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嬌的簡歷
人物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鍾欣桐(鍾嘉勵)
粵語拼音:zung jan tung
號鞋:33碼[1]
生肖:猴(按農歷計算)
三圍:32,24,33
語言: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
鍾欣桐
嗜好:唱歌、逛街及看電影
蒲點:銅鑼灣
就讀中學:九龍真光中學
出道作品:明愛暗戀補習社
祖籍:廣東省恩平市
口頭禪:「不知道」、「呃……」
最擅長樂器:大提琴
最擅長運動:打檯球 田徑(96年在學校獲得乙組100米跨欄冠軍)
最喜愛運動:羽毛球、騎腳踏車、體操田徑
最喜愛音樂:Pop
最喜愛動物:狗、貓
最喜愛季節:秋天
最喜愛食物:餅干
最喜愛顏色:黑色、紅色
最喜愛歌星:郭富城、劉德華
個人寫真照(18張)
最喜歡演員:木村拓哉、曹承佑、安吉麗娜朱莉、鮑方
最喜愛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假如愛有天意》《與龍共舞》
最滿意電影:《精武家庭》《公主復仇記》
最喜愛雜志:有關時裝、潮流雜志
最喜愛書籍:星座書
最喜愛的卡通人物:米老鼠(米奇,mickey)
最喜歡小吃:台灣特產甜不辣、鹵肉飯、鳳爪排骨飯
最喜歡什麼時候的自己:睡覺的時候(因為自己看不到)
最想去哪裡度蜜月:兩個人去哪裡都好
希望幾歲結婚:35歲前
希望幾個小孩:兩個
推薦香港觀光景點:山頂
生平買的第一張CD:張學友《偷閑加油站》
最喜愛的台灣電視節目:《玫瑰瞳鈴眼》《藍色蜘蛛網》
通訊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88號英皇集團中心28樓
經紀人:霍汶希(Mani)
所屬團體:Twins
圈內好友:蔡卓妍(阿Sa)、容祖兒、張韶涵、張芸京、譚耀文、泳兒、林俊傑、馮德倫、鄭希怡、吳彥祖、關智斌、張致恆、李威、鄭秀文、鍾舒曼、方力申等
Ⅱ TWINS簡介
2001年來5月18日,TWINS組合正式成源立。twins 香港當紅女子歌唱組合,成員包括蔡卓妍和鍾欣桐,她們於2000年簽約「英皇娛樂」。 2007年的「MTV亞洲大獎」使她們躋身於天後級組合行列,目前twins已發行14張粵語唱片、4張國語唱片。2011年宣布合體,發行專輯國語《3650》,10年中經歷過低谷,但是可以說,Twins一天沒有正式的解散,Twins依然還是能受到許多人的追捧與喜愛,畢竟Twins輝煌的這10年,留下的不只是傲人的唱片銷售數字、他們在風雨後所留下的痕跡,更有一代人無法磨滅的集體的回憶以及彌足珍貴的情懷。
鍾欣桐(阿嬌)
中文名:鍾欣桐
英文名:Gillian Chung
鍾欣桐
花名:阿嬌
生日:1981年1月21日
身高:160cm
體重:46kg
星座:水瓶座
屬相:雞
血型:O型
語言: 粵語、英語及中文
蔡卓妍(阿Sa)
中文名:蔡卓妍
英文名:Charlene Choi
花名:阿Sa
蔡卓妍
生日:1982年11月22日
身高:165cm
體重:45kg
星座:天蠍座
屬相:狗
血型:O型
語言: 粵語、英語及中文
Ⅲ 鍾欣銅的個人簡介誰能說一下。
姓名:鍾欣桐
原名:鍾嘉勵
花名:阿嬌
出生:1981年1月21日
籍貫:廣東新會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0厘米
血型:A型
眼睛:200多度近視
號鞋:33寸
體重:45公斤
生肖:猴
語言:粵語、英語及普通話
嗜好:唱歌、逛街及看電影
學歷:中學畢業
蒲點:銅鑼灣
出生地點:香港
口頭禪:「不知道」、「呃..」
最擅長樂器:大提琴
最擅長運動:打檯球
最喜愛運動:羽毛球/騎腳踏車
最喜愛運動的選手:劉長、劉翔
最喜愛音樂:Pop
最喜愛動物:狗,貓
最喜愛季節:秋天
最喜愛食物:餅干
最喜愛顏色:黑色、紅色
最喜愛歌星:郭富城、劉德華、陶喆、大小S、張惠妹、安潔莉娜裘莉
最喜歡演員:木村拓哉、曹承佑、鮑方、李准基
最仰慕合作過的藝人:吳彥祖
