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洪峰的泉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65年畢業於福建師大美術系。作品多次參加展覽並在報刊上發表。主要作品有內《蝦趣》《飛吧,容鴿子》、《春之歌》等。尤愛畫雛雞,善蝦、仙鶴等,溶水彩畫於國畫中,作品及傳略輯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畫家人名錄》《中國當代名家書畫選集》、《中國美術家年鑒》、《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B. 請問專家給看看這是出自哪位書法家
德亮書,印章:李德亮印,李德亮。網路李德亮有介紹。
C. 翟洪峰畫家
《雙虎圖》國畫——翟洪峰 作
D. 天津書畫界里有沒有一個叫翟洪峰的書畫家
簽約的總共就這些哦 http://www.chinesepainternet.com/web101.htm 我估計他是忽悠你的 現在的片子確內實太多哦容
E. 孫學善畫家
孫學善:知名畫家篆刻家
孫學善:字、詩予,號、青雲,龍文堂堂主。
早年畢業於天版津美術學院,師從於王山權嶺、翟洪峰、趙同相、蔣全有、李祥平、孟慶慧、靳異長、麻繼增老師。
現任;張大千創辦《大風堂》門人
中國劉奎齡藝術研究院外聯部部長
天津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
天津山水畫研究會玉田藝術館館長
天津書畫院付院長
慶齡書畫院付院長
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2017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富貴牡丹圖)獲得金獎
201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繪畫作品榮獲「特別貢獻獎」
長期以來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和創新研究,桃李眾多,作品獨特,倍受眾多企業家和社會名人收藏。
作品被香港、台灣、澳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的領導人和友人的收藏。
F. 洪峰的個人簡歷
1988年畢業於來華中工學院漢口分院機械自系。
1992—1995年赴俄羅斯無線電物理研究所作訪問學者,歷任其實驗室技術員,計算中心研究員。
1995年回國,組建武漢榮世數據通信有限 責任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兼任CTO。
1996年,加入泛系國際學術共同體(IPAC)。
G. 洪峰將去哪裡任職簡歷
今年32歲,來自美國華爾街,北京工作,出生浙江,真誠尋找結婚對象,世紀佳緣網ID:43839579
H. 丁曉兵的簡歷
丁曉兵,男,漢族,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從安徽省合肥市入伍,年10月入黨,大學文化。歷任戰
丁曉兵
士、排長、學員、連指導員、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現任武警駐江蘇某團政治委員,
上校警銜。二等甲級傷殘。1984年在在一次重大軍事行事中,榮立一等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此後,因工作成績突出,他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被武警總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擁政愛民模範」,3次當選南京軍區和武警部隊黨代表會議代表,被武警總部樹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幹部標兵,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所帶過的單位也年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丁曉兵,武警某部政治委員,入伍20多年,曾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武警部隊「擁政愛民先進個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幹部標兵,被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事跡編輯本段回目錄在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中,身為偵察大隊「第一捕俘手」的丁曉兵,在敵人陣地生擒一俘虜回撤途中,為掩護戰友
丁曉兵
