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渦陽縣的歷史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置郡縣,渦陽故地分屬銍和城父兩縣,皆屬泗水郡。下城父聚在今縣城附近。
西漢初,改泗水郡為沛郡,縣境分屬銍、城父、山桑(今曹市集北)、扶陽(在舊福寧鎮附近)和汝陰縣(今縣南部)。銍、城父、山桑、扶陽四縣屬沛郡。汝陰縣屬汝南郡。東漢初,城父、山桑改屬汝南郡。渦陽縣境在沛郡與汝南郡交接處。
漢魏之際,曹操統一北方,縣境屬礁郡。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以礁為「先人舊郡」,稱為瞧國。縣境地接礁南。晉改譙國為礁郡,城父、山桑、銍等縣皆屬此郡。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將丹城並入臨渙;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淝水縣;十八年(598年),將浚儀恢復為城父縣,屬亳州。隋煬帝大業初年,淝水縣又改為山桑縣,屬譙郡。此時,縣境分屬城父、山桑、臨渙、汝陰等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山桑屬譙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譙州,割屬亳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蒙城縣。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從宿州割臨渙,與譙、城父、鄧、蒙城等縣同屬亳州,隸淮南東路。宋南渡後,縣境屬金。
紹興十一年(1141年),和議成,以淮水中流劃疆。金將蒙城改隸壽州。此時,縣境分屬潁、亳、宿、壽4州。
元朝統一中國,一度以民戶稀少,並城父入譙縣,後又復置,屬亳州。
至元八年(1271年),從汴梁路分置歸德府,下轄亳、宿兩州。
至元三十年(1293年),分置汝寧府,下穎顧州。此時,蒙城屬安豐路壽春府。上述3府均由「河南江北行中書省」統領。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從歸德府劃出宿州;三月,從汝寧府劃出潁州,與蒙城縣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設義門巡檢司。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縣境屬「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1667年),使左司為安徽布政使司。
雍正二年(1724年),將蒙城改屬亳州;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府,亳州、蒙城同屬潁州府。宿州屬鳳陽府。
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制,縣境一度屬淮泗道。後在潁州設立阜陽專署,轄渦陽縣。
民國二十九年一月(1930年),為加強根據地建設,共產黨成立渦北抗敵聯合會,轄原渦陽下屬8個區。
民國三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六年(1945年-1947年),為適應當時形勢發展需要,共產黨在縣境北成立雪渦縣,縣境西設立渦亳縣,縣境南立渦陽縣,縣境東立宿蒙縣,隸屬皖北專員公署第三公署。
② 渦陽縣哪幾家飯店可以辦結婚酒席。謝謝。
大部分的飯店都能辦!要看你自己要好點的還是一般的了!要是一般的只要大點的飯店都能辦!個人覺得王潁飯店不錯!飯菜還可以!
③ 渦陽怎麼樣啊
環境挺好。
④ 341621開頭的身份證號碼是哪裡的
您好。
341621是渦陽縣的。
渦陽縣,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中部,總面積2107平方千米。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轄3個街道、20個鎮,2019年常住人口131.9萬人。
渦陽縣是一代先哲老子的故里,漢為城父、山桑、至縣地,北魏、北齊曾置渦陽、丹城、龍山縣。隋改置肥水縣。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亳州、宿州、阜陽、蒙城析置渦陽縣,因襲北魏渦陽縣名而命名。境內人文景觀眾多,存有天靜宮、東太清宮、范蠡冢、遺履橋、嵇康墓、陳摶卧跡、紅城子遺址、張樂行故居等古跡。
居民身份證,分為實卡身份證和EIDCard(電子身份證),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多由各國或地區政府發行予公民。並作為每個人重要的身份證明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簡稱「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元內的信息。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⑤ 誰知道黃政的簡歷和作品大概多少一平尺有沒有升值的可能
