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個人簡歷 > 薛訥個人簡歷

薛訥個人簡歷

發布時間:2021-01-29 20:56:17

⑴ 翻譯 薛訥傳

薛仁貴,絳州龍門人.貞觀末年,唐太宗親自征討遼東,薛仁貴拜見張士貴應徵招募,請求跟從行軍.到了安地,郎將
劉君邛被敵人圍困,情況非常緊急,薛仁貴去前去解救,飛馬直往前沖,自己斬殺了敵人的一員將領,懸掛他的頭顱在馬鞍前,敵人都恐懼薛仁貴而降伏,於是薛仁
貴出名了.等到唐朝大軍到了安市城,高麗莫離支派遣將軍高延壽、高惠真率兵二十五萬來抗拒唐軍,依靠山駐扎營地,唐太宗分別命令將領們四面攻擊.薛仁貴仗
著自己驍勇,想建立奇功,穿和別人不一樣顏色的衣服,穿白色的衣服,拿著戟,腰鞬里放著弓,大喊然後率先沖入敵陣,無人能擋,敵人都潰敗.唐軍稱著薛仁貴
營造的氣勢進攻敵軍,敵人大敗.唐太宗從遠處看見了,派遣人騎馬去問穿白色衣服的先鋒是誰,特別引來見了唐太宗,賞賜兩匹馬,絹四十匹,提拔授予游擊將
軍、雲泉府果毅的職位,讓他看守皇宮北邊的玄武門,並賞賜奴隸十人.等到大軍還師後,唐太宗對薛仁貴說:「我舊的將領都老了,不能承受戰地指揮的繁重工
作,每次都想提拔驍勇雄健的將領,沒有比的上你的.我不高興於得到遼東,我高興得到你啊.」不久又升遷為右領軍郎將,依舊看守玄武門.永徽五年,高宗來到
萬年宮,第一天夜裡,山上很大的水沖了過來,快速沖進了玄武門,過夜的士兵都四散逃走了.薛仁貴說:「哪裡有天子情況緊急,立即就怕死逃跑的?」於是登上
門桄呼叫,使宮內的人驚動,唐高宗急忙出來攀登到高處,不久水就沖入了就寢的宮殿,唐高宗派遣使者對薛仁貴說:「幸虧是你啊,我才避免被淹沒,我才知道有
忠臣啊.」於是賞賜御馬一匹.蘇定方討伐賀魯,於是薛仁貴上奏章說:「臣聽說師出無名,所以戰事不會成功。明示天下敵人是賊寇,那麼才有降伏敵人的可能。
現在泥熟依仗一向擁有的才幹,不願屈居賀魯之下,結果被賊寇擊破,妻兒子女都被俘虜。漢兵之中有在賀魯諸部落得到被擊破的泥熟等人的家眷人口,將要把他們
充入賤籍,處置方式是妥當的取回並且送還給泥熟等人,仍然一樣賞賜。那麼:即同情憐憫了泥熟等人無枉被攻打的事件,又讓百姓明白清楚賀魯等部性如賊寇,知
道陛下恩澤廣布.」唐高宗聽取了他的意見,派遣人搜索賀魯部的人送了回去,於是泥熟部的人請求跟隨唐軍誓死效忠唐軍.顯慶二年,皇帝下詔命令薛仁貴為程名
振副手規劃治理遼東,攻破貴端城,斬殺人頭三千顆.第二年,又與梁建方、契苾何力在遼東與高麗大將溫沙門在橫山戰斗,薛仁貴單獨騎馬率先沖了進去,沒有不
中箭倒下的.高麗有一個善於射箭的人,在石城下射殺十幾個唐兵,薛仁貴單獨騎馬沖向那個人,那個敵人弓箭都丟掉了,手還沒能舉起來,就被薛仁貴生擒了.不
久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生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諸部落首領壓赴東都洛陽.憑借功勞被封為河東縣男.不久又率領軍隊出擊在天山的九姓突厥,將要出發之前,
高宗拿出盔甲,命令薛仁貴試射.唐高宗說:「古代有善於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薛仁貴射箭將其全部貫穿,唐高宗非常吃驚,拿來更加堅
硬的鎧甲賞賜給薛仁貴.當時九姓突厥擁兵十多萬,命令驍勇健壯的幾十個人來挑戰,薛仁貴發三箭,射死三人,其他的當時全部下馬投降.薛仁貴害怕留下後患,
全部坑殺掉.轉而到達磧北,安撫剩下的眾人,生擒九姓突厥的非正統的葉護三兄弟回來.軍中傳唱歌說:「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突厥從此衰
弱,不再為邊防的禍患.乾封初年,高麗大將泉男生率領眾人歸附唐朝,唐高宗派遣將軍龐同善、高侃等迎接.泉男生弟弟泉男建率領他們的國人迎擊泉男生等,皇
帝下詔讓薛仁貴統帥軍隊為援軍.龐同善等人到了新城,夜裡被敵人襲擊.薛仁貴率領驍勇健壯的軍隊營救,斬殺人頭幾百顆.龐同善等人又進攻到了金山,被敵人
打敗,高麗軍乘著勝利前進.薛仁貴將敵軍擊斷成兩節,敵人大敗,斬殺人頭五萬多顆.於是奪取南蘇、木底、蒼岩等三城,才與泉男生會合.唐高宗親自勞頓給薛
仁貴寫信說:「金山的戰事,敵人非常多.你沖在士兵前面,奮力殺敵不顧自己的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前,各部軍隊非常的有勇氣,才使得這次戰役很快就取得
了勝利。應該好好地建功立業,成全這美名啊!」
薛仁貴乘著勝利進攻扶余城,各位將領都說兵少啊,薛仁貴說:「軍隊的強弱在於住將能否指揮的出色,而不於兵力的當時.」於是沖在軍隊的前面,敵人軍隊來抗
拒,迎擊,大敗敵軍,斬殺俘虜一萬多人,攻佔扶余城.扶余川中的四十多座城市,被薛仁貴憑借威風所懾服,馬上全都來表達自己的誠意,於是薛仁貴沿海岸線前
進攻城掠地,與李績大軍在平壤城會師.高麗投降,皇帝下詔命令薛仁貴率領兩萬軍隊與劉仁軌在平壤內留守,於是授予右威衛大將軍,冊封為封平陽郡公,兼任代
理安東都護。遷移到平壤新城進行治理,安撫體恤孤寡的人和老人;有能力和才乾的人,根據他們的才能任用指使,有忠心,孝順,氣節,義氣良好品德的人,都加
以表揚,高麗的士兵與群眾沒有不高興的向慕歸化的.。


