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工作的時候整份履歷表的重點與靈魂所在,正是工作經驗這個部分。而對求職者來說,是否能夠得到面試的召喚,端靠這個項目的填寫技巧和方式了。 對於職場老手來說,「工作經驗」是表達能力和自我程度的重點,也是整份履歷表成功的主要關鍵條件,透過這些工作內容和服務過的公司資料,以及職務名稱或是負責的項目,企業主可以藉此評估求職者的能力、過往薪資結構、經驗、和曾經負責的項目內容。 但凸顯工作經驗和能耐的方式,對於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就顯得作用不大了。年輕的畢業生在工作經驗上普遍都是鍾點或是工讀的資歷較多,負責的工作項目多半也因為其年輕和能力有限,屬於幫忙、服務、勞力…等性質為多數,因此,該項工讀經驗做到什麼程度或成果,就是你在填寫工作經驗時的重點了。比方說,你在某某電器行打工三個月,成功賣出一百台電風扇等業績型寫法,都比你單純寫上「XX電器行工讀三個月」要有看頭的多。 多半職場老手由於了解企業主閱讀履歷的習慣和方式,所以會自行設計履歷表的排序方式,而以經驗導向型的求職者,還會將工作經驗做仔細的分析和整理之後,直接排放在履歷表前兩項的順位,利用直接導入主題的方式彰顯特殊與優秀的資歷,也是一種創新的履歷呈現方式。 學校生活中的「團隊經驗」,對於職場老手比較不太重要,但對於新鮮人或是工作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就是一種輔助的工具了。 比方說,在團隊中曾經擔任過團長有時就代表著領導能力,獨立或經由團隊合作安排跨校聯誼、建教合作等活動,可能代表著協調力、談判力、團隊重視程度、或是開發市場的能力,利用團隊經驗的填寫方式,可以有效幫助主管猜測你的個人特質與個性,也是另類彰顯能力與評估發展性的指針。 不過,在這里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項團隊經歷對求職者都有幫助,也不是每一次的校內活動都有正面的意義,我會建議畢業生們在處理這個部分的時候要稍微做一番整理和選擇,無關這份工作可以幫到忙的項目或資歷,乾脆把他放到自傳的部分去說明,免得引發負面的想像。 比方說,我自己就曾經看過一份履歷表的團隊經驗讓人有冷汗直流的感覺。 這個年輕男孩子其實是不用見面都知道個性異常叛逆和活潑的人,他用條例式的方法,說明這幾年的學生生活中,成功主導了多少次抗議、和聯名陳情的案例,甚至還連名帶姓的寫出被趕走的老師或是行政人員名字與罪行,或是索賠成功的廠商付出的金額,讓我佩服,但絕對不敢面試,更別說錄用了。
『貳』 求各位大學生找工作應聘的感想和體會。
得看專業和畢業的學校還有家庭狀況怎麼樣了 感想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你畢業的是好學校好專業公司都搶著要和專業學校都很爛的人感想肯定不一樣的
又比如你家裡條件充裕應聘合不合格對你來說無所謂和家裡窮的叮當響應聘不合格第二天就得喝西北風的人感想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說說我的吧 已工作三年多
我畢業的學校不怎麼好,民辦的,上大學沒怎麼學習 大四上學期基本是打游戲睡覺度過的,
下學期開學後就開始在網上投簡歷,因為學的專業太蛋疼了,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就瞎投簡歷,還真的來電話了讓我去面試,公司做進出口貿易,我一點概念都沒有,晚上上網查資料了解個大概齊,第二天我就買了身正裝坐著公交就去了,到公司一瞧傻眼了整個公司就總經理下面倆業務員,總經理南方人比較隨和,但是第一次面試那個緊張啊,加上夏天穿個正裝那個汗不停地流啊 就這么聊著 後來談到工資讓我徹底崩潰了 一個月工資溫飽完了一分錢不剩 那個總經理讓我第二天就過來上班 我說回去考慮考慮就出來了 回家的路上心情糟透了 感覺前途一片灰暗 想著是不是我也要變成蟻族了 後來幾天基本是在網吧度過的,邊玩游戲邊發簡歷 中間也面試過幾回都不太理想 要麼我不滿意公司要麼公司看不上我 這樣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 又有了一次面試的機會 這個公司規模還可以 面試也比較嚴格 一共面試了三次 第一次是人事面,第二次是部門經理面,第三次是老總面 光這家面試就耗費三個星期 最後通知我通過了 當時那叫一個痛快啊 眼淚差點流出來了 我覺得面試成功有三點 第一 我要求的待遇不高,符合公司的新人待遇標准 這樣人事順利通過 第二 面試前對公司和行業進行了調查有所准備 還有誠實 不會就是不會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支支吾吾的更不好 這樣經理面通過 第三 會侃大山 老總面基本就是和老總侃了半個小時出來的 雖然要求的待遇不高 但是和第一次面試的公司比起來整整三倍,還是比較滿足的 自信心也自然提升了不少 呵呵
