 一、深入推進科學管理體系建設 我院按照《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和衛生、消防等部門的要求,認真做好規范化管理和服務;有適應本機構運行的技術標准、服務標准和管理標准,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包括本機構質量方針、發展規劃、組織結構、服務管理程序和過程、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捐贈管理、安全管理和其他的配套管理制度,達到機構管理和服務的最優化。同時我們積極參加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活動和等級院評定,爭先創優,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此外我院還開展了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各項服務工作均建立了較完善的記錄和台賬。 二、不斷做好養護服務工作 我院從規范化、制度化入手,以讓老人滿意為最高目標,進一步做好膳食、護理、醫療、康復、娛樂等養護服務工作。我們根據老人的身體特點,為老年人提供營養豐富、形式多樣的膳食服務;根據住院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等級規范,科學地實施分級護理;加大醫療康復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提高本機構突發疾病老年人的救治能力和醫療康復水平;根據不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實施細則,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規范化保健康復服務。 三、積極開展精神贍養服務 我院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定期組織老年人參加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各類知識講座和健身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按照自願量力的原則,鼓勵老年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發揮老年人的余熱;積極與老年人開展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鼓勵老人進行社會交往,為老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慰藉服務,消除老人的心理障礙。 四、規范執行養老機構物價政策 我院堅持養老服務公益性的方向,嚴格規范執行物價部門的收費標准;實行養老機構收費的公示公開制度,把物價部門關於養老機構的收費標准、收費項目、收費內容公布在醒目的位置,以便住院老人、家屬和社會監督;在調整老人護理級別時,會事先向老人及家屬說明收費情況,讓老人及家屬明白放心。 五、大力加強民主管理制度 我院通過民主選舉,成立了黨支部、下設各黨小組,定期開展組織生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定期組織老人座談發揮老人在養老機構管理中的建議、監督和促進作用;逐步形成養老機構內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良性機制,切實開展工作和發揮作用;促進養老機構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 六、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我院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資源和物業資源,延伸養老機構的服務范圍。通過派出醫護人員入戶巡診或請老年人到機構內設的場地康復娛樂等多種形式,不斷發揮養老機構在為老服務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定期為養老護理員培訓,為居家養老培養大量的護理人才。下一步我院將積極發揮在社會福利為老服務中的示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居家養老服務,成立全市養老協會,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推進全市的居家養老服務向縱深發展。 七、進一步強化法制意識 我院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和強化社會福利從業人員,特別是養老機構管理的人員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要做好與老年人或家屬簽訂服務合同工作,確保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機構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並聘請了專業的法律顧問,不斷提升本院依法辦事的能力。 八、大力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我院認真做好教育培訓工作,明確培訓計劃的時間、組織、要求、監督、檢查等管理措施,確保計劃的有效性,做到本單位醫生、護士、護理員等專業人員全員培訓,嚴格實現持證上崗,逐步實現社會福利教育培訓工作的制度化和社會化,不斷提高社會福利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法制觀念和專業水平。 九、進一步加強安全防範工作 我院進一步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建立安全防範制度,簽訂責任書,落實責任制。對食品、消防、傳染病等易發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環節進行定期檢查整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規范老人出行制度,嚴禁老人走失。護理人員應按規定確保各項治療、護理康復措施的落實,嚴禁發生事故;積極建立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和流程,並定期進行安全演習,做到防患於未然。(市社會福利院 張群)
❹ 福利院的工作主要是什麼
1.認真抄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行政區域福利事業發展。
