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江是... 是...是...仿句
長江是發動機,是鼓舞的力量,是希望
❷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特點是怎樣的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特點: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包括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湖北及河南信陽市,是我國冬小麥的主要產區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的優質弱筋小麥產區。該區氣候濕潤,熱量條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地勢低平,土壤類型以水稻土為主,有機質含量1%左右。種植制度以水稻小麥一年兩熟為主,小麥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5月下旬至6月初收獲。
影響小麥生產的主要因素:一是前茬水稻成熟晚影響小麥正常播期;二是播種期降水較多,田間土壤粘重,影響秸稈還田、耕作播種質量;三是田間排水溝質量不高,漬害常常較重;四是高溫逼熟,爛場雨時有發生;五是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條銹病為害較重。
該區小麥秋播及冬前管理重點包括以下方面:
(一)播前准備
1.品種選用。選用高產、優質及抗濕、抗倒、抗病性強(主要是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和抗穗發芽的品種。長江中下游麥區的北部選用半冬性品種,南部選用春性品種。適當擴大優質弱筋小麥的種植面積。
2.種子處理。預防小麥紋枯病等病害,可用福美霜·戊唑醇,進行種子包衣。未包衣的種子,應選擇合適的葯劑進行拌種,注意嚴格控制拌種用葯量,現拌現用,當日播完。
3.秸稈還田。水稻收割前7~10天斷水,為小麥播種創造良好的墒情條件,成熟後及時收獲,防止過分「養老稻」。收稻時留茬高度在10厘米以下,稻草切碎成5厘米左右,均勻撒鋪。選用90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旋耕滅草還田,旋耕埋草深度應達到12~15厘米,防止稻草聚集於播種層。
4.施用基肥。畝產300~400公斤的弱筋小麥,一般畝施純氮(N)12~14公斤,基肥佔70%,拔節肥佔30%。畝產400~500公斤的中筋小麥,畝施純氮(N)14~15公斤,基肥佔60%,拔節肥佔40%。高產田按照基肥佔60%,拔節肥佔20%,孕穗肥(劍葉抽出一半時施用)佔20%施用。根據土壤基礎地力水平,中筋、弱筋小麥氮磷鉀配比為1︰(0.4~0.6)︰(0.4~0.6),磷鉀以基肥︰拔節肥5︰5為宜。一般基肥可用尿素(含N46%)5~10公斤、45%復合肥(N、P2O5、K2O含量均為15%)15~25公斤。
(二)播種
5.適宜播期。該區適宜播種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至越冬始期需要0℃以上積溫500℃~550℃,保證麥苗在越冬始期形成適齡壯苗(主莖5~6葉、單株分櫱2~3個、次生根3~5條)。
6.合理播量。適期播種的麥田,畝基本苗15萬~18萬。遲於播種適期的,需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每晚播1天增加0.5萬基本苗,最多不超過預期穗數的80%。
7.精細播種。對水稻收獲較早、騰茬及時、墒情適宜(土壤相對含水量在80%以下)、土壤適耕狀態好的麥田,可採用2BG-6A型等少(免)耕條播機,一次作業完成淺旋、開槽、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播種深度2~3厘米,行距20~25厘米,中速行駛,確保落籽均勻,來回兩趟之間接頭吻合,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以及麥田中間停機形成堆籽。地塊兩頭先留空幅,便於機身轉彎,最後補種兩頭空幅,對機器播不到的死角要人工補種或出苗後移密補稀。當土壤相對含水量達80%以上時,應採用新改進的帶狀條播機播種,防止排種口堵塞,出現缺苗斷壟。
8.播後鎮壓。帶鎮壓器的播種機要做到隨播隨壓,不帶鎮壓器的播種機播種後要用鎮壓器鎮壓,確保鎮壓質量。
9.機械開溝。播後適時機械開溝,每2.5~3米開挖一條豎溝,溝寬20厘米,溝深25~30厘米。距離地塊兩端橫埂2~3米處各挖一條橫溝,較長的地塊每隔50米增開一條腰溝,溝寬20厘米,溝深35~40厘米。田頭出水溝要求寬25厘米,深40~50厘米。要確保內外「三溝」相通,注意均勻拋撒溝泥,覆蓋麥壟,減少露籽,防凍保苗。
(三)冬前管理
10.早補苗肥。對基本苗偏少、基肥施用不足的地塊,2葉期應及時補施苗肥。主莖總葉片數11葉及以下的麥田,如果基種肥及苗肥均不足,在主莖3~4葉期施用壯櫱肥。在冬前及越冬期間,施用泥、雜灰肥培土壅根、保暖防凍、培肥土壤。秸稈還田量大的麥田,如麥苗發黃嚴重,應盡快施用速效復合肥或氮肥改善苗情。
11.及時化除。根據草相、草齡、墒情等適期使用葯劑,重點抓好冬前化學除草。越冬前日平均溫度5℃以上,搶晴天用葯,確保用葯後7天內不遇到0℃以下霜凍低溫,以提高化除效果,避免產生葯害。對於麥田單子葉雜草可選用炔草酯等防治,雙子葉雜草選用氯氟吡氧乙酸等防治,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的麥田,可將相關葯劑進行復配使用。
12.防濕抗旱。及時清溝理墒,疏通排灌水系,防止濕害。播後如墒情不足,應灌齊苗水,促進及時出苗,注意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爛芽、悶芽。在底墒不足或秋冬季乾旱、耕作層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60%時冬灌,注意瘦地弱苗早灌,肥地旺苗遲灌。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溫度3℃~4℃時進行。冬灌宜採用溝灌窨水等方法,做到田間不積水,以免土壤板結,切忌大水漫灌、沖刷表土。
13.控旺轉壯。對播種過早、群體過大過旺的麥田,可採取中耕或鎮壓,或噴施生長抑制劑,控旺轉壯,保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