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個人簡歷 > 李仕林個人簡歷

李仕林個人簡歷

發布時間:2021-01-12 15:22:28

『壹』 童星凱凱的個人簡歷

廖威凱
廖威凱
藝 名;凱凱
簡 介:1983年出生
演出戲劇:
1987 - 中視 靈山神箭(靈芝草人)
1988 - 電視劇芙蓉鎮
1990 - 中視 太陽雨 (紀康)
1992 - 中視 一代皇後大玉兒 (福臨)
台視 新白娘子傳奇(7歲仕林)
1994 - 華視 媽媽我愛您(小偉)
1994- 華視 一樣關愛幾樣情-帝女花(福臨)
1997 - 台視 根 (蒲若水)
單元劇~兒童節目:
一閃一閃亮晶晶

2歲時出演由潘迎紫主演的科幻愛情劇《靈山神箭》中的靈芝草人,盡管他的台詞只有「唉呀呀」,但那頂著一頭紅發的可愛模樣使他自此走紅曾是台灣紅極一時的童星,頻頻出現在各個劇集中。
目前凱凱已經畢業於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打算從商,無意進軍演藝圈。

曾經飾演靈芝草人的童星「凱凱」已經長大成人,有七、八年沒再演戲的他,難得上緯來綜合台「冰火五重天」節目,更訝異的是他同母異父的姊姊竟是演員林秀芳,由於兩人相差二十歲,加上兩人不同姓,所以鮮少人知道他們這對姐弟檔;見到長大後的凱凱,連曾經一起合作演出的白冰冰都認不出來,不過凱凱的聲音變化不大,因為講話不夠Man,凱凱到現在還沒有女朋友,冰冰姐忍不住在節目上教他幾招把馬子的訣竅,免得像他姊姊一樣獨守空閨。

一代紅星潘迎紫曾經演過一出「靈山神劍」的連續劇,或許這劇名大家都沒啥印象,但是提起劇中有個只會講「哎呀呀」的靈芝草人觀眾應該就記得,飾演「哎呀呀」的童星凱凱本名叫做「廖威凱」,如今已經23歲,長相和小時候大不相同,連一起跟他演過戲的冰冰姐也認不出來:「凱凱小時候是胖嘟嘟的,但是現在卻是瘦巴巴,真的差很多。」雖然外表改變,但是凱凱講話的語調還是跟小時候一樣慢慢的:廖威凱說:「別人光看我的長相根本就認不出我,但只要聽了我的聲音,就會聯想到我就是那個凱凱。」

廖威凱小時候算是有名的童星,只是大家都不曉得,其實他姊姊也是圈內人林秀芳,林秀芳說:「我爸爸比較早過世,媽媽後來又再改嫁,所以我和凱凱是同母異父的姐弟。」兩人年紀相差20歲,小的時候凱凱跟著姊姊四處拍戲,人小鬼大的他竟自己爭取到飾演靈芝草人的機會,林秀芳回憶:「潘迎紫演一代女皇時,我就是演她的丫鬟,結果凱凱在片廠時,自己竟然跑到潘迎紫旁邊跪下,嘴裡還說叩見女皇,這件事傳遍電視台上下,之後拍另一部戲時,他們需要一個小孩演靈芝草人,就找上凱凱。」當時凱凱那張印著紅點的圓臉簡直紅透半邊天,這讓男主角孟飛現在都還很吃味:「我才是男主角,但是大家卻都只記得哎呀呀!」

林秀芳、廖威凱這對姐弟之所以能進入演藝圈,其實背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媽媽是廣播名主持人陳麗秋,許多計程車運匠都對她的聲音很熟悉,為了勾起大家的記憶,林秀芳也在節目上模仿,但冰冰姐卻不捧場:「聽你這聲音,真的會懷疑你是陳麗秋的女兒嗎?」

