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滸傳主要人物介紹
宋江,人喚「及時雨」。早先為山東
鄆城縣押司,整日舞文弄墨,書寫文書,
是一刀筆小吏。晁蓋等七個好漢智取生辰
綱事發,被官府緝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
。晁蓋派劉唐送金子和書信給宋江,宋江
的老婆閻婆惜發現宋江私通梁山,趁機要
脅,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往滄州。被迫上
梁山。後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領。
受招安後,被宋徽宗封為武德大夫、
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最後被高俅用
毒酒害死。
李逵,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
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
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宋江被發配
江州,吳用寫信讓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
照應。李逵這時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
名小兵,就和宋江認識。戴宗傳梁山假書
被識破,和宋江兩人被押赴刑場殺頭,李
逵率先揮動一雙板斧打去,逢人便殺,勇
猛無比。上樑山後,思母心切,就回沂州
接老母,翻越沂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
逵生氣殺了四虎。招安時,李逵不願受招
安,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
差,還砍倒梁山泊杏黃旗,要反攻到東京
,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
李逵受招安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
。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後,想到自
己死後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
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
兒被毒死了。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平
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
。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葯酒
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
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
。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
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
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
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
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
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
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
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
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
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
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
起。
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
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
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
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
台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
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
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
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
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
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
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
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
六合寺圓寂而死。
2. 《駱駝祥子》中主要人物的簡介和評價;《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簡介和評價(不少於5個) 不少於300字
水滸傳:
宋江
宋江是整部《水滸傳》中第一號人物,作為文學形象,也是最豐滿、最立體、最復雜、最有藝術魅力的一個人。
在《水滸傳》中,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一刀筆小吏,字公明,綽號呼保義。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以及時雨而天下聞名。因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及晁蓋等上樑山後,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閻婆惜之手。無奈,宋江怒殺閻婆惜,發配江州,與李逵等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樑山,坐了副頭領。後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頭把交椅。日後,宋江率眾為朝廷招安。在歷次討伐其他起義軍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甚眾,宋江本人也被所賜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2李逵
李逵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縣百丈樹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個小牢頭。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
水滸傳人物,天殺星李逵,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宋江被發配江州,吳用寫信讓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照應。李逵這時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認識。戴宗傳梁山假書被識破,和宋江兩人被押赴刑場殺頭,李逵率先揮動一雙板斧打去,逢人便殺,勇猛無比。上樑山後,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氣殺了四虎。招安時,李逵不願受招安,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差,還砍倒梁山泊杏黃旗,要反攻到東京,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在眾好漢中,李逵一直反對詔安。
李逵受招安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後,想到自己死後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兒被毒死了。
《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之一,綽號 「黑旋風」,具有農民的純朴、粗豪的品質,反抗性很強,對正義事業和朋友很忠誠,但性情急躁。是剛直、勇猛而又魯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來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座次:12,天罡星
星名:天殺星
綽號:黑旋風
職業:江州小牢頭
使用兵器:兩柄大斧
梁山職司:步軍頭領
出場回目:第37回
3武松,綽號「行者」,因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縣(今邢台市清河縣)人,是《水滸傳》的一個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臨安縣志》《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松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沖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座次 14,天罡星