亨元年,吐蕃入侵,又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人去攻擊吐蕃。郭待封曾經做過鄯城鎮守,對於做薛仁貴的手下很恥辱,多
次違反指揮命令。軍隊到了大非川,將要向烏海進發的時候,薛仁貴對郭待封說:「去烏海的道路艱險遙遠,車行使的很艱難,如果帶著輜重前進,將會錯失戰事的
良機,攻破敵人馬上返回,來回運送是很麻煩的。那裡瘴氣很多,不適宜長久留守。大非嶺上足夠能布置營寨,可留下兩萬人作兩處營寨,輜重等都留在營寨內,我
等率領輕裝部隊快速前進,趁著敵人未准備好,就可以消滅他們。」於是薛仁貴率領部隊快速前進,在河口遇見敵人,打敗了他們,斬殺俘虜了所有敵人,收繳牛羊
一萬多頭,回到烏海城,等待援軍。郭待封沒有聽從薛仁貴的命令,帶領輜重繼續前進。快到烏海的時候,吐蕃二十多萬部隊來援救吐蕃軍,半路截擊,郭待封戰
敗,逃到了山裡,軍糧和輜重都被敵人搶走。於是薛仁貴撤退屯兵在大非川。吐蕃又增加四十萬軍隊來抗拒薛仁貴軍,薛仁貴軍大敗,於是薛仁貴與論欽陵議和。薛
仁貴悲嘆的說:「今年星在康午,軍隊是逆天行事,鄧艾因此死在西蜀,我因此戰敗.」薛仁貴因為這個除去了官職.不久之後高麗的人們相繼再次背叛,皇帝下詔
任命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來規劃治理.上元年間,犯罪被調職到象州.遇到皇帝大赦而回歸.唐高宗思念他的功勞,開耀元年,再次召見,對他說:「以前九成宮遭
水災,沒有你我就成魚了.你又北伐九姓突厥,東邊擊滅高麗,漢北、遼東都聽從尊重我們,都是你的出力貢獻啊.你雖然有過錯,但是我怎麼能忘記這些呢?有人
說你在烏海城下不追擊敵人,導致戰敗,我遺憾的只有這件事了.現在西邊不平靜,瓜、沙二州的道理已經被阻斷,你怎麼能在鄉下高枕無憂呢?」於是授予薛仁貴
來瓜州長史,不久又任命為右領軍衛將軍,代理代州都督,又率領軍隊在雲州攻擊突厥元珍,斬殺人頭一萬多,俘虜奴隸二萬多人,駱駝,馬,牛,羊三萬多頭.敵
人聽說薛仁貴又被任命為主將,一向懼怕薛仁貴的名聲,都逃跑了,不敢抵擋.這一年薛仁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歲,追贈左驍衛將軍,朝廷打造靈車,將薛仁貴一
家都送回故鄉.兒子薛訥,另外有列傳.

