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長對教育的經驗交流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現在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裡,人人都寵得愛不專釋手,孩子的成長屬,孩子的命運,都關繫到家庭 將來的喜樂哀愁。古往今來的有關兒童成長教育篇中都告訴我們家長,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 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同時,我們這些當家長的也都有同一體會,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我 們對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要,誰都不敢忽視,不感怠慢,就是使不上緊。我女兒現在是初三的學生,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 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貳』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班主任工作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
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結合半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作為班主任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初班主任就要開展這—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了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在家訪或電訪過程中,著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力求在家長心目中產生「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增長自覺地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同時,在家長面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 當然,對學生進行家訪電訪亦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家訪或電訪。在家訪過程中,其中有許多家長都會認為「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麼錯誤」。長期以來,班主任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匯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才來家訪。我認為,家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 在家訪時宜採取閑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於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2、對一些學生的點滴進步或取得榮譽時不妨也打個電話報喜,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從而更好地進行溝通,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班主任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心。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l、作為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准備好發言稿,最好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於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進程,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泄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班主任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三、與家長的交談要講究藝術,要取得成效 1、要做到直率坦誠。 在交談中,教師應談問題不告狀,不過分誇大學生的缺點和過錯。杜絕諸如「xxx上課無心聽講,下課打架罵人,對老師極不禮貌,這樣的學生我管不了了,你還是回家自個兒看著辦吧!」之類的語言。因為它的可能性只有兩個:一是激化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事後孩子多半要受到家長的懲罰,結果必然是師生結怨;二是讓家長覺得老師無能,進而對學校乃至教師產生不信任。談成績不溢美,不空洞贊揚學生的優點。諸如「xxx學習認真刻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她),不錯,不錯……」之類的語言一定杜絕,因為它會造成兩種不良影響:其一,對於那些帶著問題,特意老找老師了解情況的家長,他們會以為你老師平時根本沒有留意和關心過他們的孩子。其二,對於那些身為領導,平時聽慣別人奉承的學生家長,他們也許會認為你另有所圖。無形中就損害了教師的形象。 2、要做到不卑不亢。 近年來,社會上尊重教師已蔚然成風。但是,不尊重教師,甚至瞧不起教師的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有權勢的家長。在與這類人的交談交流中,要站穩腳跟,做到不卑不亢,勇於維護自己的尊嚴。 3、要做到不蔓不枝。 所謂「不蔓不枝」是指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應該目標明確,突出中心,掌握時間。不論是家訪還是接待來訪,教師的心中均應有明確而具體的中心內容:或是因為學生存在某方面的缺點而了解家庭原因;或是因為學生有某方面的特長,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或是因為家長忽略了某方面的教育而使學生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建議家長採取措施,等等。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叄』 鄉鎮領導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的經驗交流材料
黨支部及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在假日自學的基礎上,於7月21日、22日集中進行學習交流。 (六)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有創新、有特色。一是把保持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