最喜愛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假如愛有天意》、《與龍共舞》(1991 劉德華、張敏主演)
最喜愛雜志:有關時裝、潮流雜志
最喜愛書籍:星座書
最討厭食物:四季豆
最喜歡甜點:中式糖水、巧克力蛋糕
最喜歡小吃:台灣特產甜不辣、鹵肉飯、鳳爪排骨飯
最拿手好菜:蚝油雞翅
最拿手甜點:蛋白燉鮮奶
希望幾歲結婚:35歲前
希望幾個小孩:兩個
最想去哪裡度蜜月:兩個人去哪裡都好
推薦香港觀光景點:山頂
生平買的第一張CD:張學友《偷閑加油站》
最喜愛的台灣電視節目:《玫瑰瞳鈴眼》、《藍色蜘蛛網》
曾用手機:SonyEricsson P910i、SonyEricsson w800i、SonyEricsson K750i
通訊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88號英皇集團中心28樓
曾拍攝他人MV :陳奕迅《天使的禮物》、容祖兒《你說得對》、陳冠希《有幾壞》《緋聞》、達明一派《達明一派對》、kenny《良心發現》
經歷:
得到國內可樂商垂青夥同中國國家足球隊合作,拍攝一個投資億元的重型廣告,以慶祝中國隊成功打入2002年世界盃決賽周。(2002年1月)
首張大碟推出便賣斷市,售出近九萬多張,處女EP更極速登上HMV銷量冠軍。(2001年8月)
當時學校放暑假,阿嬌回港繼續做兼職Model賺學費,那所Model公司就將她介紹給英皇經理人公司。經過面試,順利簽下經理人及唱片合約,隨後與阿sa組成twins。
個人獎項
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6《全國舞林大會總決賽》「最上鏡舞者」獎
2006《全國舞林大會總決賽》「舞林人氣王」獎
自述
鍾嘉勵這個名字很特別,其實我自己對原名很滿意,後來我簽約唱片公司,才改名為鍾欣桐,不過身份證我仍然用原名。至於Gillian,是我的一位中學朋友給取的。後來的人簡稱叫我「阿嬌」,我喜歡這個名字,文雅又有親切感。
我對小時候的記憶很模糊,尤其對爸爸的印象。因為他不在我身邊,我是由媽媽帶大的。或者因為與媽媽相處的時間長,所以媽媽整天說我很嬌氣。
好多人以為我是獨生女,其實我家還有個年紀比我小十幾歲的妹妹,她的相貌既精靈又可愛,所以我很疼愛她。
介紹一下我的學校生活吧!很多學科裡面,我最喜歡數學,我的數學成績挺不錯的,訓練出我精明的頭腦!
雖然現在很多人覺得我這個人比較文靜,其實我在學校卻是個活躍分子。我小學的時候,參加過女童軍,還擔任過隊長。到了五年級與六年級,老師還選我做班長,做班長與風紀除了可以訓練我的領導才能,更讓我成長了很多,我覺得這些都是很難得的機會。
我中學就讀於九龍塘真光中學,後來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使我在學校的生活開始變得多姿多彩。入田徑隊後,我第一項是學習跨欄,後來在95-96年度田徑比賽中,奪得過100米跨欄比賽第七名。這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學習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
和在田徑場上的傑出表現,我的學習成績只屬一般。中四這年因為成績不好,搞到要Repeat,這段時間我比較心散,考試前才讀書,後來升上中五就好多啦!
讀書期間,我已經做Part-time Model。以前也曾幫不少雜志拍過照片。有一次我朋友帶我去一個Patty,突然有人走過來,問我有沒有興趣做Model。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Casting。怎麼知道一試就做了Part-time Model。後來我和媽媽商量後,決定去澳洲繼續升學,主修Media。
後來我從澳洲放假回香港,繼續做Part-time Model,當時我的模特兒公司問我有無興趣Cast下唱片公司,說唱片公司想找人。由Interview到試音,至簽約,過程好順利。結果公司決定安排我同阿Sa組成兩人女子組合Twins.
