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電工主要做什麼
負責隧道里的照明、排風扇、警示燈、攝像頭等維護。
㈡ 高速公路隧道管理職責是什麼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隧道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文章立足於現實,從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二次事故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並就交通安全管制,消防火災撲救、二次事故預防等方面探索性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以期對我國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有所裨益。
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步入了一個歷史上空前發展的時期,隨著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一問題已明顯的擺在了高速公路營運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樞紐,筆者認為,隧道安全管理,重點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內二次事故發生,是保證高速公路安全,保障過往司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財產損失的重要舉措。
在我國,隧道大多位處山脈縱橫、丘陵溝壑的區域,高速公路相對平坦的特點決定了多數隧道較長距離的空間近似封閉。在相對狹窄的空間,高速公路交通量、車型、車載可燃物等因素決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發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高速公路隧道越長,交通量越多,隧道內發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一、隧道火災概率及特點
據國外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資料顯示,隧道火災發生的概率是10次(億車*km)~17次(億車*km)。由於較長隧道近似封閉空間,火災發生較之於正常界面,具有明顯的特點。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車輛事故,汽車相撞等引起火災後,除本身攜帶一定數量的燃油外,有時還運載相當數量的可燃品、化學品、危險品,火勢蔓延快,很難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縱深距離窄長,發生火災時,隧道內大量車輛難以疏散,極易造成堵塞,火勢順著車輛蔓延,擴大損失。
3.濃煙高溫,撲救因難。發生火災後,煙霧迅速向四周擴散,雖有通風設備,也難以及時排出煙霧。當隧道內因車輛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時,油料燃燒,溫度很高,往往使滅火人員無法靠近,以致延長滅火時間,加之出口少,環境惡劣受空間限制,通信聯絡因難。隧道大多遠離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滅火條件有限。雙向交通隧道、特長隧道內容易產生滅火救援路線與疏散路線、煙氣流動路線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徑有限,火災撲救難度極大。
4.供電中斷,疏散因難,著火後,可能損毀供電系統,造成供電停止,會給撲救工作帶來極大的因難。隧道內通道狹長、照明條件差,著火後能見度低,人員難以及時疏散,易引起人員驚慌,從而造成更大的慘禍。
5.高溫有毒煙霧積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閉環境,一旦發生火災,隧道內煙霧大、能見度低、散熱慢、溫度較高、火災產生的高溫、有毒濃煙迅速積聚,不易排出。這不僅嚴重危險被因人員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隊員也難以及時施救。
㈢ 多少米算特長隧道
鐵路特長隧道:全長10000m以上;
公路特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
鐵路隧道:
1、特長隧道:全長10000m以上;
2、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至10000m,含10000m;
3、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3000m,含3000m;
4、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公路隧道:
1、特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
2、長隧道:全長1000m以上至3000m,含3000m;
3、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1000m,含1000m;
4、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3)公路特長隧道管理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用於交通的人工隧道,是古褒斜道的石門(隧道),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境內,長16米,高寬各約4米,可通行車馬,建於東漢永平九年(公元66年)。
古代隧道為了省去襯砌,通常建於較堅硬的岩石中,在施工時採用「火燒水激」的方法,即利用岩石熱脹冷縮原理,將岩壁火燒之後迅速澆上冷水,使岩石酥裂,以利開鑿 。
隨著隧道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中國公路建設中,已廣泛採用挖掘隧道的方式穿越山嶺、河流和海底,以縮短線路里程,提高道路技術標准,公路隧道已成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
中國的公路隧道按長度分為4類:特長隧道(L>3,000米)、長隧道(3,000米≥L≥1,000米)、中隧道(1,000米>L>250米)、短隧道(L≤250米)。
截至2016年底,中國(不含港、澳、台地區)公路隧道為15,181處、14,039.7公里。其中,特長隧道815處、3,622.7公里,長隧道3,520處、6,045.5公里。
㈣ 高速公路上隧道管理所所長是什麼職位主要負責什麼工作求詳解!!!
