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研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果,贡献怎样填写
这个很容易啊,推荐按照成果等级以及你在里面的排名次序来写,你最有代表的科研成果内在前面,比如国容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等,然后项目课题你在里面的排名,比如写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某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xxx》,项目成果包括国际论文几篇。。。研究报告、专利等等,这个没什么具体规定,写明白就可以。
② 搞科研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多,还是需要的实践经验多啊
BOTH,只能说不同方向的侧重点稍微不同,但抛离理论或实践来谈搞科研是很扯淡的。
如果你的课题是预研性的,那么理论侧重多些
如果你的课题是改良性的,那么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就会高些
③ 求助 申请人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顺序问题
申请难度主要取决于你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加盖教内务处公章的容本科成绩单和硕士成绩单(分别密封盖章),12月左右截止;GRE(文理工科)/博士一般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的,你的成绩越高排名越靠前,因此工作经验对于申请博士不是很重要,2-3封推荐信(一般是学校教授):语言成绩(托福/,以及你相关的语言考试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LSAT(法学)等考试成绩越高;雅思/,科研成果越丰富,托福/,自我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一般下一届的博士从上一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成功的几率越大,香港要求比较低);雅思,具体时间由不同项目分别决定; 申请博士需要有;GMAT(商科)/
④ 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对于找工作有用吗
科研院所的公信力和专业性,是社会上公司特别是大公司更愿意认同的,所以你2年在科研院所的学习经历,对找工作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⑤ 赵致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
曾先后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回和厦门大学答从事计算机科学教学与学术研究,主攻计算机科学理论与软件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模型与分布式基础算法、软件开发方法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发起并主持面向全国的贵阳(教育部)暑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研讨班,曾主持2004年教育部全国“科学办学”高级研讨班。
在中国地质大学、厦门大学和贵州大学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基础”、“高等代数”、“逻辑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方法学”、“数理逻辑基础”、“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分布式算法设计基础”、“形式语义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软件工程”、“学科教育学”等一批课程。
⑥ 简历上的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有什么区别
1、项目经历一般是指你做过的项目,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话,开发过什么程序,设计过什么软件等的项目经历。
2、工作经历就是自己经历过并且取得的收获,主要内容包括:担任职务、主要业绩及取得的各种荣誉、奖励等。经验是锻炼出来的,经验也是能力的重要方面。
3、工作经验或者实习经历一般来说是简历的重点内容,如果已有的工作实习经历与应聘的职位或者公司业务需求相关的话,那通过简历筛选的几率很大。因为相关的工作实习经历最能够体现与职位要求的技能。
4、虽然对于应届生来说,通常没有正式的全职工作经历,但是实习经历、兼职经历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所以HR在看应届生简历的时候,往往非常看重相关的实习经历描述。
(6)科研工作经验扩展阅读:
写简历的注意事项:
1、工作年限一定要写,这是企业判定一个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是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写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验,这也说明求职者的态度。
2、工作时间段,即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企业一般对频繁跳槽的求职者不太认可,因此,工作经验和工作时间如果在2年以上,会受到重视,3-5年是在一家企业的最佳工作时间。
3、工作单位一定要写全称,无论所在的企业多么知名,写全称也是必要的,如果可以要附上企业的简单介绍,企业最好能在网上查到,这样会增加简历的可信度。
⑦ 五年科研工作经历,考中科院有希望吗
1、五年科研工作经历,考中科院有希望。
2、能否把希望转化为现实取决于自己的备考,因为录取是看分数。
3、不管报考哪个单位,关键是抓紧时间尽早备考。
⑧ 陈军的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87,12-1989,4: 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硕士奖学金,在加拿大Saskatoon 农业研究站从事油菜细胞与组织培养研究工作。
1991, 10-1994, 9: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硕士生,从事转基因油菜研究工作。
1999,1-2004,8: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Junior Research Fellow,从事植物病毒繁殖以及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研究工作发表在 “Plant Cell”上(2004,5)。
2004,9-2008,3: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Research Fellow,从研究植物转向研究斑马鱼内皮层器官发育。研究工作发在“Genes & Development”上(2005,12)。
2008,4-2008,12: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 Research Scientist,由于发现p53异构体?113p53,从研究发育转向研究p53信号途径,研究工作以专评封面论文发表在“Genes & Development”上,并建立了自己的斑马鱼p53信号途径研究系统。
2009,1-现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教授,博导,利用模式系统斑马鱼研究p53及其异构体在发育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⑨ 郑杰的科研及工作经历
2003年10月—现在:在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平面波导和光纤光栅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03年2月—2003年8月: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资助在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访问学者)。从事Er掺杂玻璃波导放大器(EDWA)和激光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01年5月—2003年1月:在长春骏河精机有限公司(长春光机所与日本骏河精机株式会社的合资企业,工作,任副总经理。2002年5月15-30日:在日本骏河精机株式会社培训学习。
1998年10月—200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独立承担国家基金、中科院留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从事集成光学,导波光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1997年9月—1998年9月: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资助在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电磁波研究所(IROE-CNR)工作(访问学者)。从事UV写入光纤、平面光栅以及Er掺杂玻璃波导放大器(EDWA)的研究工作。
1997年6月—1997年8月:由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在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工作(高访)。从事飞秒(fs)超短激光脉冲在玻璃体内直接写入3维光波导的研究工作。
1995年1月—199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工作。从事有机和玻璃材料光波导器件的研究工作。
1992年9月—1994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集成光学研究室工作。
从事玻璃、LiNbO3材料光波导器件的研究工作。
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集成光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从事掺半导体玻璃波导光双稳及非线性导波光栅的研究工作。
1984年7月—1989年9月:在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任教(教物理和电子学)。
讲授课程:《光纤技术与应用》,研究生选修课(36学时)
研究方向: 新型平面波导及光纤光栅器件的研究与开发
在研科研课题:
60577008 铜离子交换波导全光开关和蓝绿激光特性研究 2006.1—2008.12 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4-02GG157 宽带EDFA光纤光栅增益平坦特性研究 2005——2007 负责 长春市科技局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攻关项目
用于波长测量的光子集成回路的研究 2006——2008 负责 中国—爱尔兰科技合作研究基金项目
⑩ 刘江峰的科研工作经历
1993-2003在信阳师范学院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教学工作;年2003年至2004年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扫描质子版微探针系统上建立了权磁场扫描系统,设计制作了空心马鞍形扫描线圈及线圈匝数切换控制器和线圈温度检测报警系统;2005年至2008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X射线、带电粒子的探测及相关成像、分析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内首台质子束透射CT成像的软硬件系统,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台质子束图形化扫描系统,并成功地将该系统应用于扫描质子束无掩模直接刻写的材料加工研究。在进行上述研究工作的同时,为满足课题组工作需要,本人还从事同步辐射硬X射线微束XRF在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的元素分析应用研究。近5年来,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6项。
现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多功能核探针信号探测和数据获取系统研制”,本人负责数据获取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工作;同时,本人还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高能聚焦质子束无掩模刻写实验与方法研究”,负责项目整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