和俘虜,抓起敵人投來的手雷向外扔的剎那間,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點皮肉。為了把任務完成到底,他以驚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殘臂,扛著俘虜,冒著炮火翻山越嶺4個多小時才與接應分隊碰上頭。而就在此時,他一頭栽倒在地,戰友們以為他犧牲了,含淚為他化妝,緊緊抱著遲遲不忍就此讓他而去。路過的前線醫療分隊被這個場面深深感動,切開腿部動脈血管強行壓進2600CC血漿。死神就這樣與這位獨臂英雄擦肩而過。以「中國兵」為題宣揚他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著「中國心」。他因此榮立一等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他是獨臂英雄,更是一位常人;他是一名黨員幹部,更是一名黨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部隊在淮河流域抗洪搶險,丁曉兵一隻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運土;不能打樁,就潛到水裡壘圍堰。其身如令,其勢似鋒,18天時間,他就是這樣在抗洪一線表現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來,他把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對部隊的責任,全部傾注於他軍人生涯中的每一個細節,付諸於部隊生活中的每一個舉動。284面獎牌證書見證了他以殘缺之軀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的。
對黨的執著信念編輯本段回目錄如今,20年過去了,時代發生了深刻變化,丁曉兵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續寫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
丁曉兵
章,先後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被武警總部和江蘇首委、省政府評為「擁政愛民模範」,3次當選南京軍區和武警部隊黨代表會議代表,被武警總部樹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幹部標兵,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一、始終把對黨的庄嚴承諾視為共產黨人的最高追求,五次抉擇見證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執著信念
信仰是人類最高的情感。丁曉兵對黨愛得深,信得真,在一次次重大的人生抉擇面前,始終把追求的坐標點定格在黨的事業上。
1984年,他所在的偵察大隊赴邊作戰。為了爭取到最艱巨的任務,接受黨的考驗,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鮮血寫下對黨的誓言:「敬愛的黨組織,我堅決要求參加戰斗,打頭陣、當尖兵,請黨在戰斗中考驗我!」他先後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偵察和作戰任務。入伍整一年那天,他作為「第一捕俘手」,在敵人的陣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虜。撤退時,為掩護戰友和俘虜,他一把抓起敵人投來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間爆炸。他的一條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血流如注。為行動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斷臂別在腰間,想著到後方接上。經過簡單地包紮,丁曉兵以驚人的毅力,和戰友們扛著俘虜,冒著敵人的炮火翻山越嶺近4個小時才撤回來,身後留下了一條3公里長的血路。當丁曉兵把俘虜交給接應小分隊的一瞬間,他一頭栽倒在地上。准備送到烈士陵園的丁曉兵,經過3天2夜的搶救,切開小腿靜脈,強行注入2600毫升血漿,才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兩個月後,失去右臂的丁曉兵本可以留在後方,但他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一線陣地。
戰後,丁曉兵入了黨,提了干,榮立了一等功,獲得全國「為邊陲優秀兒女掛獎章」活動為他專設的第101枚金質獎章,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家鄉安徽省、合肥市相繼作出了《關於開展向丁曉兵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當時安徽省正在籌備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省政府已決定丁曉兵擔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還有很多公司、單位和個體老闆找上門來,請他去擔任要職,並許諾給他解決房子、車子和優厚的薪金。這時的丁曉兵被鮮花和掌聲包圍著,部隊領導也派人徵求他對今後工作的意見。不少人對他說:「你現在只有一條左臂,留在部隊很難有更好的發展,還是趁著現在名氣大、影響大,趕緊給自己找條好的後路吧。」