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褚时健传的作者简介
周桦,七零后,人物传记作家。1997年进入媒体工作,曾任国内新锐媒体《新周刊》杂志专社记者、编委,负责属人物类栏目多年;2001年在《21世纪经济报道》开设专栏“数风流人物”,历时两年;长于财经人物传记撰写,2006年出版《王石这个人》(中信出版社出版)、2011年出版《藏锋-刘永好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⑵ 云南省民族商会的介绍
云南省民族商会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社版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权于2011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一个民族类商会。2011年9月21日,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国家民委、国家有关部委,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属各厅办局,各市州党委政府和国内外友好单位对云南省民族商会的成立发来300多份贺信贺电。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当选名誉会长,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当选名誉理事长。2011年12月30日,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和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在省政协礼堂为商会揭牌。云南省民族商会的成立,对繁荣我省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⑶ 褚时健的介绍
褚时健,红复塔集团原董事长制,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⑷ 褚时健简介
褚(ǔ)时健,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古稀之年入狱,75岁东山再起。2002年,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褚橙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个人经历
燃情年代
1928年1月23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任边纵游击队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
1950年-1952年,任征粮组组长、盘西区区长,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区长、区委书记。
1955年,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与马静芬结婚。
1958年-197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红光农场改造,后任新平县畜牧场、堵岭农场副场长,曼蚌糖厂、戛洒糖厂厂长。
烟业浮沉
1979年10月,玉溪卷烟厂厂长。
1986年,“第一车间”革命、“三合一”体制建立;
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
1988年,“红塔山”成为玉溪卷烟厂第一品牌;
1990年,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3年11月28日,云南红塔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由于体制原因,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个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辉煌的人生之路偏离了航向,贪污174万美元。
1995年2月,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 此时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和老伴儿马静芬已经被关在洛阳监狱。
1995年9月,任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995年12月1日,他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1996年12月-1998年,被隔离审查;
1999年1月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的典范”的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宣布褚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峥嵘岁月
2001年,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1年5月15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保外就医的褚时健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而这一年他已经70多岁。
2004年,获假释;
2008年,减刑至有期徒刑12年。
2011年,刑满释放。
2012年,当选云南省民族商会名誉理事长。
2012年11月5日,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2014年,褚橙庄园修建完成。
2014年11月,褚时健传记《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正式出版发行。[5]
主要成就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2008年的最后一天,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5。
2012年11月5日,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⑸ 是谁害了红塔山创始人禇时健
前几年,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一位官员认识,应该算是位不大不小的领导。原约好晚六点见面,可一直等到九点半才到。他刚进门就不停的道歉和解释。原来,他的手下一位处长,被中纪委双规了二年半无罪释放,那天刚回来,他接到电话就过去给这位手下压惊去了。他满是牢骚和不平,自言自语着“太不像话了,关了两年半,一句没事了就完了,人都傻了,一叫他名字,他就会马上喊出:到、政府;一敲门,他马上就会条件反射的蹲在地上;满身都是疥疮,是在水泥地上睡觉所致。要是在国外应该去告他们。你看禇时健把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年利税一百多个亿,在国外每年拿一两个亿都是应该的,却因为三个人分三百万美金差一点枪毙。太不公平了!”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此时,我说了一句话“这不能怨政府,只能怨禇时健政治上太幼稚!他不值得打抱不平,只值得同情和可怜!”打抱不平是冤,同情和可怜是笨!是无能!是弱者! 社会上有两种伟人,一种是能力伟人,一种是精神伟人。能力伟人能左右历史车轮,但对物质贪欲也与其能力一样可怕,如和珅之流。而精神伟人,就像儒家崇尚的君子,为所崇尚的事业而献身,对物欲和虚荣视作粪土。 首先它是一个能力伟人。若他对金钱和虚荣视若粪土,那他又是精神伟人。但他虽一辈子没贪污,可他老婆和女儿受贿几个亿,他肯定知道,由此得出结论,禇时健不是精神伟人!他是一个贪欲很重的俗人。 正像我国老百姓一样,禇时健也更习惯了“以厂为家”的理念,红塔山是我的!最关键,我们的党和政府考虑到禇时健的功劳太大,就许诺他“你禇时健永远不退休,活到老干到老”。禇时健从一个小作坊干到了年利税过百亿,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红塔山董事长、省烟草专卖局长等,号称五十年党龄。可以说所有的光环都是党给他的,他最感激党和相信党。可能是对党感情太深的缘故,他有点居功自傲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原来他还是潜意识里“红塔山是我的”。这会党正式许诺了,他更加心安理得的认为红塔山就是我禇时健的! 试问,历史上无论明君昏君,有谁听说过哪位皇帝会贪污?自己家里的东西何谓贪污?这就是禇时健不贪污的根本原因。 他号称五十年党龄,应熟知我们党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伟大历史,一切以党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大局为重的原则,可他忘记了,一点也不了解。只记得红塔山是我禇时健的。我们党历来是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的。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已不需要你禇时健了,当通知他马上交接工作时,他毫无思想准备,由不解、不满、被愚弄、在耍我的逆反心理占了上风,他后悔轻信了领导的许诺。他要抗争,能掌握的三百万美金分掉,想逃往国外。这是多么可怜、可悲!就是他真的出逃成功,每人只靠那八百万人民币,怎样生活? 三,他政治上幼稚、经济上不懂法而至此下场 禇时健在那特定的历史阶段,应说他是贡献很大的能力伟人。但对权力欲和对物质和虚荣的贪婪也是无止境的。他是典型的封建思想下的封侯封爵的思维方式。认为许诺他,红塔山就是他的封地了。已不能适应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形势。不懂商品经济发展规律。 我们假设,第一,禇时健在政治上不幼稚,不轻信那种许诺。第二,他又懂现代商品经济游戏规则,既然他又喜欢钱和虚荣,他应该这样做:(一),绝对不允许他的老婆和女儿受贿。而让她们去合理合法的注册两个公司,转手批批红塔山烟条子,专门做批发,一年赚上二十亿,合理合法。(二),做上几年,把老婆女儿都移民美国,(三),再在美国注册红塔山商标,签下红塔山北美总代理,这样,又每年多赚两亿美金。 不用等政府让你退休,你已赚了几百亿了,也早就辞职移民美国了。生意还在继续做着,那时你到中国来,总书记和总理肯定是要接见,本来就是老朋友吗!有一天,你喝多了,和总书记谈起了生意,“我想买北京北海的白塔,多少钱?我知道你不会卖,但我有钱,想买!”