『貳』 鄭碧影的人物簡介

鄭碧影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她亦演出超過140多出香港電影。
銀幕處女作《燭影照魂歸》(1952年,飾伍玉瓊);最後一出為《撈世界要醒目》(1965年,飾顏素庄)
鄭碧影與胞兄鄭頌周(著名劃則師)先生在香港島灣仔庄士敦道開設「翠華百貨公司」,在1964年11月26日(星期四) 開幕,由吳君麗、鳳凰女、林鳳、祁筱英、梁醒波及胡楓剪綵。 胞兄鄭頌周先生是著名劃則師。
1968年11月20日(星期三)與鄧國憲先生注冊結婚,婚後到日本渡蜜月。 斷魂劍下集 (1964)
刁蠻女戲夫 (1964)
春鶯戲鳳凰 (1964) .... 丁美賢
斷魂劍上集 (1964)隔籬鄰舍兩家親 (1964) .... 十姑娘
猴子兵華山救駕 (1963) .... 瑞霜公主
點錯鴛鴦 (1963) .... 阿珍
天字間諜網 (1963) .... 第九號情報員呂瑛
假玉郎 (1963) .... 謝小嬌
武潘安 (1963)
摩登大妗 (1963) .... 周秀嫻
岳飛出世 (1962) .... 岳飛妻
午夜勾魂 (1962) .... 李福英
橫掃江南七霸天 (1962) .... 張桂蘭
春滿帝皇家 (1962) .... 碧雲公主
浴室飛屍 (1962) .... 方玉玲
文武狀元爭彩鳳 (1962) .... 皇姑慧
車底驚魂 (1962) .... 喪妹李婉琴
奇女薛一娘 (1962) .... 衣錦裳
義犬神童 (1961) .... 陸玉華
警察捉小偷 (1961) .... 肖麗雲
傻人發達記 (1961) .... 阿珍
孤兒救祖 (1961)
亞福對錯馬票 (1960) .... 阿好
十大姐 (1960) .... 刁蠻女李文英
美人計 (1960) .... 小喬
雙槍陸文龍(1959) .... 宋瑞雪
龍鳳喜迎春(1959) .... 周玉樓
乖侄 (1959) .... 陸萍
兩傻游天堂 (1958) ....陳好
兩傻游地獄 (1958) .... 阿好
黃飛鴻西關搶新娘(1958) .... 蕭文秀
陳村種三跪水觀音 (1958) .... 旺娣
打劫陰司路 (1957) .... 小玲
十五貫 (1957) .... 孫小娟
八美戲狀元 (1957) 八仙鬧江南 (1957) .... 何仙姑
財星高照 (1957) .... 馬婉儀
南海拳王夜盜梅花馬 (1957) .... 徐巧珍
穆桂英楊宗保大破天門陣 (1957) .... 木瓜
金銀珠寶到門來 (1957) .... 黃金
碧玉簪(1956) .... 春香
假鳳凰 (1956) .... 李惠儀
黃飛鴻花艇風雲 (1956) .... 小紅
小冤家 (1956) ....梁素珍
乾隆皇游江南 (1956) .... 高慶芳
一榜三狀元 (1956)
真假白金龍(1956)
皇姑嫁何人 (1956) .... 宮女-珍珠
鄉下女尋夫 (1956) .... 鍾燕兒
陳萬年再世姻緣 (1956) ....李瑞卿
黃飛鴻義救龍母廟 (1956) .... 林碧玉
楊八妹招親 (1956) .... 二公主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1956) .... 錢麗英
慈母頌 (1956) .... 於瑤芬
趙飛燕 (1956) .... 趙飛燕
情僧偷到瀟湘館 (1956) .... 林黛玉
鐵嘴雞 (1956) .... 程靜儀
桂枝告狀 (1956)
癲婆尋戇女 (1956)
穆桂英三擒三縱楊宗保 (1956) .... 木瓜
後窗 (1955)
仕林祭塔 (1955)
月向那方圓 (1955) .... 胡淑華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55) .... 祝英台
黃飛鴻花地搶炮 (1955) .... 吳淑貞
乞兒太子 (1955) .... 周銀好
戲王之王 (1955) .... 珍
黃飛鴻威震四牌樓 (1955) .... 吳淑貞
陳世美不認妻 (1955)
十字街頭 (1955) .... 林秋霜
金生挑盒 (1955) .... 瓊
白蛇傳 (1955) .... 小青
抬轎佬養新娘 (1955) .... 獨珠
玉葵寶扇 (1955) .... 倫碧容
薛平貴與王寶釧 (1955) .... 王寶釧
有事鍾無艷 (1955) ....夏迎春
梁寬與林世榮(1955)
歌唱羅卜救母 (1955) .... 趙蘭香
春花日日紅 (1955) .... 萬碧
趙五娘千里尋夫 (1955) .... 丞相之女牛小姐
婦道 (1955) .... 侍婢亞香
春色滿西廂 (1955) ....紅娘
望夫山上望夫歸 (1955) .... 苗婉貞
姊妹心 (1955) .... 何佩玲
情竇初開 (1955) .... 蕭碧荷
丁財兩旺喜盈門 (1955)
唔做媒人三代好 (1955) .... 黃玉顏
蘇小妹三難新郎 (1955) .... 蘇小妹
怒發沖冠為紅顏 (1954)
人望高處 (1954) .... 歐雲英
人結人緣 (1954) .... 鄭美蓮
胭脂淚 (1954) ....周美娟
檳城艷 (1954) .... 丁玉蓮
紅船鬼影 (1954) .... 何艷霜
錦艷同輝香雪海 (1954) .... 蘭修
搖紅燭化佛前燈 (1954) .... 譚筱梅
黃飛鴻初試無影腳 (1954)
此子何來問句妻 (1954) .... 馬小玲
紅葉夫人 (1954) .... 方雪兒
青磬紅魚非淚影 (1954)
艷滴海棠紅 (1954) .... 庄盤珠
夜吊秋喜 (1954)
初為人母 (1954) .... 梁婉媚
蝴蝶夫人 (1954) .... 陳露茜
郎心如鐵 (1954) .... 劉惠珍
黃飛鴻與林世榮(1954) .... 林文娟
萬里行屍 (1954) .... 雲兒
唐伯虎點秋香(1954) .... 秋香
不如歸 (1954) .... 黃慧英
苦命妻逢苦命郎 (1954) .... 蓮娜
南海拳王 (1954) .... 徐巧珍
梁天來 (1953) .... 凌桂仙
假正經 (1953) ....李艷玲
一年一度燕歸來 (1953) .... 李月梅
男人心 (1953) .... 王麗華
五諫刁妻 (1953) .... 洪大嬌
殘花淚 (1953) .... 孟絲
作威作福 (1953)
新薛丁山三氣樊梨花 (1952) .... 樊梨華
生包公夜審真假光緒皇 (1952) .... 何珍菲(珍妃)
賊王子巧遇情僧 (1952) .... 何碧
璧合珠聯 (1952) 燭影照魂歸 (1952) .... 伍玉瓊
光緒皇傳 (1952) .... 珍妃