高速公路是國有的應該是有行政級別的(科級),主要工作是對隧道進行全方位負責,比如維護、保養、安全責任、防火等等。
㈤ 高分懸賞 高速公路公司的隧道安全管理辦法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隧道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文章立足於現實,從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二次事故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並就交通安全管制,消防火災撲救、二次事故預防等方面探索性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以期對我國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有所裨益。
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步入了一個歷史上空前發展的時期,隨著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一問題已明顯的擺在了高速公路營運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樞紐,筆者認為,隧道安全管理,重點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內二次事故發生,是保證高速公路安全,保障過往司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財產損失的重要舉措。
在我國,隧道大多位處山脈縱橫、丘陵溝壑的區域,高速公路相對平坦的特點決定了多數隧道較長距離的空間近似封閉。在相對狹窄的空間,高速公路交通量、車型、車載可燃物等因素決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發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高速公路隧道越長,交通量越多,隧道內發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一、隧道火災概率及特點
據國外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資料顯示,隧道火災發生的概率是10次(億車*km)~17次(億車*km)。由於較長隧道近似封閉空間,火災發生較之於正常界面,具有明顯的特點。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車輛事故,汽車相撞等引起火災後,除本身攜帶一定數量的燃油外,有時還運載相當數量的可燃品、化學品、危險品,火勢蔓延快,很難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縱深距離窄長,發生火災時,隧道內大量車輛難以疏散,極易造成堵塞,火勢順著車輛蔓延,擴大損失。
3.濃煙高溫,撲救因難。發生火災後,煙霧迅速向四周擴散,雖有通風設備,也難以及時排出煙霧。當隧道內因車輛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時,油料燃燒,溫度很高,往往使滅火人員無法靠近,以致延長滅火時間,加之出口少,環境惡劣受空間限制,通信聯絡因難。隧道大多遠離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滅火條件有限。雙向交通隧道、特長隧道內容易產生滅火救援路線與疏散路線、煙氣流動路線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徑有限,火災撲救難度極大。
4.供電中斷,疏散因難,著火後,可能損毀供電系統,造成供電停止,會給撲救工作帶來極大的因難。隧道內通道狹長、照明條件差,著火後能見度低,人員難以及時疏散,易引起人員驚慌,從而造成更大的慘禍。
5.高溫有毒煙霧積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閉環境,一旦發生火災,隧道內煙霧大、能見度低、散熱慢、溫度較高、火災產生的高溫、有毒濃煙迅速積聚,不易排出。這不僅嚴重危險被因人員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隊員也難以及時施救。
6.起火點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於山區高速公路隧道襯層內含有水分,當火災發生時,襯層中的水變成蒸汽,在襯層內快速膨脹,從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國外隧道襯層火災試驗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溫度達到200攝氏度時,10~15分鍾內混凝土襯層就會發生爆裂、崩落。
因此,隧道火災可能只造成一輛車的損失,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傷,隧道倒塌、交通中斷的重、特大惡性火災。
二、隧道交通事故及其特點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視隧道交通狀況、車流量、設計時速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預見性。根據國內外隧道內交通事故成因統計表明,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主要有如下方面原因:
1.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超速行駛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據廣東汕(頭)梅(州)高速公路一則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數據顯示,在2004年上半年發生在該區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超過60%是因駕駛員超速行駛引發交通事故。
2.因為通行車輛自身機械故障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占絕大部分。據廣東汕(頭)梅(州)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數據顯示,在2004年上半年發生在該區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其中3宗是因為通行車輛自身機械故障引發的交通事故。
3.高速公路過往通行車輛拋、灑物,導致隧道內通行車輛發生交通事故。
