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試用埃里克森人生發展八段理論,分析自我發展過程中的得失
自我發展過程中的得失
人的自我意識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自我意識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它有一個萌芽、發生和發展的過程。
剛出生的新生兒,並沒有意識,也沒有自我意識;只有一些簡單、片斷的感覺、動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動物沒有多大區別。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體與外界有什麼區別,吮吸自己的指頭和吮吸母親的乳頭或奶嘴一樣。
只是在以後的生活中,由於不斷與外界事物接觸,身體器官、神經系統隨之不斷發展、完善,到1歲左右,產生了自我感覺,這是自我意識最原始、最初級的形態。這時,兒童逐漸能將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別開來,將自己的動作和動作對象區別開來。例如,兒童發現咬自己的手和腳,與咬別的東西(玩具、餅乾等)感覺不一樣;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滾動了,等等。這就認識到自身是一個獨立實體,是動作的主體,體驗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產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形成了自我感覺。
當兒童在3歲左右,會用人稱代詞「我「來表示自己,用別的詞表示其他事物時,說明他開始意識到了自己心理活動的過程和內容,開始從把自己當作客體轉化為把自己當作一個主體的人來認識。這是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也是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一次質變和飛躍,人的自我意識從此萌生。兒童掌握人稱代詞比掌握名詞困難得多,代詞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我「一詞可與每一個人相聯系,運用時必須要有一個內部轉奐過程。例如,母親問孩子:「誰給你的糖?「孩子應該回答:「阿姨給我的糖。「而不能說成「阿姨給你的糖「。兒童要能完成人稱代詞運用中的這一內部轉換,沒有對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他物的一定的區別和把握,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時的兒童還沒有關於自己內心的意識,像成人一樣地沉思內省還是不可能的。
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和智力的發展,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也在逐漸發展著。不過,在各個不同的年齡階段,所達到的水平也不同小學時期(童年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特點是模糊,不大自覺、被動的心理活動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多少認識,如果問「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許多小學生會答不上來,說沒有想過。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對自己一些外部特點的描述,如「我是一個愛畫畫的人「、「守紀律的人「、「愛玩貓的人「等,或者是轉達教師、家長或其他成人對他的評價。他們也意識不到自己所面臨的各種矛盾,因而內心世界很平靜,沒有憂愁,沒有煩惱,是一個「從快樂到快樂的時代「。
初中時期(少年期)的自我意識發展逐漸清晰、自覺了,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活動,開始想到自己,開始「發現「了自己,比如,這時他會發現自己能想出某個主意,而別人想不出,從而感到自豪、得意;他們開始關心自己的發展,出現了理想或幻想,還有了許多內心的「小秘密「;他們開始對周圍人們的精神世界、個性品質等感興趣,欣賞文藝作品時,開始關注人物的內心體驗、動機、想法、個性特點等,而不是像小學生那樣,只注意作品的情節和人物的外部動作。但這時自我意識的水平還不高,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也不深。
人的自我意識的全新發展和最後成熟,是從青年初期(高中階段)開始的,並在青年期內基本完成。它的顯著特徵是把原來主要朝向外部的認識活動,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內心活動。比如,這時的青年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要自己回答: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長相如何?我的脾氣、性格怎樣?我有什麼樣的特長和才能?我能成就什麼樣的事業?我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樣走人生之路?……等等。這是在個體智力成熟、生理成熟、社會地位和社會化迅速發展的基礎上達到的。
青年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特徵,是自我意識的分化與統一。自我意識的分化,就是自我意識在青年期由一個完整的自我一分為二,成為兩個不同的「我「,一個是「理想的我「,即關於自己未來的總觀點和總設想,「我希望成為怎樣一個人「;另一個是「現實的化「,即當前的形象和實際水平,「我現在是怎樣一個人「。或者說,分化成「主體的我「--我是什麼,我做什麼;「客體的我「--別人怎樣看我,對我的態度如何等。這樣,一個人就既是自我的觀察者,又是被觀察的對象。處在觀察者地位的是「主體的我「,被自己觀察的是「客體的我「。這就為青年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合理調節自身的行為和活動奠定了基礎。所以,自我意識的分化是自我意識開始走向成熟的標志由於青年不斷地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把「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加以比較,而在青年時期現實的我往往總是落後於理想的我,二者之間的矛盾和距離,會使他們感到很痛苦,並產生強烈的內心體驗,從此進入一個內心動盪不安、情緒體驗錯綜復雜的時期。青年人的情緒波動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識的矛盾所帶來的。
為了擺脫這種痛苦和不安,解除自我意識分化帶來的矛盾,就促使青年去設法解決這種矛盾,求得自我意識的重新統一。這種重新統一,一般要到青年晚期才逐漸實現。當然,統一的類型不是盡如人意的。自我意識能積極統一的,即現實的自我能與正確的理想自趨於一致,則往往心情舒暢,生活如意;消極統一的,即不惜犧牲理想自我而趨同現實自我以達統一,則往往胸無大志,得過且過,悲觀失望;而那些自我意識難以統一的,則往往內心苦悶,憂心忡忡,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和失敗感。這些都會對個性的形成和以後個性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㈡ 在什麼情況下,男人會甘當供養者
中年危機有很多類型,男性更年期正是其中一種。克服這種消沉的、自暴自棄思想的惡性循環並不容易。這正是會很容易選擇某些極端決定作為出路的原因,例如,選擇更為年輕的婦女為性夥伴或者丟掉工作去進行其&uot;藝術上&uot;的追求。真正的挑戰是要掌握你生活狀況的現實,並促成這樣一種解決辦法:它從長遠看是最有效果的,且不傷害、打擊那些愛你和依靠你的人。
1.生活在40歲時才真正開始
按照孔子的說法,40歲的時候,我們才最終超越困惑感,人生的玄妙才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觀察得更清晰。我們可以明辨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無價值的。我們能夠以更大的信心來把握住應優先考慮的問題。我們最終真正懂得所有的一切是什麼意思--至少比先前懂得多得多了。根據神聖的猶太聖法經傳,人到了40歲才是把注意力從集中在體力方面演變為集中在智力方面,而且理解了圍繞著我們的世界。
2.&uot;不要追憶那些少數的珍貴日子……&uot;
是的,&uot;悲秋之&uot;把時間的流失悲嘆為&uot;大好的時光縮減到只剩下珍貴的幾天了&uot;。但是更重要的是詞&uot;人們沒有時間去玩等待的游戲。&uot;當你進入中年時,不要浪費時間坐在那裡等待時機以求一鳴驚人,或者讓人承認你的隱而未露的價值。你現在可以開始行動並奮力向前,去做那些對你真正重要的事情。在這里我要再一次引用猶太聖法經傳的話:&uot;如果你不為自己而努力奮斗?那麼,誰將替你奮斗?如果你只為自己而奮斗,那麼,你是何許人耶?如果不趁著你還年輕現在就努力奮斗,更待何時?&uot;
這段話我意譯為:如果不在現在就克服你的中年危機,更待何時?
