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对待班级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一、遵循“平等相待 一视同仁”的原则
在我的班级里的所有学生,不管是哪一类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没有偏向。每学年的开学之初我都会在班内给全班学生说明:你在家里再娇惯,只要是走到学校就与别的同学一样,没有人会娇惯你;你在家里再懒,只要是走进学校就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该干的活就得干,该值日时就要按时值日,不能搞特殊;你的成绩好与不好老师也不会偏袒与谁------总之,在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会开一个特别的班会,让全班同学知道他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一视同仁的老师,请同学们不要搞特殊,学校是有纪律的,不遵守纪律就要受批评,凡是遵守纪律的都是好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要如此。像我们班一月一次的调换桌位,我都是遵循平等相待原则,这样,同学们没有一个闹意见的。对懒散型这类孩子也能做到一视同仁,他们有时因为太懒,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我就让他们补上。有的孩子不愿值日,我就让组长责任分工到每位同学,这样就治了那些懒孩子的惰性。并且要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人人都要为这个集体出一份力。这样日子久了,“懒汉们”知道躲不过也就不再偷懒了。
二、给特殊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 多谈心交流
对留守孩子和父母工作太忙或父母做买卖没有时间照顾的孩子更要平等相待,不让他们有自卑感,而且要关心更多些。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重任交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手中,因此,这些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跟老人十分相似,在学业上紧张不起来,与同伴缺少共同语言,行为上过于懒散,缺少儿童积极向上的活力,过于保护自己。他们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息息相关。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平等相待,多与这些孩子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进行教育引导,这些孩子都是好学生,都是好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当然,教师之爱并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而是以尊重、期望、信任为根本。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特殊生)都有自己的尊严与人格,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要让每一个特殊生都有进步和发展,还要寻找一切机会,让特殊生有一个参与活动、施展才华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一个成功的愉悦感,这样,特殊生才会体会到老师的爱心,老师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教育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有些娇惯型的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随便告状、捣乱、淘气,唯恐别人不知道有他这个人,其实,这样的孩子之所以捣乱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理他也就完事,不要大惊小怪的呵斥他,大可不必过分关注,如果那样反而会顾此失彼,影响了全班学生的学习。
还有些特殊的学生他可能是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 “ 头儿 ” ,这种学生活动能量大,教育得法,可以带动一批人,反之,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被动;有的是身份较特殊的学生,如:体育健将、唱歌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他们常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参加训练,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活动空间,其中一些人凭着自身的条件,常发生违纪行为,这需要教师进行特殊教育。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经常打架,遇到一点小事,也要与别人用武力解决,影响非常不好,在他的小团体中,有很强的震慑力,其他的人都很听他的,也纷纷效仿,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解放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不要杞人忧天。特殊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常常各不相同。我对这位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交流谈心后他变得很懂事,我让他当了一位小组长后更是学习积极,认真负责,成为一名优秀生。
还有些学生的身上常常表现出逆反心理强,自制力差,学习动机不明和道德观念不清等特点的娇惯型。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有的孩子在家被爸爸、妈妈宠惯着,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自己说了算,在集体中却缺少朋友,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若不正确引导,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 抑郁的性格,成为自闭儿童。这也要我们多和他们交流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使他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会慢慢进步的。
三、严要求、多鼓励、少批评。
由于特优生学习成绩好,脑袋瓜灵活,学习也认真刻苦,它的优点比一般同学都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反而使他有一种优越感。为防止他们高傲自大,老师应善于引导,严格要求,要不失时机地告诫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行为上有不良的习惯反复出现,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更要严格要求,绝不能放任纵容。严格的管理是根本的工作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惩罚与教育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与教师间形成更大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与教师间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适得其反。学生的默许认可也是被动的、不自觉的、暂时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坚持正面教育,给学生摆事实,讲道德,多鼓励,少批评,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师这样的教育方法更能自觉接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管理,鼓励性开展批评教育,循循善诱,避免空洞无效的严厉说教,恶意的训斥。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要严而有格。
