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測量怎麼放線具體是做什麼工作
測量其實就是兩種工作 一中是 把圖上的放到實地上去 一種是 吧實地上的繪制到圖上放線就是把圖上的東西放到實地上去的工作 具體工作有很多 不知道你說的是那方面的
㈡ 測量員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一、努力學習技術知識,熟悉各種測量技術、規章制度、標准、規定。
二、做好分管區內的測量達標工作和文明安全管理、措施資料齊全。
三、做到各項測量閉合、標高、坐標、定位、放線、角度、引線的原始數據,資料記錄、測量結果統計,測量圖的繪制等符技術要求和有關規定,滿足施工需求。
四、做到明確技術要求、施測程序、主要問題、質量要求、加強測量放線工作質量管理,落實測量復核制。
五、做好測量結果的整理,測量圖的繪制,資料匯總、整理、遞交、保管工作,各數據必須准確無誤,真實可靠。
六、做好測量儀器設備的校正及測量儀器設備、工具等器材保養、維修、保管工作,保證精度,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況。
七、負責指導分包單位的測量技術工作和解決疑難測點及轉點的測量工作。
八、完成項目經理交辦的其他工作。
(2)測量放線工作經驗擴展閱讀:
職業要求:
1、工程測量、路橋、水利工程或工民建相關專業,大學專科或以上學歷。
2、3年以上測量現場工作經驗;
3、熟悉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相關測量儀器;
4、熟悉工程測量和施工業務流程,有較強工程測量技能;
5、熟練使用autocad等各種制圖軟體。
6、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7、誠實穩重、責任心強;
8、身體條件好,能適應長期駐外工作,吃苦耐勞。
參考資料:測量工程師---網路
㈢ 建築工地上的測量員主要做什麼
一、努力學習技術知識,熟悉各種測量技術、規章制度、標准、規定。
二、做好分管區內的測量達標工作和文明安全管理、措施資料齊全。
三、做到各項測量閉合、標高、坐標、定位、放線、角度、引線的原始數據,資料記錄、測量結果統計,測量圖的繪制等符技術要求和有關規定,滿足施工需求。
四、做到明確技術要求、施測程序、主要問題、質量要求、加強測量放線工作質量管理,落實測量復核制。
五、做好測量結果的整理,測量圖的繪制,資料匯總、整理、遞交、保管工作,各數據必須准確無誤,真實可靠。
(3)測量放線工作經驗擴展閱讀:
職業要求
教育培訓: 工程測量、測繪工程等測繪類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測繪行業初級、中級、高級測量員與技師/高級技師證。
通常非測繪類專業(測繪相關專業)如:工民建、路橋等取得的證書全稱為:測量放線員證或通過某些省級培訓機構建設廳等考取的 工程測量員、測繪工程師等證書。
但是這些證書與由國家測繪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工程測量員證書性質完全不同,可以說是非專業測繪技能鑒定證書。
工程測量員證書唯一頒發機構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此證書統一由北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頒發,各省只有職業技能鑒定站並沒有證書頒發機構。
工作經驗: 熟練運用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進行工程測量和測繪工作;
懂得水平控制網、高程式控制制網(水準網)的布設、施測、計算;
熟練運用AUTOCAD、CASS、MAPGIS等軟體處理測量數據內業繪圖及使用南方易等軟體進行內業數據處理;
需要適應野外測量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工程測量員
㈣ 建築物定位放線階段需做哪些測量工作
1.先定位,採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定出建築物的外牆軸線交點,釘設角樁; 2.根據建築平面圖放出其餘各軸線交點樁; 3.根據基礎平、剖面圖和基坑開挖放坡情況放出基坑開挖邊線; 4.根據角樁放出控制樁或引樁。
㈤ 哪位好心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教我測量放線啊 我是一個新手 怎樣才可以做好測量放線這個工作呀
施工測量放線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線是從建築物定位開始的,一直到主體工程封頂都離不開施工放線。
大致分三個階段:建築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
一、建築物定位,是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二、基礎施工放線,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後,由施工現場的測量員及施工員依據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開挖。放線工具:經緯儀、龍門板、線繩、線墜子、鋼捲尺等。小工程可能沒有測量員,就是施工員放線。
