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站運營三年工作經驗工資多少
這個很不好說的,因為一個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一樣的話就可能會回影響對這個技術或能答力的水平,雖然說年份可以說明工齡和你社會閱力的多少。但他卻決定不了你的工資多少。有的人水平一樣,技術一樣,思維也接近。但是工資就是不一樣。這也取決於你的言行,更有甚者與你長相有一定的關系。長得小小個,說話給人的感覺沒有自信,和一個長得一般,說話什麼有自信的人。你應該知道誰的工資會高一些了的。如果按工齡來算的話在深圳一般都會有4K-8K,范圍有些大,因為這要看項目不一樣的!
B. 工作3年了,應該拿多少工資才算正常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工作3年了,應該拿多少工資才算正常?
有經驗,有能力,如果有一定職位
應該不低於5千。
滿意採納哦!
C. 3年工作經驗 在北京薪資能到多少
朝陽區工資高一些。或者東直門。中關村那邊都是小公司,朝陽和東直門才是外企集結地
D. 做了三年的運營,薪資究竟有多高
1、BAT級別劃分
BAT及其他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職位都會劃分出相應的級別,大多數情況BAT的運營,到手薪資和他們的級別是匹配的。
阿里的P序列是技術崗,M序列是管理崗,M1相當於P6,最高的是M9(比如淘寶前CEO陸兆禧,就是該級別)。
網路從P1-P4都是基層,從P5開始,薪資差距開始拉大。P6基本屬於中層骨幹,據說P6以上開始享受網路的股票分紅。到了P9時就是總監級別。
騰訊的級別通道分成六個大級,每個大級裡面又分三小級,比如1.1、1.2、1.3、2.1、2.2、2.3,以此類推,但通常只能達到P4。
2、晉升方式
阿里晉升:
在阿里P是專家,M是管理。P5升P6相對容易,再往上會越來越難,只有達到M1(P6)後,才算是公司的中層。
一般到了M2,已經是團隊技術Leader,但是M1升M2非常難。
小甲是阿里的一名程序員,入職時是P1級別,一直在淘寶業務線工作,升到到P7,總共花了7年。
網路晉升:
應屆畢業生通常是就是P3,1年左右能升到P4,但如果部門業務足夠核心,或許1年就可以升到P4。從P3到P5需要花三年時間,接著從P5-P6-P7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晉升方式可以由自己提名,提名後進入考察期,主管設定考察期目標,考察通過後順利晉升,考察不通過維持原層級不變;
也可以由主管提名,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直接通過,但是如果現在的層級已經比較高了,那就不止是提名那麼簡單了。
由於網路核心部門老大話語權比較高,所以核心部門相對晉升容易些。
騰訊晉升:
騰訊目前的基礎職能崗位是1.1,本科畢業生是1.2,碩士以上畢業生是1.3。
多數人會卡在P2和P3的級別,升到P4相當困難。
小乙畢業2年半,從P1.2升到P3.1後發現,如果是做基礎架構、基礎組件、核心框架等工作的話,比較容易升,因為答辯的時候更有料。而如果是做業務的話,會累得跟狗一樣,比較吃虧。
騰訊一年會有兩次評估,如果評估成功會晉升一個子等級,子級別達到3後再升就是跨一個大級。
晉升標准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硬性指標,看工作年限,在此前等級的停留年限,所負責業務核心程度,是否有重大貢獻等等。二是看答辯,從P2.3開始對硬性指標要求較高並有嚴格面試。
小丙的個人經歷是:順利的情況下大概4年左右可以升到P3.1,一般來說30歲升到P3.1是比較容易的,大多數人都可以達到,但絕大多數人最終會卡在P3.3的等級上。
3、薪資結構
阿里:
阿里的薪資結構:一般是12+1+3=16薪
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拿到3個月
股票是工作滿2年才能拿,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網路:
月薪*14.6(12+0.6+2),其他崗位是月薪*14
T5以上為關鍵崗位,另外有股票、期權等
T5、T6佔比最大的級別,T8、T9佔比最小
騰訊:
騰訊薪資架構:12+1+1=14個月薪,通常會給到16個月薪-20個月薪
年終獎:看部門盈利情況,一般是3個月薪
4、工作三年
阿里:
小A入職是個可憐的P4,稅前只有可憐的4K ,在阿里待了長達6年後,3.75萬月薪,每年漲幅40%。