3.要成為新的充滿自信的人
按照梭侖的說法,40歲至50歲整個這段時間里,是&uot;正當舌與腦全都處於最佳狀態&uot;的時候。這正是你開始發表你的見解的時候,無論你是作為一名教師、顧問還是領導者。我自己作為一名成功的公眾發言人,曾常常覺得奇怪,為什麼大多數成功的發言人都是處在40歲,且更經常的是50歲和60歲年紀的成熟的人。當然,構築成功之路需要花費時間。但是除此之外,我也逐漸領悟到,在一個人真正准備滿懷自信地從講壇上向公眾發表見解之前,需要積累一定數量的生活經歷和經驗。是的,生活開始於40歲。其意思是說,你現在准備讓人們充分承認你確信的論點。用你的智慧能夠對別人進行指教、勸導和支持。這是一種使命感--一種非常有意義的舉動,而且當你幹得很出色時,那簡直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4.關於新的關系
一樁另尋新歡的愛情通常不如你原有的愛情具有持久力。的確,它有新奇和令人迷醉的戲劇性,但那隻是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的逢場作戲。可是,具有代表性的情況是,基於性的膚淺的關系很快就消蝕得脆弱乏味了。除非你原有的愛情關系地久天長,你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常孤獨的人。可能恰恰是終身陪伴你的那個女人,而不是其他的女人,才是你生活中的&uot;新&uot;女人。所謂&uot;新&uot;,更多的是指對她的新的尊重,坦誠溝通,以及允許共同生活中雙方都有弱點發生。當你們彼此作為真正的人坦誠相見時,甚至你的子女都能成為新朋友,要超越你們的作為父母和子女的傳統角色。
5.跨過心理上的里程碑
由於你面臨著通過榮格所提到的個性化階段,你可以享受到去掉你男性甲胄的輕松感。這種需要總是很強烈,而且不可抵禦。你可以讓你一直抑制著的情感充分表露出來--放聲大笑,痛哭流淚,興高采烈,或悲傷憂愁。你可以試探這些具有創造力的沖動,它們總是因為&uot;重要&uot;的事情而被擠到旁邊。讓你身上所具有的藝術家、音樂家的才能沖出隱藏處而嶄露頭角。這種才能肯定隱藏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就埃里克森所謂的有生產力特性與只顧自己特性之間的危機而論,我們主張丟棄只顧自己的特性而要抓緊有生產力的特性。的確,保持健康和年輕有朝氣是很重要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要過分強調你的身體外貌。要保持整潔,吃相要灑脫,要修飾得干凈利落,然後繼續前進,走向你的家庭,把你經過艱苦努力得到的智慧傳授給年輕一代;在你的社區里,在你的職業圈子裡,顯示你領導他人的才幹,或者甚至在舞台上倡導你所珍視的社會價值觀。要走向世界大展身手,反過來又受到世界的擁抱。
6.中年時期繼續提高
過去10年或20年的l0小時工作日使你精疲力竭了吧?就像查利·卓別林(ChallieChaPlin)在影片&uot;摩登時代&uot;中所描寫的,被固定在蒸汽機旁以極其危險的速度沒完沒了地車制螺母和螺栓使你心情沮喪了吧?由於中年極限的規定而阻止你提升,使你心情不舒暢,而你周圍那些年輕的學生卻都高升,高你一頭,對嗎?那麼,要打起精神來:這里是你把周圍的一切都轉變成對你有利的大好時機。
在你到達中年的時候,你已能有較好的認識,知道你做什麼事會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更好。你也有幸能享受到此點,因為你是天生有此特長的人。然而,你必須面對一個嚴峻的現實,如果你是去選擇你自己的生活道路,而不是你被某種道路所選定,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你得到的報酬將會有相當大的減少--至少在短期內。
所以,你必須做出決斷:繼續以高價(你現在的薪金)向魔鬼你的靈魂呢,還是變成你的命運之舟的船長(在財政方面出點兒血,但是不屈服)。你可以放棄現在的教師職位,而甘願在幾年的時間里掙不到錢去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或醫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或醫學博士的稱,對你來說不是更好嗎?這是只要求即可得到的事情(當然要有幾年的犧牲為代價)。金錢在這之後會源源而來的,雖然在收入與幸福快樂之間沒有絕對的相互關系。
&uot;但是&uot;,你充滿自信地突然插話,&uot;我的孩子怎麼辦呢?我不能讓他們生活下降。我如何供養他們的生活,還有他們的學業?我不能抱著他們與我一起受窮!&uot;那好,你可以想像一下你的父母在類似的進退兩難窘境時是怎麼辦的。你會讓他們選擇那條路呢?你會讓他們為了你而犧牲自己的夢想?還是你會支持他們在這方面的發展,從而在任何情況下都作為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齊心協力共同奮斗呢? 我知道這是一個令人氣餒的建議。但是,要知道採取這種激進行動,都是為了將你從中年的萎靡精神狀態中解救出來。在這一點上,你就站在了一個較為有利的地位上,去把你的現狀與追求做比較,然後作出一個公道的估價。你的雄心壯志在飛流激盪,被各種可能性召喚激發著。所以,現在正是開列出兩種可能性利弊清單的時候。只有你才能夠計算出兩種可能性每一方的積分數--財政方面的分數,感情分數,父母責任分數,等等--要讓勇氣沖破束縛。如果這束縛要扼殺你的考慮的話,你的勇氣要比頭腦更能有效地對付這種難題。無論你如何決定,中年的極限已經被摧毀了。你的命運又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7.最後的回答
那麼,迄今為止,你都完成了什麼業績呢?如果你的估計是不太多,那麼,現在就正是改變事情面貌的時候。你可以想像是在自己的葬禮上,低頭看你自己的墓碑。你希望上面刻寫些什麼呢?