星名 天傷星
綽號 行者
封號 清忠祖師
職業 陽谷縣步兵都頭
使用兵器 2把戒刀
梁山職司 步兵頭領
出場回目 第23回
4林沖
林沖小說《水滸傳》中人物。綽號豹子頭。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被當朝權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滄州。後看守草料場,高俅又派人縱火,企圖將他燒死。被迫投奔梁山農民起義軍,屢建戰功。
座次 6,天罡星
星名 天雄星
綽號 豹子頭
職業 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梁山司職 馬軍五虎將第二
所用兵刃 丈八蛇矛
出場回目 第7回
回目題為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死亡回目 第99回
死亡原因 受風、癱瘓
住所位置 正西旱寨
同住 董平、單廷圭、魏定國
豹子頭林沖,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第二。早年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他的妻子長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自己也被高俅陷害,給告上了朝廷。在發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發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著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樑山 後,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後,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
駱駝祥子:
祥子——一個曾經是那麼要強的頭等車夫,最後卻還是沒有掙扎出悲慘的命運。人生並不因為他的要強而多給予了他什麼,大兵、駱駝、曹宅、孫探長、虎妞、小福子……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讓他逃脫車夫的最終命運。他曾經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麼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輛車,他買車的積蓄,沒有招誰也沒有惹誰,不也就這樣沒了嗎?這能怨誰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終變的和其它的車夫一樣,不再要強,養成了煙酒等他過去從來不肯沾染的東西,也就讓人覺得可以原諒了,所有的惡習似乎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不可饒恕了。可是祥子過去是一個怎樣要強的人啊!為了買車,他從生活中扣出每一點錢,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車夫強座,沒命的拉車,甚至連一口好茶也不願喝——雖然像他這樣的高等車夫喝點好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把自己當作鐵打的,拚命攢錢……事情卻常常不如人願,所有的意外都與願望悖道相馳。祥子的見聞和經歷將他磨礪成了另外一個人——與過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學會了所有的惡習,學會了和巡警找別扭,學會了保養自己,成了一個混日子的車夫。有時他也曾想過應該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經歷他就沒了信心,要強又怎樣呢,自己過去不也要強過嗎,到頭來還不是和其他人一樣,還不如趁早快樂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後,連他最後的寄託--小福子也離開了這世界,他徹底的絕望了。一個由鄉間來的淳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夥子就這樣淪落成一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後像一條狗一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苦難與無奈。
虎妞——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一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一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於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結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來算去結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進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樣搭進了一條命還得不到個好名聲,人死了也沒人同情,看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好。
劉四爺——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一個兒子來接自己的班,女兒雖能幹但畢竟是女兒。由於女兒中年了還未出嫁,覺著對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讓著她,但卻不願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家產遂著女兒一起給了別人。於是斷絕了與女兒的關系,最後連女兒的墳也不知道在哪兒。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記了親情,當他醒悟過來是已為時過晚,相信當祥子將他趕下車,一個人久久的立在那兒的時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獨,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錢以外什麼也沒有了,甚至連女兒的墳也不能看上一眼。親情是可貴的,希望我們不要在失去它以後才懂得珍惜,那時我們也只能像劉四爺那樣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風流淚了。
3. 張傑個人簡歷
全名:張傑
英文名:Jason
地區:中國大陸
職業:歌手
生日:1982-12-20
身高:179
cm
體重:69
kg
星座:射手座
個人簡介:
補充介紹:
張傑是2004萊卡我型我秀總冠軍;
張傑是上騰娛樂(環球唱片和上海文廣傳媒集團在國內的合資公司)的首位簽約歌手;
張傑是上騰娛樂及環球音樂在內地打造的流行音樂第一人。
光榮榜:
成都市青羊區紀念「12·9」運動大型歌曲比賽榮獲金獎
川師大第一屆、第二屆校園歌手大賽分別獲得第二名、第一名
川師大50年校慶舞蹈比賽榮獲第一名
川師大第一屆、第二屆英語節歌曲比賽中均榮獲第一名
榮獲川師大「三等獎學金」,以及校三好學生稱號
川師大校際籃球比賽第二名
2003年
MTV三星Anycall校園新空氣全國歌手大賽亞軍
2004年
萊卡我型我秀2004全國偶像歌手大賽總冠軍
2005年
第5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獲得最佳新人獎
2005年
獲TVB8金曲榜頒獎典禮金獎
2005年
獲「第三屆天地英雄榜頒獎典禮」新人獎
2006年
獲得第十二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最佳傳媒獎
J型J秀:
成都初賽
:
As
Long
As
You
Love
Me
80進40:
This
I
Promise
You
40進20:
無心傷害
20進16:
I
Do
16進14:
Bye
Bye
Bye
14進12:
Right
Here
Waiting
12進10:
一場游戲一場夢
10進9:
Because
Of
You
9進8:
More
Than
Words
總決賽:
北斗星的愛
聚光燈:
Channel
V
風夏音樂季
04年
萊卡風尚頒獎大典
04年
環球十周年香港演唱會
05年
風夏音樂季
05年
第5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
05年9月
參加《同一首歌》
05年9月10日
萊卡總決賽嘉賓
05年10月22日
參加東方衛視2周年台慶表演
05年11月5日
參加中國風尚大典頒獎典禮
05年11月15日
在北京參加美國州長歡迎會
05年11月26日
參加馬來西亞亞洲魅力呈現
百年唱片巨星演唱會
05年12月3日
參加TVB8金曲榜頒獎典禮
05年12月16日
擔任《千里走單騎》首映表演嘉賓
06年1月
參加四川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愛好:
教育:
本科學位
曾就讀學校:四川師范大學旅遊與藝術設計系(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本科)
人生格言: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
視力:隱形眼鏡
最喜歡的食物:紅燒的。反正是燒的都喜歡吃,特別是媽媽做的土豆燒排骨!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想去的地方:加拿大。感覺吧,那邊人比較少,比較寧靜的感覺!
