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三五規劃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現在規劃完成了嗎?
寫一下怎麼組織安排的,比如成立領導組織 印發工作方案 層層進行動員
最後寫一下規劃編制進展到了哪個地步
你搞不定的話,看我頭像我可以幫你搞定一篇
望採納
⑵ 結合十三五規劃社會發展的理念,談談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如何去做好本職工作
十七大報告旗幟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科學描繪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前景,是我們黨在新時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就如何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也想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是認真研讀黨的十七大文件,准確領會好黨的十七大精神。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胡錦濤總書記面對國際國內局勢變化的新考驗和黨的自身狀況變化的新考驗向全世界作出的重要宣示。作為一名普通黨員,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政治理想和信念,事關政治方向,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當前,我們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最集中的體現,就是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其次,要加強學習。通過學習,深入理解十七大的精神實質、思想內涵和基本要求,不斷強化學以致用能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更加自覺、主動地用會議精神指導工作實踐。
二是從自我做起,把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落實到干好本職工作上。一名黨員的作用,對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來說,就像一台機器上螺絲釘,螺絲釘雖小,作用卻不可低估。我們每個黨員都在一定的崗位上承擔著任務,都與行業的改革與發展直接相關。如何按照十七大要求,使廣大黨員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 落實到每個黨員的具體任務就是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反映在現實工作中,就是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在工作上工作本領、工作水平、工作質量比別人更高一籌,工作作風比別人更加扎實一些。能立足本職崗位,從自我做起,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政治熱情,自覺接受教育,經受鍛煉,出色完成本職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十七大宏偉藍圖的實現做出貢獻。 三是必須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設」這一新概念,使黨的建設由原來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四大建設,發展成為現在的五大建設。由「反腐倡廉工作」到「反腐倡廉建設」,是反腐倡廉理論的重大創新,是對反腐倡廉要求的重大躍升,意義深遠。它體現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針,體現了「懲」與「防」的有機結合、「破」與「立」的有機統一。我們講「不破不立」,「破」是「立」的前提和基礎,「立」是的「破」目標和歸宿。只有從「建設」的高度抓反腐倡廉工作,才能適應反腐敗斗爭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特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繫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關繫到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只有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適應當前反腐倡廉形勢的客觀要求。我們要更加重視反腐倡廉建設,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全黨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濃厚氛圍。
總之,黨的十七大為黨的建設和黨的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教研部作為黨的建設的教學和研究部門,對宣傳貫徹好十七大精神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在率先學好十七大文件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做好理論武裝工作的新思路,堅持用科學的方法積極傳播其精神,使其盡快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切實轉化為各級幹部和群眾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轉化為觀察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轉化為指導各項具體工作的行為准則,真正做到認識上有新提高,運用上有新收獲,實踐中有新成效。
⑶ 十三五規劃審稿發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內規劃容綱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⑷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關於綠色發展有哪些新亮點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的「綠色發展」是具有原創性的發展觀。應當說有三類發展觀:第一種是黑色發展,既吃祖宗飯,又造子孫孽;第二種是可持續發展,已經吃了祖宗飯,沒有辦法,那麼下一步就是不造子孫孽,這是底線;第三種是綠色發展,可以表述為「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本質上是當代人對未來進行生態投資,即所謂「種樹」,形成新增生態資本,使「後人乘涼」。當然,後人也很快成為前人,需要一代一代地「種樹」,一代一代地投資生態資本。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綠色發展不僅保證可持續發展,更保障後代人生態資本的持續增加和永續發展。
從一個國家的各類資本視角來看,在十多年前設計「十一五」規劃時就提出,中國最緊缺也最稀缺的資源是生態環境資源,而日益豐富的資本肯定是人力資本和物資資本。因此,根據不同資本的替代性,可以通過物資資本、人力資本、知識資本、技術資本對生態進行長期投資,形成生態資本積累。實際上,綠色發展本身就是科學發展觀,真正體現了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理念。
綠色發展的路徑
怎樣在「十三五」規劃中體現綠色發展?我認為至少要有「兩降低、三提高」,即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強度(為達到消耗總量峰值做准備)、主要污染排放總量(與經濟增長脫鉤),提高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率、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資源生產率水平,明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實現從世界經濟總量第二大國到世界經濟強國的重大轉變。