㈢ 蘭帕德.特里.埃辛的資料和技術特點
埃辛
Mickael Essien
國籍:迦納
生日:1982年12月3日
身高:1米80
體重:78公斤
位置:前衛
現效力球隊:切爾西
世界盃往屆經歷:無
世青賽崛起的新星
埃辛在迦納的自由隊開始球員生涯,1999年,他隨迦納參加了紐西蘭17歲以下世青賽,表現出色吸引了歐洲俱樂部的目光。1999年7月,法國巴斯蒂亞隊將他簽下,在這里,他踢過左右邊後衛和中衛。一次,一位踢中場的隊友受傷,埃辛臨時客串防守型中場,結果發揮相當出色,結果之後他就一直踢這個位置。2001年,在阿根廷21歲以下世青賽上,埃辛也有不俗表現,第二年就入選了迦納國家隊。
創紀錄身價
02-03賽季,埃辛幫助巴斯蒂亞打進了聯盟杯,很快聖日爾曼、里昂和馬賽邀請他加盟,他選擇了里昂。在幫助球隊奪取法甲冠軍,並在冠軍杯上發揮出色後,埃辛受到了切爾西的青睞,2005年夏天,在錯綜復雜的談判後,他以2440萬英鎊的轉會費加盟切爾西,創造了藍軍俱樂部歷史轉會費紀錄,也成為了身價最高的非洲球員。有趣的是,在18歲時,埃辛是個曼聯球迷,還曾到曼聯試訓,但因勞工證問題與紅魔擦肩而過。
馬克萊萊接班人
05年8月21日,埃辛踢了切爾西處子秀,對手是阿森納。06年3月,切爾西2比1擊敗熱刺,埃辛攻入了加盟藍軍後的處子進球。在切爾西的中場,埃辛和蘭帕德、馬克萊萊是鐵打不破的主力,這也被認為是歐洲最強大的中場組合之一。
埃辛身體素質出眾,動作敏捷,機動性極強,他的球風兇悍,拼搶和鏟球從不惜命,為此還曾在英媒體引起過聲討風波。穆里尼奧給埃辛的定位是,馬克萊萊的接班人,在法國人退休後,迦納人將成為切爾西新的中場屏障。
特里--英格蘭
姓名:特里
生日:1980年12月 7日
血型:型
郊力球隊: 英超切爾西 體重:82公斤
位置:後衛
身高:185厘米
英格蘭隊最有前途的防守球員,特里在中後衛的防守方面無論是在高空球還是地面球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他是英格蘭隊未來隊長的人選。
國家隊
被埃里克森首次徵召參加2004年歐錦賽預選賽。
2004年歐錦賽預選賽
在與馬其頓隊的比賽中頂替受傷的費迪南德出場,僅僅三次代表英格蘭隊出場便被評為與土耳其隊比賽時的英格蘭隊最佳球員。
效力俱樂部
特里出色於倫敦,1998年10月首次代表切爾西隊出場,但直到拉涅利出任切爾西隊主教練時特里才成為主力球員。
2002至03賽季
特里賽季初受傷直到12月14日才首次出場比賽,但此後一直表現出色。
你知道嗎?
特里的弟弟保羅為另外一支「Yeovil城」隊效力。
英格蘭隊最有前途的防守球員,特里在中後衛的防守方面無論是在高空球還是地面球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他是英格蘭隊未來隊長的人選。
國家隊
被埃里克森首次徵召參加2004年歐錦賽預選賽。
2004年歐錦賽預選賽
在與馬其頓隊的比賽中頂替受傷的費迪南德出場,僅僅三次代表英格蘭隊出場便被評為與土耳其隊比賽時的英格蘭隊最佳球員。
效力俱樂部
特里出色於倫敦,1998年10月首次代表切爾西隊出場,但直到拉涅利出任切爾西隊主教練時特里才成為主力球員。
2002至03賽季
特里賽季初受傷直到12月14日才首次出場比賽,但此後一直表現出色。
你知道嗎?
