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我介绍 > 个体经营户自我评价范本

个体经营户自我评价范本

发布时间:2021-01-22 09:04:57

自我评价是指自己结合自身的什么模式等

以下完全抄袭自网络文库,感谢原创作者。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ra,1977)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是人类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起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感是与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一种概括性的个性特征。比如,某大学生面临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自我效能感就是该大学生对自己参与研究生复习以来的客观自我评价而生产的迎考自信力量。因此,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能力的信念,在个体的活动成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如此,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
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
1、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以更大的努力战胜困难;而低自我效能感者相反。
2、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高自我效能感者与环境作用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要求及困难的解决上;而低自我效能感者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惧,阻碍了已有行为能力的表现。
班杜拉认为,人们接受并整合来自实践的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效能信息,形成和改变自我效能。
(1)个体的实践经验总结。来自实践活动的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它可以就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是否具有获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提供最可靠的证明。成功的经验可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当个体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前。对于先前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而言,偶尔的失败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他更有可能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和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的归因方式,失败不仅不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替代性经验。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人们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对失败者的观察会使个体怀疑自己进行类似活动的能力,进而降低动机水平。
(3)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常常会依赖于当时生理和情绪上的感觉。他们往往将受到的压力视为业绩不良的征兆,而把耐力活动中的疲惫感和疼痛感看作是生理缺陷。同时,情绪也会影响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消极的情绪状态则有可能削弱自我效能感。
(4)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言语说服是否可靠和有效,必须根据劝说者是谁、他们的信誉以及他们对活动性质的了解情况来权衡。言语说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往往随个体对劝说者的信任程度而变化。个体对劝说者的知识、能力越信任,对劝说者的言语信任度越高,他们对自我效能的评价越有可能受到劝说者言语说服的影响。因此,最有效的言语说服是对个体而言的重要他人或是个体认为有声望、有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和可信任的榜样。这四个因素常常综合起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是因人而异的。
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并采取多元结合培育方法来展开。
(1)增加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获得的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
(2)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观判断,不是凭空做出的,而是以个体多次亲身经历某一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对生理反应的知觉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认知。高度的生理唤起水平比平静的反应使人更不镇定、更不自信,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4)语言说服。指通过他人的指导、建议、解释及鼓励等来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总能获得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人们对自身能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尤其当评价来自于有威信或对个体来说比较重要的人。班杜拉认为对个体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如果说服者的言语劝导与个体的实际能力不相一致时,一开始可能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经过验证后,反而会加剧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了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后,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药更加注重提高自我效能感,以实现“教好书,育好人”的目的。我的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体来说:一是积极的一面。很多时候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负有责任,并相信自己能教好所有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教学,能够创造积极、热情、民主、轻松地课堂气氛,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失败时,表现得很有耐心,通过重复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是消极的一面。有时候我表现出较多的焦虑和恐惧,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等,因而出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呆板。
通过分析,使我认识到: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引导作用,注重细节,精心于教育点滴,擅长于点滴教育,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能力水平,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一是教师要树立并不断加强终身学习的观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自信。因此,我将进一步加强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业务水平。二是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要学会善于从失败中找原因,把失败当成一种财富。三是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与经验交流,在集体效能感提高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要与其他教师一起努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学会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学会激励、鼓舞士气,学会提高集体效能感。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的方法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使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四是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会鼓励学生,学会尊重学生,学会做学生效仿的榜样,学会被学生广泛接纳。从而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建设有效的集体,促进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好人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五是努力在改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气候过程中,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努力的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

② 个体自我意识的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1、小学儿童可从道德原则、主观动机上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特别是中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判性得以发展,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得以发展,并学会了有意识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2、少年期,自我意识发生质变,初一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转化,初三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外部行为向内心品质转化,独立性迅速发展,能认识到自己的外部特征,还能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他们开始关注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自我评价仍具有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往往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人格发展还未成熟。

3、青年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趋向成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强烈关注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认识到个体的自我只能存在于社会中,对自我意识有更本质的认识。

他们能独立自主地按一定的目标和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能较为全面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我。通过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使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主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积极的同一,有目的地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2)个体经营户自我评价范本扩展阅读

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是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是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是同一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

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③ 从个体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三个维度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 有谁知道这个答案

可以尝试从以下角来度论自证:
个体压力--------怕误人子弟,精神高度紧张;为人师表时要摆出严肃的面孔,日子久了,在生活中不能面对自己,久而久之,压力产生倦怠。
人际关系--------社会、家长期望值过高,过度强调老师的职责;由于家长不理解,教师与家长沟通耗费大量精力;另外教师的思考方式和朋友有差异,直接的教师式阐述方式会造成同龄人交际困难。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和要求过高,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没有因果关系,但是老师衡量自己工作的好坏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尺度,造成价值观的迷失,付出很多却得不到期望的收获,产生倦怠感。

④ 自我意识对个人形象有哪些影响

怎样构建出迷人魅力。

怎样具备高效的造型学习能力?

怎样提升色彩搭配能力。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⑤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什么

以为情商基本包括这些,另加个体与社会中的人之间的关系认知及处理。

阅读全文

与个体经营户自我评价范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晋升考核自我评价 浏览:480
职场新人自我介绍日语 浏览:700
职携求职公寓 浏览:354
醉驾人找工作 浏览:973
百度厦门六中艺术特长报名表 浏览:868
劲霸经编面试 浏览:364
小孩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浏览:470
玉环学校洗碗招聘信息 浏览:15
教师教育自我评价 浏览:192
2014合肥168中学特长生音乐录取名单 浏览:478
应届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分钟 浏览:800
丹阳人才招聘网 浏览:72
生物学科特长怎么写 浏览:250
昌硕面试后多久通知 浏览:925
陕西省铁饼特长生 浏览:751
硕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346
2019年南阳卷烟厂招聘信息 浏览:461
时尚招聘信息 浏览:341
安吉洁美电子招聘信息 浏览:106
个人简历问候语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