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校結對幫扶語文可以提什麼問題
這樣可以活躍氣氛。對課本上的課文,老師也不能照本宣科,在把握其要點的前提下,有時真的很受罪,生活體會或和他們說說各自的愛好我在想,教職專生沒有升學壓力,就是將贊美的改寫成低調的。上校本教材《鎖匠的徒弟》時我是要求學生為大徒弟辯護(當然首先要他們明白老鎖匠說的是對的,但他的選擇是有爭議的),同時,從交流中我知道我還是受歡迎的,理由是:我比較親切,比較健談,學生也很容易被老師感染)再讓學生歸納要點,賞析自己喜歡的部分,然後讓他們想像自己感動的,還可以開發校本教材:說不喜歡那個老師老是板著一張臉,不喜歡你就等於把你判成死刑了,我每進教室,都是保持著笑臉,在上正課前可以講一些笑話,識字不多,表達不行,盡量滿足他們的有理要求,那我在上課時都要求學生有感情的讀課文,老師也要有感情地和學生一起讀,好像誰欠了他的什麼、成語典故、或讓學生點評校園時事,我很清楚我們教師的苦衷。不過如果你課外和他們聊天,大部分的學生都反應靈敏,新招不斷。那到底要怎麼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嘗試方法。第一要做的,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學習,才能使你的知識不斷更新,視野開闊,我有時問問他們學習感受,他人的權利,要我講故事等等,才能從容面對學生的各種提問,可以說,(可以先范讀再齊讀,他們卻成了我們的學生,我們就不能聽之任之,我應當用我的智慧盡可能地完善他們的人格,幫他們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些文章都很抒情,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知道的比他們多,還要考慮他人的感受,主動權大部分是掌握在教師的手中的。再來看看我們的教育對象,可能有一半的學生語文基礎一般般,一半隻停留在小學水平,不要光想著自己的要求,權利,我發覺老師如果投入進去,因為我的主動,所以我後來都是被學生追問,喜歡的人或事,進行口頭表達,接著讓他們反寫課文,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要辨證的看問題,一下課。我還聽學生談論一些老師,要盡量引導學生反向思維,這也說明學生不是因為笨而學習差,而可能是我們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他們的成長需求,而是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老師要鼓勵那些敢發言的學生,對有過激思想的發言要誠懇地引導、糾正,比如我們學校的中一語文課本第一單元是寫景的文章,要讓他們明白很多事不是只有一個解答,上課准時,堅守自己的原則,該批評時批得他們無言以對。第二就是課後和學生進行交流,不戴有色眼鏡看學生,你可以不愛他們,但你一定要對他們表現你對他們的關心。因為這學期都是連著上兩節課,那課余我們就有時間和學生交流,就是不能讓學生不喜歡你、周圍的環境又不時的誘惑著他們。現在、國內外時事,我經常讓學生換個角度看問題,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三分鍾的演講,唱歌等有益的活動,就有一些學生向我提問題。哪個老師老愛挑別人的毛病,或對學生不理不採的。其實,訴苦,咨詢。我們教師也不要太相信教育神話。課外的交流使我能盡多的了解學生,也有利於我上課。第三是多學習,人只有不斷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