特里的弟弟保羅為另外一支「Yeovil城」隊效力。
姓名:蘭帕德
生日:1978年06月20日
血型:型
郊力球隊: 切爾西 體重:75公斤
位置:中場
身高:183厘米
切爾西 俱樂部號碼: 8號
國家隊號碼:11
職業生涯
賽季效力球隊出場進球
1994/1995西漢姆聯隊2-
1995/1996斯萬塞隊91
1996/1997西漢姆聯隊13-
1997/1998西漢姆聯隊314
1998/1999西漢姆聯隊385
1999/2000西漢姆聯隊343
2000/2001西漢姆聯隊366
2001/2002西漢姆聯隊374
2002/2003西漢姆聯隊325
2003到至今切爾西
球員介紹
蘭帕德是這個賽季切爾西的一面旗幟,他幾乎踢滿了全年的所有比賽而且狀態持續穩定,更為可貴的是,蘭帕德還是一名幾乎無所不能的全能選手,他可以在防守中毫不惜力的奔跑和攔截,可以在進攻中前插破門,更重要的是,他的傳球組織是盤活切爾西中前場的關鍵。在英格蘭隊,蘭帕德的涌現給埃里克森提供了更大的選擇餘地,他既可以和傑拉德搭檔中路,又曾被安排到左前衛位置,可以預見,在今夏的歐錦賽中,蘭帕德有望發揮在切爾西本賽季的作用,帶給人們最大的驚喜。
蘭帕德簡介
切爾西副隊長,2001-2002賽季由西漢姆聯加盟切爾西,三個賽季以來位置一直非常穩固,英超出場113場,打入21球,是球隊中場不可或缺的人物。上賽季總共為球隊貢獻15粒進球,是隊內的第二得分手。代表英格蘭國家隊參加了2004年歐洲杯。
體能極其充沛,這使得他能為球隊長期連續作戰。全能型中場,勝任每一個位置,防守積極,插上助攻很有威脅。
蘭帕德,1978年6月20日出生,今年26歲.
蘭帕德,一個大器晚成的全能中場;一個曾經在英格蘭國家隊苦苦等待主力位置的邊緣人物.
不記得他是何時加盟了切爾西,因為當時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庸之輩,我甚至都沒搞清他的國籍,只是印象中隱隱約約有著這么一個人,選擇了這么一個號碼--8,是的,8號,和傑拉德一樣的號碼,和許多中場球星一樣的號碼.我開始關注他.
2002年,英格蘭輸給巴西,從世界盃上鎩羽而歸.此時的蘭帕德在何處?他甚至連英格蘭的替補都沒當上,或許埃里克森還沒能叫得上他的名字.當小貝歐文飛抵日韓時,23歲的蘭帕德只能在家中看著電視,看著屏幕上的斯科爾斯,想像著有朝一日能象他那樣披上英格蘭隊的雄師戰袍.23歲,一個尷尬的年齡.在英格蘭這樣一個多產少年英雄的國家,23歲即便成名了,或許也稱不上新星了吧.可是他還沒有成名,還沒有讓埃里克森正眼瞧上過一眼,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那便是象斯科爾斯一樣,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去,讓世人領略他的風采.
03-04賽季,阿布來了,帶來了盧布也帶來了一大鑼球星.隊內的氣氛空前緊張起來.這么多球星該如何安排出場?怠慢了任何一個都不行啊---輪換制就這樣出爐了.那時的蘭帕德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一個在中場苦苦找尋位置的毛頭小子.看著那麼多球星圍在身邊,他緊張過,徘徊過,迷茫過."該離開嗎?這里會有我的位置么?"或許蘭帕德在心理曾經這樣默默地問過自己.然而,他不會選擇離開,因為他的性格---一個天生的勇士,是不會選擇這樣窩囊的離開的.不過,他還是缺乏自信,拉涅利深知這一點,便對他說:"放心吧,小夥子,不管買來多少球星,你永遠是我計劃中的一部分."也許當時的拉涅利只是為了穩定他的情緒,增強他的信心.可就是因為這句話,蘭帕德開始安心地踢球,一次次的用他那大炮般的中遠距離勁射攻破對方球門.於是,拉涅利真的開始信任他了,真的有點離不開他了;於是,在上賽季的輪換制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享受"過這般待遇的人.就這樣不知不覺的,他居然創造了一個連續上場的記錄,雖然具體數字我已記不清,但我知道,那是一個偉大的數據,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數據,一個屬於蘭帕德的數據.
㈣ 《hello 樹先生》演的是什麼意思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被迫發生改變,凸顯的是物質改變的激進和精神建設的落後。
影片的主人公的悲慘命運揭示的這個時代的是荒誕社會。
影片的細節(純個人解讀,不喜勿噴):
一個叫『樹』的年輕人,應該是小時候和哥哥一樣,富有激情,浪漫而幽默,是個追求精神生活大於物質生活的文藝青年,但是因為過於前衛的婚戀思想或者婚戀追求,而被當時的社會定義為「流氓」,可能做出了現代社會習以為常的婚前性行為啊,大膽示愛的之類的,最可能是私奔,因循守舊的父親錯手殺死哥哥的情景,讓一個少年的思想完全的隱晦,甚至留下了心理陰影。以上觀點的依據,可以從最後「樹」最後幻想里的哥哥的事業,哥哥的表演,哥哥和嫂子的纏綿戲還有「樹」在醫院強拉護士手的鏡頭里反映。
而後這個少年演變成了他父親,一個木訥守舊甚至自閉的人,每當自己有一些想要激進的想法甚至行為的時候,他的父親嚴厲的形象便會出現在他的潛意識,他甚至畏懼到連他哥哥都不能出現在潛意識,有一個鏡頭,他在黑板上畫著什麼,描繪著什麼的時候,門突然開了,他父親在望著他,他低下了頭,是一個具體的體現。
身邊的一切隨著時代的腳步在進步,尤其是同齡人的發展和婚戀讓「樹」的自卑感與日俱增,他遇見了小梅,一個生理有缺陷的人,他鼓起勇氣去追求,其實裡面也包涵了無可奈何的去追求的成分,,其實,他介意這個生理缺陷。裡面的簡訊對話,可以看出人物心理和外表的巨大反差。這個階段,「樹」的父親更加頻繁的出現在他的潛意識里,不斷的沖擊著他的心理。他曾經想過反抗,尤其是在酒席上下跪前的那場戲,他說了一些想說的話,可是他還是服軟了。他想擺脫可是擺脫不了,最最成功的刻畫了這個人物的心理。
