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為孩子選擇特長班
我就自身的體會談一點看法。 首先,不能盲從。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不考慮這門專業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我認為還是應該「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這個閃光點上加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發揮特長,如魚得水;否則,只能適得其反,家長也會否定孩子,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項和別的孩子的強項比,比來比去,就認為孩子確實不如別人,從而對孩子產生失望、抱怨的情緒,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會破壞孩子學習的興趣,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以及遺傳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們強求一致,追求整齊劃一,那麼就沒有千差萬別、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的世界了。 其次,別把父母的喜好,當成孩子的興趣。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受條件限制,有些願望沒能得到實現,所以在為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未遂的心願。但是別忘了一點:孩子不是我們的翻版,他們身上有他們獨特的潛質。孩子雖然沒有絕對的判斷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肯定對某一方面有所傾向。我在為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也曾經走入這個誤區。我自己很喜歡聽古典音樂,特別是古箏,喜歡那種婉轉幽怨的曲調,所以我想讓孩子學習古箏,也覺得這個比較適合女孩子,但當我開始熏陶她的時候,孩子剛聽了一會就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聽古箏,節奏太舒緩了」。聽到孩子這樣說,我知道勉強不來,我不應該把我個人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喜歡的東西並不適合她。但我發現她樂感很強,身體協調能力也不錯,所以我給她選擇了舞蹈,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她自己也很感興趣,兩個月後,我的女兒就在舞蹈班裡脫穎而出,我慶幸當初沒有強迫她學古箏。 第三就是不要貪多,應該專而精。有的家長既讓孩子學舞蹈,又讓孩子學畫畫,又讓孩子學珠心算。做為家長的也可以說:「不管他們學的怎麼樣,反正都讓他們學了,我們已經盡心了,長大了別怪我們就行。」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敢苟同的,這樣雖然各個專業都有所涉獵,但大多都是蜻蜓點水、囫圇吞棗,沒有一個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讓孩子發揮特長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的浮躁。興趣愛好廣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極必反,我們的孩子畢竟還是幼兒,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們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無拘無束的,不能把過多的重負壓在孩子身上,既然學,就應該把孩子的潛質挖掘出來,讓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發揮,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極至。 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也可能有些片面,就當作是「拋磚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家長朋友們共同切磋!
㈡ 怎麼給孩子選特長班
當前,許多幼兒園都在舉辦各種班,統稱為興趣班,實質上應是為滿足孩子的不同興趣和發展的需要,而創設的環境和條件。
各種興趣班都有其各自的教育價值。孩子參加興趣班的整個過程,是孩子學習、發展的過程,不僅他自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家長也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去配合教育,這樣效果才好。所以,您在選擇興趣班時應持慎重的態度、否則盲目地去跟風,讓他應付差事地去學習,會使您投資很大,卻收效甚微。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選擇興趣班呢?
