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產生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和紀律原則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是黨的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一)黨的紀律及紀律檢查機構的產生
中國共產黨是嚴格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學說建立的,一開始就具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
1.黨的紀律和紀律檢查機構的產生
1921年7月,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黨的建設的各項重大原則,也初步制定了黨的紀律,其中突出強調了保密紀律的問題。1922年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單列了「紀律」一章,提出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保密紀律的基本要求,也明確了黨的紀律檢查的職責和對黨員違紀行為予以處分的規定。1923年黨召開的三大和1925年召開的四大,分別通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修正章程,都專列了「紀律」一章,其內容基本是沿襲二大黨章的有關規定。1927年6月,黨的五大產生的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其中關於紀律處分的規定,在內容和方式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決案》中還增加了「監察委員會」一章,使黨的紀律建設有了組織保證。
2.黨的紀律檢查機構的建立
1927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黨內維護和執行紀律的專門機關——中央監察委員會,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設立的紀律檢查機構。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監察委員會由10人組成,其中主席是王荷波,委員有許白昊、楊匏安等6人,候補委員有阮嘯仙等3人。
當時中央決定建立黨的紀檢機構,一是基於國內革命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在二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成功地領導了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黨的力量在不斷地發展壯大。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質,黨內有必要設立專門的紀律檢查機構來加強黨的建設。二是由於當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於危急關頭,黨需要建立專門的監督檢查機構維護鐵的紀律,加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黨的政治任務的完成。由於黨是首次設立紀檢機構,缺乏經驗,對於監委的具體任務和工作許可權等問題在實際中並沒有解決,再加上當時革命處於低潮,大批共產黨人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中央監委書記王荷波也在其中遇難,因而中央監委的工作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但是,五大選舉產生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和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標志著黨的紀律檢查制度的初步創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後來黨的紀檢工作的發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礎,在黨的紀律建設和組織建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二)土地革命時期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到抗日戰爭爆發,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土地革命時期。黨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進行了調整和加強。
1.設立中央審查委員會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黨的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黨的監察機關不復存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結束了黨內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統治,選舉產生中央臨時政治局。針對白色恐怖下黨內一些黨員經不起考驗的狀況,會議決定組織黨內審查委員會,以「審查各該黨部之黨員有否不可靠分子」。為總結歷史教訓,進一步統一全黨的思想,1928年6月黨在莫斯科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六大通過的黨章中有關紀律和紀律檢查的規定,結合當時情況作了一些補充和改動。一是對接受新黨員提出嚴格的紀律要求;二是針對黨內存在的極端民主化傾向,強調要實行民主集中制;三是取消過去的「監察委員會」,成立「審查委員會」,並規定其主要任務是財務檢查。黨的六大還選舉了中央審查委員會,由劉少奇等5人組成。
2.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
1933年初,黨的臨時中央局從上海遷入江西中央蘇區。為適應工作的需要,同年9月,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成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及中央蘇區省縣監察委員會的決定》。1934年1月,黨的六屆五中全會期間,成立了以李維漢為書記的中央黨務委員會。中央黨務委員會作為當時黨內紀律檢查的職能機關,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1935年1月,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從此,在正確路線的領導下,黨的各項工作包括紀律檢查工作,逐步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
