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作特長 > 技能特長民族獨舞

技能特長民族獨舞

發布時間:2021-02-02 16:46:42

Ⅰ 優美點的民族舞(獨舞)最好是三分鍾這樣的視頻

你可以找桃李杯大賽上的舞蹈,讓舞蹈老師給你扒盤,然後教你,截取一段卡在三分鍾內就好了
我覺得(草原2000)不錯,蒙古舞

Ⅱ 初中考特長生 民族舞 跳什麼舞蹈好

你基本功怎麼樣?很抄好的話可以學這個:【浮花戀影】(古典舞)背景音樂是(天下無雙)張靚穎唱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M1teVNcBFs/isRenhe=1 基本功一般的話可以學這個:比較簡單一點的。。【 臨水】(山東秧歌)琵琶音樂專輯《蘭》的其中一首音樂,音樂名稱為《摯愛》。 http://video.sina.com.cn/v/b/12328037-1366299151.html

Ⅲ 擁有民族舞特長的學生可以進那些一本

當然是進比較好點的藝術院校或者民族院校或外國語大學了,這樣的學校的舞版蹈專業會相對於更權加強勢一些,就業也相對於更加容易一些。
現在國內比較好的上述學校有中央舞蹈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等。上述大學中除了雲南民族大學以外都是一本大學。
而就業方向主要就是做影視演員,舞蹈演員,或者舞蹈教室。現在舞蹈很熱,就業前景也很不錯。
祝成功!