第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點選擇
什麼是興趣呢?就是孩子最喜歡的,最想參與的一種情感。需要則是孩子身心發展的自身要求。孩子除了自身的生理需要之外,還有游戲、交往、學習、表現、審美等多種需要。那麼我們選擇的班首先必須是孩子感興趣,最喜歡參與、最需要的活動。您可以在平時有意去觀察、了解孩子最喜歡參加哪類活動,如有的孩子一聽音樂就肢體搖擺,喜歡模仿演員唱歌、跳舞;有的孩子平日喜歡塗塗畫畫。您可以根據他的表現及意願做出決定,只有他真心喜歡,需要參加才可能入門,並能堅持學習。千萬不要根據孩子一時的好奇和沖動就去報班。也不要主觀臆想,強加於孩子,否則將會事與願違。
第二、對所報的興趣班進行相關的考察了解
目前,社會上辦班的機構很多,授課教師水平也參差不齊,教師的能力高低及責任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有的教師盡管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但是由於不了解幼兒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使用教大學生的方法,所以效果並不理想,有的孩子因此而厭學。針對此種情況,您應該事先了解一下教師是否有幼教背景,還可以通過向幼兒園的教師或曾參加過興趣班的孩子家長了解一下,然後再慎重抉擇。
第三,給孩子報班不要貪多
因為孩子與您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切勿像有的孩子雙休日上四個班,不給他一點自由時間
。孩子上著這班惦記著那個班,這樣不僅搞得他筋疲力盡,而且還會使他做事不專一。建議您最多報兩個班為好。
孩子上了興趣班後,家長不能一送了事,還要及時關注、過問孩子的學習現狀,配合教師進行教育,並督促孩子在家練習,這樣使孩子不僅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還能有始有終地參與學習,並在學習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㈢ 該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
一,首先,報興趣班得遵循孩子身體的發育規律
正如前面說的軒軒,爸爸讓他學書法的年齡有些早了。一般來說,學書法的年齡最好是從5-6歲開始,這時孩子的腕力能夠承受住每天的練習,對文字能夠有一定的理解,這樣才不會感到那麼痛苦,對孩子的手臂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傷。
其他常見的興趣班項目也並不是越早學習越好,例如舞蹈,可以在4-5歲之後開始接觸,而不要太早讓孩子進行基本功的練習,雖然練舞就是要吃苦,但是孩子基本的身心發展規律還是要遵守的。
再比如學鋼琴,男孩應該在5-6歲的時候開始,女孩兒可以在4-5歲開始;學圍棋、象棋,最好在孩子4-6歲的時候開始。當然,開始學習的時候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條件做調整,而不應該看見別的孩子可以做到,就一味要求孩子刻苦,這樣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二,其次,報興趣班得符合孩子的性格特徵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興趣項目,也需要學習者有不同的特質。
比如,學習繪畫、書法等技能,更適合性格比較安靜,坐得住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力相對容易集中,善於從靜態的事物中找尋樂趣。學習舞蹈或跆拳道等運動項目,需要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喜歡蹦蹦跳跳,精力比較旺盛。
只有選擇符合孩子性格特徵的興趣班,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不至於壓抑自己的天性,磨滅自己的光彩。否則,外向的孩子被老師批評不認真,內向的孩子被老師批評不主動,孩子非但不能從興趣班中收獲自信,反而會感受到挫敗和否定,產生迷茫或自卑的情緒。
三,最後,報興趣班得依據孩子的興趣和天賦
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不應該只抱著功利的目的。很多時候,寶爸寶爸讓孩子去興趣班,是為了孩子這個技能可以帶來一些實際的利益,或者是給爸爸媽媽自己長面子,這種心態下看待孩子去發展自己的興趣,顯然是不正確的。
如果孩子不是真正的喜歡,那麼周末的學習鍛煉就會成為孩子的負擔,也會成為親子矛盾的一大根源。這樣的興趣學習,也會耽誤孩子真正興趣和天賦的發展,這可能是對孩子更大的損失。
興趣班不能亂報,寶媽寶爸既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報,也要注意給孩子是否適合這個項目做參考,還要注意在合適的時間讓孩子開始學習,這樣才不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才能真正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㈣ 怎樣給孩子選特長班
在「情緒重於認知」的幼兒階段,選興趣關繫到兒童的情緒健康和大腦的和諧發展,在一生發展中的意義至關重要。目前,兒童選興趣班存在的問題是,一盲目、二盲從、三多多益善、四憑家長教師一廂情願、五不講科學方法,家長在教育的誤區中「培養」了許多有心理問題的 「專才」。
