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胡凱軍的個人簡歷誰有
胡凱軍,1965年8月出生,安徽省合肥人,198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任安徽省委黨校哲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管理心理學。[1]
2主要作品編輯
主要學術著作有《領導心理學》、《行政管理心理學》、
胡凱軍
《毛澤東領導思想論綱》、《科技進步與領導現代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論》等;主要學術論文有《高科技與領導觀念變革》、《毛澤東領導藝術與辯證思維》、《應重視對偶然性研究》、《國外企改綜述》、《談談馬克思主義領導觀》等。曾主持完成1995年安徽省社科資助課題、安徽省科委資助課題《科技進步與領導現代化》,參與完成1992年中國社科規劃基金資助課題《毛澤東領導思想研究》和1998年中國社科規劃基金資助課題《體制轉換時期縣級領導方式研究》。[1]
3教學情況編輯
為本科中文專業的學生開設過《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等骨幹課程,《台灣新詩發展史》、《現代詩歌研究》、《報紙編輯學》等專題選修課,為本科新聞專業學生開設過骨幹課程《新聞編輯學》、《現代詩歌研究》、《中國現代詩詞學》等專題選修課,為研究生班和研究生開設過《二十世紀中國文論》、《中國現代詩史》等課程,為全校學生開設過公選課《現代詩鑒賞與研究》,為新聞輔修專業開設過《新聞編輯學》。曾公開發表過《民族高校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學初探》、《高校文學創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高校中文專業選修課的設計與教學》等教學研究論文。[1]
4會議活動編輯
1996年3月出席由武漢大學主辦的華文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4月出席由華中師大主辦的20世紀中國文學與理論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6月出席由湖北省作家協會、新家坡作家協會
和中南財經大學主辦的新家坡作家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年10月出席由中國社會科學文學所和湖南吉首大學主辦的沈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9月出席聞一多研究會、中國聞一多基金會和武漢大學聯合主辦的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9月出席由北京《文藝研究》雜志社、美國西東大學和武漢大學聯合主辦的當代流行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年8月出席在大連召開的國際華文詩人筆會。[1]
5獲獎情況編輯
1999年,系列論文《詩歌意象研究》曾獲校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0年,系列論文《詩歌意象研究》曾獲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論文《意象與漢語的詩性特質》獲湖北省優秀文藝論文獎。2001年,專著《現代詩學》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8年曾獲安徽省《淮風詩刊》根據專家評審和讀者投票所評出的:「中國當代十大傑出青年詩歌評論家」稱號。[1]
6科研情況編輯
曾在北京《文藝研究》、《求是》、《民族文學研究》、《人民日報》、《中國婦女》(英文版)《民族文學》、《讀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藝理論》、《詩探索》、
《詩刊》、《文藝報》,成都《四川大學學報》、西安《西北大學學報》、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學報》、《華中師范大學學報》、《江漢論壇》、美國紐約《中外論壇》和台北《文詢月刊》、《創世紀》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中國詩學方向和女書研究方向論文四十多篇,出版《現代詩的意象結構》、《現代詩學》等專著,出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新詩卷》等編著。另參加撰寫的著作有由華中師大校長王慶生教授主編的國家教育部文科教材、高等教育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等多種。[1]
7社會評價編輯
胡凱軍教授治學嚴謹,在長期研究工作中形成並始終堅持自己創新、求實、開放的學風。他思想活躍,求新求精,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他的思想常處於一種激發狀態。他喜歡接觸和捕捉新信息、新思想和新觀點,這使他不斷創新,始終活躍在天體物理學研究前沿。
出外實地考察(6張)
胡凱軍嚴於治學,更樂於育人。 他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只要發現了人才,他都會不辭勞苦地為之奔走,疏通渠道。他對研究生及年輕同事的培養,做到不拘一格因材施策,幫助他們奠定學術基礎,確定研究方向,從實踐、理論乃至學風、為人,他都以身作則,嚴格要求。他多方推薦和聯系,選送年輕人到世界知名天文台訪問、學習和工作,希望他們接過天文界前輩們的接力棒,勵志圖強,勇攀科學高峰。在他帶領下,年輕人成長快、成材快、出成果快。國內外同行稱贊,胡凱軍的課題組「強將手下無弱兵」。
陳教授在學術上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在生活上卻關懷備至。他與學生打成一片,在觀測站同吃同住同工作,時常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因此,學生們對他都很貼心。他的一個學生舉家寓居海外,卻經常打國際長途跟他交流想法,視他為良師、益友、知己。陳教授說,不跟他接觸的人覺得他很難接近,跟他在一起的人都覺得他特別好相處,樂於與他相處。[1]
8主要成就編輯
胡凱軍教授作學術報告20世紀70年代末,對外開放的大門打開了,中國天文工作者與國際同行交流的渠道開始暢通,雙邊和多邊交往逐步建立。胡凱軍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研
究,並迅速躋身天體物理學研究前沿。1979年胡凱軍作為中國天文界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之一被派往澳大利亞英澳天文台工作,以其出色的研究對中國天文界在該領域的對外交流作出了貢獻。其後數年裡,他相繼應邀到世界一流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及其他十多個國家的天文台工作和訪學,研究類星體及類星體吸收線光譜,這是當時國際天體物理研究領域的熱點。胡凱軍是最早涉足該領域的天文學家之一,他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兩次特邀在大型國際會議上作類星體吸收線的專題評論報告,並受「Report on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進展》)雜志的邀請,撰寫關於類星體吸收線的專題評論文章。