這一年的發展,沒想到工作會這么忙。在娛樂圈裡,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除了要唱歌,還會作多方面發展,好像拍寫真集,要去很熱的地方,拍劇又要去很冷的地方。因為做了這行沒時間休息,所以容易生病。
對工作的感覺怎麼樣呢?其實很矛盾,想多做點事,但有時很想睡覺。想把事做得好又偏偏做不好。有時會糊塗、厭倦,因為好多事都做得不好,就算做得好,別人不欣賞,未必認同你。以前我不喜歡睡覺,但現在好喜歡睡覺,因為有時神經緊張,睡不夠,自從上次演唱會之後,精神緊張,不知為什麼睡不夠(Q.是不是因為對著鏡頭呢,還是唱歌壓力大呢?)自從上次演唱會之後就是這樣的,還有報導失實,就算做好,別人不這么寫,很不開心,所以好緊張即將到來的演唱會。我好想進步,而又怕停滯不前 。
Ⅳ 鍾欣潼個人簡介
2005年憑借電影《公主復仇記》首次入圍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2010年發行個人首張EP《Move On》。2011年參演電視劇《女媧傳說之靈珠》,憑借該劇獲得第六屆華鼎獎「最佳女演員」獎。 2013年5月28日發行首張國語專輯《桐花》;同年主演電視劇《古劍奇譚》。2014年6月18日發行第二張國語專輯《完整愛》;同年主演電視劇《迫在眉睫》。2016年主演電視劇《朝歌》。2017年主演電影《仙球大戰》。
Ⅳ 鍾欣潼的個人簡介如何
阿嬌本名:鍾欣潼(Gillian Chung),1981年1月21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女歌手、演員,女子演唱組合TWINS成員之一。2000年,與蔡卓妍組成演唱組合TWINS出道。
2005年,憑借電影《公主復仇記》首次入圍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2010年,發行個人音樂EP《人人彈起》和《Move On...》,憑兩張音樂EP提名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粵語女新人獎。
2012年,憑借電視劇《武則天秘史》獲得第9屆華鼎獎古裝題材最佳女演員獎。2013年,發行個人首張音樂專輯《桐花》。
2014年,主演電視劇《古劍奇譚》在湖南衛視首播。同年,發行音樂EP《完整愛》。2018年,主演電視劇《動物系戀人啊》。2019年,加盟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
(5)鍾欣桐個人簡歷擴展閱讀:
早年經歷:
鍾欣潼出生時,父母為她取名鍾狄珊。一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兩歲時,改名鍾嘉勵。童年時期,為了方便親友照顧她們,她和母親不停搬家,導致她沒有朋友。
小學時期的鍾欣潼,是校園里的風頭人物,做過女童軍隊長,也當過班長。中學時期,她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練跨欄,朋友給她起了英文名Gillian,簡稱她為「阿嬌」。
期間,她被星探發掘,擔任雜志的兼職模特。後來,前往去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讀書,主修傳媒專業。畢業後返回香港繼續兼職模特工作,期間被英皇娛樂公司看中,公司為她起名「鍾欣桐」作為藝名。
Ⅵ 誰有《外來媳婦本地郎》中的阿嬌詳細資料
吳蘇妹
吳蘇妹出生於1952年,她真正的家鄉在廣東恩平。能夠在50多歲的時候迅速走紅的演員並不多,但吳蘇妹在粵語喜劇《外地媳婦本地郎》中扮演的「嬌姐」,卻在廣東家喻戶曉。
在巡迴演出中,所到之處,人們一旦認出他她,樂不開支地用高州話和她打招呼,會因為她的出現熱鬧非凡。喜劇小品《南北一家》帷幕一拉開,當北方的客人來到小飯店用普通話說要「雞稀飯」,被女主角用高州話問是要「雞屎佛(雞屁股)」的時候,就把家鄉的觀眾逗樂了,小品就在一連串南北語言的誤會中沖突迭起,觀眾席上笑聲一浪高於一浪。