黃政,亳州市渦陽縣人。畢業於阜陽師范學院美術系。16歲時作品《今日是綠筍內 明日是棟梁》獲容國際書畫大賽青少年組二等獎。同年書法作品獲蘇、豫、皖青少年組一等獎。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畫展,並被藏家收藏。2009年山水作品《虎踞龍盤今勝昔》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輝煌走向輝煌」全國美展一等獎。他先後得全國著名畫家盧坤峰、石齊、龍瑞等老師的指導,後拜全國著名畫家、鑒賞家、收藏家崔如琢為師。他遠學黃公望、文徵明、徐渭、石濤、漸江、髡殘、八大山人。近學吳昌碩、黃賓虹、傅抱石等。現為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大概在500左右一平尺,是新人,最近幾年才剛剛起步,升值潛力很大。望樓主接納。
⑥ 安徽蒙城的歷史來歷
五帝時期 距今約4500年至4000年,「尉遲寺人」,沿北淝河擇高地而居。從出土的農耕文物判斷,他們已與中原華夏的高辛氏族和禹氏族,有了融合關系。 夏 《禹貢》:屬豫州之域。巴、過、戈氏族居於渦、淝間。 商 北冡山,乃《詩經·殷武》所記之景山;乃《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都的「北冡」;明嘉靖《壽州志》:「北冡」為商湯會盟之地; 《國語》記為「蕭蒙」之「蒙」;故蒙古稱景亳,湯的初都。今古城垣猶存,且有「殷社」古碑。 商時,蒙境有冡、嵇二方國。明萬曆《蒙城縣志》雲:「蒙為國,且數千年,舊故無志,於壽陽志中見之。」舊志又稱:商時為「北冡」。羅泌《路史》辯:「北冡,蒙字爾」。故「北冡」乃蒙也。 西周 為蒙國(見《阜陽地區志》)。 春秋 蒙國和蕭國(今蕭縣境)被宋國並吞,為宋「蕭蒙」之地(《國語·楚語下》雲:「宋有蕭蒙」)。宋昭公曾將「蕭蒙」封給其弟公子鮑,鮑即宋文公。宋楚反復爭奪「蕭蒙」,「蕭蒙」歸屬不定。 戰國 「蕭蒙」屬楚。莊子出生之「蒙」,即「蕭蒙」之蒙。 戰國末,楚於蒙故邑(今檀城)置蒙縣。 秦 蒙縣屬泗水郡(一說屬碭郡)。 西漢 置山桑縣,屬沛郡,治所仍為今檀城。 東漢 光武封橫野大將軍王常為山桑侯,建山桑侯國。王常子王廣時,國除,復置山桑縣,屬汝南郡。 三國 屬魏國豫州譙郡,後劃歸汝陰郡。 西晉 屬譙郡。 東晉 屬譙郡。 北魏 取南朝宋淮北之地後,廢山桑,於皇興年間(467年-470年),置渦陽縣,屬魏譙州南焦郡,治所遷至今蒙城渦河北岸漆園故址。 太和(477年-499年)中,改譙州為渦州,渦陽為州治(見《水經注》)。 景明(500年-503年)中,置渦陽郡(渦陽為郡治)。 梁大通元年(527年),梁取渦州,改置西徐州,渦陽仍為州治,治所遷至渦河南岸。梁同時置北新安郡(治今渦陽蒙關店)。 東魏 武定六年(548年),東魏取梁之西徐州、北新安郡,復置譙州、譙郡、渦陽縣,改北新安郡為蒙郡,轄蒙(蒙關店)、勇山(今渦 陽丹城集)二縣(見《輿地廣記》、《安徽建置沿革》)。 北齊 廢蒙郡,保留蒙縣。 北周 仍為譙州、譙郡、渦陽縣(治今蒙城縣)。蒙縣、勇山廢,並入渦陽縣。 隋 開皇初,廢郡,渦陽縣屬譙州。 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淝水縣(治所今芮集),屬譙州。 大業七年(611年),復改淝水縣為山桑縣,屬譙州。 唐 貞觀十七年(643年),山桑縣屬河南道亳州。 天寶元年(742年 ),改山桑為蒙城縣(治所遷至今蒙城。縣名沿襲迄今,故以下只記隸屬變化),屬河南道亳州。 五代 屬亳州。 北宋 屬淮南東路亳州。 政和六年(1116年),屬安豐軍(治壽州)。 金 屬南京(開封)路壽州。 元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行省(治開封)安豐路(治壽州)。 至政二十六年(1366年),屬江南行省(治今南京)安豐路。 明 屬南京鳳陽府壽州。 清 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鳳陽府壽州。 康熙十五年(1676年),建安徽省,蒙城屬安徽省鳳陽府壽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安徽省穎州府。 民國 元年(1912年),屬安徽省壽州。 三年,屬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駐泗縣)。 十七年,直屬安徽省。 二十一年,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治泗縣)。 二十七年(1938年),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治阜陽)。 二十七年六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板橋區抗日民主政府。 三十三年(1944年)十二月,蒙城北境建立宿蒙縣,屬中共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三十四年十二月,宿蒙縣屬華中區第八行署。 三十六年六月,宿蒙縣屬豫皖蘇區第三行署。 十一月,縣南境中共建立蒙城縣,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 新中國時期 1949年3月,裁撤宿蒙,宿懷、蒙城(渦河南)、雪渦四個邊區縣,建立蒙城縣,原蒙城轄區恢復。