胡凱軍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首次從觀測中發現並從理論上闡釋了紅高移類星體萊曼α射線短波側連續譜區的豐富的吸收線中存在有萊曼α、萊曼β、萊曼γ吸收線的強相關,從而證明了早期宇宙的星系空間分布著無數金屬豐度很低的原始氫雲。這種氫雲後來被國際天體物理界所公認,被稱為萊曼α森林。這種氫雲的存在及其演化對星系形成理論和早期宇宙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至今還是國際上天文研究前沿的熱點。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上天後的首批重點課題中就有關於類星體吸收線的研究。
通常國際上衡量一篇科學論文的水平和價值,是看這篇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引用次數。胡凱軍的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引用,據不完全統計,引用有100多篇次,近幾年,每年被引用20篇次左右。胡凱軍主持籌建起類星體巡天實驗室,他和同事在國內率先開展類星體物端棱鏡巡天,並成功地實施了「北京-亞里桑那-台灣-康尼狄克(BATC)巡天」的多邊合作計劃。
此外,胡凱軍還研究了高紅移系統中金屬豐度的演化,發展了證認吸收線系統的方法,通過分析類星體光譜是的吸收線系統,證明了高紅移星系的存在。通過元素豐度的測定和比較,揭示星系化學組成在百億年中的演化。[1]
❷ 個人簡歷
個人抄簡歷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個人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地址、政治面貌等;
(2)學業有關內容:)本人經歷:所獲榮譽;本人特長:
(3還有教你一招,如果自己對簡歷要求高的話,又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好,其實也可以到網上找人代做的啦,我知道就有一個叫優易做的網路工作室非常專業,我有很多同學在那做過
❸ 陳達的個人簡歷
1926年起參加勞動;
1929年2月在本村上私塾;
1930年8月輟學在家參加勞動;
1933年2月起在本村初級小學讀書;
1934年3月起在夏津縣城第一高級小學讀書;
1936年3月至7月在縣城玉堂實驗小學讀書;同年8月至1937年11月在臨清六縣聯立鄉村師范學校讀書。後肄業回村勞動;
1938年5月進恩縣苗城八路軍政工幹校學習。同年6月,任夏津縣戰地動員委員會幹事。9月任中共夏津縣工委組織委員。12月任中共夏津縣委組織部部長;
1939年3月至6月任中共夏津縣委書記。同年7月至1940年4月復任中共夏津縣委組織部部長;
1940年5月至7月任中共魯西第三地委組織部統計幹事。8月至11月參加中共魯西區黨委訓練班學習。12月起任中共魯西第四地委組織部組織科長;
1941年1月至2月從魯西赴冀南。3月至7月任中共冀南運東地委任地委委員。同年8月至1943年8月任中共冀南區運東地委組織部部長兼夏東唐南縣委書記。曾4次被敵人逮捕入獄,堅持斗爭。幾次身負重傷,死裡逃生;
1943年9月赴延安;
1944年1月入延安中央黨校一部學習;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1945年11月至1947年7月任中共松江省哈東地委組織部部長;
1946年2月至6月任中共哈爾濱市香坊區委書記;
1947年10月至1948年春、1948年7月至9月任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員會民運部副部長;
1948年1月至4月任中共阿城縣委書記。5月至6月參加中共中央東北局訓練班學習;
7月至11月任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員會城工部副部長。10月至11月任松江省職工總會副主任。同年12月至1950年6月任鞍山鋼鐵公司製造部副主任兼黨委書記;
1949年6月至1951年10月任中共鞍山市委執委。
1950年7月至1952年11月任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幹部局局長、人事處處長兼機關黨委書記、黨組成員;
1952年2月至1955年3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商業局副局長;
1955年4月至8月任商業部政治部組織部長兼黨委副書記;同年9月至1958年6月任國務院農產品采購部城市服務部人事局局長;
1958年7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常務委員、組織部部長兼市監察委員會書記;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67年2月至6月任哈爾濱市革命委員會勤務組成員;同年7月至1968年2月任哈爾濱市革命委員會群眾工作委員會主任;
1969年11月至1970年11月到幹校勞動;
1970年12月至1972年4月任哈爾濱市革命委員會第一工業局領導小組副組長;
1972年5月至1973年7月任哈爾濱市革命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
1973年8月至1977年7月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兼監察委員會書記;
1981年10月至1983年6月任黑龍江省人事局局長、黨組書記。後任黑龍江省人事監察局顧問、中共黑龍江省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3年7月10日因病在哈爾濱逝世。
❹ 武大偉的個人簡歷
1973年—197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職員、隨員;
1980年—1985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版務院辦公廳副處長權;
1985年—198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二秘、一秘;
1989年—199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亞洲司處長、參贊;
1992年-1994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1994年-1998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公使;