最後因為婚車,弟弟的鄙夷或者說也是無奈的鄙夷吧,這種親人間的背叛,徹底的摧毀了他的心理,他陷入了混沌,陷入了和精神世界斗爭的高潮。在混沌中,他完成了婚姻,在小梅,這個自己追求的幸福面前,最後的掙扎,在那個夜晚,他在潛意識里看到了父親絞死哥哥的鏡頭,他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刺激下掐死了他的父親。第二天,看似擺脫了的他在吃飯的時候,聽到了礦上的一聲巨響,他意識到塌方了,那一瞬間,他再一次看到了他父親就坐在院子里看著他,這個鏡頭,是最清晰的,赤裸裸的怒視他。最後小庄,死了,這個他唯一的朋友,一個在他心裡他不敢去想哥哥的時候就把他當哥哥看的人,死了。這個變故,在他心裡,是父親對他的懲罰。這個時候,他不僅僅是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了,他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理智,陷入瘋癲初期,於是開始對身邊的人講些神論。這個時候,他已經陷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始幻想自己的預言變成現實。
他在樹上的鏡頭都是現實,因為他看到哥哥的時候在潛意識里是爬上了那顆弔死他哥哥的樹。其他的都是幻想。我一一說給你們聽。
第一個幻想是停水,他認為停水他早就預料到的,其實他是在幻想里為自己找了一個借口。小梅走的是因為他已經瘋癲了。他認為小梅不理解他,他後來還幻想小梅和他一樣會算卦,算準了會再回來的。他笑這說的這些,其實已經是奢望的笑。
第二,他幻想他預言二豬出事的事情成真了,村長親自來送錢給他,他還耍了個聰明騙二豬下跪磕頭。這個時候,三弟已經和母親領了搬遷費離他而去去了新城,廣播特別交代了一戶一份,人不能把錢看的太重和還錢的事情是他心裡沒了的事,這些都是報復性和留念性的幻想。下面的鏡頭是他在樹上笑,滿足的笑。
第三個,他算的開業日期是13月18日,別人還唯唯諾諾,這個是諷刺的幻想,下面的鏡頭也是他在樹上笑,這個是充滿了諷刺的笑。
第四個,他在剪綵完以後的言論,明顯的證明了這個是幻想,只是這個是體現了他個人理想的幻想,這個笑,是夢想成真的得意的笑。
最後一個,他幻想小梅帶孕回來了,而且已經能開口說話,這個體現了他其實對小梅心存芥蒂,是自卑的結合,這次他真心的笑了,是幸福的笑。
樹,是他的名字。
摘自網路
㈤ 蘭帕德獲得過什麼榮譽
姓名:蘭帕德 性別:男
英文名:Frank Lampard 出生年月:1978.06.20
身高:183cm 體重:78kg
國籍:英國 籍貫:英國
項目:足球 位置:中場
俱樂部:切爾西 國家隊號碼:8
斷腿之痛
蘭帕德出身於足球世家,父親老蘭帕德和叔叔哈里-雷德克納普都曾是英格蘭國腳。1994年,蘭帕德成為西漢姆的一員,當時他的父親在該隊任助理教練。蘭帕德的第一場職業比賽是代表斯文登隊踢的,那是1995年10月7日,他被租借到了這支英乙球隊,96年1月他回到西漢姆,不過很少有出場機會。
1997年3月15日,蘭帕德在同阿斯頓維拉的比賽中右腿骨折,加上事業發展不順,他的職業生涯遭遇了首個重大挫折。
鐵人紀錄
首次代表國家隊參賽:1999年10月10日 英格蘭VS比利時
西漢姆聯隊培養的眾多年輕新秀之一,轉會至切爾西隊後成為球隊絕對主力。攻守平衡,大局觀也較強,在場上能起到協調攻防的作用。
轉機出現在1997年底,英格蘭21歲以下隊主帥皮特-泰勒將蘭帕德召入隊內,這極大的鼓舞了他的信心。98-99賽季,蘭帕德逐漸成為了西漢姆的主力,隨隊獲得聯賽第五,與喬-科爾、卡里克、里奧-費迪南德等人組成了著名的西漢姆青年幫。這一年,他還入選了英格蘭成年隊(但沒有出場)。2001年夏天,俱樂部發生人事變動,父親和叔父相繼離開,蘭帕德也轉會去了切爾西。
從加盟之初直到今天,蘭帕德逐漸成為了英超最引人注目的中場之一,他被認為是這三年進步最快的英格蘭球員。04-05和05-06賽季,蘭帕德幫助切爾西蟬聯英超冠軍,還創下了連續出戰164場英超的紀錄(01年10月13日至05年12月28日)。
全能和犀利
作為中場,蘭帕德的進球率十分驚人,前插進攻和遠射是他的得分利器,近三個賽季聯賽進球數都達到兩位數,05-06賽季還打破了斯科爾斯、皮雷的紀錄,成為單賽季英超進球最多的中場。
除了進球,蘭帕德的各項技術較為均衡,長傳和調度准確,而且還是定位球的主罰手,經常助攻隊友破門,同時,他還承擔相當的防守任務,穆里尼奧稱蘭帕德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場」,這一觀點得到了前德國著名自由人薩默爾的認同。2005年,蘭帕德在世界足球先生評選中位列第二,僅次於小羅。
國腳經歷
蘭帕德沒有入選02年世界盃的陣容,但近年來的強勢崛起讓埃里克森注目。2003年8月20日,蘭帕德首次代表英格蘭隊出戰,在3比1擊敗克羅埃西亞的比賽中還攻入一球。04年歐洲杯上,蘭帕德是英格蘭隊發揮最好的球員,他在4場比賽中攻入3球,是隊內的第一得分手。
在德國世界盃上,蘭帕德是英格蘭的中場主力,他和傑拉德將成為搭檔。在過去的一些比賽中,「二德」無法共存成為一個說法,蘭帕德期望用自己的表現,打破這一怪圈。
㈥ 自我認同感有幾種狀態
1、擴散(diffuse)狀態:個體既不能進行同一性探索,也不能進行自我決策;
2、取消()狀態:個體只是在父母價值觀的基礎上做出承諾,而不進行自我探索。
3、探詢(Moratorium)狀態:個體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未曾做出決策。
4、達成的認同(achieved identity)狀態:個體在自我探索的同時也有一個堅定的承諾感。
個體依據個人的經歷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後現代」的西方社會,個體通過向內用力,通過內在參照系統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們由此形成自我認同的過程。