注意:基礎軸線定位樁在基礎放線的同時須引到擬建建築物周圍的永久建築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軸線定位樁破壞了,用來補救。
三、主體施工放線,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我有20多年的施工經驗,由於時間關系說的不是很細(放線有很多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施工放線有多種方法,條件允許的場地只要釘多一次龍門樁就可以搞定,一般龍門樁主要用於基礎施工放線,基礎完工後再把軸線及水平引測到基礎上部四大角的側面,用墨線彈出垂直、水平線做出三角標記,在引之前需用基準點校驗龍門樁是否准確,這樣不管你放N多次線只要以基礎側面的基點用儀器或鉛垂向上引測軸線,用鋼尺量測標高,這樣就可以到主體封頂。這種方法是最簡單實用的。
說白了就是把圖紙上的形狀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
但要學會看圖紙,學會必要的儀器操作。
線工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工種,不僅要掌握各種儀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識圖,並且能快速地記憶數值,要求精確的操作等等。首先學會水準儀、經緯儀的操作,然後學習識圖,最好是能畫圖,接著熟悉圖紙,從放大線開始,確定軸線位置,最後放局部軸線,彈出牆體留置洞口等等,只有多練習,勤問人,等你放一兩棟樓的線就會慢慢熟練的。
施工放線現場操作有多種放線方法;一般分有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前者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築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至的直角線,盡量把線拉緊,然後用勾股定理採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一般6、8、10m,這樣比較准確,首先在兩控制線上量取尺寸用紅鉛筆放點,然後兩人拉尺,一人擺動可以任意那根線與鋼尺的尺寸穩合,然後龍門板上固定施工線,用鋼尺從頭再校對一次,確認無誤後四周掛線、鋼尺校核,根據圖紙上的軸線尺寸用鋼尺量取放點,用鉛垂垂於地面,這樣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別放開挖線了,用水準儀在龍門板上測放控制高程。
後者如果會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那就簡單多了,只要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圖紙上的距離、角度關系就可測量確定軸線的具體位置。
具體一點:
1、一般情況下是在預先選好的內控點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後用大線錘怎樣往上吊比較方便。用線錘尖對准軸線的基點,當線錘對准基準點時,用對講機通知樓層上人員定位。在對准下方吊錘時,對點人員要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吊錘尖部與鋼板的點位差值,並通知樓上人員及時調鋼絲線中的位置,當從兩側方向錘尖與十字中都重合時,可通知上層定點。
至於鋼絲線的彈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關鍵是在於樓層上的放鋼絲線的絞線輪要經過特製,可以進行微小高度調整,並能可靠的鎖定,這樣放線時就比較方便了。
2、高層因層高高及有外腳手架,故線錘法及外控法均不適宜,可採用內窺法.即在每個樓層的同一位置留兩個預留孔,通過這兩個孔將下面樓層的軸線引上來,如留3個孔的話,經緯儀都可不用,僅線錘和鋼尺就可完成放線。
3、+-0.000以下採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樁,用經緯儀投測軸線.+-0.000以上採用內控法,即用經緯儀將控制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首層平面在可通視的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後用鉛垂儀以此點向上可引測軸線n層. 高層放線普遍用的就是內控法.具體講在建築軸線附近平行與軸線找一合適的距離我一班找1米左右這個位置予埋鋼板,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後用鉛垂儀或激光經緯儀以此點向上可引測軸線n層. 比如你現在 從一層向二層引,你對准一層的點用激光經緯儀向上打,在二層用玻璃接住從下面傳來的點就是了.然後從二層這個點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築物軸線的位置了.