最喜歡的影星:周星馳
語言:
普通話、英語
專長:
英文歌曲
偶像目標:
自己
喜歡的顏色:黑色
最喜歡的歌手:Justin
Timberlake
最難忘的事:2004年,和苟偉一起創作,獲得「04我型我秀」冠軍
主要興趣愛好:唱歌、舞蹈、籃球
生平介紹:
張傑,這個2004年度「我型我秀」舞台上最閃亮的歌者、以一首原創歌曲《北斗星的愛》震撼全場的帥氣大男孩,憑著自己對音樂堅定不移的信念,戰勝了自己,也打動了別人。比賽的帷幕已徐徐落下,而屬於他的音樂旅途,卻是剛剛開始。
擁有極具辨識度和穿透力的高亢嘹亮的嗓音,令張傑剛入樂壇就占據了一席之地。而他的個人首張大碟《第一張》也是在內地低迷的唱片市場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接著又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相繼發行。隨著越來越多的歌迷開始愛上張傑的聲音,他以最安靜卻是最迅猛的姿態席捲了各大頒獎禮的新人獎項:
2005/9
馬來西亞
「第五屆全球華語音樂排行榜」最受歡迎新人獎
2005/12
香港
TVB8金曲榜
「最佳男新人金獎」
2006/1
香港
Channel
[V]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
「傳媒大獎」
2006/3
上海
「北斗星的愛」獲第13屆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獎
4. 武漢長江大橋簡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援華156項工程之一,於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107國道),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京廣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8個橋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採用「大型管柱鑽孔法」,這是由中國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漢長江大橋將武漢三鎮連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大橋將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澤東在《水調歌頭·游泳》中題寫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正是對武漢長江大橋溝通中國南北交通這一重要作用的真實寫照。作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大橋圖案入選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新中國國家建設的重要標志。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漢長江大橋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武漢位居中國腹地、長江中游,漢水由此匯入長江,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曾被孫中山譽為「內聯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時期,武昌為湖北省會,漢口為商埠,漢陽也發展了一定的工業基礎。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而粵漢鐵路也在修建當中,建橋跨越長江、漢水連接京漢、粵漢兩路的構思即為各方所注。
據歷史檔案顯示,在武漢建第一座長江大橋的設想最早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用以溝通南北鐵路。1912年5月,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為粵漢鐵路會辦。詹天佑在進行粵漢鐵路復勘定線的過程中,考慮到將來粵漢鐵路與京漢鐵路會跨江接軌,為此在規劃武昌火車站(通湘門車站)時也預留與京漢鐵路接軌出岔的位置。
經國務院批准後,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動工。武漢長江大橋全部工程除了大橋本身以外,還包括大量配套工程,包括漢水鐵路橋、大橋聯絡線、由丹水池站經江岸西站至漢水鐵路橋頭的漢口迂迴線(今京廣鐵路正線)、江岸站至江岸西站的聯絡線、江岸西編組站、漢西站、漢陽站等設施,其中漢水鐵路橋和長江大橋正橋和引橋工程由鐵道部武漢大橋局負責施工,其餘鐵路及跨線橋工程由鐵道兵施工。
1957年3月16日,大橋橋墩工程全部竣工。長江大橋採用3聯9孔的等跨間支梁進行安裝,使用平衡懸臂拼裝架設法,從武昌、漢陽兩岸分別同時向江中同時推進,全部鋼梁均由山海關、沈陽橋梁廠製造,鋼材由鞍山鋼鐵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橋鋼梁順利合攏,同日舉行了慶祝大會。武漢長江大橋(連同配套工程)總投資預算1.72億元人民幣,實際只用了1.384億元;大橋本身造價預算7250萬元,實際只用了6581萬元。