1998年4月-2001年11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1年7月-2004年8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4年8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主管亞洲地區事務、條約法律工作。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免去其副部長一職。
2010年2月10日,任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主管六方會談及相關事務。
❺ 劉亞聖的個人簡歷
1996年12月任福建省農業廳經管處副處長兼福建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2000年9月任福建省專農民負擔監督管屬理辦公室副主任;
2001年8月任福建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正處級);
2007年8月任福建省農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11年8月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❻ 曹傑旺的個人簡歷
1982年7月畢業於安慶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先後進修或訪學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專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屬先後主講過大學英語、實用英語語法、應用英文寫作、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課程;現為省級精品課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負責人,安徽省高校專業設置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外國語言文學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淮南師范學院院長。
❼ 劉素軍的個人簡歷
劉素軍,男,漢族,生於1981年5月,河北省平山人,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版理碩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權博士,2004年畢業於河北地質大學工商管理系,2004年9月參加工作,2009年7月加入民盟。
現任石家莊經濟職業學院董事長、河北金外豪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大成大德影視集團創始人、北京大成基金集團合夥人。任石家莊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正定縣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民盟河北省委委員、社會委員會副主任、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經濟總支主委,石家莊市青聯常務委員,河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委員,河北省民辦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十三五」高職高專規劃新教材編委會主任。
❽ 劉克的個人簡歷
1982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應用數學與運籌學理學學士
1997年在澳大利亞南回澳大利亞大學獲得應用數答學哲學博士
1991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數學系做訪問學者(1991.12.15-1992.6.14)
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做訪問學者(1997.5.15-7.15)
1997年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大學訪問(1997.8.12-9.12)
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做訪問教授(1998.2.15-4.15, 12.1-12.22)
1999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做訪問教授(1999.2.1-4.1)
2000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做訪問教授(2000.3.1-4.30)
2000年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大學訪問(2000.7.24-8.13)
2001年在香港科技大學信息與系統管理系做訪問教授(2001.7.24-8.23)
2001年至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做訪問教授(2001.12.3-2002.2.3).
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做訪問教授(2002.9.16-2002.11.15).
❾ 個人簡歷表
首先個人簡歷復並沒有固定的格式,制不過要遵循一定規則,形式多樣,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行文。
簡歷包括標題和正文兩部分。
標題:一般寫為「個人簡歷」或「履歷表」即可。
正文: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畢業院校,家庭住址和聯系方式。
2.教育背景,經歷:包括學歷,所學專業等受教育情況。將自己在大學期間主修課程,專業特長寫清楚。對沒有和缺乏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受教育的程度是極其重要的。對於一些專業性職業教育的人,應重點提出來,因為有專業特長對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
3.工作經歷:包括職務,職責,業績,如果工作經歷豐富,而且成績顯著,這對自己有很大幫助。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可以寫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實踐單位等。也可以將自己參加過的社會實踐活動寫進來。
4.個人特長: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工作能力,專業能力等。這部分可以帶上自己的證書。
5.證書及相關資料:這個可以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包括畢業證,專業證,獲獎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