四、測量工作程序
1、機構設置
針對本工程建築小區內地形復雜、佔地面積大、單位工程多、建築高度大的特點,我公司在本項目技術部下設專職測量小組,測量小組主要由一名測量工程師和各區段兩名技術人員組成,場區導線控制網作業人手不夠時由項目工程部其它人員配合。
2、 職責劃分
2.1測量小組負責從規劃部門接收導線控制點、施工現場控制網的建立、樓層控制線投測、標高引測、沉降觀測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測量;測量工程師還負責對項目計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維護及檢測。
2.2施工員根據測量小組給定的樓層控制軸線放出柱、牆體的控制線,梁的位置線和預留、預埋位置線。
2.3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對軸線控制網進行復核,項目質量員負責對施工員所施測的樑柱邊線、控制線進行詳細復核。
2.4每樓層施工測量放線完畢,項目內部復核完成後,由項目測量工程師對施工測量結果向監理工程師進行報驗,經監理工程師復核認可後才能進行上部結構施工。
五、基礎施工測量
5.1控制網的建立
5.1.1場區控制網
因基礎施工階段地形變化大、地勢錯階起伏,單位工程數量多,為實施有效測量控制,開工初在場區內設置由二~四個樁位形成的導線控制網(場區四周邊及中間高處各布一點,保證通視即可),場區控制網是單位工程軸網設置的依據,控制網用全站儀進行投測。
5.1.2單位工程軸線控制網
單位工程軸線多且密集,根據建築物特點選擇有代表性的軸線設置軸線控制網。
控制樁盡量設在開挖區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長軸線中部加密設置輔助性控制樁,以便於基礎施工測量。
工程開工後,測量小組根據規劃局給定的坐標點以及總平面布置圖中建築物角點標注坐標作為放線依據。由於兩幢住宅樓及車庫軸線關系較復雜,根據施工圖設計的主軸線,對B車庫的樁基礎,採用極坐標法放樁位,方法是,先按總圖坐標,計算出各樁位在總圖上的坐標,再跟據點出的坐標和測設的場地控制網,將全站儀架在靠B車庫的場地控制點上,定出各樁位的坐標,同時建好控制軸線。在建築物外圍將控制軸線引出。利用放出的控制軸線對各樁位進行復核。對於A車庫,先用全站儀定出事先在總圖上點出的Qa軸上的兩個軸線交點,再用DJD2-1GJ激光經緯儀配合50鋼捲尺定出各主控制線,並以主控制線為中心線,用50m鋼捲尺分出其它各條軸線,作為下一步柱基開挖線的放線依據。基礎施工軸網設置詳見附圖。
5.2控制樁的設置方式
所有位於土層上的控制樁點(含軸網控制點及高程式控制制點)均為砼墩埋地設置,砼墩截面為300×300,深度不小於500,做法如右圖;樁面上用紅油漆對樁號、軸線及高程等進行標示。若控制樁位於完整的基岩上,則可直接將控制點設在基岩面上。控制樁點設置完成後必須在樁的周圍設置可靠、醒目的圍護設施,對控制樁進行保護。
5.3基礎施工測量
基礎施工階段,用經緯儀結合50m鋼捲尺根據控制樁直接對各軸線進行投測,然後根據設計截面對各構件進行放線;用S3水準儀結合五米塔尺直接進行高程引測。因基礎施工階段控制樁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響移位,故在每次進行軸線投測前必須先對控制樁有無移位現象進行校核後才能施測。
六、 標准層施工測量
1. 1標准層施工時的控制網設定方式
標准層施工軸線測量主要採取內控法對軸線進行傳遞和引測。在首層地面上設置內控點,並在建築物外圍設置外控點(控制網設定如下圖示)。方法是:精確定出矩形控制網點(位置詳下圖),各點用100×100×10mm預埋鋼板,表面用鋼銃沖上標准點並作點號標記。
2.2控制線的引測
進行上部結構施工時,在內控點位置留設100×100方形觀測孔。在進行上部結構軸線投測時,將北京博飛DJD2-1GJ天頂垂准儀架設在內控點位上向上鉛直投測至各結構施工層,然後用J2經緯儀、鋼尺對所轉點進行復核;經復核閉合後才能進行控制線及軸線的投測。
結構每施工三層,測量小組對控制線必須進行一次校核:復核方式為採用內、外控制線相互比對方式。七、高程測量
基礎施工階段,高程測量直接用S3水準儀由地面上高程式控制制點進行引測。上部結構施工時,在首層施工完後,將高程式控制制點引至外壁無遮擋的柱身上,隨結構上升,測量員用50m鋼捲尺將高程向上傳遞。樓層內用水準儀將標高轉至各相關構件上。
上部結構施工時每個單體建築物高程引測基點設置數目不得少於三個,結構每施工五層,高程點由測量工程師進行一次標定。
結構施工中,應對建築物主體傾斜率進行觀測計算,計算公式為:
i=tgα=ΔD /H
式中:I——主體的傾斜率;
ΔD—建築物項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觀測點的偏移值(m);
H——建築物的高度(m);
α——傾斜角()。
八、細部測量
樑柱邊線、控制線的測量:每樓層施工前,測量工程師將控制線、主要軸線施測完成後,施工員著手依據控制線、軸線對樑柱邊線、牆柱控制線進行引測。所有牆柱放出邊線和距邊線200寬的控制線,牆柱邊線作為焊接導牆筋的依據,控制線作為校核模板、驗收模板的依據。
十、沉降觀測
6.1 沉降點的設置