找工作是持久戰 不能因為一次面試失敗就氣餒 我前前後後發了不下幾百份簡歷 十多次面試 所以我想說的是要勞逸結合,邊玩邊面,要不然壓力怎麼釋放???還有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最好是你比較喜歡的 因為第一份工作你選的是一個行業 你以後跳槽往往會局限於這個行業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行業的話 到時候在跳到別的行業就得從頭開始 還有不要頻繁跳槽 別人和你同一天入職 三年內你跳了三次 最後還是小職員 別人在老地方已經是主任級別了 所以要想好了之後跳 還有性格決定你未來在公司里的長遠發展 所以要選一個符合你性格的工作 比如內向的人做策劃肯定做不長 哦 就這么多吧 打字好累
『叄』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投簡歷要注意什麼
面試前准備工作。在收到面試通知之後,一定要對所應聘的企業以及崗位要回求進行詳細的了解答,可以上網搜索該企業網站或者向已就職於該企業的師兄姐請教,了解企業文化、工作內容等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面試期間應對自如。
注意衣著打扮。參加面試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崗位而對自己的著裝有所講究,比如是技術類崗位,著裝做到整潔得體即可;而對於銷售類、文職類等代表企業形象的崗位,則要著職業裝,化淡妝,這是最基礎的面試禮儀。
『肆』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投簡歷找工作
有人可能在潛意識里想到要在簡歷中做假,「修飾」一下自己的簡歷,這是千萬要不得的,因為「假的永遠真不了」,而假的一旦被識破,依靠蒙騙而獲得的「真」也將不復存在。明智的做法是對你的簡歷進行科學取捨,適當突出重點合理揚棄,這樣,既可使你的簡歷更加吸引人,同時又保持了真實性。
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對於初出茅廬的畢業生來說,因為與社會實際接觸得少,尚未經歷過謀職的挫折,往往自我感覺都比較好。殊不知,用人單位並不一定樂於認同,很多老闆更喜歡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為此,剛畢業的學生們將在求職中與那些有相同學歷但是有更多工作經歷的人競爭。而因為沒有相關職業的豐富工作經歷,所以,剛出校門的畢業生應該盡力揚其所長以蓋所短,重點強調自己最近幾年所受的教育和培訓情況,包括那些與應聘工作最有直接關系的特別的課程或活動。
其中,實習工作應作為相應的工作經驗來寫,因為這期間的工作性質和內容與許多工作相似,它們往往需要實習者自主完成多項任務。此外,如果畢業生在校時早已學過許多與所應聘工作有直接關聯的知識,則有必要在技術欄目中體現出來。如果你熟悉某一領域最新的趨勢與技術,也應毫不謙虛地寫出來,以提升自己的人才價值。當然,如果你有其他行業的工作技巧也不要省略,這些雖然與應聘工作關系不大或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其工作經驗同樣可用於轉移支持你的能力,這至少能夠證明你有學習、研究並盡快適應各種工作的能力。
『伍』 大學生就業問題感悟與體會
今年,可能是社會叫囂「就業難」最猛烈的一年了。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很多人也不便明說。
就業,是擺在今天要畢業大學生面前的頭等大事。當然了,那麼多的原因之後,產生了一些諸如「大學生就業難」「大學生還是農民工」的種種說辭,更吸引眼球的還是那些另類就業的大學生群體:「大學生洗車工」「豬官大學生」「大學生廁所隊」……
呵呵,其實,現在的社會,尤其是2009年,充滿了很多的危機與機遇。大環境下讓一些企業裁員甚至倒閉,這樣的連鎖反應後就是,大量失業人員產生,新增勞動力就業壓力增大。農民工是很可敬的群體,他們多數是為了生計,遠離貧困的家鄉,來到那些可以給他們工作機會的大城市。他們只要認為可以獲得適當的工資,並能支撐家庭存在,他們會對他們的工作盡心盡力,毫無怨言。
但是,我們的大學生呢?這類群體啊,人口眾多,如果按人口比例,簡單的說,農民工與大學生的比例是2:1。呵呵,身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什麼是就業壓力。有人說了,看著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上,同學們著急的樣子,很是心酸,怎麼會沒有就業壓力呢?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的。現在的大學生,能有幾個可以在學校中學習一身過硬的本領的?也有人說了,大學教育體制不行、老師不行、社會環境不行的,不能怪學生的。哎!其實想想,大學里,有誰會真正學習呢?交友、游戲、扯淡等等,也許是現在大學生的生活寫照。其實,我也是過來人了。在這個圈裡才兩個月,就深感慚愧!為什麼在大學里不好好學習?
