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作特长 > 黄宾虹艺术风格与特长

黄宾虹艺术风格与特长

发布时间:2021-02-05 22:57:49

A. 黄宾虹山水画具有哪些方面的艺术特色呢

黄宾虹(抄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籍袭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B. 黄宾虹有什么品质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字宾虹,别署予向,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等。早年激于时事,参与同盟会、南社、国学保存会等,后潜心学术,深研画史、画理。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在国粹学报、神州时报、商务印书馆等作编纂工作,并主神州国光社编纂《神州大观》。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历任新华艺专、北平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学养渊博,著述宏富,诗书画印及鉴赏皆精,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

黄宾虹,他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长达80多年的艺术实践,以殉道者的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矫时弊,推陈出新,参赞造化,成为我国山水画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堪称一代宗师而无愧。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3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澹宕,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从色彩上看,有水晕墨章,元气淋漓的水墨山水,也有丹青斑斓的青绿设色,更有色墨交辉的泼墨重彩,以及纯用线条的焦墨渴笔。从继承和创新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古代某家笔法的影子,但又完全不是古人。他的花鸟画,偶一为之,雅健清逸,别具一格。书法师承钟鼎文和晋魏。行草取法王献之、颜真卿,楷书取法《郑文公碑》、《石门铭》、褚遂良等。博采众长,出以己意,浑朴沉雄之中隐含着清刚秀逸。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书画实践,使黄宾虹的画论画史研究,有着深刻的独到见解。

黄宾虹的书画艺术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又得力于传统民族文化修养的内涵,同时顺应了现代艺术的潮流,借鉴吸收现代审美艺术精神的结果。这种吸收现代形式为传统所用,又赋予传统绘画以强烈的时代特色,是黄宾虹书画艺术审美形态的本质特征之所在。

黄宾虹学画发步于他家乡的“新安画派”和“黄山画派”,即以渐江、查士标、古涛、梅清的画风为宗,起点很高。不过,黄宾虹之所以起步于新安、黄山画派,除了笔墨技巧,思想情操,美学观点较符合他的个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植于民族意识和早年反清革命思想的缘故。在新安、黄山画派中人,大都为明末遗民。他们抱节守志,遁世隐身,绝不与清朝统治者妥协。加上他们的画风,戛然独创,一扫当时清代官方“四王”画派日趋甜俗柔靡的风气。况且新安、黄山画派所呈现的清逸朴拙、疏淡简约的画风,十分符合黄宾虹的个性与审美情趣。

C. 黄宾虹山水的特点!学习他的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现代美术界素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南黄指的就是著名山水专画家和绘画理论属家黄宾虹。

“浑厚华滋”的美感和独创的“黑密厚重”艺术风格,是黄宾虹山水画的显著特点。1948年后的晚期作品更是激情澎湃,笔力圆浑,意境深邃。

黄宾虹奉行写生的主张,中国画舍“笔墨”无他,在他的写生画稿中最易了解。他的画(晚年)已经不单纯的是画了,而是他为了实践他的笔墨的一个载体。而形成了他自成一家的山水画符号。他的画与他的书法、金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显得无懈可击。

中国画坛来许多人都从他那里学了一鳞半爪而卓然成家。有的人虽然没有直接师法黄宾虹,但都是深受影响,石鲁的粗头乱服,傅抱石的激情挥洒,陆俨少的线形节奏,吴冠中的秀逸淡雅,李可染的浑厚华滋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直接师从黄宾虹。他们除了各自的师承及自身因素之外,都从侧面显示了黄宾虹的存在,因为必须与黄宾虹拉大距离才能有自家面目。

D. 丰子恺、 吴昌硕、 潘天寿、 黄宾虹的故居介绍、生平简介、艺术特色、创新点

丰子恺(原名润,又名仁、仍,小名慈玉,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生于浙江省石门县石门湾(今桐乡市)。初跟李叔同和夏丏尊学习,后去日本学习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十个月。曾任上海市中国日语学院、上海市中国画院首任院长等职。著有《缘缘堂随笔》(散文集)、《丰子恺音乐讲堂》、《子恺漫画》、《源氏物语》(译作)等。被称为“圆通大师”。

E. 你们怎么评价黄宾虹生前的书画作品

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他在50岁前驰纵百家,溯追唐、宋。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半天下。70后融会贯通,卓然成一代名匠。他的绘画,在深研传统,取精用宏的基础上凝聚和升华,进而融铸为自己的艺术个性。与二十世纪的其他画坛巨匠相较,黄宾虹更具学养,更富于文人气质。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荦的贡献。

黄宾虹认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而应力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他又说:“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黄宾虹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于笔墨运用的经验,在晚年总结出“五笔七墨”之说——“五笔”为“平、留、圆、重、变”,“七墨”即“浓墨、淡墨、破墨、渍墨、泼墨、焦墨、宿墨”诸法。如此,以笔为骨,诸墨荟萃,方能呈现“浑厚华滋”之象。
黄宾虹是近现代的山水画大家。他被尊为大家,这是由于他有至深的学养,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

黄宾虹是早学晚熟的画家。从6岁开始学画及至晚年高寿,勤奋过人,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既是早学,又是学到老。