腦科學認為選擇興趣班應把握以下幾點:
1、幼兒選擇興趣班學習的目的是奠定兒童未來發展的腦物質基礎,因而選興趣應著眼於兒童的全腦和諧發展,知情意行統一的人格的形成。
2、由於幼兒大腦發育關鍵期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選興趣就是選「天才」,在幼兒教育中適時找准兒童的興趣點、教育的「揚長點」,可以實施揚長教育、家園教育形成「合力」。
3、「興趣」特長訓練不宜多,更不能盲目跟風選錯,逼迫兒童「就範」,否則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甚至埋下心理疾病的隱患。
4、選擇興趣特長不排除為將來的職業定向,但這絕不能成為單一的、僵化的訓練目的。應定位於兒童的興趣發展的可能性,著眼於全腦發展、揚長避短、揚長帶短的訓練兒童。
腦象圖技術能客觀地測試到兒童的優勢點與潛能點,為選興趣班提供了客觀的、量化的科學依據,與其它客觀觀察、經驗總結的方法相比具有獨到的優勢。因此為兒童選興趣班,做腦象圖是非常必要的。
兒童智能優勢測評
測評對象為3——12歲的兒童,由於涉及3、6歲兩個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測評對幼兒的教育意義尤其重要,它可以發現幼兒大腦的優勢腦區和潛能特長,幫助教育確定早教的揚長點、切入點,幫家長教師、教師與教師找到「共識點」、「合力點」。為兒童選「興趣班」腦象圖可提供客觀科學的參考,避免盲從、盲目給兒童帶來身心的不良影響。同時,隨著腦科學進入教育科學的不斷深入,了解兒童的大腦特徵,可為教師教育教學、家長的輔導提供直接的參考,成為不可缺少的內容。
腦波採集測試:
1、安放電極:在被測試者頭部特定的部位安放電極;
2、平靜狀態:要求被測試者身心放鬆、盡量什麼都不想(保持1分鍾);
3、腦波採集:安放電極後完成一個平靜狀態即可(保持1分鍾)。
㈤ 如何給孩子選擇特長班
給孩子選特長班: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不喜專歡,相當於屬給了孩子壓力,當然,如果孩子沒有過多的學習壓力,也可以從培養興趣開始。
還要了解孩子的特長,不了解的話,可以各種都先試試。當然也要在孩子沒有過多學習壓力的前提下。
多與孩子交流,孩子的意見很重要,要重視孩子自己的意見,不管多小的孩子,其實都是能表達意見的。
㈥ 家長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1. 了解孩子的喜好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首先得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平時有什麼喜好。一般小男孩,愛玩機器人、小汽車,而小女孩喜歡玩布偶玩具、過家家的游戲,有的比較文靜,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耍,而有的比較好動,喜歡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好動型的可以為孩子選擇跆拳道、舞蹈等,而好靜型的孩子可以選擇書法、畫畫等。
2. 讓孩子去體驗
在決定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先去體驗一下,同樣是畫畫班,有可能孩子對這家的教育方式和內容不感興趣,而對另一家的教育方式和內容很感興趣。
通過體驗,孩子一般會有自己的選擇,我們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畢竟興趣班是給孩子報的而不是給家長報的,選擇孩子喜歡的興趣班,孩子更有興趣去上課。
3. 與老師攜手,點燃孩子的興趣
孩子報了興趣班之後,很可能剛開始孩子的積極性很高,隨後積極性逐漸降低,甚至不願意去了。這時家長應該及時和興趣班的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興趣班的表現,確定孩子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如果是老師的教學方式太過枯燥,老師也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如果是孩子學不會,老師可以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幫助孩子突破難關,重新點燃孩子的興趣。
(6)孩子怎樣選擇特長班擴展閱讀:
選擇興趣班的誤區:
1、盲目跟從
有的家長一發現自己的孩子語音不標准,急忙轉到語訓班學習,繪畫跟不上別人了,趕緊要孩子到繪畫班。這樣一來,不僅增添孩子的負擔,甚至產生厭學的惡性循環後果。
2、多多益善
家長認為社會競爭激烈,要多學知識和技能才行。一位幫孩子報五項興趣班的家長說「一個興趣班沒有多少錢,重要的是他在學習,不必一個人在家裡玩」。孩子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這樣父母就心安理得,覺得孩子學了許多特長,對將來大有益處,卻不知剝奪了孩子活潑愛玩的天性。
3、投石問路
家長急於讓孩子多學東西,可是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未表現出某方面的特長。為此,家長只得將各種興趣班都讓幼兒逐一的報名參加,以此來等待孩子在某一方面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