個體是依據個體的經驗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自我認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覺的存在。但自我認同並不是被給定的,而是作為個體動作系統的連續性的結果,是在個體的反思活動中必須被慣例性地創造和維系的某種東西。
自我認同是個體對「過去我」、「現在我」、「將來我」產生內在的連續性,也是個體「現實自我」、「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一致性關系的體現。人通過形成自我認同知道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麼地位。
自我認同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性中的意識屬性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顯著特性。當意識的客體為自己時,我們稱之為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個體在人類社會環境中,接受教育,繼承社會文化,成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與其自我意識的日漸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認同則是自我意識中核心的自我調節系統。個體形成自我認同是每個人在青年時期所遇到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個人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
㈦ 有誰知道蘭帕德的資料,他究竟多大了
蘭帕德--英格蘭
姓名:蘭帕德
生日:1978年06月20日
血型:型
郊力球隊: 切爾西 體重:公斤
位置:中場
身高:183厘米
切爾西 俱樂部號碼: 8號
國家隊號碼:11
職業生涯
賽季效力球隊出場進球
1994/1995西漢姆聯隊2-
1995/1996斯萬塞隊91
1996/1997西漢姆聯隊13-
1997/1998西漢姆聯隊314
1998/1999西漢姆聯隊385
1999/2000西漢姆聯隊343
2000/2001西漢姆聯隊366
2001/2002西漢姆聯隊374
2002/2003西漢姆聯隊325
2003到至今切爾西
球員介紹
蘭帕德是這個賽季切爾西的一面旗幟,他幾乎踢滿了全年的所有比賽而且狀態持續穩定,更為可貴的是,蘭帕德還是一名幾乎無所不能的全能選手,他可以在防守中毫不惜力的奔跑和攔截,可以在進攻中前插破門,更重要的是,他的傳球組織是盤活切爾西中前場的關鍵。在英格蘭隊,蘭帕德的涌現給埃里克森提供了更大的選擇餘地,他既可以和傑拉德搭檔中路,又曾被安排到左前衛位置,可以預見,在今夏的歐錦賽中,蘭帕德有望發揮在切爾西本賽季的作用,帶給人們最大的驚喜。
蘭帕德簡介
切爾西副隊長,2001-2002賽季由西漢姆聯加盟切爾西,三個賽季以來位置一直非常穩固,英超出場113場,打入21球,是球隊中場不可或缺的人物。上賽季總共為球隊貢獻15粒進球,是隊內的第二得分手。代表英格蘭國家隊參加了2004年歐洲杯。
體能極其充沛,這使得他能為球隊長期連續作戰。全能型中場,勝任每一個位置,防守積極,插上助攻很有威脅。
蘭帕德,1978年6月20日出生,今年26歲.
蘭帕德,一個大器晚成的全能中場;一個曾經在英格蘭國家隊苦苦等待主力位置的邊緣人物.
不記得他是何時加盟了切爾西,因為當時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庸之輩,我甚至都沒搞清他的國籍,只是印象中隱隱約約有著這么一個人,選擇了這么一個號碼--8,是的,8號,和傑拉德一樣的號碼,和許多中場球星一樣的號碼.我開始關注他.
2002年,英格蘭輸給巴西,從世界盃上鎩羽而歸.此時的蘭帕德在何處?他甚至連英格蘭的替補都沒當上,或許埃里克森還沒能叫得上他的名字.當小貝歐文飛抵日韓時,23歲的蘭帕德只能在家中看著電視,看著屏幕上的斯科爾斯,想像著有朝一日能象他那樣披上英格蘭隊的雄師戰袍.23歲,一個尷尬的年齡.在英格蘭這樣一個多產少年英雄的國家,23歲即便成名了,或許也稱不上新星了吧.可是他還沒有成名,還沒有讓埃里克森正眼瞧上過一眼,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那便是象斯科爾斯一樣,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去,讓世人領略他的風采.
03-04賽季,阿布來了,帶來了盧布也帶來了一大鑼球星.隊內的氣氛空前緊張起來.這么多球星該如何安排出場?怠慢了任何一個都不行啊---輪換制就這樣出爐了.那時的蘭帕德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一個在中場苦苦找尋位置的毛頭小子.看著那麼多球星圍在身邊,他緊張過,徘徊過,迷茫過."該離開嗎?這里會有我的位置么?"或許蘭帕德在心理曾經這樣默默地問過自己.然而,他不會選擇離開,因為他的性格---一個天生的勇士,是不會選擇這樣窩囊的離開的.不過,他還是缺乏自信,拉涅利深知這一點,便對他說:"放心吧,小夥子,不管買來多少球星,你永遠是我計劃中的一部分."也許當時的拉涅利只是為了穩定他的情緒,增強他的信心.可就是因為這句話,蘭帕德開始安心地踢球,一次次的用他那大炮般的中遠距離勁射攻破對方球門.於是,拉涅利真的開始信任他了,真的有點離不開他了;於是,在上賽季的輪換制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享受"過這般待遇的人.就這樣不知不覺的,他居然創造了一個連續上場的記錄,雖然具體數字我已記不清,但我知道,那是一個偉大的數據,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數據,一個屬於蘭帕德的數據.