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學生們:「如果,能把學校老師里教的知識學到手,並很好的利用。那麼,就業怎麼會難呢?!」
哎!現實就是這樣的,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學生已經找到了工作,甚至是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是,他們呢?老是覺得地方小、工資低、屈才了,應該找一個更好的工作。呵呵!也挺搞笑的,其實啊,學生找到工作總是不容易的,當然了,那些靠關系混到工作的學生們不再考慮之列了。有工作的學生,老是帶著一副高高的眼睛,總是認為自己站在了同事們的頭上的,應該在更高更好的職位上……
其實,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會有的,我想當總編,當人民日報的社長,當新聞集團的董事長,當……
呵呵,其實很可笑的。學生受到了高等學府的教育,但是,這樣的教育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小兒科式的大眾化教育了。作為大學生,我們相對農民工來說,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自然地,我們會認為,只有我們才可以找到高工資、高福利、低勞動、高地位的好工作。其實不然,現在的大學生多如兔毛,雖然很有價值,但是,太多了,供不應求。
其實,仔細想像。每年的新增就業崗位那麼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失業、那麼多學生找不到工作?可以比較一下,同班同學,卻有天壤之別的。找不到工作,與我們自身有很大關系的。
其實,只要我們努力學好學校的知識,那是找到工作的基礎。我以血的代價提醒同學們要努力學習,千萬不要在荒廢學業了!再就是我說的「高人一等」了,為什麼我們是「找」工作,而不是「找到」工作?我天生愚笨,很難成才,偶得以機會,積極嘗試,不小心進入了那個圈。雖然試用期工資很低,但是,我覺得我在學校沒有學到東西,更無一技之長,能得以工作,實屬不易!
我現在在一小地方的小單位的小部門工作,剛開始,我很郁悶,認為「屈才」了。但是,經過了兩個月的實踐,我發現,我的單位很好,有很多有才的老師,我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這是在大學難以得到的寶貴財富。其實我很想去那些大報社、大傳媒集團,但是,我現在發現,我沒有能力。如果不能在一個小地方做的很好,那又怎麼能在其他大地方立足呢?
找工作很不容易,我很想勸告那些已經找到但不滿意目前工作的同學。請你們慎重考慮自己的工作,認真想像自己的未來。比如說,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現在在事業單位像報社,一些工作很清閑,就是喝茶看報紙,工作沒有動力和激情。我們會考慮離開報社,而去選擇很熱門的公務員。其實,公務員更可怕,喝茶、看報紙的度過幾十年,雖然有穩定的高工資、高福利,還可以退休。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年紀輕輕就在這樣的單位混混沌沌地度過餘生,是不是有點可惜了?!
這時,有人又說了,公務員好啊,工資、養老有保障。在報社裡,還有什麼任務壓力、采訪壓力之類的。其實,這就是一個工資問題。工資可以決定你對工作的選擇,想想看,報社也挺好的。這是一個富有激情的單位,我們可以創造歷史的。雖然待遇不太穩定、工作壓力大,但是,我們年輕啊。正如傳媒巨人默多克那樣,他為傳媒事業奮鬥了半個世紀,雖然報紙在走「下坡」路,但他依然稱自己為報人。公務員只能是一種為自己找好棺木的現實准備罷了!
可以這樣想想,我們找工作,雖然有很多理由,但根本上是得到高工資罷了。於是,我們在找工作時,很不在意地推掉了那些低工資的崗位,其實這就是推掉了你可能發達的工作機會!不過對於那些認真學習、有很高能力的同學來說,就業就是一種選擇了,他們可以選擇適合的崗位,因為他們有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屬於那種沒有很突出才能的群體的。為什麼我們這類人還要找好工作呢?其實,我們這類人很虛偽的,但也情有可原的。誰不想有一份好工作呢?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就業啊,難,難於上青天。但是,為什麼大學生不好好想想為什麼那麼難就業呢?
『陸』 畢業生找工作的感受
我也剛剛經歷了招工作。找工作本來就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也很累。主要的是你版要在每權次面試時都像第一次面試時那樣精神飽滿,自信。還要做好被鄙視的准備。被鄙視之後,千萬不要覺得是自己不夠好,因為他們本來的崗位就是有限的,應聘的又那麼多,所以總有人會被鄙視。主要還是心態,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有希望就去試試,現在是我們找工作,熱不是工作照我們。
祝好運!!