⑹ 褚时健传的内容简介
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是一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
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0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
他的人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所在糖厂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褚时健也成为“亚洲烟王”。然而,巅峰跌落……
当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已成橙王。拜访、学习甚至膜拜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蜂拥哀牢山……
88年丰富、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过招不断,碰撞不断;他的个人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他的生活里有着生离死别,荣辱变换……人生经历当得上“传奇”二字。
在公众的眼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充满了豪壮悲情的悲剧性人物,甚至褚橙的成功也显得悲壮。但当《褚时健传》的作者走近褚时健才知道,对于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时健比任何人都显得平静。
《褚时健传》由著名传记作家周桦执笔,历经一年多的走访、调查、创作而成,从褚时健的生平,到他的管理理念、企业家精神,再到玉溪卷烟厂、褚橙等的管理运营,采访之深入,细节之丰富,资料之完整权威,写作之客观理性,值得每一个读者认真品读。
⑺ 请问哪里有介绍我国企业激励失败的案例
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
他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专上缴利税数属以千亿计,他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地方财政支柱。
1997年,褚时健带着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执掌18年的红塔。
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⑻ 介绍褚橙的作文
褚橙,褚时健种出的畅销橙。
褚时健是值得尊敬的中国人,他绝不仅仅是企业家。他与人生困苦搏斗。从打仗、反右开始,他51岁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打造出价值千亿的“烟国”。1995年,他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1999年他因“贪污174万美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7年,74岁保外就医,75岁在哀牢山种橙,在荒山上种出的褚橙如今供不应求。
褚时健的苦难史是制度苦难史的缩影,很多人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倒影,回想起曾经的峥嵘。
他给国企带去过希望,糖厂、烟厂,做一行成一行,无论什么年代都无法掩盖他天才企业家的光芒。他总是能找到正确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但他违反了规则,他在烟厂创造出991亿元利税时,却因为174万美元锒铛入狱。一个天生的企业家进入了错误的激励机制,这是个悲剧,更悲哀的是,个人无力改变这一体制,他只能低头。
出狱种橙,褚时健终于在低谷找到了正确的出口,虽然被动而无奈,他的投入却主动而积极。事实上,他无意中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农业运作的方式。租下2000亩荒山,在果园工作的农民成为农场工人,可获得体面的收入。
因为褚时健对品质的坚持,农民学会了靠品质获取收益,学会了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摆脱价格战的阴影。一棵树留多少花,挂多少果,用什么样的肥料,如何浇水……细节决定褚橙的品质。在正确的激励机制中,没有小农意识下的坑蒙拐骗,反而有大量合格的追求利益的员工。
难得的企业家素质,与最起码的诚信相匹配,才是今天中国尤其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扛鼎素质。企业家的赢利能力与诚信,是现代中国的稀缺资源。褚时健用电商平台销售,说明他不保守,但他拒绝了上市的可能性,说明他对诚信的坚持。
为了城镇化,为了现代农业,政府给农业、农企丰厚的补贴,这吸引了一批“绿眼龟”。他们大规模进入农村圈地,与基层干部合谋拿到大量补贴,对农业敲骨吸髓。这样的企业家进入农村,是农村的悲哀,农业丧失希望,农民没有转化为尊重市场规则的产业工人的前景。中国如果有数万个褚时健这样的企业家在农村踏实干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
没有必要美化褚时健,在人生低谷独坐一隅时的伤心,只有他自己承受,老年丧女的悲哀,无人为他分担。而他对于财富的态度在沉淀之后早已坦然,他坦承晚年种橙是“心理不平衡”,“现在的国企老总一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我也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另外,我70多岁出监狱,总得找点事做,让生活充实点”。正因为人生跌宕起伏,所以坦然,所以不喜不悲,坚持自我。种橙不会让褚时健暴富,却让他得到尊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他的企业家才能因种种原因被耽误了几十年。
绝大多数人不愿意经历褚时健这样的起伏人生,褚时健也是被迫的,并非他天生觉悟高。到了谷底之后绝境反弹,发挥才能,坚守底线,成为励志的榜样,这是褚时健的了不起之处。他显示了中国企业家对抗制度性逆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