2.收住本行政區域內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孤兒。
3.負責收住孤兒的生活,就醫和義務教育等事宜。
4.對入院孤兒履行管護、教育責任,促使其健康成長。
5.接收本行政區域民政局批准入院的孤兒,並辦理相關手續。
6.辦理18周歲以上,或因其他原因離院孤兒的離院手續。
7.宣傳對孤殘兒童的保護,照顧政策和在孤殘兒童工作方面的先進典型,提高全社會對孤殘兒童的關愛意識。
8.接收、管理社會各界對福利院的捐助。
❺ 如何做好社會福利院建設管理的發言稿
為保障集中供養農村五保對象的正常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村福利院建設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農村福利院建設管理的意義
加大農村福利院建設管理力度,全面提升農村五保供養水平、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服務質量,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我市實施「福星工程」後,農村福利院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新型供養機制和集中供養格局基本形成。鞏固福星工程成果,確保農村福利院正常運轉,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因此,要切實加強和建設管理好農村福利院,確保農村五保供養對象老有所樂,頤養天年。
二、加大農村福利院建設管理力度
一設立農村福利院維修改造基金,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市政府設立農村福利院維修改造基金,對需要改造的農村福利院和需要維修的基礎設施進行維修改造,確保農村福利院運行安全,正常運轉。農村福利院危房改造資金採取「向上爭取一點、財政投入一點、慈善會募捐一點」的辦法籌集,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逐步解決好農村福利院危房改造問題。農村福利院維修改造基金由市民政局負責安排使用,市財政局負責監管。各鎮(辦、區)也要從本級財政安排資金,設立本級農村福利院維修改造基金,建立農村福利院維修改造長效投入機制。同時,將保證福利院正常運轉的辦公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列支計劃,原則上每所農村中心福利院每個年度的辦公經費不低於5000元。
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質管理服務隊伍。各鎮(辦、區)要督促所轄農村福利院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院務公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文明辦院,重點要在建章立制和狠抓落實上下功夫。要建立院務公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工作人員職責等制度,各項制度必須張貼或懸掛在明顯位置。健全各項制度落實的監督機制,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配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管理服務者隊伍。福利院院長和工作人員採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選聘的辦法,擇優錄用,實行合同聘任制管理。各鎮(辦、區)要高度重視農村福利院管理服務隊伍建設,加強對福利院院長和管理服務人員培訓,開展業務交流,定期組織學習,切實提高人員素質。農村福利院在各鎮(辦、區)的領導下,可由各鎮(辦、區)社會事務辦代為管理,設立農村福利院院務管理委員會和院民管理委員會,實行院務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長負責福利院的全面工作。
三合理配備管理服務人員,落實工資待遇。我市農村福利院工作人員與供養人員按1:15配備(含兼職人員)。農村福利院工作人員特別是福利院長責任重、工作量大,要保證其享有必要的政治經濟待遇。各農村福利院管理服務人員採取以崗定資辦法,工資待遇可分為基本工資和浮動工資兩個部分,基本工資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浮動工資按照管理服務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綜合考評後計發。建立獎懲考核機制,對福利院服務管理人員實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由福利院組織供養對象進行民主測評,將測評結果上報市民政局和各鎮(辦、區)政府,對業績突出、考核優秀的,予以獎勵;對工作有重大失誤、考核不稱職的予以免職或解聘。各鎮(辦、區)聘用的農村福利院工作人員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四大力發展院辦經濟,增強農村福利院自我造血功能。
院辦經濟是提高院民供養水平的一個有效補助途徑,發展院辦經濟的前提是基地落實到位。各鎮(辦、區)必須落實農村福利院集中供養五保對象人平0.5畝耕地或1畝山林水面,確保農村福利院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基地落實後,福利院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及農副加工業,積極開辟生產門路,千方百計創收,以副補院,增強農村福利院自我造血功能,逐步改善辦院條件和供養人員的生活條件。
三、整合各方力量,大力支持農村福利院發展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大力扶持。各鎮(辦、區)要發揮農村福利院建設管理的主體作用,切實履行管理服務職能。財政部門要確保供養經費足額拔付到位,衛生部門要對院民就醫提供優惠和便利。電力、電信、廣電部門要在電費、電話費、有線電視收視費上執行優惠價格或實行減免,工商、稅務、城建、國土等部門對福利院的建設及對開辦經濟實體的農村福利院要出台優惠扶持政策,相關稅費能減則減,能免則免,盡量做到少收費、零收費,最大限度地讓惠於農村福利院,扶持農村福利院發展。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等途徑,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農村福利院,實行「民辦公助」、「公辦民營」,進一步優化資源,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