『柒』 大學生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心得
大學生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心得可以寫對未來職業的認識,對職業的感想以及期望。
這次職業生涯規劃生涯人物訪談,我們采訪了我們的班級輔導員。通過此次訪談,我對於未來的工作以及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有一些感想。 首先我們要重視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時間不斷夯實我們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要肯去學、肯去鑽、肯去精益求精。
然後我覺得英語也很重要,特別是對於我們這個專業,英語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能。要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時間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這樣才能夠在第一時間閱讀國外優秀論文,才能更好的與別人溝通,才能在編程時更加游刃有餘。
在全球化的今天,每天都要面對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波有一波的技術浪潮,英語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必須虛心學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積極與世界接軌,而這一切都無一可以離開語言工具——英語。因此英語是我們將來立足本行業的必需品。
其次,人際關系也很重要。大學不僅是學習的樂園,更是育人的聖地。學會做人是我們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如今在校學習的我們,交際圈僅限於親人、部分同學和少許的朋友等,非常狹窄,對自己今後生涯的順利發展非常不利。
然後我們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心態決定成敗,細節鑄就輝煌。我們去應聘工作崗位,是想施展自己的實力,更是想為所在公司創造利潤和價值,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為公司的負擔。
在人才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接受一個心高氣傲、做事磨蹭、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員工。正如冠捷科技集團黃某所言:「其實那些從大學出來的畢業生更高傲,說的都很好聽,叫他做一點事總是磨磨蹭蹭,而且還做不好。
此次生涯人物訪談,作為一種獲取職業信息的有效渠道,幫助我了解了的真實的社會就業現狀,以及一些特殊信息,如潛在入職標准,核心素質要求,晉升路徑以及工作者應具心態,等新穎信息。這些信息讓我意識到了找到好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有助於我及時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
『捌』 大學生面臨找工作的情緒是怎樣的可以簡談你現在的心情或者你認為的
焦慮,茫然
『玖』 大學生找工作要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目前,你只能是准備好一份比較好的簡歷,准備好一份平和的心態~
多跑招聘會,多上網投簡歷,多關注報紙招聘信息~
關於找工作我建議你首先考慮一下幾個問題:
2.關於工作地點
不要太在意,關鍵的事情是在公司里鍛煉自己的能力,選擇好方向後,就要努力的學習這個領域的技能,這是一個快樂又痛苦的過程,如果你的能力在前3年內鍛煉出來,達到一定的層次,能夠高效率的解決問題,你找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很多好的工作送到你的門前讓你選擇.工作地點選擇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別說你要去杭州,北京上海等等地方任你選擇.
3.工作的企業
工作的企業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目前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台資企業,歐美企業,日韓企業,五種,特點如下:
民營企業:各種各樣都有,層次不齊,效率高的也有,效率低也有,一般都是一個人去干很多事情,工資可能會低一些,但是或許是一個很好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不同的公司不同環境,企業文化一般不是很先進,個人在企業里可以起到龍頭的作用.
台資企業:台資企業呆過的人都會覺得郁悶,但是都不可否認的說台資企業是一個很好的鍛煉人的地方,一般的台資企業都會有較好的培訓機制,會讓你有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台資企業是靠系統作業的,個人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它是靠系統的理念把整個工作系統的分塊,一個人只是做很小的一塊,工作很簡單單調,效率是很高的(可能工作是體會不到的),即使一個很有能力的人離職也會對公司造成很小的影響.工資不高不低,工資長的也比較慢,會比較繁忙.
歐美企業:歐美企業追求自由和主動,他們也是靠系統的工作的,這方面和台資企業有相似之處,但是比起台資企業多了一些自由和主動地理念,很多事情工程師有較大的自由去發揮,但是一般的歐美企業英語門檻一定要通過,否則免談.歐美企業比台系企業更注重培訓,甚至花很大的價錢去培訓一個人,所以有機會進去也是一個好的方向.
日韓企業:日韓企業一般都是相同的工作模式(台資企業也是跟日資企業學的),工作系統化作業,採用的管理模式有點類似泰勒管理模式,把人機器化,防呆化,盡量減少人為出錯的機會,培訓也是比較注重的,工作時間是比較長的,日資企業如果正常下班老闆一般都會以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的(不是絕對的).但是日系企業工作非常的嚴謹,他們的產品暢銷全世界從他們的工作方式和態度上是能夠看出點什麼的.也是很好的提升能力的地方(首先要吃苦的心理准備).
4.工作的企業的大小:
大企業:大企業在培訓和企業文化,管理方面是比較先進的,員工能夠很好的學習系統的知識,能夠看到很多先進的東西,但是大公司分工非常的明確,作的工作都是是很簡單的一部分,時間長了就會厭倦,知識面會比較狹窄,失去了接觸其他能力的機會.
小企業:自己處理各種事情,雖然缺少了系統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知識,但是能夠真正動手去做很多事情(無論管理,技術,客戶等等)知識面比較寬,如果以後有機會跳到大企業,能力會大大超過一直在大企業相同經驗之人.
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有得必有失,關鍵之處在於,你利用好你的時間了嗎,你成長了嗎,這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建議:
A.定好方向,找一個相關的企業幹下去(不要怕苦和冷落,要虛心請教和學習).
B.三年內學有所成C.三年後選擇權就真正的把握在你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