第一,需要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強度,為達到消耗總量峰值做好准備。首先是煤炭消耗達到峰值,實際上現在已經處在高峰並下降的過程;其次是使工業用水總量達到峰值,實際上近幾年已經開始有所下降,我們希望能夠盡早實現工業產值增長與工業用水量脫鉤;再次是使農業用水總量達到峰值,盡早實現農業增長與農業用水量脫鉤,減少下來的工業和農業用水量可以轉用於生態水。
第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與經濟增長徹底脫鉤。「十二五」時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已經呈現下降趨勢,到「十三五」時期還要進一步大幅下降,最終實現與經濟增長、城鎮化發展等徹底脫鉤。
第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這就需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技術進步來促進經濟增長;還需要通過結構變革,促進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中國的農業勞動力絕對數在大幅度下降,從2010年的27931萬人減少至2014年的22790萬人,凈減少5141萬人,平均每年減少1285萬人。農業從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比重從2010年的36.7%下降至2014年的29.5%,下降了7.2個百分點。這就會產生一個結構效應,促使勞動力從低勞動生產率部門流向高勞動生產率部門。
第四,提高勞動生產率增長率。顯然,過去幾年農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率只有4%,但是農業勞動生產率卻保持7%以上的增長率,就是因為農業勞動力的絕對數大幅度下降,從而帶動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十三五」時期會採用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指標,目的就在於促進效率的提高。
第五,提高資源生產率水平。這是最核心也最有效率的綠色發展指標,包括提高土地生產率、水資源生產率、主要原材料生產率、能源生產率等。在這方面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最大,更有提高的空間。
因此,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是要從「黑色增長」轉變為「綠色增長」,而綠色增長的路徑則是「兩降低、三提高」。
綠色發展的目標
黨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出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從「九五」到「十二五」,提出的目標基本上都是遏制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基本趨勢,因此這次提出的目標具有標志性意義。可以說,「十三五」規劃是最典型的綠色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大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第一,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我認為主要還是對煤炭消費總量進行控制,這對於減少碳排放與二氧化硫排放來說是最核心的部分。如果能控制好煤炭消費,就會對整個生態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第二,對用水總量進行控制。2014年全國用水總量達到6220億立方米。從發展規劃的角度來看,希望到2020年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實際上經過節水(特別是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甚至還會低於這個目標。
第三,對建設用地總量進行控制。中國的耕地總面積長期以來持續波動性上升,到1957年達到歷史最高峰,而後一路下降,一直到2005年,「十一五」規劃採用了耕地總面積的紅線,才使得這條下降的曲線呈現平行走向。此次進一步提出建設用地總量控制,會改變建設用地持續上升的局面,進而達到平衡,這對未來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現在很多地區(例如上海)已經明確提出建設用地總量不僅要控制,而且還要進一步下降。中央提出總量控制,不同的地區完全可以大幅度減少建設用地,大幅度提高建設用地的經濟密度,包括GDP密度、出口額密度、稅收密度、創造就業密度等,高效率使用已經開發的建設用地。
第四,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隨著經濟增長的下行,煤炭消費的增長速度也大幅度下行,今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就為碳排放進入低增長、零增長甚至負增長階段提供了良好條件。如果能夠通過若干個五年規劃這只有形之手,與市場機制這只無形之手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那麼未來,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並可以在2025年左右達到碳排放高峰。
第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什麼是主要污染物?「十一五」規劃提出2項,「十二五」規劃提出4項,「十三五」規劃到底是幾項?我認為一定要增加,但指標一定要落實到省、地級市、縣。什麼是大幅減少?我認為至少要減少10%,要研究討論有沒有可能在5年內減少10%以上。既然要提高環境質量,包括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質量指標,就必然要提出約束性的量化指標,即可測量、可比較、可公布、可監督。
總之,「十三五」規劃不僅是中國最典型的綠色發展規劃,更是世界最典型的綠色發展規劃;不僅指導中國綠色發展,還將引導世界綠色發展。
⑸ 如何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著力把握好三點:
一是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今後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井的重要階段,各種矛盾和風險明顯增多,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科學發展,妥善應對挑戰,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
二是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當前發展中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並存,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三是加快新舊發展動力繼續轉換,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台階。當前,我國發展正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台,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信息網路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從根本上說,發展的不竭動力蘊藏在人民群眾當中,九億多勞動力,一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展望今後五年,我們充滿必勝信念,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人民生活將會更加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