1.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加強了黨內法規建設
1938年9月,黨中央召開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會議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針對王明違反黨的組織原則的錯誤和張國燾分裂黨直至叛黨的事件,制定通過了一系列帶有法規性的規定。諸如《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於各級黨部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等。會議特別重申了黨的組織紀律,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民主集中制。這些黨內法規對中央和各黨部的工作任務、職責范圍及組織紀律分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規定了在各解放區黨委之下設立監察委員會。這是對黨章的重要補充,使黨的紀律建設和紀律檢查工作內容更加具體化。
2.延安整風確立了紀律檢查工作的方針
1942年進行的延安整風,是一場全黨范圍內的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為端正黨風,加強黨的建設,創造了豐富的經驗。整風期間,黨針對王明的「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錯誤,提出並實行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一正確對待犯錯誤同志的方針。這不僅是正確開展黨內斗爭的方針,也是黨內紀律檢查工作的方針。紀檢機關正確地實施這一方針,就是要維護紀檢工作的嚴肅性,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時對違紀行為的處理又要有利於犯錯誤者認識和改正錯誤。無疑,這一方針的確立,為全黨正確開展紀律檢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3.黨的七大進一步健全了黨的紀律檢查制度
1945年4月,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重要時刻,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這次大會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通過了新的黨章,選舉產生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總結了20多年來黨領導革命的歷史經驗,繼續把黨的紀律建設向前推進。
第一,新黨章把黨的紀律的主要特徵、要求、重要性等內容列入了「總綱」,這在客觀上增強了黨的紀律的嚴肅性。
第二,新黨章在第一章「黨員」中,把黨員遵守黨的紀律同遵守革命政府的行政紀律的要求統一起來,為黨在即將執政的條件下開展紀律建設做了准備。
第三,新黨章專門列了「獎勵與處分」一章,突出強調了對黨員進行獎勵和處分是維護和執行紀律的重要方面。這一章明確規定,「開除黨籍是黨內的最高處分」。如果黨員犯法則由政府依法處理。該章把開除黨籍作為對違紀處分的最高手段,對於嚴格區分黨內外問題的界限,保護黨員的權利,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新黨章列了「黨的監察機關」一章,對紀檢機關的產生方式、任務和職能、領導體製作了明確的規定。例如,規定「中央監察委員會,由中央全體會議選舉。各地方黨的監察委員會,由各地方黨委全體會議選舉,並由上級組織批准。」關於紀檢機關的任務與職權,規定「中央及地方監察委員會的任務與職權,是決定或取消對黨員的處分,受理黨員的控訴。」關於紀檢機關的領導體制,規定「黨的各級監察委員會,在各該級黨的委員會指導下進行工作。」
黨的七大黨章關於紀檢工作的規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說明,黨在經過20多年的奮斗和探索之後,對紀律檢查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並從組織上和制度上為新中國建立以後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建立和全面開展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Ⅱ 紀檢監察六彭德才簡歷
上網查吧
Ⅲ 紀檢部個人簡歷怎麼寫
工作簡歷的格式來內容包括以下源4部分:
1. 個人資料。包括求職者的年齡、性別、身高、民族、出生地、婚姻狀況、住 址等。
2. 教育情況。一般只寫大專(中專)以上的教育情況。中學的教育狀況一般不 要寫上。
3. 工作經歷。一般按照時間順序寫上工作經歷。
4. 重大成果或者著作、特長。展現你的成功項目或出版的著作等。
Ⅳ 中紀委幹部明玉清簡歷
第五紀檢監察抄室(2013年5月機構調襲整,負責聯系西南<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和西藏>紀檢工作)
主任:楊青錄(12年9月任職,原本室正局級副主任,8室副局員)
副主任:明玉清(本室原副局員)
副局員:史盛豐、丹向東(1962年10月生,回族);
綜合處處長:楊正輝 2處處長:寧東升
註:已退休副局員 — 依米提(維族)。
Ⅳ 竟聘紀檢督查部的個人簡歷怎麼寫
簡歷分為三大塊:
第一塊,個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文化、專長、婚否、家庭等等,千萬內別忘了聯系方容式)
第二部分,描述個人意願以及個人達成此意願所具備的能力(最好有證明)。
第三部分,個人推廣部分。個人品質、素養和特點的描述(比如敬業、職業操守、熱愛學習等),就是給一個督查部用你的直觀理由。
第四部分,簡述下個人對工作的期望,
Ⅵ 需要一份對紀委高度認識的簡歷
這個問題還是要領導以身作則,不然任何規章制度都只能是一紙空文。
Ⅶ 組織紀檢委員個人簡歷怎麼寫
工作簡歷的格式內容包括以下4部分:
1. 個人資料。包括求職者的年齡、性別、身高、民族、專出生地、屬婚姻狀況、住 址等。
2. 教育情況。一般只寫大專(中專)以上的教育情況。中學的教育狀況一般不 要寫上。
3. 工作經歷。一般按照時間順序寫上工作經歷。
4. 重大成果或者著作、特長。展現你的成功項目或出版的著作等。
Ⅷ 進學生會紀檢部個人簡歷怎麼寫
我和你說,搞這些,簡歷不重要!每個人都會造假!多和那個招的人說說話,套套近乎!說你真的很想進,你會做好的!簡歷也不要太浮誇!我就當個招聘的,我從沒看過人家簡歷,都是第一印象!
Ⅸ 求紀委監察部 綜合室 林福才 個人簡歷
求紀委監察部 綜合室 林福才個人簡歷及相片
Ⅹ 學生紀檢幹部的個人簡歷怎麼填
怎麼好怎麼填 把你好的一面都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