吳蘇妹說她是因為出演「嬌姐」而出名的,其實,「嬌姐」這個角色是她偶然得來的,那時,《外》的導演找過她幾次,每次她都因為工作太忙而拒絕了。後來知道導演要求的只是演只有兩個小時戲的一個配角,她才答應下來。沒想到角色很受歡迎,後來劇中加重了該角色的戲份,使「嬌姐」成為一個貫通的角色。她說,不論哪種稱呼她都很喜歡,因為它令她與觀眾沒有距離,而且只要能帶給觀眾歡樂,自己就達到了目的。吳蘇妹在《外》劇的成功,除了劇本塑造人物入木三分外,也和她從藝三十多年的深厚積累不無關系。就說「嬌姐」那最具代表性的高州話吧,吳蘇妹並非真正的高州人。她坦言,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從事演藝工作,為著使角色更加豐富、真實、可信,她是特地鑽研了廣東不同地區的方言。除了普通話、廣州話、其祖籍恩平的四邑話外,吳蘇妹還掌握了順德話、湛江黎話、高州話、不標準的「化州話」以及少量的客家話、潮州話。根據不同角色的需要,在各種方言中游刃有餘。在高州、順德演出後,觀眾都會認定吳蘇妹就是當地人,對於一位表演藝術家而言,這樣的認同可說是最大的回報。而被錯認為是老鄉的同時,可以看到作為一位演員所表演的人物與觀眾又在無形地拉近了距離。演員角色的進入,觀眾欣賞的投入,產生了互動作用,這恰好反映了藝術家藝術作品中每一語言、每一動作的表演是來自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曾有一位語言學的教授稱贊她說:「你真是個語言專家啊!」這稱贊,得來不易,沒有平常在生活的舞台上提煉一點一滴,哪來在舞台的生活中表演到位到家。
漢語方言的種類不下數百,並非憑一人之力能包羅得了的。當遇到難以掌握的方言語種時,吳蘇妹總是在演出前找到當地人「補習」,企求上台後盡可能地削弱台山人的陌生感。
早在「嬌姐」成名之前,吳蘇妹已是廣東話劇院的著名喜劇演員了。在電視上播出的綜藝性節目里,吳蘇妹是小品的常客。可是話劇不等同於小品啊!怎麼不常見她演話劇的?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我們自身那兒找答案。捫心自問:我們經常主動去看話劇嗎?我們關心過話劇的排期、演出嗎?上網時我們搜索過「話劇」的關鍵詞嗎?作為話劇人,吳蘇妹也感慨話劇在全國都不太景氣,話劇人的生存發展顯得尤為艱難。但是他們沒有怨誰怪誰,他們也從自身找答案,尋出路。
粵語話劇是嶺南地區世俗文化的代表,它的魅力來自民間。除了語言主,粵語話劇也植根於當地的地方特色,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的劇本,都著眼於富有地方性的平民生活,讓當地的觀眾感覺特別親切,且看看近年難得一見的粵語嘉劇《傻有傻福》:
的士司機阿福生性善良,熱心助人,在妻子阿好下崗當鍾點工之後,面對家庭經濟的拮據,他痴心不改,繼續為人解難,以苦為樂。一天,患老年痴呆症的伍伯不經意間闖入了他的家裡,硬說阿福是他失散多年的兒子,為使伍伯高興,阿福甘願認他為父,並盡表孝敬之心。由此,產生了阿福與妻子、阿福與兒時好友「精仔祥」、「精仔祥」為貪錢財自作主張上門認伍伯為父等一連串情節曲折離奇、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
劇中,吳蘇妹飾演阿福的妻子阿好——一名從農村嫁到城市的淳樸婦女,雖然下崗,可仍具備一顆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心。《傻》劇自上演以來,屢獲好評。尤其是「阿好」,更是改變了外省人心目中廣東人唯利是圖的錯誤認識。吳蘇妹對「阿好」善良品格的演繹,是隨著她獨有喜劇風格而開展的。俗氣的村婦打扮、發音特殊的高州話、誇張的形體動作,將人物表現得活靈活現。
《傻有傻福》是廣東話劇院第一部完全商業化的話劇,自推出以來,反響強烈,陸續接到不少單位發來的演出邀請。《傻》劇給話劇院帶來的經濟效益,每場大約能贏利2萬多元。從整個不太景氣的話劇市場來看,無疑取得了較為巨大的成功。
將話劇進行市場化探索,吳蘇妹功不可沒。她除了是話劇院的正式演員,還是院屬下喜劇團的團長。《傻》劇的演員,全都是出自喜劇團吳團長的麾下。吳蘇妹曾表示:話劇不能衰落。一句普通的話,需要的卻是一代又一代話劇人不懈的耕耘與奮斗。她是團長,擔子顯得更重。在中國的話劇家庭里,粵語話劇可說是小弟弟了,但作為家庭的一員它不可或缺。普通話話劇是主流,沒錯,粵語話劇無法超越它,但最起碼的,在嶺南之南的一方水土裡,它不能沒落,它要留傳下去。只有先立足本土,才能放眼全國。不在其位,不知其艱。如果說吳蘇妹對角色的揣摩駕輕就熟,那是多年的戲劇人生的積累。為團去拉業務則是極其繁瑣的事情。對於藝術家來講,搞業務往往會使其分心,拖了藝術創作的後腿。喜劇團每年40場演出僑務,全靠自己聯系。不僅如此,團里一千人的吃喝拉撒她費心。即便如此,吳蘇妹挺過來了,而且,越做越好。她不斷為觀眾送去歡樂的同時,不正是將喜劇團的影響不斷擴大的過程嗎?