201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迎來60周歲生日。在這60年中,大橋歷經7次較大洪水、77次輪船撞擊考驗。從最近一次的「體檢報告」來看,全橋無變位下沉,橋墩可承受6萬噸壓力,可抵禦10萬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級以下地震和強力沖撞,24805噸鋼梁、8個橋墩無一裂紋,無彎曲變形,百萬顆鉚釘沒發現松動,全橋無重大病害。武漢長江大橋建橋時的設計壽命是100年,已經過去了60年,通過科學養護,大橋使用壽命或延長到150年。
5. <<橋>>作者談歌簡介
談歌,原名譚同占。1954年出生於河北龍煙鐵礦,祖籍河北完縣(今河北省順平縣)。作家、記專者,中國屬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在河北省龍煙鐵礦西二區小學、河北宣化第四中學就讀。1970年3月參加工作。先後做過鍋爐工、修理工、車間主任、地質隊長、機關秘書、宣傳幹部、報社記者、政府副市長等職務。1977文學創作,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共發表長篇小說19部,中短篇小說千餘篇,計有1500餘萬字。部分作品被譯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紹到國外。曾獲《當代》《十月》《人民文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獎。1984年考入河北師范大學。1986年畢業,曾在《冶金報》《冶金地質報》任記者。1996年調入河北作家協會至今。現任河北作家協會副主席。
《橋》是談歌寫的短片散文,被入選人教版五年級課文。以簡潔生動的語言、生動具體的描寫震撼了人心; 贊頌了老漢與兒子的精神品格。
6. 《水滸傳》中5個重要人物介紹,每個不少於300字
《水滸傳》中5個重要人物介紹:
1、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
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因私放晁蓋等人,被小妾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
7. 斗羅大陸的人物簡介
國產動漫《斗羅大陸》的主要人物是唐三。
唐三是一位穿越人物,前世為唐門外門弟子,因偷學唐門內門絕世武功而被唐門追殺,後以死明志,穿越到斗羅大陸成為唐昊的兒子,後修煉成神,神位為海神、修羅神,身份為史萊克七怪老三、唐門宗主、昊天宗首席長老、天斗帝國帝師、藍昊王,武魂為藍銀皇和昊天錘。
唐三是唐家的創始人,英俊帥氣,武技高超,而且武藝高強,他以一人之力名震大陸創建了唐門這個組織,而且一直延續到了《龍王傳說》中。唐三目前的實力已經是成為了神星的神王了,實力比一般的神王還要強大的多。
《斗羅大陸》中的唐三戰力是通過自己努力慢慢成長起來的,相當於在逆境中成長,碰到強大的敵人後會和史萊克七怪聯手戰斗,在雙神之戰中就是史萊克七怪中的寧榮榮和奧斯卡復活的唐三,如果不是奧斯卡和寧榮榮用出了武魂融合技,那唐三在跟千仞雪的戰斗中估計就要領盒飯了,這也完美地體現出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8. 魯智深的人物簡介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征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魯智深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其事跡如「拳打鎮關西」、「大鬧五台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通過評書、戲曲等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拳打鎮關西」一節更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生平
1、殺人出家
魯達本在渭州「小種經略相公」(種師中)手下當差,任經略府提轄,在地方上頗具威名。登場沒多久便與史進及李忠結識,後來為救弱女子金翠蓮,他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經趙員外介紹決定出家當和尚以躲避追緝,魯達到五台山文殊院剃發出家,法名「智深」,並以一把八十餘斤的水磨禪杖為兵器。
智真長老說偈賜名曰:「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智深在寺中難守佛門清規,大鬧五台山,智真長老只得讓他去投汴梁大相國寺,臨別贈四句偈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
途中魯智深投宿桃花村,聽聞惡霸周通欲強娶村長之女便挺身而出,痛扁了周通一頓,周通回頭帶李忠下山報仇時發現李忠與魯智深為舊識,在魯智深勸說與李忠調解之下周通便罷了這門親事,事後魯智深被李忠邀上桃花山作客宴飲。