拿了6年的3.75萬月薪。算了下工資每年40%的漲幅。是不是很NB? 可是走之前也才剛過30K, 因為入職是個可憐的P4,稅前只有可憐的4K 。
網路:
小B2013年加入網路,任職產品經理,P3級別(基層),1.1萬月薪,年終績效2個月,年終獎2個半月;
2014年晉升到P4級別,1.35萬月薪;年終績效1個月,年終獎8個月
2015年晉升P5級別,1.56萬月薪;年終績效不明,今年公司據說不會有很高的年終。
小A這樣的就是網路普通員工,兩年漲薪40%+。
騰訊:
小C2011年2月份研究生畢業進入騰訊,每個月9K+(現在騰訊的起薪已經是14K+)
2014年離開騰訊,每個月19K左右,中間有兩三次20-30%的調薪,也就是每年漲薪20%。
但是小C又說,大部分時候如果不是優秀員工,真的很難有20%以上的調薪,優秀員工人數占總員工人數的5%-10%。也就是每100個騰訊員工里,只有5-10個人每年漲薪20%以上。
2014年到2015年,在阿里待了幾個月,27K+股票,P6+職位。不過據小C了解,給他的薪水有點偏高,有可能跟他在騰訊的經歷有點關系吧。
2016年5月份,開始在一家公募基金做互聯網金融。
E. 互聯網行業搞網站策劃與運營的,3年工作經驗,在我們西安工資有多少 謝謝咯!!
互聯網產品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被提出來,大約也就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再強調策劃-設計-開發-運營這些專業分工,又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上個月,有兩位同事連續和我談到同一個問題:什麼是產品運營?看看業內的運營人員,大部分被稱作「社區管理員」或者「活動策劃」,小部分被稱作「內容審核員」,聽上去都不是高級崗位。甚至可以說,大部分運營工作都是前景平平的普通崗位。這時大佬發話了:要升職加薪,行,你先告訴我,產品運營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別說價值了,就連產品運營究竟是干什麼的,這個概念也模糊不清,缺乏一個標準定義。有時候跟客服混淆在一起,有時候跟推廣混淆在一起,有時候跟編輯混淆在一起。即便聲稱「運營很重要」的人,也未必能解釋這一點。基本上運營工作就是個跟內容,跟用戶打交道的大雜燴。但你沒法這樣跟大佬去講。甚至解釋給自己聽,也覺得含混,糊塗。一筆糊塗賬,怎麼讓人家來重視你?跟同事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試圖作一些總結。1、內容建設需要運營的產品,基本上是內容型的產品,受到「趨同擴散」法則的影響。因此必須得建立內容標准,什麼樣的內容是好的,被提倡的;什麼樣的內容是不好的,不受歡迎的。建立標准有兩個手段,首先是審核,將不適當的內容和申請給剔除出去;其次是推薦,利用加精、置頂、推薦位更新、專題製作等方式,讓好的內容增加曝光率,在鼓勵作者的同時也傳播了內容價值觀。與傳統編輯工作不同的是,運營人員追求的並非流量,而是內容價值觀的普及,通過內容價值觀來篩選用戶群,再引導用戶群去自發維護適當的內容氛圍。如果沒有運營工作,內容就會泥沙俱下,劣質的內容驅逐優質的用戶,目標用戶難以在這里找到歸屬感,廣告垃圾泛濫,使產品失去控制。也有人說,版主不就是干這事情的嗎,為什麼還需要專職的運營人員?這問題解釋起來比較復雜。首先,版主也是需要發掘和管理的,干這事兒的通常是專職運營人員。其次,只有在一個成熟的社區,版主才能獲取足夠的成就感,他的投入才是可信賴的。那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答案是,先由專職運營人員將社區推向成熟,再將管理職責逐步下放給版主和站長。最後,版主管理制僅在論壇化的公共中心生效,並不適合所有的內容型產品。除此之外,對於內容公共中心的主題和人群細分(比如開版),使閱讀和討論更有針對性,也是另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內容建設任務。2、用戶維護根據產品性質的不同,用戶維護的手段也千差萬別。共通的部分,一是建立和完善幫助系統,發布友好的產品公告;二是解決用戶的投訴和困難,尤其與高端用戶保持密切聯系,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人工服務;三是主動邀請有價值的用戶前來嘗試產品,拉人入伙。對某些強調等級許可權的產品,用戶維護包括對用戶等級的審核,控制精確的升級,降級。