花開花落,年復一年。生活就像一埕老酒,越久越醇。同時,生活也是原料,沒有它,釀不出酒來。吳蘇妹已經在舞台上釀了三十多個春秋,她愛著舞台,也愛著生活,這情意濃濃的酒,散發出陣陣甘芳,飄盪在千家萬戶里。
吳蘇妹,女,1952年生,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廣東戲劇家協會會員,廣東話研會會員,廣東影視促進會會員。
1970年進入廣東話劇院至今;
1989年任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副團長;
2001年任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團長。
曾獲「廣東省文化廳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主演話劇《生仔夢》獲「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婚戀奇情》獲建國四十周年優秀節目獎,《慾望大廈》獲省藝術節優秀節目獎,主演小品《眼睛》獲「中南五省電視小品大獎賽最佳演員獎」。2004年獲「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
主演了《風華正茂》、《糊塗爹娘》、《阿混新傳》等多部大型話劇。編導了兩百多出小品,上世紀80年代主演了百多集電視系列劇《萬花筒》,並為上千集影視劇配音。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大廚「嬌姐」一角。吳蘇妹出生於1952年,她真正的家鄉在廣東恩平。能夠在50多歲的時候迅速走紅的演員並不多,但吳蘇妹在粵語喜劇《外地媳婦本地郎》中扮演的「嬌姐」,卻在廣東家喻戶曉。
在巡迴演出中,所到之處,人們一旦認出他她,樂不開支地用高州話和她打招呼,會因為她的出現熱鬧非凡。喜劇小品《南北一家》帷幕一拉開,當北方的客人來到小飯店用普通話說要「雞稀飯」,被女主角用高州話問是要「雞屎佛(雞屁股)」的時候,就把家鄉的觀眾逗樂了,小品就在一連串南北語言的誤會中沖突迭起,觀眾席上笑聲一浪高於一浪。
吳蘇妹說她是因為出演「嬌姐」而出名的,其實,「嬌姐」這個角色是她偶然得來的,那時,《外》的導演找過她幾次,每次她都因為工作太忙而拒絕了。後來知道導演要求的只是演只有兩個小時戲的一個配角,她才答應下來。沒想到角色很受歡迎,後來劇中加重了該角色的戲份,使「嬌姐」成為一個貫通的角色。她說,不論哪種稱呼她都很喜歡,因為它令她與觀眾沒有距離,而且只要能帶給觀眾歡樂,自己就達到了目的。吳蘇妹在《外》劇的成功,除了劇本塑造人物入木三分外,也和她從藝三十多年的深厚積累不無關系。就說「嬌姐」那最具代表性的高州話吧,吳蘇妹並非真正的高州人。她坦言,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從事演藝工作,為著使角色更加豐富、真實、可信,她是特地鑽研了廣東不同地區的方言。除了普通話、廣州話、其祖籍恩平的四邑話外,吳蘇妹還掌握了順德話、湛江黎話、高州話、不標準的化州話以及少量的客家話、潮州話。根據不同角色的需要,在各種方言中游刃有餘。在高州、順德演出後,觀眾都會認定吳蘇妹就是當地人,對於一位表演藝術家而言,這樣的認同可說是最大的回報。而被錯認為是老鄉的同時,可以看到作為一位演員所表演的人物與觀眾又在無形地拉近了距離。演員角色的進入,觀眾欣賞的投入,產生了互動作用,這恰好反映了藝術家藝術作品中每一語言、每一動作的表演是來自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曾有一位語言學的教授稱贊她說:「你真是個語言專家啊!」這稱贊,得來不易,沒有平常在生活的舞台上提煉一點一滴,哪來在舞台的生活中表演到位到家。