離開桃花山後魯智深路經瓦罐寺想入內化緣討食,卻遇上化裝成道士與僧人強占寺內財物的惡賊崔道成與邱小乙,餓到沒力的魯智深斗不過二人只得無奈下山,幸虧遇到路過的史進,在吃了史進給的肉乾充飢後,兩人沖進寺內虐殺崔道成與邱小乙,討賊後魯智深與史進道別、繼續往大相國寺去。
2、義結林沖
魯智深在相國寺看守菜園,收服眾潑皮,倒拔垂楊柳時偶遇林沖,成為結義兄弟。後來林沖落難,刺配滄州,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在野豬林里,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沖,魯智深及時出手,救了林沖一命,此後一直護送至滄州七十里外。智深因而為高俅所迫,再次逃走在江湖上,後與楊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龍山寶珠寺,當了頭領,就此落草。
武松做了行者後,也來入伙。 後呼延灼率連環馬攻打梁山,為徐寧所破,只得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彥達,要攻打二龍山。於是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義,攻打青州。宋江引梁山泊頭領下山增援,成功後三山好漢同上樑山,魯智深方與林沖重聚。
3、反對招安
梁山一百單八將聚齊後,排定座次,魯智深為天孤星,位列十三,在戰斗序列中為步軍頭領之首。不久,宋江在滿江紅詞中流露出招安之意,武松、李逵不快。魯智深說:「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姦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等受招安後,魯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參禮智真長老。師父說:「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臨別再贈四句偈言:「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
4、功成圓寂
後來隨宋江征方臘,大戰烏龍嶺。魯智深追殺夏侯成,卻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點,從緣纏井中解脫,生擒方臘。宋江大喜,勸智深還俗為官,蔭子封妻,光宗耀祖,智深說:「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勸他住持名山,光顯宗風,報答父母,智深說:「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宋江等凱旋,夜宿杭州六和寺。智深聽得錢塘江潮信,終於頓悟,於是沐浴更衣,圓寂涅槃,留頌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
火化法語曰:「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 而在「古本水滸傳」中,魯智深最後並未在杭州坐化,而是攜武松同回五台山修行。
(8)黃金橋工作簡歷擴展閱讀:
形象出處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魯智深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魯智深亦在其中,贊言為:「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是魯智深之一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在元雜劇水滸戲中,魯智深也有出現,其中包括《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等。而明代出身皇族的劇作家朱有燉則作有《豹子和尚自還俗》一劇。這些劇本中的魯智深形象仍與《水滸傳》中的不畏強權、不願受拘束的魯智深形象有一定距離。
綽號考究
「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語中的不確切音譯,在印度是對博士、親教師的通稱,而在中國則常用來稱呼佛教的僧侶。佛教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為了擺脫痛苦,必須清心寡慾,所以,處世哲學主張調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從,是僧侶所崇尚的。以「和」為「尚」,故稱僧侶為「和尚」。
「花和尚」是魯智深出家後的綽號,但他出家前的綽號在小說《水滸傳》中並未明確提及。元雜劇《梁山泊李逵負荊》中,李逵有唱詞雲:「誰不知你是鎮關西魯智深,離五台山便落草。」小說《水滸傳》中,魯達打死鄭屠前,曾指著他罵道:「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有研究者據此認為,魯智深出家前的綽號便叫「鎮關西」,出家後才改稱「花和尚」。
9. 求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的個人簡介,並且想知道舊上海是指的那個具體的一段時間
