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为一名警察如何提高规范文明执法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体做法如下: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和衡量执法成效的基本标准。
2、完善执法程序
要规范执法流程,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要求,从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入手,重点围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对执法具体环节和有关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不断严密执法程序,强化执法指引,规范执法行为,堵塞执法漏洞。
3、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要科学合理制定裁量标准,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内,根据过罚相当原则,结合经济发展、行政案件发案等情况,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为公正执法提供制度依据。
4、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要完善执法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执法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执法资源,着力形成执法合力。
5、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行执法责任制,对于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强化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执法责任,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实行权力清单制度。
(1)规范执法工作经验扩展阅读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
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如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治理能力依然处于低级水平等,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因此,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从法律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参与重大决策,管理国家大事,这就对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不断加强,运用法律来捍卫自身权利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给行政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更需要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B. 如何坚持严格规范执法
一、深刻认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大意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回进依法治国、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二、准确把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基本内涵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完善执法程序。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三、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贯彻落实到执法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创新执法理念。
完善执法制度。
改进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素养。
C. 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规范执法依法行政
1,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
2,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3,熟悉行政法规条例
4,用行政法规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5,坚定社会主义荣辱观
D. 如何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政法机关一项长期自身建设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抓紧、抓实、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各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和新时期政法工作的任务,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执法理念教育,为规范执法夯实思想基础。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加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实体与程序并重执法理念的教育,监督与配合并重的执法理念的教育,公正与效率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依法办案与运用刑事政策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使执法活动既有利于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突出机制体系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办案流程,科学管理业务工作,完善各业务部门的执法责任、错案范围、追究程序,重点加强对重点部门、热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不断规范司法权的正确行使;进一步加强自身监督,在加快办案节奏的同时确保办案力度、质量、效果和效率的统一。
3、突出信息化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找准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案件管理系统、侦查指挥系统、网络办公系统、审讯监控系统和远程通讯系统建设,有力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4、突出队伍专业化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人才支持。培养办案人员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等素质。加大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司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符合司法工作特点和司法规律的人员管理机制,实行规范化分类管理。
(作者单位:如皋市检察院如皋市公安局)
E. 如何做好执法工作
首先,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各级调查队作为统计执法机关,要迅速适应内新的角色,坚决贯彻有法容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把调查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其次,加强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是有效贯彻执行《统计法》的重要保证,科学的调查方法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统计违法案件。
再次,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最后,将统计执法与文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F. 如何做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省市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环境保护行
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环保依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并以此带动了整个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局先后获得全市1998-----2000年环境目标责任制二等奖、排污收费责任制先进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县委、县政府授于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下面,就我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牢依法行政基础
我县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县环保工作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2004年机构改革中,我县在精简机构、压缩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把环保局列为政府序列的行政局,并明确了13人的行政编制。在我局内部,局长与环境监理站长依法办理了行政执法委托手续,明确了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局设置了法制信访股,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环境法制工作,解决环境执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措施。为搞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局于2004年12月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目标、任务、内容、责任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把其中的执法内容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严格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按照分工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目标。同时,按照省市法制局、环保局的统一标准要求,我局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等11项执法程序,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等7项执法制度。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严格执法,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实践,我局环保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和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局内工作、学习、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在办公楼门厅内制作了政务公开栏,使全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在环保行政执法过程中,全局执法人员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坚持杜绝了“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G. 如何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调研
《暂行规定》就整个内容来说,在我县近五年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很有实效性、可操作性。《暂行规定》中的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就违反行政执法、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规定有严格的治理措施,对我局来说针对性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 一是加强学习。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学习《暂行规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同时,结合学习省、市、县颁发的各项纪律规定,加强廉政、勤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二是规范执法。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意见》,实施“五统一”要求。即,统一队伍名称:城市管理执法;统一队伍设置;统一服装和标识;统一执法证书和培训;统一执法文书。通过“五统一”规范执法队伍,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三是转变作风。按照法定权限和执法程序,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纠正执法过程中趾高气扬,态度冷漠,敷衍塞责,言行粗暴、动辄训斥等现象;坚决纠正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现象;坚决纠正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确保本系统不发生一起损害群众利益、有损自身形象的事件。 四是完善制度。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职工业绩考核、责任追究等40项制度,将制度汇编成册发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学习。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领导干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健全行政审批内部工作流程,细化职责权限,规范行政审批。我局采取行政许可、收费依据、行政执法程序上墙公示,行政处罚的罚缴分离制度,做到公平、公开。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有部分执法人员有畏惧心理,出现了对管理对象管理不到位,该处罚的没有处罚到位、该采取强制措施没有执行的现象。如在遇到在对违章建筑进行调查取证,下达整改通知单后,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完备的基础上,当事人拒不服从管理、不愿自行拆除违章建筑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应实行强拆,而执法人员并没有实行强拆。主要原因是一些群众情绪激动,蛮横无理,暴力抗法怕出现两方面的人员伤亡;其次,强制手段单一、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其三,强拆后存在有些群众蓄意闹事、上访等现象。综上原因,执法人员执法出现为难情绪。 三、规范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创新举措,以公安、城管联动机制的建立为平台,紧密协作、攻坚克难,妥善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各类矛盾。城管队员要切实提高证据意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阻碍管理、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要加强证据收集,为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奠定基础。公安机关要为城管部门做好法律保障,严厉打击侵犯城管队员正常执法活动的行为,确保城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二是法制宣传到位。人人都是城管卫士,人人都是城管监督员。开展“城管六进” 活动(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结合“示范社区创建”、和举办“法制宣传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强化市民城管意识,责任意识,让市民支持和关心城市管理。同时,深入服务管理对象宣讲服务企业、服务市民相关优惠政策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当好一名城管监督员,督促城管执法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抓好统筹结合。要将执行《暂行规定》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始终贯穿于优化发展环境、“治庸问责”效能建设活动等各项工作中,针对执法人员“中庸”思想,加强“问责”,严惩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与“三抓一促”活动相结合,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相结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标准,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执法到位,管理有效。 四是健全监督机制。针对《暂行规定》规范行政执法,不因徇私“应予检查、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不予检查、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要加强监督,该督办就的督办,该强拆就强拆,“一把手”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坚持党内监督与其它监督相结合,重视发挥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增强监督效能。要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打击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使有苗头的腐败行为立即遏制。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要培养青年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对策性研究,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出力,问题在一线解决。要提高效率强化工作落实。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要把握重点抓落实,将工作任务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分解;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对照各项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通过明查暗访、追踪督办等形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不断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增强机关活力,建立健全局机关奖惩机制,不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抽查,把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和谐执法落到实处,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 远安县城市管理局
H. 简述如何坚持严格规范执法
一、深刻认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大意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回依法治国、建答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二、准确把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基本内涵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完善执法程序。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三、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贯彻落实到执法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创新执法理念。
完善执法制度。
改进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