還有的勸他:「你已經為部隊做出了很大犧牲,對得起國家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了,機會難得呀!」當有的人選擇位置、房子、票子時,丁曉兵經過冷靜思考,鄭重地表示:「一要學習,二要工作,不離開部隊。」他想的是,待遇誠可貴,奉獻價更高,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黨的事業和部隊建設,才能在追求中升華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獻中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就這樣,丁曉兵放棄了鮮花鋪就的大道,毅然選擇繼續留在部隊與艱辛奉獻為伍。
組織上滿足了丁曉兵的願望,送他到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深造。從戰場到教室,丁曉兵以筆作刀槍,戰勝傷殘戰勝自我,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新型軍事人才。1988年初,他以全優的成績完成學業,並被評為「優秀學員」。這時的丁曉兵面臨著人生的又一次選擇。學院領導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精神,又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准備讓他留校擔任教員或者進機關工作。他卻向院黨委要求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去。對此,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紛紛勸他:到基層去摸爬滾打,你就一隻手怎麼干?丁曉兵當然清楚,留在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大機關可以享清福,自己作為二等甲級傷殘,按規定可以得到照顧,但基層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自己缺少基層艱苦工作的摔打磨練,就必須補好這一課。於是,丁曉兵來到太湖邊鳳凰山窩里的一個連隊當指導員。
一上任,丁曉兵很快就克服身體、工作上的不適應,與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連官兵取得優異成績,連隊
丁曉兵
年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立功受獎,在南京軍區成為與「硬骨頭六連」齊名的標兵連隊。此時的丁曉兵當指導員已經4年,年底可望被破格提升。正當軍區和集團軍准備組織力量總結宣揚他時,連隊一名新戰士因患精神抑鬱症自殺。丁曉兵坦盪地承擔起全部責任。一下子各種指責讓他抬不起頭來,自己也被平職調到團政治處任宣傳幹事。這次打擊對丁曉兵不亞於當頭一棒。是躺倒退縮,還是挺立奮起?無錫幾家公司的老總以為機會來了,找上門來要他加盟,勸他別再錯過機會。這時家鄉也傳來消息:回家吧,可以官「復」原職。正當大家為他惋惜,擔心他挺不住的時候,丁曉兵還是像戰場上那樣堅定地向黨委表示:「是黨給了我人生的支撐和力量,是軍裝給了我勇氣和堅強,獻身部隊的決心不變!」沒有嘆息、沒有眼淚,從沒有搞過新聞報道的他苦練寫作本領,扎實深入采訪,1年時間內就在中央和軍區級報刊發表報道100多篇,成為軍區「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2001年,丁曉兵所在的團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執行協助海關監管任務。浙江方向拒腐防變形勢嚴竣,需要加強一線領導,當時任政治主任的丁曉兵主動向團黨委請纓。有人勸他,那個地方艱苦,風險又大,你當主任已經四年多,處在關鍵時候,萬一有點閃失,會影響提升,前車之鑒不能忘啊。其實,丁曉兵完全可以不去擔這個風險,他一不是團主官,二來胸膜積水在上海住院治療才幾天。丁曉兵卻認為:黨員幹部,不能一事當前先想自己保險,應該越是艱險越向前,讓黨的事業保險。於是,他堅決要求到了打擊走私的風口浪尖上把好國門。
人生關口的這一次次選擇,丁曉兵失去了很多,但他痴心不改,無怨無悔。2004年10月1日國慶節,作為武警部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成員,丁曉兵一大早就來到他朝思夢想的天安門廣場,庄嚴地用左手向共和國國旗敬了一個軍禮,表達自己對黨的忠貞信念。
二、始終把干好黨的事業視為共產黨人的神聖天職,288面獎牌證書見證了他以殘缺之軀為黨建功立業的不凡歷程
凡是和丁曉兵有過接觸的人,無不從他身上感受到那種不甘平庸,永不服輸的銳氣和力量。從當指導員到當團政
丁曉兵
委的線個崗位上,丁曉兵和他所帶領的單位獲得的獎牌、證書和獎杯累計達288個,這些都真實地記錄了丁曉兵為黨的事業自強不息,追求不止的奮斗軌跡。