設置沉降觀測點的數目和具體位置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確定,在圖紙會審階段,施工單位、監理與設計院進行協商初步確定沉降點設置方案;待基礎施工完成後,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進一步細化沉降觀測點的設置位置。
為較好地進行沉降觀測,施工現場內埋設的水準基點應有利於直接引測,且數量不少於兩個,每次進行沉降觀測時,事先核查基準水準點是否發生異常變化,正常後才能進行施測。
沉降點的埋設方式為:先將帶錨固腳的鋼板埋入設計觀測點柱身上,並按初步設定高程埋設,待模板拆除後,精確找出高程、焊上帶觀測點的角鋼(如右圖)。
6.2 沉降點的測量
6.2.1測量工具:
本工程沉降測量由測量工程師負責;沉降觀測採用S1水準儀和毫米分劃水準尺進行測量。
6.2.2測量頻次:
正常施工階段應保證每載入一次施測一次(每一結構層施工完畢觀測一次);主體結構竣工後每月觀測一次;暴雨後觀測一次;工程竣工交付業主使用前還需與業主共同觀測一次後向業主進行沉降點的移交。
6.2.3觀測方法:
每次觀測按固定後視點、觀測路線進行,前後視距盡量相等,視距大約15m,以減少儀器誤差影響。
觀測時間宜選擇天氣晴好的早晨或傍晚。
6.2.4觀測記錄整理
每次觀測結束後,對觀測成果逐點進行核對,根據本次所測高程與首次所測高程之差計算出沉降量並將每次觀測日期、建築荷載情況標注清楚,畫出時間與沉降量、荷載的關系曲線圖。
測量工程師必須將每次觀測結果及時向項目技術負責人、監理工程師進行匯報;若出現明顯沉降量的變化或不均勻沉降時,項目技術負責人還應及時與設計、勘察部門聯系,確定進一步觀測的方案。
十、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見下表:
單位工程 測距 測角 豎向傳遞軸線點
1/20000 5″ 4mm
1/10000 10″ 3mm
測量放線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項技術工作,貫穿於施工的全過程,從施工前的准備,到施工過程,到施工結束以後的竣工驗收,都離不開測量工作。如何把測量放線做得又快又好,是對技術人員一項基本技能的考驗和基本要求。
一、做好開工前的測量交底
工程開工前,應在全面熟悉設計文件的基礎上,由勘測設計單位進行現場測量交底,按設計圖認清現場水準基點、導線樁、交點樁等,做好樁位交接記錄,對位於施工范圍內的測量標志,必須採取妥善保護措施。關於測量交底方面,需要強調的是樁位的保護,即在設計單位交樁以後,應及時採用砌磚墩或澆築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護,以免丟失。這些樁一般在於農田或居民區內,很容易被人為破壞,而一旦破壞,再讓勘測設計單位來補測,則既耽誤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費用。
二、中線復測和邊線放樣
中線測量是在定線測量的基礎上,將道路中線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詳細地標示出來。它與定線測量的區別在於:定線測量中,只是將道路交點和直線段的必要轉點標示出來,而在中線測量中,要根據交點和轉點用一系列的木樁將道路的直線段和曲線段在地面上詳細標定出來。
定線測量一般由勘測設計單位實施,然後把有關樁位和測量成果交與施工方,由施工單位進行中線及施工測量。
路基開工前應全面恢復中線,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和有關規定釘出路基邊樁。關於中線復測和邊線放樣,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應注意各交點之間的距離、方向是否與圖紙相符;如一個工程項目有幾個標段,應注意與相鄰標段的中心是否閉合,中線測量應深入相鄰標段50~100米;應注意與橋涵等結構物的中心是否閉合;應注意與房屋等建築物的相對位置與圖紙是否相符。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聯系設計單位查明原因。
二是護樁的設置。道路中線樁護樁的設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據,但是在施工中這些樁又容易被破壞,所以在路基施工過程中經常要進行中線樁的恢復和測設工作。為了能迅速而又准確地把中線樁恢復在原來的位置上,必須在施工前對道路上起控製作用的主要樁點如交點、轉點、曲線控制點等設置護樁。所謂護樁,就是在施工范圍以外不易被破壞的地方釘設的一些木樁。根據這些護樁,用簡單的方法(如交點、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復原來的樁點。
設置護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線段上,至少應有三個控制樁要設置護樁,這樣即使有一個控制樁不能恢復時,仍可用其他兩點,把該直線段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兩方向線的交角盡可能接近90°,不應採用小於30°的交角;護樁應選在施工范圍之外,但不宜太遠;護樁之間距離不能太遠;所設護樁必須牢固可靠,樁位要便於架設測量儀器和觀測。
