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藝術特長生家長須知的幾個藝考常識
概念上的不同首先,考生和家長必須明確的是:藝術特長生和藝術類學生在概念上有著明顯的區別。所謂藝術特長生是指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而在每年高考錄取的一些成績達到一定要求、又有藝術專長的考生。藝術特長生報考的是本科普通高等院校,通過招生院校藝術水準測試,符合學校藝術特長生招生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所謂藝術生是按照所學習的專業特點劃分的部分學生人群。高校招收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時候通常在文化課考察的基礎上還要附加藝術專業的加試才可以錄取。錄取政策上的區別藝術特長生是考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特長,在統測合格、經報考學校確認及教育部集中公示後,省市招生辦公室可在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錄取。簡單說就是普通考生具備專業特長,錄取後學習的不是藝術類專業,而要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文體類活動。而藝術生則是具備專業水平,在參加省市專業課聯考(部分省市和專業不組織聯考)和各高等院校組織的校考後成績合格,文化課通過當年藝術類本、專科錄取分數線,錄取後繼續學習藝術類相關專業的學生。二者有類似,但也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2. 藝術特長生高考後怎麼錄取
藝術特長生招生錄取程序
報考藝術特長生的考生須符合普通高考報名的基本條件和各項要求,具有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法、繪畫等藝術特長,參加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按照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招收藝術特長生的人數應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
資格認定及錄取政策
在專業測試後,各高校會根據本校學生藝術團發展的需要,擇優認定一部分藝術水平突出、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給予其藝術特長生預錄資格,並與學生及家長簽訂預錄協議。這些學生在高考中可享受藝術特長生降分錄取政策。
同時,教育部要求各招生試點學校在指定的時間之前,將經測試合格或確認的藝術特長生入選考生名單按要求報送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備案並公示,教育部將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對藝術特長生入選考生進行集中公示。
按照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校藝術特長生的招生政策,「對經有關省級招辦核准備案及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藝術特長生入選考生,有關省級招辦可根據考生志願在招生試點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對藝術特長測試成績特別優秀、文化考試成績低於招生試點學校調檔分數下20分但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報考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招生試點學校應向生源所在省級招辦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予以錄取,該類考生的錄取人數不得超過本校招收藝術特長生總數的15%。」
通俗地說,藝術特長生可以在報考學校調檔線下20分以內錄取,其中15%的特別優秀者,經省級招辦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
被錄取的藝術特長生,高校會根據其高考成績和個人志願,安排在非藝術專業學習。各高校一般規定,藝術特長生在校期間須無條件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生藝術團的各項訓練、演出和比賽任務。北京大學在該校藝術特長生招生簡章中明示:「藝術特長生若擅自退出藝術團,將取消學籍」。所以,藝術特長生應遵守高校學生藝術團的各項規定,鍛煉自己,為校爭光。
招收藝術特長生的高校
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武漢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吉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長安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金馳華)
3. 怎麼樣考藝術特長生啊
報考流程:
1、報名:關注省市及各校發布的招生辦法和招生簡章。
2、專業測試:分為省統考和院校校考兩大類。各省市會有不同規定。
3、簽訂協議:測試合格的考生要同學校簽訂協議,錄取時享受相應優惠。
4、名單公示:測試合格的考生名單集中在陽光高考平台上公示。
5、填報志願:一般要選擇簽訂協議的高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
6、高考: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進行文化課測試。
7、錄取:對藝術特長測試合格、經報考學校確認的考生,有關省級招辦可在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特別優秀者,經省級招辦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
報考資格:
藝術特長生已成為一個招生熱點,它的招生對象是具備音樂、舞蹈、戲劇、書畫等藝術特長的考生。
考生要想取得藝術特長生資格,首先要參加藝術特長生統一測試(統一測試通常為各省聯考),省聯考成績將作為高校錄取藝術特長生的主要依據。該測試一般從10月底開始報名,12月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分為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畫等,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一項參加。測試成績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同時拿到的證書也分為A證、B證與C證。
考生參加藝術特長生統測合格後,一般還要參加招收藝術特長生高校組織的測試,簡稱校考。招生高校一般會單獨或聯合組織藝術特長生測試,也有的高校認可其他高校的測試成績。測試合格的考生要同高校簽訂協議,在高考時享受相應優惠。這樣考生才算獲得了藝術特長生資格。
取得藝術特長生資格的考生,也要參加統一高考,其報名、填志願與其他考生同步進行。藝術特長生同高校簽訂協議後,一般要選擇該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
藝術特長生在高考錄取時一般可享受降低20分提檔的優惠,但考生的成績不能低於高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藝術特長生被高校錄取後,一般要按規定參加學校學生藝術團的活動。
藝術特長生是指在藝術的某個領域(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法、繪畫等)有比較突出才能的考生。
招生人數: 招生學校招收藝術特長生的人數控制在國家核定的該校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
招生簡章: 招生學校要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和該校招生章程編制藝術特長生招生簡章,其內容應包括藝術特長測試科目、時間、地點,選拔人數,錄取辦法等並向社會公布。
網路-藝術特長生
4. 藝術特長生的專業技能怎麼填寫
可以跟住你自己的專業特長進行實事求是的進行填寫。技能這一塊就是你的實際技術能力。
5. 藝術生和藝術特長生真的可以兼報嗎我擔心高考報名時教育局就把文化生和藝術生分開填進檔案了
去當地教育局咨詢比較權威,網上評價比較混雜,容易影響你的判斷,最好去當地教育局招生辦咨詢一下或者打114查詢之後打電話咨詢比較為妥!