埃里克森開始注意他,拉涅利開始推薦他.於是,他進了國家隊---那個夢寐以求的地方.他見到了小貝見到了歐文,還見到了斯科爾斯---那個曾經給他動力的曼聯球星.此時蘭帕德已經24歲,此時的英格蘭中場屬於斯科爾斯,貝克漢姆,巴特以及那個還比他小2歲的利物浦小子傑拉德.埃里克森是一個保守的教練,他不會輕易改變已經成型的陣容,於是,蘭帕德只能在替補席上苦度光陰,他需要挑戰的不僅是英格蘭中場的F4,還需要打動倔老頭的芳心.就這樣來來去去,他始終在切爾西保持著高效的進球率,也始終在國家隊苦苦找尋機會.
那一天終於到來了,不善於記數字的我又忘了具體的日期,只記得那是一場對克羅埃西亞的友誼賽,中場主力的受傷給了他機會.上天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的,他上場了,他進球了,他歡呼了.他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
然而,一場友誼賽遠不能打動埃里克森,即便他已足夠好,即便拉涅利一再苦口婆心地勸導老頭子,蘭帕德始終只能在邊緣地帶苦覓機會.他郁悶,他傷心,但有準備的勇士是絕不會輕易倒下的.回到切爾西的他越發勇猛,拉涅利越發離不開他,他終於確立了在切爾西中場的核心地位.那個賽季,他居然成為了切爾西的頭號射手,這對一名中場球員來講,是多麼的不容易啊.終於,輿論開始為他打抱不平,球迷開始支持他出任主力,埃里克森開始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2004年悄悄降臨,這是一個有著歐洲杯的大賽年.蘭帕德開始躍躍欲試,他知道,那個夢想很快就可以實現了.5月份的熱身賽上,老頭子還在猶豫,到底該給他安排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中路有了傑拉德和斯科爾斯,似乎已不再需要他,右邊路有了小貝,那就只能是左邊了.然而,他並不適應那個位置,有時老頭子也會讓傑拉德跑到左邊,讓他站在中路,可情況荏苒不那麼理想.終於,在歐洲杯到來前夕,老頭子做出了一個決定:蘭帕德和傑拉德搭檔中路,小貝在右,斯科爾斯居然被擠到了左邊,而巴特則失去了主力位置,這一切都是因為他---25歲的蘭帕德.
他果然沒有辜負老頭子的信任,在第一場對法國的比賽中,正是他,接小貝任意球,頭槌破門得分,一度把法國隊逼入絕境.如果不是因為最後關頭全隊的放鬆大意,賽後,他一定能成為英雄.小組賽最後一場對克羅埃西亞,多麼熟悉的名字啊.如果在當初的友誼賽上沒能進球,或許他還不能那麼快地打動老頭子,把他留在國家隊中.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應該感謝克羅埃西亞.不過,蘭帕德絕不會讓這種感激心理變成仁慈的理由,下半場,他在中路的一腳勁射,攻入了錦上添花的一球,穩定了軍心,徹底使對方崩潰.多麼熟悉的一腳球啊,曾幾何時,在這個位置上經常能看到斯科爾斯如此精彩的表演,然而,事過境遷,已經30來歲的老將,早已被這個年輕有為的後生擠到了根本不能發揮特長的邊路.在這一刻,蘭帕德真的勝利了.
小組出線後,他們遇到了東道主葡萄牙.又是在領先的大好局勢下,他們被對手在終場前扳平了比分,又在加時賽下半場讓葡萄牙反超成功.當時,我痛苦絕望地關上了電視機,不願親眼看到心愛的英格蘭出局後悲傷的淚水.在那一刻,我已經放棄了,還剩十幾分鍾的時間,在全場被動挨打的情況下,他們又能挽回什麼呢.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任憑淚水打濕枕巾,不知不覺就到了天亮.當我帶著最後一絲僥幸打開電視機看新聞的時候,我看到了他---那個勇士蘭帕德,居然在終場前頑強地扳平了比分.他沒有過分地慶祝,然而,在他堅毅勇敢的眼神中,我讀出了整個球隊的精神---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罰點球時,他曾經站出來問小貝是否要他第一個罰,可小貝拒絕了,結果釀成了悲劇.那一瞬間我已經不再悲傷,我明白了比勝利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葡萄牙勝利了,但幾乎沒有聽到批評英格蘭的聲音,就如黃健翔比賽結束後說的那句話:"今天沒有失敗者."我想,這多半是因為蘭帕德最後關頭的頑強一搏吧,他,確實是條漢子!英格蘭沒有輸掉精神!
歐洲杯後不久,斯科爾斯正式宣布退出英格蘭國家隊,他要把更多的機會讓給這個年輕人,讓他徹底掌控英格蘭的中場發動機.
回到切爾西時,主教練換成了穆里尼奧.他已經在歐洲杯期間隨阿布的豪華艦艇拜訪了蘭帕德和特里,也親眼目睹了蘭帕德的英勇頑強.當他帶著三個進球和一肚子悲傷回來時,再也不會去擔心主力位置.穆里尼奧急切的要跟他續約,給了他全隊最高的工資待遇,他自然是毫不猶豫的簽了字,因為,他愛切爾西,他要在這里成就一番事業;也因為穆里尼奧對他說過:"我要把你培養成又一個德科.""德科",哦,是他,那個葡萄牙隊的靈魂."我一定要超越他,將來帶領英格蘭隊再次挑戰他們."蘭帕德在心理又一次默默許下了心願.這次續約成功,被穆里尼奧稱做是這個夏天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一次交易,即使他又花了好多錢引進了一批球星.