對某些社區化的產品,用戶維護包括調節用戶群的矛盾,裁決爭議,調和氛圍。對某些新推出的產品或功能,用戶維護包括引導用戶了解特色,適應場景,融入社群之中。相比起內容建設來說,用戶維護的工作通常瑣碎,很難作量化的評估,也就很容易被低估。但如果我們換一個宏大的說法:用戶維護,即用戶群與產品之間的情緒管理,即這款產品的公共關系管理,這其實更接近本質。以「管理員」虛擬角色直接面對用戶的運營人員,在某種意義上代言了產品形象並與用戶對話,他們面向高端用戶或群體用戶提供的客戶服務,資源投入低而情感附加值高,能夠非常有效地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產品品牌形象。3、活動組織產品活動通常有三種,一種是內容導向的,引導用戶產出符合要求的內容,藉此傳播產品的內容價值觀。一種是社群導向的,通過煽動用戶互動來推動社群關系的擴展,活躍社群氛圍。一種是產品本位導向的,通過大眾化的參與來普及產品特色,加強產品品牌。不論哪一種活動,都需要方案策劃,頁面設計,組織實施。都需要專業的運營人員來操作。所謂「專業」,不是指他點子多,點子鬼,而是指他非常了解自己的產品,非常了解自己的用戶,能結合產品特點和用戶特點去策劃組織活動,能控制好活動的氛圍和節奏,最終為產品帶來計劃內的促進效果。如果按照這個標准,現在大部分的產品活動都是盲目的,低劣的,雜亂而無章法的。這說明產品運營人員還不夠成熟,也說明大佬對活動還不夠重視。在國內的互聯網環境中,用戶普遍存在無所事事的狀態。寂寞,又不知所措。如果一個產品為用戶製造更多的話題,帶來更多的玩法,就容易得到他們的忠誠。單純靠產品本身實現這一點殊為不
F. 為什麼招聘時都寫要三年工作經驗
【為什麼很多公司招聘都要求有工作經驗?】
謝謝邀請。我是湯帥,一個自由設計師。
在招聘廣告中,除了實習崗位以外,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在招聘條件上寫明需要有1-3年工作經驗的人,這是為什麼呢?
而進入職場1-3年的人,他們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在他成長的1-3年裡面已經發生過足夠多的狀況讓他可以應對一些小場面,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三、工資不會太高
進入職場只有幾個月的,只是都是沒有經驗的大學生的實習標准,現在的學校很注重畢業實習,幾乎每個學生都有幾個月的工作經驗。
而行政主管、銷售主管等崗位,最起碼也需要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工程師、會計、區域經理等崗位,通常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工作經驗。所以1-3年工作經驗的人的工資僅僅比實習生高一點,但是工作能力卻比實習生高出許多,所以這一點錢,老闆還是願意出的。
今日互動:你覺得還有其他與客戶溝通的思路嗎?
P.S:我是湯帥,有需要可以留言聯系我。
P.P.S: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贊吧!
我是湯帥,知名PPT定製設計師,職場技能優秀回答者。學點新鮮有趣的職場技能,關注我准沒錯。
G. java3年經驗薪資多少
那要看有多少水分了,水分少的加上會吹牛逼的估計得有個1.2K-1.8K,實力超強的20K+也不是沒可能。
H. #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運營崗位,通常工作3年,且具備一定能力,一般工資多少
應聘來管理崗可能好點,普通源崗一開始很低的,都是工作過程看能力,看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效益,你要是有能力有工作經驗,你就找有發展前途的公司,這樣有能力的人爬的更快,希望可以幫到你 來自職Q用戶:最近上火頭疼。
看幾線城市,杭州這種,一般都有個6-8k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I. #自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有一年工作經驗,工資大約是多少呢
如果你只是寫手你可以要工資3000-4000,如果你會策劃活動,處理圖片,排版很漂亮的話你可以回要4500以上 來自職Q用戶:苟答先生
一年工作經驗可能不算多,估計在4500-6000之間,可作為參考! 來自職Q用戶: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