『叄』 劉禹錫生平簡介

劉禹錫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河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其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父親劉緒,為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生於大歷七年(772年),其父、祖均為小官僚,父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並在那裡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

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3)李仕林個人簡歷擴展閱讀

劉禹錫的文章以論說文成就為最大。一是專題性的論文,論述范圍包括哲學、政治、醫學、書法、書儀等方面。哲學論文如《天論》三篇,論述了天的物質性,指出天人「交相勝」、「還相用」的觀點,並在當時的科學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論」產生的社會根源,在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其他方面的論文如《答饒州元使君書》、《論書》、《答道州薛郎中論方書書》、《答道州薛郎中論書儀書》,都徵引豐富,推理縝密,巧麗淵博,雄健曉暢。二是雜文。一般因事立題,有感而發,如《因論》七篇;也有的是「讀書有所感,輒立評議」,如《華佗論》、《辯跡論》、《明贄論》等。

這些作品,短小精悍,隱微深切。或借題發揮,針砭現實;或托古諷今,抨擊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劉禹錫認為自己所長在「論」,韓愈所長在「筆」,反映了他對自己的論文的重視。

劉禹錫的散文,與他的詩歌一樣,辭藻美麗,題旨隱微。柳宗元說他「文雋而膏,味無窮而炙愈出」(劉禹錫《猶子蔚適越戒》引),為深中肯綮的評價。

『肆』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李仕林為什麼還是葉童在演

電視劇里父子兩同一個人演不是很正常嗎

『伍』 明信仕林府簡介

明信仕林府為明信地產傾力打造的城西首席全能社區大盤,項目總佔地約為322畝,總專建築面積約為屬110萬㎡。分兩期開發,一期總佔地約151畝,二期佔地約171畝;整個項目西側與成都師范大學一牆之隔,東側與楊柳河相鄰,本項目還與地鐵四號線西延線楊柳河站無縫隙連接,等2016年建成通車之後,地鐵20分鍾即可到達成都市中心,出行十分方便。

閱讀全文

與李仕林個人簡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