新賽季很快到來,容不得他過多的沉浸在歐洲杯失利的痛苦中,如今的他已經成了切爾西的副隊長,肩上的擔子更加沉重,然而,他,不會再害怕.
賽季初,蘭帕德狀態不太理想,遲遲不能打破進球荒.當切爾西遇到利物浦,當蘭帕德遇到傑拉德,當兩個8號在中場面對面較量時,本期望能看到他神勇的表演,可是等來的卻是他一次次的失誤,一次次的力不從心.解說員說:"他累了."的確,踢了那麼多的比賽,場場都上,場場都要踢滿90分鍾,從上個賽季一直延續到這個賽季,即便他有著"鐵人"的稱號,即便他有著鬥牛般的精神,他終究還是會累的.於是,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個叫羅本的小夥子一次次的進球,一次次地搶走他的風頭.他,真的已經不再是核心了嗎?"不!"穆里尼奧的堅定再次給了他信心.從他淡然的眼神中我讀出了成熟的涵義.是的,26歲的他,已經長大了,真的長大了.他再也不象上賽季那樣時時刻刻沖鋒在球隊的最前線,象一個前鋒那樣去追尋進球.然而,這樣的蘭帕德才是最恐怖的.他隱蔽在前鋒後面頻頻輸送炮彈,一次次的為進攻隊員創造機會.防守時,他又與馬克萊萊構築了一道堅固的中場屏障,切爾西能保持這么長時間不失球,有特里和門將的功勞,自然也有他和馬克萊萊的作用.昨天,又看了一場東方衛視錄播的比賽,羅本依舊神勇,在邊路左突右擋,如入無人之境,這讓我想起了當年的那個蘭帕德.再回頭看看他,發現他釋然地上前與隊友一起慶祝,別忘了,羅本進的那個球,蘭帕德塞的直線實在是漂亮,解說員也不禁感嘆起來.如果說,切爾西是一架飛機,羅本和達夫是翅膀,德羅巴是機頭,特里和切赫是機尾,那麼蘭帕德,就是那個最為重要的中場發動機.他不必每場比賽都有進球,不必去跟隊友爭奪功勞.他只需在中場維持秩序,什麼時候該攻什麼時候該守,什麼時候該控一下節奏,什麼時候該傳球,什麼時候該射門,他都把握得恰倒好處.當隊友狀態好時,他站在後面默默支持,傳送炮彈.當隊友狀態都不好時,他就挺身而出,為球隊攻城拔寨,充當關鍵先生.如今的他依然場場首發,依然會時不時的疲憊,但穆里尼奧不用擔心,因為他已經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在該發威的時候做出應有的貢獻.他是切爾西真正的核心,就如拉涅利當初所說的,不管買來多少球星,他的地位永遠都不會變.
就在不久前,他以絕對的優勢被球迷評為2004年英格蘭最佳球員.在他身後,有魯尼小貝歐文這樣的知名球星.他不象魯尼那樣出生牛犢不怕虎,也不象小貝歐文那樣永遠生活在聚光燈下.他很少傳出誹聞,很少有事情能讓他分心,他只想一心一意地做好中場指揮官,一心一意地向德科靠攏.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會根據球員的名氣來投票,他們是觀眾,切切實實懂球的觀眾,他們會根據自己對球員對比賽的理解來投出神聖的一票,蘭帕德---是他們心中當之無愧的最佳!
比賽日復一日地進行,26歲的蘭帕德還在成長,關於他的故事還在繼續.蘭帕德已經默默許下了很多心願,也正在默默實現著他的理想.一位切爾西的中場帥才,正在努力著,讓世界發現他的價值.2006年,他會和傑拉德一起,用兩個8號的傳奇撐起英格蘭明天的太陽!
㈧ 《HELLO,樹先生》到底要給我們表達個什麼怎麼看不懂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名叫「樹」的主人公的故事,主角的性格就如他的名字一樣,在看慣了自己身邊的人很有成就而自己卻一事無成的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這部電影是一部少見的關於農村題材的電影。
不僅是王寶強演繹的這個人物,現在農村裡有許多或多或少與「樹先生」的遭遇相近的人物,
大家都是最基層又沒有背景的小人物,這就像是大作家魯迅的筆下阿Q一樣的人物。如果我們把整部電影都當做是一個神經病所做的幻想,也許心裡就不會那麼心疼這樣的一個小人物吧。
㈨ 孩子的快樂和高成就,這兩個到底能不能兼顧呢
孩子天性愛玩,而通往高成就的道路往往需要持續的能力發展和提升,這些都要花時間不斷練習。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就大體分出了三類,一類嚴厲高壓,以高投入高要求來換取孩子的高產出;另一類則覺得應試教育壓榨孩子太多,推崇放養教育,從不強迫學習;也有的家長在這兩類徘徊,一開始嚴厲教育,而後管不了乾脆放養,其實這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快樂和高成就其實可以兼得,這需要家長們的智慧。
"快樂"和"高成就"兩者一定是對立的嗎?在現在競爭力如此之大的兒童教育過程中,普遍的"補習班"、"興趣班"、"學前班"教育早已成為每個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該如何給予認同,這種認同不是單純的誇獎:"你好棒"、"你好聰明"、"你畫的很好"、"你唱的真好"這種隨時隨地都可以脫口而出的贊美,而是要具體地誇。
比如:"你這次畫的城堡的顏色和構造我都很喜歡,比上次畫的好很多,真的不錯!"
"早上你幫媽媽鋪床,幫了我一個大忙,真棒!"等等。
所以,要讓孩子"快樂幸福"和"高成就"完全可以靠父母的做法實現兼得,只要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在適當的時候輕推一把,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