此外,隧道交通事故還因隧道交通狀況、車流量、設計時速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預見性。
三、二次事故引發隧道安全
綜合國內各高速公路多宗二次交通事故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路面發生交通事故後,未及時撤離現場且未設置危險警告標志,後方來車車速過快,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引發二次交通事故。二次交通事故危害性很大,事故現場范圍廣,涉及車輛、人員多且容易發生重大交通堵塞,經濟損失大,並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當車流量大或處於交通高峰期隧道內發生火災或交通事故,由於隧道內能見度低疏散通道有限,加之駕駛員對煙火及事故現場的恐懼,更容易出現慌不擇路而造成交通堵塞或新的交通事故。可以說,隧道越長,車輛疏散所需的時間就越長,極容易發生二次災害。
四、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體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要求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門要加強互動、齊抓共管,提高事故快速反應的速度,數據處理的精度和預測的時效性,降低數據處理的時間。加強預防,才能有效維護高速公路安全通行的「心臟」,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謀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措施如下:
1.充分認識隧道安全生產的嚴峻性,要完善隧道安全設施建設。安全生產,人命關天。隧道安全直接涉及高速公路營運管理的興衰成敗,隧道養護、管理者要牢固樹立保護好隧道安全是保護高速公路「心臟」的意識。要把抓好安全生產,尤其是隧道的安全作為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政治任務,必須真抓實干,常抓不懈。要確保隧道管理的資金、技術、人力資源有效到位。
(1)加強隧道警示標志、標牌的建設。行駛高速公路的駕駛員一般都是通過標志、標牌獲取前方路面狀況信息,保證行駛的安全。因此,高速公路管理者要加強對高速公路、尤其是隧道路段的標志、標牌、標線規范,優化。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了良的安全行車通行環境。尤其是隧道內的反光立柱、輪廓標、瓷磚等,要定時進行清潔,保證標志標牌的清晰度,使反光設施充分發揮其警示作用。此外,對於隧道內被損壞的設施,管理部門及時安排修繕,保證隧道內標志標牌設施完好。
(2)加強隧道信息化、數據化硬體的建設,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的通行能力。目前,國內許多高速公路在隧道管理中都擁有實時圖像監控和信息誘導系統,基本實現隧道區域無盲區監控。但是,對隧道通行車輛的通行速度,排氣污染車輛等情形還沒有明確的約束。筆者認為,改進隧道通行環境,更應該優化隧道內車輛的安全行駛,優化車輛行駛速度,管控進入隧道的車流量。達到提高道路通行質量,減少交通事故,縮短由於交通事故(包括車輛故障)所引起的延誤。
(3)維護保養好隧道及機電設備設施 。有效維持、保障甚至延長隧道、設備正常使用壽命,是高速公路隧道長期有效運行的關鍵。預防和減少因為缺乏日常養護或護養不當而產生的高速公路病害,設備故障,是確保通行高速公路車輛暢通的基本所在。因此,日常工作中,隧道管理部門要定期保養,預防隧道病害、避免機電設備突發故障影響日常工作,使隧道硬體設施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最大限度的優化有限的隧道養護預算並節約養護成本。
2.隧道火災處置的戰術要點,滅火措施和行動要求
(1)隧道發生火災時,隧道管理部門要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滅火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救人與滅火同步實施。積極疏散,搶救被困人員,隔離或封洞滅火,有效地控制火勢,消滅火災。
(2)火情偵察。率先抵達現場的人員,要查明火勢發展情況及其危害程度,調查起火燃燒的物質、性質,起火部位,是車輛起火還是貨物或油箱燃燒,有無爆炸可能。
(3)滅火措施。查明滅火路線方向和堵截陣地後,撲救人員要採取不同措施進行撲救。
1)直接滅火法。當隧道內失事汽車火勢較小或處於陰燃狀態,且隧道內無爆炸,倒塌危險時,滅火人員可在做好個人防護、照明、通信聯絡等各項准備工作後,攜帶滅火器材深入隧道內滅火。
2)轉移處置法。當失事車輛位於隧道深處,滅火救援行動無法開展,且有爆炸、倒塌危險時,要採用機車、拖車等將正在燃燒或泄漏的車輛牽引出洞,置於安全地帶而後採取滅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窒息法。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時,內部人員已全部撤出,且無法採取進洞或牽引至洞外滅火時,即可採取封堵隧道進出口及其它相關孔洞,斷絕空氣,窒息滅火。
(4)火場排煙
1)利用隧道內的固定排煙設施排煙。
2)利用公安消防隊的排煙裝備排煙。
3)利用噴霧水槍排煙。
(5)積極搶救人員
1)搶救的途徑是隧道右側的人行道。
2)搶救的重點是已經中毒或受傷的人員,對其他人員,應引導疏散到緊急避難場所或安全地點。
3)如果是載客車輛,要立即打開車門疏散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打碎玻璃,從窗口疏散。
4)隧道倒塌,有人員被因,可選擇距被困人員最近,構築物較為薄弱的部位,打洞或破拆救人;如果隧道倒塌嚴重,一時難以打通,應設法先向隧道輸送空氣。
3.利用軟硬體設施,加強隧道路段突發事件的交通管理制工作,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1)「隧道事故無小事」,隧道路段發生的事故都可能是重大的、惡性的事故。因此,隧道管理部門要經常加強對隧道路段突發事件防患。做到「隧道安全生產警鍾長鳴。」
(2)發生突發事件或交通事故時,要根據事件的情況、事故特性,有關責任單位要正確履行好自身職責,各施其職,各行其政,及時抵達現場或採取有效避免二次事故發生的措施,率先抵赴現場的人員,要及時將事故的性質、時間等及時通知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達到有效管制,確保過往車輛接事故性質、地點、狀況的有效指令。