1.黃金榮 (1867—1953) 浙江餘姚人,字錦鏞。早年在上海當學徒。1900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當巡捕。後勾結帝國主義、官僚政客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達1000餘人,操縱販賣鴉片、賭博等罪惡勾當。1927年組織中華共進會,參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同年辭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職務。1928年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政府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抗日戰爭時期寓居上海,拒絕出任偽職。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新從事幫會活動,但是權勢衰退,地位被杜月笙代替。建國後,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在上海病死。
流氓大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灘里的特有產物。那些出身地位家道貧寒,但又不學無術的流氓,利用幫會勢力,網羅門徒,成為 地方一霸。這些人無孔不入,在舊上海的三百六十行中權勢相加,左右 逢源,一路而為上海聞人。對於這些人,老百姓給他們一個綽號,叫做 「流氓大亨」!而舊上海的大亨里,排行第一的頭號大亨,當推黃金榮。
黃金榮(1868-1953),字錦鏞,小名和尚,綽號麻皮金榮,祖籍浙江餘姚,生於江蘇蘇州。系舊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幫頭子,流氓「三大亨」之首(另二人是杜月笙、張嘯林)。清光緒18年(1892年)任法租界巡捕房包探,後升探目、督察員,直至警務處唯一的華人督察長。倚仗帝國主義勢力,在上海廣收門徒,欺壓民眾。1927年與杜月笙、張嘯林等積極支持並參與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政變。南京國民黨政府成立後,曾任少將參議及行政院參議。
黃金榮自幼不愛讀書,稍長與地痞流氓交往。為了加強租界內的治安,法國駐滬總領事白早脫和公董局總董白爾研究決定招募120名華人巡捕。黃金榮曾當過裱畫匠,後又在上海縣衙門里做過一陣子捕快,這時黃金榮聽說進了巡捕房當巡捕能吃香喝辣、前途無量,他不甘寂寞,便決定去碰碰運氣。這一年,他才22歲。他來到設在公館馬路法租界總巡捕房報名應試。也許是他那強壯的身體佔了便宜,他居然給錄用了。進了巡捕房後,黃金榮就跟著法國巡捕的屁股後面,挨家挨戶去徵收「地皮捐」、「房屋捐」,還要到越界築路區為新建的房屋訂租界的門牌號碼。在這些工作中,他表現得格外賣力,還參與鎮壓那些不願意動遷的農戶、墳主和抗議加捐的小東主活動。由此,他就被警務總監看中,一下就由華捕提升為便宜,也就是包打聽。提拔後的黃金榮被派差到十六鋪一帶活動。這時候的他,一身便裝,成天地泡在茶館店裡,喝喝茶、吹吹牛,從中收集情報,聯絡眼線,也算是一項工作。莫看黃金容人長得五大三粗,但腦子蠻活絡。他用「黑吃黑」、「一碼克一碼」的手法,網羅了一批「三光碼子」,即那些慣偷、慣盜、慣騙分子給他提供各類情報,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還製造假象,用賊喊捉賊的辦法提高自己的威信。有一天,法國巡捕房的街對面有一家咸貨行的一塊金字招牌突然不翼而飛。老闆急得六神無主。這時,有人就對那個老闆說對面的黃金榮破案子「交關靈光」。老闆進了巡捕房就直接點名找黃金榮破案。誰知,不等黃金榮跑出巡捕房,一班小癟三就敲鑼打鼓地將那塊招牌給送了回來。由此,黃金榮名聲大噪。其實,這全是黃金榮在幕後一手策劃、導演出的一出醜局。
不久黃金榮又被提升兼任刑事出外勤股和強盜班二個部門的領班。不過,
黃金榮在任期間還真的破過幾件大案子。有一次,法國總領事的書記官凡爾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覽。沒想到竟遭到了那裡土匪的綁架。法租界聞訊後,就派黃金榮前往營救。黃金榮找來了手下的小嘍羅找到了太湖土匪的頭領「太保阿四」、「豬玀阿美」,便輕而易舉地將這一對「法國肉票」保釋了出來。還有一次,福建省督理周蔭人的參謀長楊知候帶了六箱古玩、字畫到上海來。不料,一出碼頭就被人盜走。為此,松滬護軍使何豐林特請黃金榮協助追查。結果,不到半天黃金榮就將原物如數追回。在當包打聽的生涯里,最令黃金榮得意的還是偵破法國天主教神父被綁架案。為此,法國東正全權大臣授予黃金榮一枚頭等金質寶星。法國巡捕房提升他為唯一的一個華認探督察長,另派八名安南巡捕給他當保鏢。從此以後,黃金榮更是飛揚跋扈、膽大妄為,成為地方一霸。
盡管他從未拜過老頭子、開過香堂,是個「空子」,他卻憑借著勢大力大而自稱為「天字輩」 青幫老大。當時,上海灘青幫最高輩分為「大」字輩。在那個黑白顛倒的年代裡,黃金榮利用手裡的權,販賣鴉片、開設賭場、合夥開跑狗場等,不到幾年就成為上海灘里的頭號大亨。黃金榮擔任法巡捕房華探督察長長達20多年,直到他60歲生日後才辭職,即使如此,法巡捕房警務處還繼續聘請他擔任顧問。