丁曉兵一直珍藏著一條沾著血跡的被包帶,這條被包帶是他一次恥辱的記錄,留著他,是為了時時鞭策和激勵自己。丁曉兵到連隊上任指導員的第二天,連隊組織緊急集合訓練,全連都集合齊了,他的背包還沒打好。當他最後一個出來,站在全連兵面前的時候,面對的是一片憐惜和懷疑的目光。一向好強的丁曉兵面如火燒。背地裡,「一把手」的稱呼悄悄地流傳,上級領導也擔心他當不好連隊的「一把手」。他暗下決心:我要用一隻手創造一流的業績!為了練好工作技能,他從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帶、練寫字等生活技能練起。為了練好打背包,他一個人躲在房間里,腳、嘴和左手並用,練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連沒人趕上他。時間不長,丁曉兵方方面面都練得「有一手」了,八大軍事科目七項優秀,一項良好。單杠二練習,他一隻手卷身就上;掰手腕,全連人雙手沒有一個掰過他的;就連開摩托車,他也「有一手」,至今沒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門的。家裡來客人,他更喜歡「露一手」,切片、切絲,刀法精準。正是憑著對黨的事業的執著精神,丁曉兵走到哪裡,就把紅旗扛到哪裡。他當指導員4年,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2次,被集團軍樹為「基層建設樣板連」、「基層建設標兵連」,被南京軍區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黨支部被軍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解放軍報》以「一個堅持全面建設的好連隊」為題,連續在頭版頭條介紹了他們的經驗,並配發了題為「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的評論員文章。《人民前線》報以「成功的起步」為題介紹了丁曉兵個人的事跡。
丁曉兵任政治處幹事期間,他刻苦練習新聞寫作。第一次投稿,沒有音訊,他就再寫,再投,決不氣餒。他第一
丁曉兵
篇被採用的稿件,雖然從1000多字被改得只剩下61個字,他仍然筆耕不輟。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先後有100多篇報道被《解放軍報》、《人民前線》等軍地報刊發表,為指導工作鼓舞士氣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寫的報道有2篇還獲得徵文一等獎,本人被軍區和集團軍評為「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1993年12月,他走馬上任二營教導員時,這個營已多年與先進無緣。他從摔打部隊戰斗精神入手,下決心改變落後面貌。部隊到安徽丹陽湖農場水利施工,他把全營的黨員集中起來組成黨員突擊隊,自己任突擊隊長,專揀硬骨頭啃,施工進度明顯加快。這一年,他所帶的營被師評為「施工先進營」。此後,又連年被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營」,受到師集體嘉獎。
丁曉兵當團政治處主任5年,政治處年年被師評為「先進政治處」。2001年,他負責風險最大的杭州、舟山、台州、溫州等駐點的海關監管執勤工作,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他每月都堅持對各駐點檢查指導一遍,與幹部談心一遍,把上級精神串講輔導一遍,到相關海關走訪一遍。由於長時間的緊張和勞累,他幾次病倒在執勤點上。年底,他所負責的兩個連隊,一個被海關總署、武警總部評為「協助海關執行監管任務先進集體」,一個被記集體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武警總部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團也因海關執勤成績突出被總部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團」,榮立集體二等功。2002年5月,政治處受領了給全師演示基層「八個會」的任務。當時他因勞累過度誘發了胸膜炎,醫生堅持要他住院治療。為方便工作,他就近在團衛生隊一邊輸液一邊指導分隊排練。在他的影響下,幹部骨幹積極准備,演示取得了圓滿成功。之後,他又帶著機關的同志,一起研究製作「八個會」的流程圖,匯編成冊,成了全師的樣板。
2003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542團奉命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作為團政治委員的丁曉兵,洪峰在哪裡,他就沖在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就戰斗在哪裡。7月17日,安徽壽縣瓦埠壩突然發生特大管涌,丁曉兵第一個跳進風高浪急的激流中,與黨員突擊隊一起打樁,帶動縣委領導也下水參加戰斗。之後,又和大家一同運土扛包,別人背2鍬土,他背4鍬土,一背就是4個小時。經過連續5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堵住了管涌,保住了縣城。激戰之後,丁曉兵的斷臂疼痛難忍,原來是污水浸泡時間長了,傷口縫合處嚴重潰爛,一小塊烏黑的彈片露了出來。在丁曉兵這種精神激勵下,全團官兵經過18天的戰斗,圓滿地完成了抗洪險任務。團隊被武警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並榮立集體三等功。