(3)為避免二次事故,交通管理有關責任單位還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擺放好符合警示標志、標牌,引導過往車輛安全通行。疏散救護工作要有條不紊,責任到人,要將現場人員引導護送,向安全區(安全通道)疏散,同時要查清現場是否有遺漏人員。
4.建立隧道管理資料庫,提升隧道管理規范化水平
在日常管理中,隧道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翔實記錄發生在隧道路段的各類事件、事故,不斷總結經驗。建立起隧道管理信息數據,將發生在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重大、有代表性的各類事件進行歸類,匯編成易於一般工作人員理解的工作手冊或操作規程,指導實際工作。同時不斷更新數據的數量和可靠性。或者可以將數據納入計算機及其他隧道管理系統,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便於總結、推廣。
平時,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學習隧道區域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設想隧道區域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並制訂預防措施,分析一般事故現場的容易忽視的細節,熟練掌握處理事故的要領,提高處理事故的能力。建立起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隧道群聯動應急預案。
隧道不同於一般的地面建築,隧道地形復雜,結構封閉,交通擁擠,一旦發生火災或交通事故會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通行的設計、施工受到隧道其他專業的影響和制約,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對現有的隧道安全管理和事故預防我國在這方面所開展的工作還不是很系統,人力物力投入不中是很充裕,部門之間的合作及國際間的合作機制尚需加強和完善。因此,在國家、行業隧道工程、建設、管理尚沒有完備的技術標準的情況下,制定一部隧道運營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專項工程建設、驗收等方面的標准,對於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勢在必行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_^
㈥ 什麼是特長公路隧道
只有高速公路才會設計:雙向公路隧道:3000m以上
公路隧道:內
(1)特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
(2)長隧道:全長1000m以上至容3000m,含3000m;
(3)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1000m,含1000m;
(4)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流量進行劃分,主要按交通量劃分。五級。
特長雙向公路隧道:
亞洲第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世界第二場的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
採用雙洞雙線設計,橫斷面高76米、寬1092米,最大縱坡為11%[5] ;
單洞全長18020米,凈寬10.5米、限高5米;
採用雙向四車道、單向兩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准,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80千米
㈦ 准備接手長3000米公路隧道的技術管理,沒什麼頭緒,希望高手指點,特別是長隧道應該小心注意的地方
不曉得樓主是業主還是施工方?
個人覺得長隧道不管是施工還是安全上最重內要的是通風,距離越長容通風就越為重要,小隧道可能通風不算什麼,但是在長隧道、特長隧道最頭疼的問題一般都是通風和供電,掘進距離一長風管和電纜都要跟著增長,風量和電力損耗越來越嚴重。。。隧道施工就是那幾個工序不停的循環,距離一長就看你的風量和電量能不能滿足施工需求。像3000米的隧道如果不是瓦斯的話,兩頭打1500米距離不算長,施工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沒什麼大的困難。如果這個隧道設計是瓦斯隧道的話,那就比較麻煩了。
㈧ 求公路隧道管理制度 機電管理制度
隧道管理所工作職責
隧道管理所是在管理處的領導下,負責高速公路應急處置處置,負責保障隧道內機電設備正常運轉和隧道結構物整潔。其主要職責:
一、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和機電設備安全操作等有關規定,開展隧道車輛運行監控和事故應急處置。
二、熟悉和掌握管轄設備的性能和技術要求,按照《隧道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暫行規定》進行正常維護,保障機電設備正常運轉。
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並按《隧道管理所員工工作考核獎罰辦法》的規定考核工作人員的工作實績,做到獎罰分明。
四、負責高速公路轄管路段路肩上報警求救電話的管理與維護,做到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處理和施救。
五、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積極開展增收節支活動,做好清算、核資、匯總資產登記等管理工作。
六、定期對隧道內設備和車輛運行狀況檢查與巡視,並對上崗執勤紀律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存在違規按規定查處。
七、參與隧道養護質量的檢查與考評,使管轄路段的隧道整潔、排水暢通、襯砌無滲水或滴水,路面整潔,綠化無損。
八、負責做好本所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抓好綜合治理,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九、負責做好本所安全保衛、環境衛生、計劃生育、辦公用品發放、車輛管理、職工福利工資分配等後勤服務工作。
十、組織開展文明窗口、安全窗口等競賽活動。
十一、按照應急預案積極開展各項事故處置演練,並組織安全管理人員對各項安全操作技能和體能進行訓練與考核。
十二、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