6. 藝術特長生考試的節奏模仿可以用筆記錄嗎
各所學校的考試項目會有所區別,一般來說是不能記錄的,因為手上沒有紙筆,節奏一般也不會太長,大概2~4小節,也可能會稍長一點,但當中會有重復出現的節奏
7. 怎樣才算是藝術特長生
藝術特長生是指來在藝術的某源個領域(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法、繪畫等)有比較突出才能的考生。考生要想取得藝術特長生資格,首先要參加藝術特長生統一測試(統一測試通常為各省聯考),省聯考成績將作為高校錄取藝術特長生的主要依據。該測試一般從10月底開始報名,12月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分為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畫等,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一項參加。測試成績分為合格與不合格。
藝術特長生報考流程:
報名:關注省市及各校發布的招生辦法和招生簡章。
專業測試:分為省統考和院校校考兩大類。各省市會有不同規定。
簽訂協議:測試合格的考生要同學校簽訂協議,錄取時享受相應優惠。
名單公示:測試合格的考生名單集中在陽光高考平台上公示。
填報志願:一般要選擇簽訂協議的高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
高考: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進行文化課測試。
錄取:對藝術特長測試合格、經報考學校確認的考生,有關省級招辦可在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特別優秀者,經省級招辦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
8. 現在中考報了特長生,想進普通高中如何修改檔案
報特長生進一所好的高中,然後再找點關系換到文化班就是,這個不影響高考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學習成績一定要應付得了高考。
9. 藝術特長生的藝術特長生報考流程
1、報名:關注省市及各校發布的招生辦法和招生簡章。
2.專業測試:分為省統考和院校校考兩大類。各省市會有不同規定。
3.簽訂協議:測試合格的考生要同學校簽訂協議,錄取時享受相應優惠。
4.名單公示:測試合格的考生名單集中在陽光高考平台上公示。
5.填報志願:一般要選擇簽訂協議的高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
6.高考: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進行文化課測試。
7.錄取:對藝術特長測試合格、經報考學校確認的考生,有關省級招辦可在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特別優秀者,經省級招辦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
10. "對藝術特長生的檔案先進行鎖定,在平行志願批量投 檔後依照考生所報志願進行補充投檔,"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投檔到一個學校時先不容許被其他學校調看,在投檔過去。
平行志願錄取時,各個志願對於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於第一志願。如果不夠第一志願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願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一個志願的提檔線不高於你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
學校的提檔線指這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於分數線。比如假定分數線是500分,那麼北大、清華的提檔線可能有600分,復旦、南大的提檔線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報考時,要拉開差距(各個學校的提檔線,不要都報同樣的學校),如報了北大,就不要報清華,但可以報北航、北工大;報了復旦就不要報交大和南大,但可以報同濟、上海理工大學。
我不給你具體建議,因為這種建議不一定符合你的情況。只給你一般性建議,相信對你會有好處:
選擇專業應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義,而要了解專業目錄及內涵。(2)不要只追熱門,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業前景。(3)不要一廂情願,而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4)不要就專業論專業,而要分析學校的專業競爭力。(5)不要用選學校代替擇專業,而要把握專業錄取辦法。(6)不要看到就是寶,而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善於思考。
選專業時要避免幾個盲區,第一不要扎堆熱門專業,第二要認清專業本身,要了解所選專業具體是做什麼的,有些什麼課程,也要了解其專業未來的發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潛能,自己沒有嘗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統計結果顯示,國際經濟與貿易等12個本科專業的畢業生規模最大,都在5萬人以上,其中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會計學的畢業生規模超過10萬人。
這12個專業分別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藝術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和會計學。
選對專業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不論考生是否有明確的專業傾向,都需要從了解專業入手。而考生家長為了填報志願了解專業,與專家學者搞教學科研、做行業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在此,提供幾點建議,供大你參考:
了解專業的內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二稿),從這個專業目錄里,考生和家長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國大學本科設有12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每個學科門類下面設有專業大類,專業大類下是各個專業,共469個。其實考生家長所要了解的本科專業都包含在這469個里。在了解某個專業的內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專業大類以及各大類中有哪些專業,把握專業的整體情況,才能對所選專業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在了解專業大類的基礎上,考生家長還要深入了解各個專業的內涵,不能僅從專業的字面意思揣測專業,也不能道聽途說。所謂專業的內涵,指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幹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了解專業內涵可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上關於專業的介紹。)