三、始終把維護黨的良好形象視為共產黨人的第二生命,一張褪色的軍用吊床見證了他立黨為公的人格官品
在丁曉兵珍藏不多的軍旅紀念品中,他對一張褪色的軍用吊床格外珍視,一有閑暇,他就會靜靜地躺在上面,搖
丁曉兵
一搖,想一想。促使他這樣做的,是當年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戰斗英雄經不起利慾的誘惑,淪為人民的罪人這件事。為什麼生死關都過了,卻過不了利益關?每當躺在吊床上,他就要思考這個問題。胡總書記告誡全黨要「常思貪欲之害」,我就要常思常想,因為一旦人生追求偏移,精神支柱就會坍塌。20年了,丁曉兵還保持著一個習慣,就是常到烈士陵園看看,常想起長眠於烈士陵園的戰友、先烈,就會豁然找到自己作為黨員幹部為誰掌權,怎樣做人的答案。
2000年老兵退伍之際,一個在外地做生意的同鄉帶著禮金找到團政治處主任丁曉兵,請求幫助侄子解決入黨問題。丁曉兵說:「我是管入黨指標,但入黨是一個進步青年的高尚追求,絕不是一種金錢交易,有損黨的形象的事不我能辦啊!」2001年,丁曉兵帶領部隊執行浙江地區的海關監管任務時,駐地一家公司找到他,請求派3名戰士晚上為公司看大門,許諾除了給連隊正常的報酬外,一年私下給給他8萬元。丁曉兵斷然回答:「我手中的兵權是黨給的,我只能聽黨指揮,不能讓錢指揮!」2003年,丁曉兵被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一家假肢廠看到他的事跡後,多次與他聯系,請他為工廠做個廣告,答應免費給他安裝智能假肢。他毫不猶豫地謝絕了。他說:「安裝智能假肢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裝了,我是美了,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就不美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知道丁曉兵一家三代擠在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里,既想幫幫英雄,也想利用他的名聲,邀請他做形象大使,出席開盤儀式就給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丁曉兵對他說:「要我給你的員工作報告可以,這個我不幹,我要當黨的形象大使!」
一位將軍稱贊丁曉兵:「他把黨的形象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他死過一次,所以更加珍惜生命;他珍惜生命,所
丁曉兵幸福一家
以更加珍惜黨的形象。」丁曉兵正是這樣時時處處維護著黨的形象。他下連蹲點、檢查工作,絕不允許擺放香煙水果搞特殊;他外出辦事,都是自掏腰包請隨行的工作人員和司機,絕不到團里報銷;團里誰要是敢給他送禮,他絕不給情面,所以全團沒有一個人給他送過任何形式的禮物。前年底,後勤處副處長徐新武轉業時,妻子隨調的事還沒有安排好,妻子就要給丁政委送點錢求政委幫幫忙,徐新武連忙勸阻:「全團都知道,丁政委幫人辦事從來不收禮。」妻子不信,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就在他們夫妻為工作發愁的時候,丁政委幫他把妻子安排在了市第二中學。去年寒假,他們從老家探親回來,特意給丁政委帶了500多元的海產品。心想,給錢不要,送土特產可以吧。丁政委中懇地對徐新武說:「我是代表組織幫助你的。你老是給我送禮干什麼,難道今後你在地方工作不給好處就不辦事了?」一番話說得徐新武眼淚汪汪。
在丁曉兵家不大的客廳里,有一幅丁曉兵書寫的條幅格外醒目: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這正是他人生追求的真誠表達。他還在一幅自作畫里直抒胸臆:我願做一竿翠竹,有骨有節,頂天立地,雖難為棟梁,也能撐起一片天空。
丁曉兵當上團政委後權力大了,責任更大了,面臨的考驗也更多了,但他始終把執政為民、為黨樹碑作為自己用權履職的准則。丁曉兵的父親早已從安徽合肥鋼鐵公司退休,母親單位早已倒閉,沒有收入和保險,他們還年老多病。按說,丁曉兵是一團之長,愛人陶婉珠是師醫院的司葯,完全有條件弄點免費的好葯,但他父母吃葯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丁曉兵的弟弟和弟媳都因企業不景氣下崗,在老家靠販賣蔬菜維持生活。去年,弟弟和弟媳倆人千里迢迢來部隊投靠丁曉兵,說:「現在老家生意不好做,孩子上學、老人治病都得用錢,你現在是團政委了,你們生活服務中心反正要買蔬菜和副食品的,這生意給我做吧,我保證比別人便宜。」面對弟弟乞求的目光,丁曉兵耐心地解釋說:「家裡的難處我知道,可是部隊姓黨不姓丁,我不能用黨給的權和為自家謀私利,我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呀!家裡經濟困難我用工資接濟,你還是回去吧。」弟弟只好含淚回了老家。丁曉兵的妻子陶婉珠當年是「三八女子空中救護隊」隊員,資歷比丁曉兵還老,如今也是團職幹部,按說外出辦事可以派車保障,但她從來沒用丁曉兵的車子接送過一次。丁曉兵的車子配發3年僅跑了3萬多公里。她理解丈夫,堅定地支持著丈夫。
在戰士入黨、考學、提乾等基層敏感問題上,丁曉兵更是堅持原則,讓官兵看到黨的力量。2004年,上級給542
丁曉兵