Ⅳ 五大民族舞蹈 個有個的特色 可怎樣才能跳好呢

傣族是一個有古者文化的民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行面也很廣,並各有特點。代表性節目總的可分為自娛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類。
1.自娛性的節目有「嘎光」、「象腳鼓舞」、「耶拉暉」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腳鼓舞」。
「嘎光」系傣語,「嘎」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攏、堆積的意思。「嘎光」可譯為「圍著鼓跳舞」,也可譯為「跳鼓舞」。西雙版納稱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擺」、「寧擺」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個縣市,是在年節喜慶時,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場地,都可以跳的自娛性舞蹈。嘎光以象腳鼓、鑔等民族打擊樂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鑔的人也參加舞蹈,並且帶領眾人圍圈而舞。過去跳時,眾舞者可以隨心所欲的各自發揮,只求熱烈歡快。現已發展了很多統一動作和套路,動作與套路的名稱各地也不盡相同,並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節目。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還有兩名中老年婦女抬大鋩跳的「嘎鋩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溫」(軟舞)等等。
象腳鼓舞是自娛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
象腳鼓是根據鼓的形狀而取的名稱,傣族一般統稱「嘎光」,但對長、中、小三種象腳鼓又各有名稱。這種舞蹈以擊象腳鼓舞蹈為主,用鋩、鑔伴奏,也可鼓、鑔對舞。
長象腳鼓的鼓身長為一米八至二米,傣語稱「嘎光繞」,各地均有,但以瑞麗縣的最具代表性。長象腳鼓多用於伴奏,可以打出豐富多變的鼓點,並有一些鼓語,如「約筆洛,約筆洛,約必約哩哩」(意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也可邊擊邊獨舞,在展現擊鼓技藝的同時,以長鼓尾的大幅度地轉動擺動形成優美的舞姿。
中象腳鼓舞的鼓身長約一米多,這種舞蹈流行整個傣族地區,尤以德宏地區的潞西、盈江、梁河等縣和保山、臨滄等地最具代表性。中象腳鼓舞在鎔宏傣語稱為「嘎光」,也有稱為「嘎光武傑」或「嘎光黑拉」的。跳時一般是背鼓順圓圈而舞,可二人對舞,也可與擊鑔者對舞。在德宏芒市,過去有賽鼓的活動,以擊鼓聲的長短、音色的優劣、鼓尾甩動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為評比標准,勝者在鼓上掛銀牌。
小象腳鼓舞的鼓身長約六十厘米左右,流行於景洪、勐海、勐臘等縣,西雙版納傣語為「凡光托」。因鼓小輕便,可靈活舞動,因此這種舞蹈以競技為主,一般是雙人對舞,四人或集體也可。舞時有擊鼓追斗、退讓躲避、踢腿斗腳等動作,以能把對方頭上的「包頭」摘下為勝。
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於德宏地區的芒市、盈江、瑞麗等縣。「喊半光」為德宏傣語,「喊」意為「唱」或是「歌」,「半」意為「跟著我」或「圍繞著」,「光」即「鼓」;直譯為「跟鼓唱的歌」。跳時人數不限,動作隨意。
耶拉暉是流行於西雙版納地區的自娛性歌舞,過去只在潑水節時由男性跳,現已成為男女老少皆可參加的集體歌舞形式。這種歌舞動作簡單,舞時可自由發揮;但曲調固定,只要有人即興填詞並帶頭唱,眾人即可合唱。由於在唱句的尾聲時齊呼「耶拉輝,水一,水一。」所以這種歌舞就叫做「耶拉暉」了。
2.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魚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點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區、西雙版納地區及景谷、孟連、耿馬等縣都有流傳。孔雀舞,在德宏傣語為「嘎洛永」,在西雙版納傣語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表演時,舞者頭載寶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腳鼓、鑔等樂器伴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劇的表演。
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樣,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藝特長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獨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麗縣的藝人,他們以模擬孔雀走路、飛跑、吃水、抖翅、飛翔、開屏等動作,形成豐富的舞步;瑞麗縣半職業藝人較多,如瑞板、賀費、毛相、約相、旺拉等人,他們在表演上各有創新,以各自的流派風格而聞名全省。雙人孔雀舞也稱「凡南諾」,最具代表性的雙人孔雀舞流傳在景洪縣。「南」意為「高貴的女性」,「諾」意為「雀」或「鳥」;「凡南諾」可譯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現雌雄兩只孔雀的飛翔、相對而舞的情景。潞西縣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與魔鬼」的三人舞,後演變為獨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華麗,開合自如,吸引著廣大觀眾。景谷縣的孔雀舞屬歌舞劇表演,邊舞邊唱,舞蹈步伐較簡單,以走步和碎步為主,表演的是佛經故事「召賀罕打孔雀」。
3.傣族祭祀性的舞蹈只在民族雜居區流傳著幾個。
元陽縣的傣族村寨流傳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動時,以鼓為伴奏,師娘在祭台上邊唱邊舞,群眾在台下自由舞動,動作較簡單。
石屏縣的傣族居住地有「跳龍舞」),是在祭龍樹的活動中進行。舞時男巫手持帶環的鐵圈,女巫手持著羊皮單面鼓,由他們帶頭起舞,村民們合著節奏參與舞蹈。時而全體圍成圈,時而二人對跳,沒有固定形式和隊形,舞者隨心所欲地變換位置,只求情緒高昂,莊重熱烈。舞蹈動作簡單,步幅小,雙膝隨步伐做小幅度的韌性顫動,雙手上繞半圓,在左右腰側打鼓與搖環。
新平縣還有送葬時跳的「獅子舞」,跳時用嗩吶和鑼鼓伴奏;有一些套路,如圍棺而舞、棺前開路等。該舞的表演風格和音樂與漢族、彝族差不多,有吸收漢、彝族舞蹈音樂的明顯痕跡。
有些祭祀舞蹈如過去曾流傳於德宏地區的「跳柳神」和曾流行於江城縣的「貝馬舞」,現已無人再跳。明代《百夷傳》中描述的「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則婦人祝於屍前,諸親戚鄰人,各持酒物於喪家,聚少年數百人,飲酒作樂,歌舞達旦,謂之娛屍;婦人群聚,擊碓桿為戲,數日後而葬。」祭祀舞蹈場面,現也只在新平縣的傣族居住區還可見到:在吊喪的第二天,必須請吹鼓班子為死者跳舞(即跳獅子舞);婦女結伙與男人打鬧。說明明朝時存在的喪葬活動中的舞蹈至今仍有存在,只不過簡化了。
傣族另有一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傣族經歷過封建領主制社會。傣族成年男性,平時是農奴,戰時是士兵,必須學會一些舞弄刀、槍、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以備用於防身和參加戰爭。今天的傣族男子也繼承了這個傳統,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槍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傣族人自己解釋,「傣」有兩種含義:一是英雄勤勞的意思;一是酷愛自由的人,含有和平的意思。傣族也自稱為「魯傣魯喃」的,意為「傣家的兒子,水的兒子」。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們濱水而居,愛水、祈水,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話里,造物主英叭原來就是天空中的水氣;而人則是用水伴和泥土捏塑而成;傣族的祖先誕生於水塘。在有關「潑水節」的各種傳說中,盡管人物不同,但他們用水來制服火,用水來洗凈血污,用水來祈福等內容是相同的。
傣族人民勤勞勇敢,溫柔善良,這是大家公認的;「水一樣的民族」是對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們禮貌溫和,外柔內剛,智慧聰明又幽默談諧的性格像水一樣,有時似涓涓的細流,溫柔而細膩;有時像大江的洪流,迅涌而澎拜。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這種豐富多採的民族性格。傣族舞蹈的動作雖大多阿娜多姿,節奏較為平緩,但外柔內剛、充滿著內在的力量。既有瀟灑輕盈的「篾帽舞」,也有靈活、驕健、敏捷,且充滿陽剛之氣的象腳鼓舞、刀舞、拳舞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時而節奏緩慢單一,動作舒展,感情內在含蓄,時而節奏快速多變,動作靈活跳躍,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動律而形成的手、腳、身體「三道彎」 的造型特點,以及剛柔相濟、動靜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風格,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傣族的居地大多與緬甸、寮國、越南等國接壤,傣族人民善於吸收來自四方的文化精華,並能融於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種繁多、形式多樣的特點。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側。
旁一位手:雙手手腕蛇回來,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在大腿2側。
後一位手:雙手放在臀部後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開,手不能離身體太遠,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
側一位手:雙手放在身體的一冊,和一位手差不多。
基本動律:
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後仰,脊椎對著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樣!
2旁邊起伏:下沉的時候出右垮,雙膝向下彎,左膝*住右腳的膝蓋,上身向左比出,頭向右看,反方向動作,出左垮,右腳點地向左腿*,這個時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時候上身不能前侵後仰,保持正直,頂出右腰,頭往左看。
3腳部的正步起伏:當身體下沉的時候都有個抬腿,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向前頂(因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會很難看,一定要垂直向後踢腿,而且是勾腳,每當踢起時都要迅速,動作要做的干凈,還要帶有呼吸!當腿向後踢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時候出左跨,這個動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Ⅳ 民族舞蹈特長有哪些