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4月,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 1952年4月,屬安徽省阜陽專區。 1971年3月,屬安徽省阜陽地區。 2000年6月,屬安徽省亳州市。 2009年,現轄3街道辦事處,14鎮,3個鄉,1個林場。 *街道辦事處:城關街道辦事處 莊周街道辦事處 漆園街道辦事處 *鎮:壇城鎮、雙澗鎮、小澗鎮、三義鎮、樂土鎮、柳林鎮、許町鎮、大興鎮、岳坊鎮、楚村鎮、立倉鎮、范集鎮、馬集鎮、板橋集鎮。 *鄉:籬笆鄉、王集鄉、小辛集鄉。 *林場:白楊林場。 2000年,蒙城縣轄18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106749人,其中: 城關鎮 90815 雙澗鎮 56001 小澗鎮 56884 漆園鎮 55778 壇城鎮 36146 范集鎮 38050 許町鎮 43407 板橋集鎮 66153 馬集鎮 39789 田橋鎮 16413 岳坊鎮 50579 柳林鎮 34775 立倉鎮 46385 常興鎮 36358 楚村鎮 42833 樂土鎮 47165 三義鎮 60939 籬笆鎮 52779 王集鄉 40603 移村鄉 23990 小辛集鄉 41003 呂望鄉 26121 羅集鄉 40641 白楊未批鎮 17108 莊周虛擬鄉 46034 2004年底,蒙城縣轄18個鎮、5個鄉:城關鎮、雙澗鎮(副縣級)、小澗鎮(副縣級)、漆園鎮、壇城鎮、范集鎮、許町鎮、板橋集鎮、馬集鎮、田橋鎮、岳坊鎮、柳林鎮、立倉鎮、常興鎮、楚村鎮、樂土鎮、三義鎮、籬笆鎮、王集鄉、移村鄉、小辛集鄉、呂望鄉、羅集鄉;白楊林場。 2006年,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同意蒙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4月5日,蒙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展開。全縣鄉鎮由原來的25個調整為15個,平均人口由原來的5萬人增至8萬人以上,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84平方千米增至140平方千米。 蒙城縣轄13個鎮、2個鄉:城關鎮(漆園鎮並入)、雙澗鎮、小澗鎮、壇城鎮、許町鎮、板橋集鎮、馬集鎮、岳坊鎮、立倉鎮、楚村鎮、樂土鎮、三義鎮、籬笆鎮、王集鄉、小辛集鄉。
⑦ 安徽省渦陽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渦陽縣郵政區碼:233600
渦陽縣,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中部,總面積2107平方千米。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轄3個街道、20個鎮,2019年常住人口131.9萬人。
渦陽縣是一代先哲老子的故里 ,漢為城父、山桑、至縣地,北魏、北齊曾置渦陽、丹城、龍山縣。隋改置肥水縣。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亳州、宿州、阜陽、蒙城析置渦陽縣,因襲北魏渦陽縣名而命名。境內人文景觀眾多,存有天靜宮、東太清宮、范蠡冢、遺履橋、嵇康墓、陳摶卧跡、紅城子遺址、張樂行故居等古跡。
(7)渦陽江文同個人簡歷擴展閱讀:
渦陽縣氣候特徵:
渦陽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光、熱資源比較豐富。年平均氣溫15.1℃,極端最高氣溫40.3℃(1994年7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17.2℃(1991年12月28日)。
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15.7小時。縣域內年平均降雨量851.6毫米左右,雨量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明顯,一般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於秋雨。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北、西北風,春秋季多偏東風。
⑧ 渦陽在哪
渦陽原屬安徽阜陽 後來阜陽中的亳州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市 渦陽便同蒙城 利辛三縣一同劃給亳洲
⑨ 老子個人簡介
道家之祖的老子李耳,稱為「太上老君」源於一個傳說。史傳老子家在陳楚之地,整個家族都把老虎作為家族的圖騰。當地土語李耳的發音極為接近「虎」的發音,龔維英著《原始崇拜綱要》中說:李耳亦楚語,即虎。虎被稱為老虎,李耳的發音接近虎,就成了老李耳,像極了太上老君。所以當地人又戲稱李耳為「太上老君,」一直傳到了現在。
後來的歷朝歷代統治者也對老子進行祭祀,唐宋的皇帝都曾將老子加封為皇帝,諸如「太上混元皇帝」這種稱呼,可見老子的地位十分的高。雖然歷史的演變十分戲劇,後來道教衍生了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同老子太上老君共列三清,太上老君成為了三清墊底人物,但也不可磨滅老子和道教的種種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