團1個士兵提干名額。一些人得知消息後紛紛託人情、找關系。丁曉兵在團黨委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選幹部苗子公不公,不僅關繫到黨的形象,也關繫到部隊的長遠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最優秀的選出來。於是,團黨把研究士兵提乾的黨委會搬到訓練場,讓全團官兵監督,現場打分,現場公布考核結果。全團層層推薦的4名班長骨幹,經過軍事理論、文化知識、軍事技能、現場答辯等多項考核後,團黨委現場作出決定,將綜合素質最好、有發展潛力的1名班長直接提干。全團官兵無不為此舉拍手叫好。
丁曉兵對人民群眾總是飽含著深深的情、濃濃的愛,無論他走到哪裡,總是要把人民軍隊的形象樹到哪裡。前年7月,部隊到安徽壽縣抗洪期間,一次,丁曉兵檢查完險情返回駐地吃飯的途中,突然發現一些人圍觀倒在路邊的一位老大娘,他趕緊命令司機把車倒回去,連忙把老在娘抱上車送到醫院搶救。由此,丁曉兵還想,受災的群眾生活怎樣,醫療跟不跟得上。在他的組織下,團里把食品、礦泉水送進了帳篷,醫療小分隊開上了大堤為災民巡診。災區群眾從丁曉兵身上感到了人民軍隊的傳統,從部隊身上看到了黨的形象。
丁曉兵常說:作為黨員幹部,不僅要當好黨的理想信念的實踐者,也要做好黨的先進思想和創新理論的傳播者。20年來,丁曉兵先後為軍內外和社會各界作報告500餘場,直接聽眾近40萬人。在他的事跡影響下,最多時全國有20多個學校的少先隊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還保留的有4個,最南邊的是桂林市中華路小學,最北邊的是北京市呼家樓中學。2004年12月初,一位剛從美國留學回國的學者說,我之所以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來報效祖國,是高中時丁曉兵給我們作的那場《信念之火》的報告,點燃的信念之火一直在我胸中燃燒。
四、始終把聚軍心暖兵心視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政治責任,5萬多元捐款、190多人轉業隨軍安置見證了他真心實意為兵服務的熱血衷腸
丁曉兵給基層幹部常講:作為帶兵人,不能把關心愛護士兵單純地看作是一種工作方法,而要作業為黨凝聚軍心
丁曉兵
的政治責任,始終做到秉公用權,情系官兵。
南方的部隊夏天有沖涼水澡的習慣,涼水一激很容易患風濕性關節炎和靜脈曲張,丁曉兵一直把想這習慣改一改。去年7月,在他的倡議下,團黨委籌集20萬元,通過公開招標,為全團每個連隊都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工程結束後,他帶領後勤處長和營房股長,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地驗收,每台設備都要看一看,每個連隊的24個噴頭都親自洗一洗,試一試。一營的熱水器水壓不夠,他要求施工單位換了3次,直到滿意為止。戰士洗上熱水澡,心裡熱乎乎的。
轉業幹部工作安排、隨軍家屬就業安置,一直是困擾部隊幹部的撓頭事。丁曉兵想,我們的幹部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部隊,如果撇下他們的後路不管,不僅會要走的幹部的心,更會傷了留隊幹部的情。為此,丁曉兵不知跑了多少腿,託了多少人,操了多少心。前年底,江西籍轉業幹部陳接平的安置還沒有著落,成天愁眉不展。丁曉兵得知江西省委一位領導春節回無錫休假,就冒著雨雪上門推薦。一開始這位領導不知底細,閉門不見,鐵了心的丁曉兵在這位領導的家門口一站就是2個多小時,望著他被雨雪打濕全身的身影和在寒風中飄盪的空袖管,這位領導被深深地打動了,將陳接平安置在江西省撫州人大工作。作為一名戰斗英雄和自強模範,丁曉兵經常被黨政機關、企業學校請去作報告,作完報告人家問他個人有什麼困難要解決,他總是想著轉業幹部、隨軍家屬的安置和幾十個娃娃的上學問題,有些單位沒有人事權力,被他一心為部屬的情懷感動,就人託人地幫他解決問題。一營教導員徐紅政的愛人隨軍前在安徽壽縣黨校工作,隨軍後工作還沒有著落。一次,丁曉兵到無錫市委黨校作報告,認識了黨校黨委書記。為了安置好徐紅政愛人的工作,丁曉兵帶著妻子一連幾個星期天跑到書記家裡。書記被丁曉兵的誠心所打動,就幫助他找市人事局長和兼任校長的市委書記。這樣,徐紅政的愛人於被安置到了市委黨校工作。10多年來,丁曉兵先後幫助130多名轉業幹部和60多名隨軍家屬解決工作安置問題。這在就業壓力非常大的無錫市實屬不易。
作為團政委,要抓的大事不少,但基層官兵有什麼具體困難,只要丁曉兵知道,就會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地解
I. 鳳凰古城簡介
