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里地上很多这种小黑虫,3到5毫米长,爬的慢或者直接停着不动,这是什么虫如何灭掉
应该是抄窃蠹科蛀虫。
窃蠹科, 鞘翅目长蠹总科的1科。小型卵圆型;跗5节;前足基节球形,基节窝开放;后足基节板状,有沟可容纳腿节,幼虫蛴螬型的甲虫。分布世界各地。
窃囊为小型种类,卵圆与长椭圆形,红褐与褐色。触角10~11节,少数8~9节,锯齿状、栉齿状与棒状。前胸背板常隆起。腹部5节。幼虫蛴螬型,乳白色。足4节,跗节端部具弯曲的爪。多以幼虫越冬。由于物品的运输,一些种类得以广泛传播。
Ⅱ 【十万火急!】蔷薇叶茎上有芝麻大小的绿色虫子,有脚,一群群的在茎上,
你说的就是蚜虫的幼虫,要打药才能防治。
吡虫啉喷洒,3天后再喷一次,可以很好的杀死虫子。
上个月我家玛格丽特也发生同样问题了,开始用水冲,毛笔刷,没过多久又长出来了,后来用药以后就完全好了,你可以试试。
Ⅲ 家里浴室里老是有一种会飞的小黑虫,如何消灭
这小虫学名叫蛾蚋。这小黑虫有时比蚊子还要让人心烦,外表就像是小蛾子一样,到处乱飞,污染食物,寄生细菌,传播疾病,我们切不可大意。
防治蛾蚋最根本的方法为环境的整顿;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种积水中,只要把容器积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积水清除、室外水沟维持畅通,就可以把蛾蚋的数量制住。在化粪池中孳生的幼虫,可以投入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可同时治蛾蚋白腹丛蚊。
成虫的清除:蛾蚋的体长约3毫米,使用电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化学药剂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虫菊酯喷雾剂。
(3)玛格丽特长小黑虫扩展阅读
幼虫是一种很小的蛆,长大了羽化。这种昆虫生性嗜好黑暗,蛆就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中的管壁 上,以腐朽污秽的物质为食。只有羽化了的成虫有翅膀可以飞翔。这种昆虫本身对人类没有什么危害,只是它生活在脏兮兮的地方,从污水管中飞出来。 在地漏或者下水管道装一个地漏配套专用存水弯,防虫地漏不仅可以防止小飞虫进入室内,还可以防止返味。无需改动原有地漏。
1、经常保持厕所所有地漏有水,水蒸发干了,就赶紧往地漏倒上水。这样臭气不但被水密封了,地沟虫也休想飞出来,这是最环保、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另外别忘了洗脸池是和下水管相相通的,不用洗脸池时,也应该把下水口盖上。
2、如果要长期保持地漏没有地沟虫,可以去卫生防疫站买一些低毒的杀虫剂,用水稀释后,打开地漏,狂喷一阵子,再盖上。经常喷少许杀虫剂,可以长期没有地沟虫。
参考资料
蛾蚋-网络
Ⅳ 想知道这是什么虫子 家里突然多了好多这样的小黑虫 黑色 身体教硬 会飞 比小米粒大
不管啥虫子,就算没危害也影响卫生,不在意卫生也影响心情。买点杀虫剂喷一喷,出门的时候关闭门窗,回家的时候再打开通风,一两次就搞定了。
Ⅳ 玛格丽特生蚜虫怎么办
玛格丽特其实是菊科植物,又名蓬蒿菊、茼蒿菊,有的花友不知道玛格丽特怎么养,下面是花友养玛格丽特的经验,整理出来供花友参考。
一、土壤,玛格丽特喜欢疏松肥沃,排水通畅的土壤。
用的土是:5份黑山土、5份泥炭土。没有黑山土的朋友,可以用园土替代。
二、扦插,玛格丽特好象不结种子,它的繁殖主要靠扦插。
一般用带盖的育苗盒扦插,扦插用土为泥炭土加蛭石,或者泥炭土加珍珠岩。最好的扦插季节为春秋,其两季也很容易扦插成活。由于的扦插苗一直放露台,除了夏天,其3季扦插时都盖上育苗盒盖,这样能保水保温,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夏天扦插直接在花盆中,因为育苗盆太小,水分容易蒸发。
三、肥料,很多朋友都问如何施肥,其实是个很懒惰的人,不喜太劳作。一般换盆和定植的时候施足底肥,其时段不再施肥。底肥用鸡粪肥和少量的缓释肥,鸡粪肥因为已经沤熟,多一点也没关系,缓释肥一定要按盆大小控制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不能与肥料接触。在花期偶尔也追点肥,用的是“必开花”。(一包必开花已经用了两年,还没用完,那么大的露台,可见的用量和次数了)
四、环境,家的玛格丽特一直放养在露台(们这夏天最高有38、39度,冬天零下3、5度),由于露台上面有葡萄架,旁边有树木藤月等,夏天它直晒的时间不会太多。冬天,重点养护的几盆会放到雨淋不到的地方。
五、修剪,一般不对玛格丽特进行修剪,只在苗期对特别长出格的枝条剪短。
六、玛格丽特如何成球。刚扦插成活第一年的玛不会长成很紧密的球,经过夏的酷热和冬的严寒后,玛才容易长成很紧密的球。大家要注意,夏、冬后,玛的叶子很多可能干枯了,只要枝条中心还有绿色,就不要丢弃,一般养护浇水,到第二年3、4月整理枯叶加换盆施肥,玛很快能长出很紧密的枝芽,而且体积会是原来的3、4倍以上。
Ⅵ 家里有好多小黑虫 有图'高手说一下这是什么虫子'怎么处理掉
我看到照片,认为,这是一种粮食害虫,叫麦象,有的地方叫他牛牛,他主要危专害粮食小属麦,大麦大米等,他有翅膀,可以飞,无毒,农村储存粮食多,经常见到。通过太阳晒可以除去,有的米面可以用面筛除去,城市很少见到。
Ⅶ 最近家里突然满是一种黑色的小虫看的我肉麻死了.想问下是什么虫.(有图)
这种昆虫是 “马陆”
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马陆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倍足纲(Diplopoda)动物。
世界性分布,倍足纲与其他数纲动物常合称多足类。马陆约10,000种,生活于腐败植物上并以其为食,有的也为害植物,少数为掠食性或食腐肉。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后的3个体节每节有足一对外,其他体节每节有足2对,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
除头4节外,每对双体节含2对内部器官∶2对神经节及2对心动脉。头节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一对。体节数各异,从11节至100多节,体长2∼280公厘(0.08∼11吋)。除一个目外,所有马陆有钙质背板。
自卫时马陆并不咬噬,多将身体蜷曲,头卷在里面,外骨骼在外侧。许多种可具侧腺,用分泌一种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气以防御敌害。
倍足纲包括常见于许多花园的种类,如土马陆(Julus terrestris, 有时作Iulus terrestris)其体长为25公厘(1吋),原产於欧洲,已引进北美;体光滑的种俗称切根虫(wireworm)。