特長抄1:情之所至,即興發揮。中國襲各個地區的民間舞蹈在流傳中,雖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規范,但也都有即興發揮的傳統,特別是在一些民間舞蹈家的身上這一點尤為突出。在他們情感最激動的時刻,常常是能出現閃爍著獨特光彩的舞蹈的時候。
特長2:自娛娛人,意旨統一。中國很多民間舞蹈常常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的統一。
特長3:情節生動,形象鮮明。中國的民間舞蹈很著重於內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傳說為依據,因此,人物形象鮮明、人物性格突出。
特長4:載歌載舞,自由活潑。中國民間舞蹈很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歌唱的緊密結合。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可以比純舞蹈易於表現更多的生活內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Ⅵ 特長都有哪些

特長指特別擅長的技能,或比一般人更突出,或達到一定的專業水準。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體育運動類:體育運動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逐步開展起來的有意識地對自己 身體素質的培養的各種活動。採取了各種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種形式的身體活動,這些活動就是人們通常稱作的身體練習過程。跑步、高爾夫、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冰球、籃球、旱冰等。

2、舞蹈藝術類:舞蹈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來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如鋼管舞、街舞、民族舞、芭蕾舞、桑巴舞等;

3、音樂藝術類:音樂藝術是用有組織的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表情達意、塑造藝術意象的表現手段,比如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繪畫是通過線條、色彩、構圖,文學是通過字、詞、句、篇來體現藝術意象。通常,人們正是以表現手段的不同來區分藝術的不同種類。如樂器演奏(提琴、笛、琵琶、古箏)、美聲、通俗流行聲樂等;

4、美術類:「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如素描、速寫、油畫、書法、水彩畫、水粉畫、陶藝、手工藝等;

5、其它:攝影、插花、茶藝、編織、剪紙、小品主持、文案寫作等。

(6)技能特長民族獨舞擴展閱讀

描述人的特長的詞語有八斗之才、博古通今、博學多才、才高八斗、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出類拔萃、經天緯地、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等。

寫特長時別寫類似個人興趣方面,比如愛唱歌、跳舞等,盡量寫寫對將來工作比較有幫助的個人特長,比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領導能力等,這樣的特長不僅能顯示你比較成熟,同時對你將來的發展比較有好處

Ⅶ 舞蹈高考男生古典獨舞或民族獨舞

古典:《孔乙己》 《乘風歸去》 《行吟》 《水墨孤鶴》。。。

民間:《吉祥樹》 《安代傳奇》 《巴郎》 。。。

閱讀全文

與技能特長民族獨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