如果你想目睹真正的湘西風情,你不得不到鳳凰城(又名沱江鎮)走一趟。鳳凰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鳳凰縣的縣城,它緊鄰沱江而建,吊腳木樓布滿山坡。這里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故鄉,他曾在《邊城》中描繪過它素樸而迷人的風情。 鳳凰八絕: 1.沱江邊的菜場以及在河邊搗衣的女人。 2.沙灣的吊腳樓。 3.北門外沱江邊上的露天餐座。 4.哺育了沈從文、黃永玉的文昌閣小學。 5.黃絲橋古城。 6.文廟、三王廟、武侯祠、文昌閣、筆架城,查地圖可以找到。 7.黃永玉題字的理發店,師傅有推拿的絕活,專治落枕。 8.古戲台是當地畫家的聚會地。 住宿: 古城裡的的客棧很多,隨意入住,房價基本都在15元--30元之間。但多數來鳳凰的背包客選擇的,是地處沱江的江水轉彎處的家庭式小旅店,視角很好,視野開闊,價錢也便宜,一般是15-20元/床,看你睡幾人間了。而且大部分這樣的旅店衛生不錯,老闆本人就是一個不錯的導游,會告訴你不知道的山村古寨,住起來也感覺到很方便。 美食: 有名的特色菜就有很多,如血粑鴨、酸湯魚、牛肝菌炒肉、酸白菜豆腐湯、筍子炒肉、臘肉炒蕨菜、麻辣鱔絲、爆煙肉、麻辣雞丁,野菜的味道也很好,菜以酸、辣為主,令人胃口大開。 購物: 漫步在鳳凰古城青青石板街,各種特產及民族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這里的織錦、蠟染、扎染、銀飾等做工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還有一些民間工藝品,如民間剪紙(虹橋旁邊有一位剪紙老藝人)作品,按圖案的復雜程度來定價格(2元、3元、5元等)。編織花帶,較窄的機械編織的5-7元,手工編織15-20元;較寬的機械編織10-15元,手工編織25-40元。 逛遍古城,似乎進入了藝術的殿堂,不光是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築、獨特的民俗風情,也由於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很高欣賞價值的民族工藝而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塊土地的神奇。 交通: 到鳳凰可先到吉首或者懷化,然後轉車到那裡。北京、廣州和上海方面都有直接到吉首和懷化的車。懷化到鳳凰古城大約4個小時,長途車票20元至25元;從吉首到鳳凰的中巴8元/人,10分鍾1輛,4、5個人最好包車,平均每人10元左右,1小時的車程。 在鳳凰縣城裡有很多的中巴、面的之類,所以在這里不用擔心等車什麼的,而且發車時間短。當然最好是坐中巴,便宜而且又快。街口還有出租自行車的,15元/天。但在縣城裡,步行是最好的選擇,走一圈個把小時就夠了。 2003年7月1日起「黃包車」(機動三輪車,城內1元那種)已經被政府取締了,代替的是的士,2元15公里起價。還有一個公車(觀光車)線路。(信息由鳳凰當地通韓工提供)。 回來時可到鳳凰縣城的各個定票點購票,這里的定票點很多,在鳳凰汽車站門口左邊就有一火車票定票處,那裡賣到吉首、懷化等地的火車票。 但這里建議不先到鳳凰,而是買到銅仁---阿拉營的車票,大概12元,60分鍾左右車程去看黃絲橋古城,再去南長城然後再到鳳凰,這樣可以避免走回頭路,節省時間。從南長城到鳳凰的票價是3元/人,30分鍾左右路程。 2003年4月28日,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開通了旅遊巴士。自此,張家界、鳳凰兩旅遊區客源互訪可以一車直達。
鳳凰古城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後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余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鬱郁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於12公里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傑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里就涌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人才輩出,涌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幹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凰山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里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縈回,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河畔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可謂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咸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扎、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古遺址116 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築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牆」,成為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