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爱护和扶植,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励其进步和提高。我班有一名学生,生性顽皮,学习马虎、草率,成绩差,而且脾气暴躁、犟,常常在班里惹事生非,喜怒无常,同学对他意见大,老师对他做了不少工作。但该生本质不坏,而且经常为同学服务。有一次,同学呕吐,班内同学对此都无动于衷,甚至很多人捂着鼻子避开。就是这位同学,主动向老师请示,处理地上的赃物,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几次。我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开展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学习他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同学们感受到他的热心,消除了同学间的隔阂,缩短同学间的距离。并且我在个别谈话交流中,抓住他的优点表扬鼓励,激励他在各个方面有更大进步。自此,这位同学在学习上进步很大,坏毛病也改了不少。
在学困生的身上,固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他们也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并以此为动力,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奋发进取,以求进步。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但是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所以,老师要关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分析原因,心平气和,诚心相待。我们在教育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对学困生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目的、收到效果的。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有一个过程。特困学生自觉性差,自控力低,他们身上的不良表现反复无常,周而复始,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常抓不懈,因势利导。同时,对他们的教育转化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和恒心。我坚信,只要教师耐心坚持科学教育管理,就一定能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五、加强家校联系
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学校里班主任及时与学生沟通,教育教学效果就好。在课外也应如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最佳教育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总是在每学期开学初先统计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了解其家长的各种情况,这不仅了解了学生情况、家长情况,而且也为以后方便与家长联系做好了基础。并且在尽可能的多与家长们联系沟通,及时反映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情况,家长们也很乐意我的做法,有些家长主动与我联系,了解还在学校的情况,我总是热情相待。长此以往,家校联系下去,受益的是学生本人。
特殊学生在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只要我们班主任胸怀一颗爱心去对待班主任工作,做到细心、耐心、恒心,多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去教育那些特殊学生,教育效果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Ⅱ 当学生有特殊情况能不能申请特殊对待
初中的学生有特殊情况是可以特殊对待的。不过老师是不会管你特不特殊的。
Ⅲ 如何对待特殊学生
一说到特殊学生,我们教师脑海里首先映出的是那些智障生、学困生,对于怎样教育教导这些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寻找发光点、平等对待、鼓励等等。其实我认为在我们班级中优秀生也是特殊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优秀生首先学习成绩好、能力强、有强烈的进取心。因为有这些优点,他们的外在表现:高高在上、看不起同学、讥笑同学、不屑于同一般同学交流。正因为这些原因很大一部分优秀生难于与同学们交流。作为班主任在关注优秀生成绩的同时,多关注一下他们的劣势。怎样去做呢?我是这样做的:一、 分散表扬 优秀生深得各任课教师的喜爱,课堂也常常是优秀生的课堂,教师的表扬也不自觉的输给了他们,一般同学也得到表扬,但一般同学得到表扬只是泛泛的表扬,毫无感情和热情,而优秀生呢,老师给他们的是热情的、夸张的、饱满的。教师这种不自觉的表扬差异把优秀生与其他同学隔离出来。班主任、任课教师应该丢掉心理的偏移,尽量平等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二、 分散权力优秀生综合能力强,大部分教师就运用了学生的这种优势:班长、课代表、组长,常常一个学生身兼数职。如果只是对于这些学生的反感还不是很强烈,特别是有些教师把管理学生的权利也交给了优秀生:中午管理学生吃饭、午睡纪律、自习纪律。学生不懂的管理,在实施这些权利时,往往有点过,这又造成了优秀生的自傲、自大。同学们也更反感他们,不与他们交流,把他们孤立出来,他们成了孤立一族。优秀生除了成绩优秀外别无所有。 我们细细观察或多与学生接触就会发现优秀生出了成绩优秀外,其余的一般都不优秀,特别是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方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教师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就是不一视同仁引起的。我们教师应该除了注意优秀生成绩外,还要让他们其他方面都优秀才行。在班级工作管理中除了关注智障生、学困生外,还要更关注优秀生这一特殊群体。
Ⅳ 特长生应该特殊对待吗高二会考课题
看你要不要毕业证咯
Ⅳ 特殊学生该不该“特殊”对待
特殊学生当然是需要特殊对待了
比方说残疾人学生,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照顾的,排座位应该让他坐在前排
当然了,对于其他一些照顾,也是需要因人而异吧。
Ⅵ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特殊生”
1、做到眼中来无特殊生,心中源有特殊生。
2、肯定特殊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
3、课堂教学时尽量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4、此外老师还要善于在学生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
5、老师应与“特殊生”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家访、电话等,及时把学生动态反馈给家长,并对家长的难处给以充分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这样双管齐下,不但可以促进“特殊生”的转化,而且可以巩固“特殊生”转化的成果。
Ⅶ 我需要特殊人对待
啥意思?
Ⅷ 对特殊人群特殊对待是不是歧视
不是这是公平,但他们比较自卑,自尊心容易受伤害
Ⅸ 我们想问一下特殊人群应该特殊照顾和特殊人群应该平等对待有可辩性吗
不是正反面呀,不是一个命题.
Ⅹ 特长生应该特殊对待吗 研究报告
特长生应该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