民國36年,
為黃金榮80壽辰,蔣介石曾親自來黃家花園祝壽。蔣介石曾經拜黃金榮為師。當年經費時常不足,為了掙錢,其中的一些人在上海開辦證券物品交易所「恆泰號」。蔣介石也是參與者之一。
初期交易所的業務還算可以,孰料1921年上海爆發「信交風暴」,類似今天小規模的金融危機,一時交易所紛紛倒閉,股票值如廢紙。勉強支撐到1922年,「恆泰號」徹底倒閉,眾多股東拿著股票要求兌現,交易所的監察人周駿彥被逼得兩次要跳黃河自殺。債主們甚至僱用一些打手來威脅蔣介石等還錢。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經在商界有較高地位的虞洽卿介紹,蔣介石來到法租界鼎鼎大名的黃金榮門下尋求「保護」。
選了個黃道吉日,在黃家公館的二樓上,蔣介石為端坐在太師椅上的黃金榮呈上大紅拜師帖子,上書:「黃老夫子台前,受業門生蔣志清」。志清是當時蔣介石常用的名字。然後磕頭行禮。
事後,黃金榮在酒店招待債主們,酒席中,黃金榮指著蔣介石說,現在志清是我的徒弟了,志清的債,大家可以來找我要。債主們這才明白,黃金榮擺下了鴻門宴。大家眼看著錢要不回來,還不如順水推舟,給黃金榮一個面子。於是,把蔣介石逼得焦頭爛額的事情,黃金榮一句話就解決了。
上海解放以前,黃金榮的媳婦李志清席捲了黃金榮的金銀珠寶離開上海往香港,後又到了台灣。有人勸黃金榮到香港去,82歲 的黃金榮面臨人生的最後一次抉擇———或去台灣,或留上海。最終,黃金榮留了下來。「以不變應萬變」是他的處世信條,反正來日無多,聽天由命吧。但黃金榮心裡明白,自己已是80多歲的人,死在香港倒不要緊,只怕在半路上生急病,死在途中,那就糟糕了。他對人說:「我已經是快進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屍骨不想拋在外鄉,死在外地。」
上海解放初期,黃金榮蟄居在家,深居簡出,不問外事,不少人以為黃金榮早已逃往台灣或香港地區,或被人民政府逮捕入獄。因此,當黃金榮的自白書(悔過書)刊登出來後,人民群眾的反響極其強烈,都說沒有想到這個大亨還活著,受到共產黨的如此寬大,一時之間殺黃呼聲響徹雲天。
在嚴峻的形勢面前,連黃金榮的一些門徒也起而揭發,要求靠攏共產黨,與黃老闆劃清界線。這時候的黃金榮,真的成了一隻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解放初期百廢待舉,人民政府要處理的事干頭萬緒。黃金榮也過了一段安逸日子。以抽大煙來說,政府雖有明令禁止,但黃裝糊塗,照吸不誤,而且家中藏了大量上好的大煙土,據報「足夠他後半世之吸食」。
黃金榮每日享受三樣東西:吸大煙、搓麻將、下澡堂。他對人說,這「三件套」是他最大的享受,不管是國民黨當權,還是共產黨天下,都是如此,要陪他到老死。他能留在上海不走,這「三件套」也有一半功勞。
當時黃家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
都住在龍門路均培里一號。這是黃金榮發跡後造的一幢三層洋房,有幾十個房間。黃的居室在二樓東端,附近房屋大多由他的門徒租住,可以互通聲氣,方便走動。除夏天避暑去漕河涇黃家花園住一段時間,黃金榮一直居住於此。人民政府這時還允許黃金榮照常經營他的產業,如大世界、黃金大戲院、榮金大戲院等,每月都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1951年初,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後,黃金榮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市民甚至自發涌到黃宅門口,要求他接受批鬥。一封封控訴信、檢舉信,如雪片般飛進市政府和公安機關,懇請政府作主,為民報仇雪恨。
不動黃金榮的原因
實際上,對於上海的幫會人物,如何做好其工作,為我所用,黨中央在上海解放前夕,已有明確的方針,即只要他們不出來搗亂,不幹擾上海解放後的社會治安,老實接受改造,就不動他們。特別是對於黃金榮、杜月笙這樣的幫會頭面人物,「觀察一個時期再說」(劉少奇語),其目的是「努力使上海不亂」(周恩來語),這樣對全國大局有利,對恢復上海經濟發展有利。
陳毅市長和分管政法工作的潘漢年副市長,
都忠實地執行了這一正確的方針政策。上海市人民政府出面召見黃金榮,向他說明既往政策不變,但希望他能寫「悔過書」公開登報,進一步向人民交代,老實認罪,以求得人民群眾在某種程度上的諒解。
1951年5月20日,上海《新聞報》、《文匯報》刊出了《黃金榮自白書》,結果非但沒有平息群眾的憤怒,反而引出更大的風波,已如前面所述,「黃金榮可殺不可留!」的口號響徹上海灘。 黃金榮在「自白書」中,自稱「自首改過」、「將功贖罪」、「請求政府和人民饒恕」雲雲。上海灘第一大亨的「懺悔」,在當時轟動一時.不用說,對穩定社會秩序,震懾幫會殘余勢力起了不少作用。隨後,黃金榮響應政府的改造號召,開始掃大街。
「黃金榮掃大街」的新聞不脛而走,傳遍世界各地。舊上海另一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得知這一消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留在上海,躲過一劫。考慮到國內外的反響,對黃金榮的這項「改造」措施只是象徵性的並沒有持續下去,畢竟他已是風蝕殘年的老人。兩年後,這個曾在上海灘顯赫一時的人物,因發熱病倒,昏迷了幾天,就閉上了眼睛。時年86歲......