曲線段邊樁的護樁設置。對於曲線段,由於邊樁的確定較麻煩,重新測設耗費時間較多,因此在一次精確放線以後,對曲線段的邊樁中有代表性的樁位也應設置護樁,這樣可減少重復測量工作,減少測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樁的布設。中線樁定出以後,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好里程樁的控制布設。里程樁的布設原則是:在直線段,一般布設在每隔100米的整樁號的橫斷面上,類似於公路施工常見的百米樁的布設;在曲線段樁位要適當加密,在曲線段起訖點、中點的里程樁位必須布設;里程樁可採用大木樁,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標上里程樁號,打入道路兩側施工范圍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側各打一個。在保證施工中不易被破壞的情況下,離路基邊線應盡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為1~2米。
關於里程樁的布設,在大部分施工手冊的測量放線章節中沒有論述,在許多工地上不太重視。我在某些工地發現,有些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施工測量時,里程樁號的確定是從很遠距離一尺一尺排過來,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現累積誤差。如果里程樁號定不準,那麼標高、坡度的質量控制也無從談起。
三、校對及增設水準點
其一,使用設計單位設置的水準點之前應仔細校核,閉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許偏差應查明原因並及時報有關部門。設計單位交付的水準點一般是幾個月前設置。這些點位處於野外很容易被人為撞動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發生變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認真復核;其二,水準點的增設原則:相隔距離一般為150~200米,以測高不加轉站為原則。增設水準點應與設計單位交的水準點閉合,如一個工程項目分幾個標段,還要與相鄰標段的水準點閉合,閉合差不得超限。
水準點位置,應設於堅實、不下沉、不碰動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築物的牢固處。亦可設置於外加保護的深埋木樁或混凝土樁上,並做出明顯標志。水準點應每月復核一次,對懷疑被移動的水準點應在復測校核後方可使用。
四、縱橫斷面測量
通過中線復測、邊樁放線和水準點的布設,就可進行縱橫斷面的測量。縱橫斷面測量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土方量的計算,所以縱橫斷面測量結束以後,測量結果應與設計圖紙核對。凡是與原來的成果在允許偏差之內時,一律以原有成果為准,只有當與原有成果有較大差異時,才能報監理工程師驗證後改動。需要說明的是:該項工作,必須在施工前進行。如果實測土方量與設計不符報請監理核准時也應在施工前進行。有些工地路基開挖以後才向監理提出實際土方量與設計不符,要求增加簽證,但最後監理拒簽。所以一定要注意該項工作的時效性。
五、施工測量
做好以上工作以後,就為施工中的測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關於施工測量的具體方法,有關測量的書籍上講得很多,不須我多講。只就此項工作提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應根據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藝的要求及時將中線、邊線撒灰線放出,如果被破壞掉時要及時恢復,應使施工始終能有「線」可依。道路的結構層均為大放腳式,每層結構層的寬度、邊線與中線的距離不同,放出線以後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蓋或被施工機械碾壓破壞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應放出,如果被破壞應及時恢復。
第二,每層結構層的標高在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紙推算出來,實踐證明:這樣做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測量出現錯誤。看圖紙一定要細致,推算的結果要注意復核。我在某些工地上見到,有些技術人員一邊推算高程一邊進行測量,工地上很多機械、人員、材料都在等著,在這種比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忙中出錯。所以標高應提前推算。要盡量把能夠做的工作在施工前就做好。要勤測、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㈥ 請問明年在北京的建築單位,有需要測量放線人員的嗎工作經驗倆年,能獨立完成放線,
放線是什麼意思啊?