以往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因為不了解專業內涵、混淆專業名稱而報錯志願的情況屢有發生。一些考生喜歡選擇那些名稱好聽、時髦的專業,升入大學後,卻對所選專業不感興趣,產生厭學心理。
每個高校每年的招生專業從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不少專業的名稱並不能反映出專業的實質和將來的職業。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計算機科學」這兩個專業的名稱很相似,但是一個是屬於工學電氣信息類,一個是屬於理學數學類。不論是主修課程還是將來的就業領域都是大不一樣。還有一些專業名稱很難從字面上了解其專業性質的,比如,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屬於化學與制葯類,化學生物學屬於化學類。另外,有的專業側重於與就業掛鉤,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專業則側重基礎理論,適合繼續深造學習。這些都需要考生家長心理有數。
因此,了解專業內涵,可以避免或減少想當然、望文生義填報志願所帶來的後悔與無奈。
課程設置情況
通常某一個專業會有多所高校開設,比如計算機專業在我國有500多所高校開設,而各高校的課程設置情況也不盡相同,但該專業的主幹課程在這些高校中都會開設。考生家長在選擇專業前,應該先了解專業課程設置情況,這樣才能根據考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來確定專業。
因為不少專業的核心課程都是與中學各學科相對應,比如,擅長數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物理和數學成績都不錯的同學,可以選擇機械類、電氣信息類、土建類、航空航天類裡面的專業;喜歡化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材料科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等專業;對生物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農學、醫學之中的專業;喜歡文學和外語的同學,可以選擇文學、新聞學和外語教育等專業等等。
除了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外,考生家長還要了解各專業的學習年限,雖然大部分本科專業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數專業的學習年限有所不同,比如,醫學類專業一般需要學習5-8年,了解專業的學習年限,可以在報考時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備。
專業的就業方向
我國的大學教育基本是專業教育,高考志願時報考的的專業,可以說是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出了第一次選擇。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對口工作,既可以將大學的知識學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適應職場生活。如今出現不少大學生畢業「轉行」的現象,往往是當初選擇專業時了解不夠。在選擇專業時,考生和家長必須要認真的了解該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可以在哪些行業發展。
值得考生和家長注意的是,職業工作內容往往與專業學習內容差別很大。喜歡學習專業內容,不意味著喜歡職業工作內容。比如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學習力學知識、數學知識,對幾何繪圖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個男同學在高中階段擅長這幾項,學習土木工程專業自然是很得心應手。但是,如果這位同學不喜歡經常到房屋建築工地、道橋施工地跑現場的話,那麼將來他未必喜歡從事土木工程師這個職業。
填報志願時選擇考生感興趣的專業,並明確專業的就業方向,那麼,在考生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無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畢業生就業情況
面對近幾年大學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好已經成了眾多學生和家長填報志願的導向。
社會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並不平衡,這些專業的供求狀況,在不同學校、不同學歷層次的表現不一樣,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那麼,考生和家長就要對某專業社會需求情況有一個前瞻性的了解,還要著重了解欲報考院校某專業的就業率及就業質量。
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來熱門的專業,就業率不一定高。一項調查顯示,2010屆本科大學生簽約率排名前十位的專業為:能源動力類、化學類、機械類、化工與制葯類、土建類、電氣信息類、工程力學類、材料科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這十類就業率高的專業,多為報考時的冷門專業,在一些專業中,90%以上為調劑生。而報考時的熱門專業卻成為就業時卻遭遇尷尬,比如,法學、醫學、國際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技術、環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類就業率高的專業,往往學習難度大、工作環境艱苦、成功感低,降低了進入這些專業的學生數量,就業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長要了解所選專業的就業情況,一般可以從教育部公布的專業就業狀況、社會調查機構的相關數據、專業所在高校的就業情況、專業行業的統計數據、招聘網站的供求情況等幾個方面著眼。
高校開設情況
選定了心儀的專業後,考生和家長還要了解哪些學校開設這個專業,是否在你省(市、區)招生等情況。另外即使是同一專業,由於各高校在培養特色和優勢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