2.張嘯林
張嘯林(1877—1940),乳名阿虎,原名小林,後更名寅,慈溪庄橋(今屬江北區)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移居杭州。早年游手好閑,斗毆滋事,與流氓為伍,為當地地痞。後進武備學堂讀書,結識張載陽。民國初,結識上海英租界流氓季雲卿,隨季至滬,後拜上海青幫「大」字輩樊瑾丞為「老頭子」,與黃金榮、杜月笙結為把兄弟,並稱「上海三大亨」。1920年,三人合股開設「三鑫公司」,販賣鴉片,逼良為娼,橫行霸道。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組織「中華共進會」,率「敢死隊」冒充工人,襲擊工人糾察隊,旋被蔣介石委為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委會少將參議。1932年經杜月笙推薦,充任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監事。抗戰爆發後,指使徒眾組織「新亞和平促進會」,收購軍需物資資敵,大發國難財。1939年附逆投敵,籌建偽浙江省政府,擬出任偽省長,因遭國民黨軍統暗殺(未成)作罷。次年1月被軍統收買的貼身保鏢林懷部刺斃於上海。
3.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後改名鏞,號月笙,出生於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四歲以前,母父相繼去世,先後由其繼母和舅父養育。十四歲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日夕與**、歹徒為伍,又嗜賭成性,不久被開除,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後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陳世昌是小東門一帶的**頭子,綽號「套簽於福生」,在青幫中屬「通」字輩,杜月經按序排在「悟」字輩。由於陳世昌等人的關系,杜月簧獲得機會進入黃金榮公館。他機靈詭詐,善解人意,很快獲得當時法租界華探頭目、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的賞識,成為其親信,由佣差上升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公興俱樂部。
因善於糾合同夥,勾結軍閥,他成為鴉片提運中最有勢力的一個。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勢力日大,成為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同年,擔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比起黃、張來,杜月笙確實高明一些,他善於協調黑社會各派勢力之間的關系,善於處理與各派軍閥之間的關系,善斂財,會散財,他通過販賣鴉片、開設賭台等活動,大量聚斂錢財,然後,又以這些不義之財,籠絡社會上各種人物,從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由於他在上海善待下台總統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杜月笙也做些收買人心的事情。他持續多年購買預防傳染病的葯水,送到浦東老家,按戶免費發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區發生災害,他必定出面組織賑濟。他有時裝出維護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調解勞資糾紛。他一改傳統**身著短打、手戴戒指、捲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打扮斯丈,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形象。他附庸風雅,廣結名流,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為蔣介石鎮壓革命運動充當打手。4月11日晚,他設計騙殺了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隨後又指使**鎮壓工人糾察隊。他因此獲得蔣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後,他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雖是虛銜,但有助於提高社會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1929年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通過結交金融界徐新六、陳光甫、唐壽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銀行業務頗為興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鄉買地五十畝,大興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日至10日,舉行家祀落成典禮和「奉主入詞」典禮。儀仗隊有五幹人之眾,自法租界杜公館出發,長達數里,巡捕開道,鼓樂震夭。杜祠開酒席三日,每日干桌。包括蔣介石、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上海市長張群等在內的黨國要人都送了匾額。排場之大,靡費之巨,極一時之盛。1932年,杜月笙開始組織恆社, 1933年2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社名取「如月之恆」的典故,名義上是民間社團,以「進德修業,崇道尚義,互信互助,服務社會,效忠國家」為宗旨,實際上是幫會組織。杜月笙藉此廣收門徒,向社會各方面伸展勢力。恆社初成立時,有一百三十餘人,到1937年達五百二十餘人,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上海市社會局。新聞界、電影界等許多方面的人士都參加進來。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協會會長。
1937年7月,**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8月,又發動進攻上海的八一三事變。上海人民與全國人民一樣,投入英勇悲壯的**斗爭中。在全國人民**要求推動下,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毛巾、香煙、罐頭食品,送到抗敵後援會。他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將領。他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將從外國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贈送給八路軍使用。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人的拉攏,於1937年11月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系,繼續活動。他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上海黨政統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情報、策劃暗殺漢*等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門徒協助軍統特務刀劈了大漢*、偽上海市長傅筷庵。1940年他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這是在國民黨支持下的中國各幫會的聯合機構,杜月笙為主要負責人,由此實際上成為中國幫會之總龍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杜月笙遷居重慶,建立恆社總社,向大後方發展勢力。他組織中華貿易信託公司、通濟公司等,與淪陷區交換物資,藉此中飽私囊。**戰爭勝利以後,杜月笙於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舊部,重整旗鼓。這時,由於租界已被收回,國民黨勢力可以公開活動,幫會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杜月笙經過多方活動,雖然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因國民黨不那麼支持他,所以,他當選後馬上辭職。此後,他致力於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聞等各業中發展勢力,擔任各種各樣的董事長、會長、常務董事、校董達六七十個。
1948年,蔣介石為了挽救嚴重的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經過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勢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連獲大勝,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攜家倉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