有的马陆无眼,颜色鲜明,如25公厘长的温室马陆(Oxis gracilis)。最醒目的常见种之一为美国东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 americanus),长10公分(4吋),有黑、红两色。
生物学特性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原活动。
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嫩叶。马陆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卵300粒左右。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马陆1年繁殖1次,寿命可达1年以上。
(7)玛格丽特长小黑虫扩展阅读
生态作用
1、马陆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马陆摄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据初步估算,马陆对落物的分解量约占该地区年平均凋落物量的21%,马陆对同一种、不同腐解程度的叶片摄食量不同,对半分解凋落物的摄食量大于对未分解凋落物的摄食量。
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马陆的摄食效率不同,其同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粪便排泄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不同林型下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通常,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在土壤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马陆的个体数量季节变化明显,以夏末最多,冬末最少。
3、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重要的分解者,马陆是土壤动物中的常见类群,主要以凋落物、朽木等植物残体为食,是生态系统物质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
4、对大型土壤动物的饲养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马陆所作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到;通过对马陆的生态分布、摄食量等的研究,探讨并揭示该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分解过程中的功能。
5、千足虫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这么多足的。出生的幼虫只有7节,蜕皮一次增至11节,有7对足;二次蜕皮后增至15节,有十五对足;经过几次变态发育后,体节逐渐增多,足也就随之增加。
6、当然,其他还有许多种类的千足虫。有的身体较小,才2毫米长;和大马陆相比,它们的足少的多。
相关常识
1、毒性
虽然无毒颚,马陆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而且人类误食马陆会导致口唇过敏性水肿等。
2、陆生
北美巴拿马山谷里有一种大马陆,全身有175节,加起来共有690只足,可以说是世界上足最多的节肢动物。
3、防疫
马陆喜欢潮湿,容易带来细菌。在它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后,其潮湿的生长环境就会变干燥,就不会滋生马陆了。也可以用“三唑磷”喷洒,但皮肤过敏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4、蛰伤处理
千足虫不咬人,但触摸摆弄它时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皮肤中千足虫的毒性分泌物应该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一定不要用酒精。若皮肤发生反应,局部可敷以皮质类固醇。眼部受伤者需立即淋洗,并应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或软膏。
5、马陆与蜈蚣
有一些市民会误把马陆当成蜈蚣,其实它们是节肢动物中的两个分支。马陆的身体呈圆长形,是由黑色、黄色相间的体节所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每对体节有两对纤细的黑脚。
参考资里:网络-马陆
Ⅷ 谁知道这种黑色细长的虫子是什么,芝麻粒大小,被咬了以后起红色大包,非常非常痒有图
从你的图片上看,是跳蚤咬的。
一般处理:
1、如果被咬了,可以涂些花露水、风油回精或肥皂都有止痒消答炎效果。
2、如果你养了宠物则首先需要做好宠物的卫生。如果遇到猫狗之类最好离它远点。
3、注意家里的卫生。还可以在墙边喷些消毒药水。喷之前注意看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4、贴身衣物拿去煮,大件衣物、席子用开水烫;然后再阳光下暴晒。
Ⅸ 急!急!急!我卧室里面突然出现了许多黑色的小虫子(长1厘米左右,宽3-5毫米)消灭了又40只了
蠼螋(拼音:qúsōu,音:渠叟)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夹板子、夹板虫内,容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
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蠼螋,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铗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铗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卫生间要保持干净就可以了,可以买瓶气雾杀虫剂,见到的时候喷杀就行了!
不过建议你做好室内卫生,只要室内卫生保持的好,这种虫子是不会在你家里安家的。
其治理应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注意家里的清洁卫生。
2、物理机械防治:气调、灯诱。
3、化学防治:甲基嘧啶硫磷喷施或溴甲烷熏蒸(熏蒸对人体危害很大,熏蒸后注意及时通风,待烟雾散去后方可入内,较危险,慎用)。
4、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虫或天敌治虫。
Ⅹ 谁知道这种小黑虫叫什么怎么来的
这个虫子,
当然是玉米虫啊。
我们的没完全成熟
的玉米收回来之后。
也不经过晾晒就放在家里,
一两个月就会长这种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