㈦ 個人年終總結怎麼寫我是從事工地測量放線工作的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與計劃是相輔相成的,要以計劃為依據,制定計劃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麼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於今後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後的打算。根據今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不誇大,缺點不縮小,更不能弄虛作假。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
3.要剪裁得體,詳略適宜。材料有本質的,有現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去蕪存精。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該詳的要詳,該略的要略。
總結的基本格式
總結包括標題、導語、正文和落款四部分。
1、標題。標題寫法有兩種:一種是類似公文式的標題,由「機關名稱+時間+事由+文種」構成,例如(xx市婦聯2007年度巾帽英雄創建工作總結);或由「時間十事由+文種」構成,例如(2007年度春蕾行動計劃情況工作總結);由「事由十文種」構成等。另一種是新聞式標題,這種標題側重在經驗總結上,由引題、正題和副題構成,它要求切實有力地反映出總結的內容和特點。
2、導語。導語是總結的開頭部分。一般是概述基本情況,包括交代總結所涉及的時間、地點、機關和背景;概述基本經驗、點明中心思想、引用數據、主要成就或問題等。導語要求緊扣中心,簡潔精練,有吸引力。
3、正文。正文是總結的主要內容,這一部分一般要寫明以下幾個問題:
(1)工作情況。即進行了哪些工作採取了哪些措施、方法和步驟,有哪些效果,取得了什麼成績。
(2)經驗和體會。即工作中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取得成績的主客觀因素是什麼。這部分是總結的重點,在全文中佔主導地位,寫時要注意主次和詳略,注意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
(3)問題和教訓。即工作中遇到哪些問題,給工作帶來哪些損失和影響。這部分著重分析問題、教訓的存在以及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如果是著重反映問題的總結,則應把問題和教訓當作重點來寫。
(4)今後的打算和努力方向。即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提出一些新的奮斗目標,以表示決心,展望前景,鼓舞鬥志。
4、落款。總結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機關總結的署名,一般不放在落款處,而寫在標題中或標題下。有的總結隨文發送,所以總結上不署名。個人總結署名,一般寫於正文後的右下方。
㈧ 測量放線施工員具體是做什麼的嗎,工作會不會很忙
你好。復你說的這種情況你BF應該是制去干測量工了。測量工--干測量的工人 ;測量員--干測量的技術員 ;測量技師--從技工學校畢業的一般憑師 ;測量工程師--從事測量工作的工程師 。他們要做的的就是把業主指定給你的水準點移到工地里。每個具體的施工部位之前都是需要測量工放線的。這個活如果不僅會放線還會計算的話,一個月4000左右是有的。至於辛苦嘛。在工地上誰都辛苦
㈨ 道路工程測量放線工序!
1 設計院交復GPS點,高程點,索要曲制線要素,豎曲線要素。(有條件復測GPS)
2 儀器的檢驗(去有資質的儀器檢定機構,有檢定報告) 全站儀 水準儀 塔尺 都送去。。
3 審核圖紙結構,高程,簡單的數學計算。
4 選擇導線點位子,埋設導線點(鋼筋頭有十字,混凝土埋)。開始測量導線(測水平角,距離平差計算導線坐標),水準點(你懂得)。
5 導線,水準平差結果符合規范,提交監理簽字。
6 開始准備施工測量了。
㈩ 施工測量員工作描述
測量員崗位職責(僅供參考)
1、緊密配合施工,堅持實事實是、認真負責專的工作作風。屬 2、測量前需了解設計意圖,學習和校核圖紙;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測量放線方案。
3、會同建設單位一起對紅線樁測量控制點進行實地校測。
4、測量儀器的核定、校正。
5、與設計、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量放線方案。
6、須在整個施工的各個階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線、驗線工作,並要在審查測量放線方案和指導檢查測量放線工作等方面加強工作,避免返工。
7、驗線工作要主動。驗線工作要從審核測量放線方案開始,在各主要階段施工前,對測量放線工作提出預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8、准確地測設標高。
9、負責垂直觀測、沉降觀測,並記錄整理觀測結果(數據和曲線圖表)。
10、負責及時整理完善基線復核、測量記錄等測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