漢語方言的種類不下數百,並非憑一人之力能包羅得了的。當遇到難以掌握的方言語種時,吳蘇妹總是在演出前找到當地人「補習」,企求上台後盡可能地削弱台山人的陌生感。
早在「嬌姐」成名之前,吳蘇妹已是廣東話劇院的著名喜劇演員了。在電視上播出的綜藝性節目里,吳蘇妹是小品的常客。可是話劇不等同於小品啊!怎麼不常見她演話劇的?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我們自身那兒找答案。捫心自問:我們經常主動去看話劇嗎?我們關心過話劇的排期、演出嗎?上網時我們搜索過「話劇」的關鍵詞嗎?作為話劇人,吳蘇妹也感慨話劇在全國都不太景氣,話劇人的生存發展顯得尤為艱難。但是他們沒有怨誰怪誰,他們也從自身找答案,尋出路。
粵語話劇是嶺南地區世俗文化的代表,它的魅力來自民間。除了語言主,粵語話劇也植根於當地的地方特色,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的劇本,都著眼於富有地方性的平民生活,讓當地的觀眾感覺特別親切,且看看近年難得一見的粵語嘉劇《傻有傻福》:
的士司機阿福生性善良,熱心助人,在妻子阿好下崗當鍾點工之後,面對家庭經濟的拮據,他痴心不改,繼續為人解難,以苦為樂。一天,患老年痴呆症的伍伯不經意間闖入了他的家裡,硬說阿福是他失散多年的兒子,為使伍伯高興,阿福甘願認他為父,並盡表孝敬之心。由此,產生了阿福與妻子、阿福與兒時好友「精仔祥」、「精仔祥」為貪錢財自作主張上門認伍伯為父等一連串情節曲折離奇、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
劇中,吳蘇妹飾演阿福的妻子阿好——一名從農村嫁到城市的淳樸婦女,雖然下崗,可仍具備一顆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心。《傻》劇自上演以來,屢獲好評。尤其是「阿好」,更是改變了外省人心目中廣東人唯利是圖的錯誤認識。吳蘇妹對「阿好」善良品格的演繹,是隨著她獨有喜劇風格而開展的。俗氣的村婦打扮、發音特殊的高州話、誇張的形體動作,將人物表現得活靈活現。
《傻有傻福》是廣東話劇院第一部完全商業化的話劇,自推出以來,反響強烈,陸續接到不少單位發來的演出邀請。《傻》劇給話劇院帶來的經濟效益,每場大約能贏利2萬多元。從整個不太景氣的話劇市場來看,無疑取得了較為巨大的成功。
將話劇進行市場化探索,吳蘇妹功不可沒。她除了是話劇院的正式演員,還是院屬下喜劇團的團長。《傻》劇的演員,全都是出自喜劇團吳團長的麾下。吳蘇妹曾表示:話劇不能衰落。一句普通的話,需要的卻是一代又一代話劇人不懈的耕耘與奮斗。她是團長,擔子顯得更重。在中國的話劇家庭里,粵語話劇可說是小弟弟了,但作為家庭的一員它不可或缺。普通話話劇是主流,沒錯,粵語話劇無法超越它,但最起碼的,在嶺南之南的一方水土裡,它不能沒落,它要留傳下去。只有先立足本土,才能放眼全國。不在其位,不知其艱。如果說吳蘇妹對角色的揣摩駕輕就熟,那是多年的戲劇人生的積累。為團去拉業務則是極其繁瑣的事情。對於藝術家來講,搞業務往往會使其分心,拖了藝術創作的後腿。喜劇團每年40場演出僑務,全靠自己聯系。不僅如此,團里一千人的吃喝拉撒她費心。即便如此,吳蘇妹挺過來了,而且,越做越好。她不斷為觀眾送去歡樂的同時,不正是將喜劇團的影響不斷擴大的過程嗎?