他的所谓"晚熟",当在他75岁以后,他的"熟",不只在技巧上见出他的地道功夫,主要在于他的师法造化。心中有真山真水,体现在他的神奇变法。

F. 国画大师黄宾虹在字画创作上的创新有哪些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着“北齐南黄”的说法。“北齐”指的就是以画虾闻名于世的巨匠齐白石,而“南黄”指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有人说,“齐白石是建了一堵墙,把很多人挡在外面;而黄宾虹则是开了一条路,让很多人能走进来”。
6月12日,为纪念黄宾虹这位近现代中国画巨匠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浙江美术馆特举办“宾虹气象——黄宾虹作品展”,此次共展出黄宾虹山水、花鸟、书法作品百余件。这些作品都是在其家属捐献给国家的黄宾虹生前书画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下旬,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把原先书画馆改建为专门陈列展示黄宾虹书画作品的“黄宾虹艺术馆”将正式开馆。

一生的艺术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来西湖玩的游客都会在北山路西泠桥附近看到一尊黄宾虹面对西湖写生的雕像,但他们中很多人是经过导游介绍才知道他的名字。而对于熟悉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人来说,黄宾虹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熟悉黄宾虹山水画的人都知道,最初他的山水被称为“白宾虹时期”,似乎在黄宾虹看来,中国的山水画并不需要太多的颜色,“黑”与“白”是他作品中最主要的颜色,而“黑”是中国画中的一个修养,是积墨而成的,一般积三遍墨即“死”,但黄宾虹能积十遍还看得到纸纹,后来画坛上有人戏称他为“黑宾虹”。

曾经,黄宾虹与父亲开办过一间制墨作坊,一边制模一边研究墨史,慢慢了解了各种墨的特点,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使得黄宾虹对墨的用法了如指掌,以至于晚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今天看来,很多黄宾虹的佳作都被奉为精品,但在当时却并没有得到画界的认可,一般人都不理解而且看不懂。当人人都在讨论改革艺术之风,黄宾虹却被看作是食古不化的代表。

黄宾虹一生的艺术之路注定是孤独的,他对中国绘画的独特理解,其实是按照自己愿望去做的。同时代的人不一定能够理解和接受。所以好像是注定一批艺术的创新者和开拓者生前必然是孤独的。

1910年黄宾虹移居上海,成为一家古玩店老板,有次家中被盗,收藏的最心爱的古印一夜间没了,让他的古玩店元气大伤,这对他打击很大。不久,黄宾虹有了隐士之心回到了安徽,或许世外隐居是他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绘画笔墨开始变为黑而密的积墨,彻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很少有人喜欢,黄宾虹对于绘画的研究也渐渐游离于时代之外。但好景不长,两年后一场洪水打碎了他的归隐梦,对于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来说已算是十分残酷了。

黄宾虹当时面临的是艺术上无人认可,归隐的愿望又毁于天灾,生活四处漂泊。从少年学画到人生沉浮,从满腔热血到心静如水。在60年生命中黄宾虹真正体会了什么叫世事沧桑。

如果看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会发现,早期清新淡雅的笔墨已无法表达他的心境,仿佛只有浓黑厚重的笔墨才能完全表达他的感情。但从某种意义上看,黄宾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却是他艺术上的大幸。

G. 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

黄宾虹69岁时去了四川,在那里呆了一年多。在这期间,他画了数千幅作品。当他在青城山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然后他被青城山的大雨震惊了,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说艺术家需要一个创作的机会,雨中的景色激励他去感受真实的风景。

由于其绘画文化内涵厚重,绘画审美历史感淡漠,其绘画不像街上行走的美女那样打扮得体,也不像张大千、吴湖帆的绘画那样美丽,需要生活体验,文化积淀与审美修养,欣赏他的绘画。如果没有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我想我真的无法欣赏他。或者你会对他的画有一种神秘感,但很难进入他的世界。

H. 山水图轴 黄宾虹 笔墨特点是什么

这幅复山水轴是黄宾制虹八十七岁时的作品,题识:“宋元人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得一辣字诀耳。”作者晚年作画,十分注重“笔”的语言表述功能。该图以渴笔钩皴为主,远山和一些背阴的地方略施渲染。初看用笔狂肆放纵,颇似“粗头乱服”。细细品味,整个画面层次井然,法度森严,充满着自由奔放的节奏韵致,状写了林木山川律动着的勃勃生机,洋溢着画家内心的欢愉激情。该画用笔流畅,毫无拘束,画面染色不多,突出赭石和草绿色的鲜亮,别有轻快明丽的韵致。其崇山峻岭,山路曲折,远景苍山之葱茏,近景茅屋之孑然,不落寻常蹊径,笔墨枯润相间,有虚有实,繁而不乱。画面虽层次变化丰富,但整体风格仍清妍秀润,意趣生动,充分展现了宾虹老人晚年“刚柔相济,润泽自然”的艺术风格,是其画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的代表作。

I. 黄宾虹的水墨风格有哪2个时期

黄宾虹的水墨风格有哪两个时期?有唐朝时期和清朝时期两个时期。

阅读全文

与黄宾虹艺术风格与特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晋升考核自我评价 浏览:480
职场新人自我介绍日语 浏览:700
职携求职公寓 浏览:354
醉驾人找工作 浏览:973
百度厦门六中艺术特长报名表 浏览:868
劲霸经编面试 浏览:364
小孩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浏览:470
玉环学校洗碗招聘信息 浏览:15
教师教育自我评价 浏览:192
2014合肥168中学特长生音乐录取名单 浏览:478
应届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分钟 浏览:800
丹阳人才招聘网 浏览:72
生物学科特长怎么写 浏览:250
昌硕面试后多久通知 浏览:925
陕西省铁饼特长生 浏览:751
硕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346
2019年南阳卷烟厂招聘信息 浏览:461
时尚招聘信息 浏览:341
安吉洁美电子招聘信息 浏览:106
个人简历问候语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