花開花落,年復一年。生活就像一埕老酒,越久越醇。同時,生活也是原料,沒有它,釀不出酒來。吳蘇妹已經在舞台上釀了三十多個春秋,她愛著舞台,也愛著生活,這情意濃濃的酒,散發出陣陣甘芳,飄盪在千家萬戶里。
吳蘇妹,女,1952年生,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廣東戲劇家協會會員,廣東話研會會員,廣東影視促進會會員。
1970年進入廣東話劇院至今;
1989年任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副團長;
2001年任廣東話劇院喜劇團團長。
曾獲「廣東省文化廳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主演話劇《生仔夢》獲「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婚戀奇情》獲建國四十周年優秀節目獎,《慾望大廈》獲省藝術節優秀節目獎,主演小品《眼睛》獲「中南五省電視小品大獎賽最佳演員獎」。2004年獲「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
主演了《風華正茂》、《糊塗爹娘》、《阿混新傳》等多部大型話劇。編導了兩百多出小品,上世紀80年代主演了百多集電視系列劇《萬花筒》,並為上千集影視劇配音。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大廚「嬌姐」一角。
Ⅶ 阿嬌個人簡介
鍾欣桐(Gillian Chung ,花名阿嬌)是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香港殿堂級女子組合「Twins」成員。留學版澳洲墨權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回國後簽約英皇娛樂公司。以歌曲《明愛暗戀補習社》出道,因其清新的氣質和笑容而深受粉絲喜愛。主演電影《精武家庭》《公主復仇記》《出水芙蓉》等,被稱為「新一代打女天後」。憑電影《公主復仇記》入圍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2010年,發行個人專輯《Move On...》,取得傲人銷量。2011年,主演電視劇《女媧傳說之靈珠》獲得「華鼎獎最佳女演員」殊榮,封獲「華鼎視後」;主演電視劇《武則天秘史》大獲好評。
Ⅷ 阿SA和阿嬌今年各幾歲
阿嬌 現在 26 阿SA 25 姓名:鍾欣桐 性別:女 英文名:Gillian Chung 生日:1981年1月21日 星座:水瓶座 國籍:中國 地域:港台 身高:160cm 血型: 三圍: 嗜好:唱歌、逛街及看戲 阿嬌個人簡歷: 家庭狀況: 未婚 一歲喪父 由母親獨力撫養成人 有一個妹妹 界別:影視界 學歷: 在澳洲留學 La Trobe/Willian Angliss 九龍真光書院 姓名: 蔡卓妍 英文: Charlene Choi 花名: 叮當 阿Sa 少林 麵包超人 動物星座: 猴子 出生: 1982年11月22日 星座: 天蠍座 身高: 5呎5吋 體重: 100 磅 生肖: 狗 語言: 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 嗜好: 畫畫、唱歌和跳舞 出生地點: 加拿大 居住地區: 南區 常出入地方: 銅鑼灣 最喜愛運動: 游泳、橄欖球 最喜愛動物: 狗 最喜愛季節: 夏季和冬季 最喜愛食物: 米飯/巧克力/雪糕 最喜愛顏色: 紅和綠 最喜愛歌星: 王菲、劉德華、全智賢 全智賢、Robbie Williams 、曉治格蘭 最喜愛電影: 《Somewhere in time》(時光倒流七十年) 最喜愛演員: 周星馳、張曼玉、大小S 最喜愛音樂類型: R&B 最喜愛閱讀雜志: 時裝 喜歡國家:希臘 喜歡去的地方:日本 喜歡卡通人物:Hello Kitty 拍拖次數:好細個(16歲)已經拍拖,所以都唔止2、3 討厭事情:好急冇廁所去 討厭生果:西瓜 通訊地址:(中)灣仔軒尼詩道288號英皇集團中心28樓 個人服裝店: Low B Club E-mail Address : [email protected] (已棄用) 曾拍攝他人的MV:kenny《先知》 經歷: * 得到國內可樂商垂青夥同中國國家足球隊合作,拍攝一個投資億元的重型廣告,以慶祝中國隊成功打入2002年世界盃決賽周。 (2002年1月) * 首張大碟推出便賣斷市,售出近九萬多張,處女EP更極速登上HMV銷量冠軍。(2001年8月) * 與英皇簽約,與鍾欣桐組成女子組合Twins,不久即竄紅 (2000年) * 中三開始,便當上雜志及廣告模特兒。曾在吳鎮宇的電影《自從他來了》當過臨時演員。後經Model公司介紹給經理人霍文希,很快便簽約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