從網上找的,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⑵ 薛仁貴的簡介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歷史上確有其人,唐朝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煬帝大業10年(公元614年)農歷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農歷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歲。他一生英勇善戰,屢立奇功,官至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他的征戰事跡,《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均有記載。
據史料考證,歷史上並無薛平貴。但他和王寶釧因何現身於舞台?並且自古以來,多個戲劇劇種都出現了「兩薛並演」的現象呢?
有兩種說法。
某年某月已無從考證。山西一富戶為母祝壽請戲班子唱《汾河灣》等戲。該戲反映的是薛仁貴和柳英環的事。賓客散後,富戶之母問戲班子薛仁貴和柳英環最後的結局,戲班班主說,據師祖相傳,薛仁貴因軍務在身不敢久留,數日後又別妻回到軍中。柳英環常年來生活困苦,疾病纏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窯。富母聽後悒悒於懷,懨懨成病。富子到處求醫,百葯無效。最後一當地名醫探問後得知根由,便說:「心病還需心葯醫。」於是,富子懸巨賞徵求薛仁貴團圓的劇本。某文人為不違反歷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貴」,劇名《王寶釧》。戲曲情節大同小異,只是為迎合富母心態,薛平貴登上了西涼國的王位,王寶釧成了正宮皇後,夫貴妻榮。該戲演出後,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戲曲舞台上便出現了「兩薛並存」的局面。
另一種說法是,薛仁貴後來被封為平遼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隨薛仁貴從龍門(河津)遷到京城(今西安市)。後來,山西人以當地出了一個薛仁貴為榮,又是唱戲,又是修建寒窯。陝西人歷來愛與山西爭個高低,認為薛仁貴家人後來一直生活在陝西,卻讓山西人出盡了風頭。他們便也編了一出戲,由於不敢違背歷史,於是將薛仁貴變成了薛平貴,柳英環變成王寶釧,一個虛構杜撰之戲便出爐了。

兩個寒窯一處真實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崗上有薛仁貴寒窯,而在西安市大雁塔東南方不遠,王寶釧寒窯也每天遊人如織。兩個寒窯又是怎麼回事呢?
薛仁貴寒窯位於河津市修仁村,村東有一土崗,狀似卧虎,又加之傳說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故曰白虎崗,寒窯便處於白虎崗上,相傳明清時期土炕灶跡尚存。窯南有白袍窯一孔,內塑有薛仁貴夫妻泥像兩尊,戰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射雁塔。薛仁貴寒窯也稱薛仁貴故里。目前為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河津市斥資一億元開發薛仁貴故里的工程正在進行之中。
近年來,王寶釧寒窯從規模及開發的程度上來看比薛仁貴寒窯要大,也有規模,筆者3月上旬前往參觀,它位於西安市南效曲江池東南鴻固塬上的鴻溝坡岸,又稱曲江寒窯。在寒窯景區內,筆者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史料對薛平貴及王寶釧的記載。寒窯簡介上稱,實據戲曲《五典坡》所載而建,內有王寶釧祠堂,清朝後期修建,民國二十三年,楊虎城之母孫一蓮捐資又對其進行了修葺。1984年6月,當地鄉政府又出資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遊人開放。景區內有「飄綵樓」、「王寶釧祠」、「貞烈殿」、大雄寶殿、寒窯遺址等等建築及景點。據寒窯負責人劉林介紹,寒窯景區總投資300多萬元,平均每年有近10萬名遊客。
既然薛平貴是由於種種原因根據薛仁貴的傳奇人生演繹而來,歷史並無此人,那麼,兩個寒窯也只能是一處真實了。
(本文寫作時參考了董波編輯的《虓將薛仁貴》、任羅樂撰寫的《薛仁貴傳略》以及部分網路資料)

想查閱更多內容,請看《發展導報》。
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薛葵

⑶ 薛仁貴薛仁貴簡歷

薛仁貴(614年抄-683年3月襲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著名軍事家。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⑷ 薛仁貴簡介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版山西河權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滿意請採納!

⑸ 唐朝薛平貴個人簡介

薛平貴,民間傳說中唐朝時期人物。各地有許多戲曲劇種流傳:薛平貴出身貧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拋綉球下嫁薛平貴。薛平貴從軍征戰,遠赴西涼,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18年來,王寶釧貧病困頓,挖光了周圍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貴歷盡風險,屢遭垂涎王寶釧美色的魏豹暗算,同時也屢闖難關,戰功赫赫。後來,薛平貴娶了西涼國公主玳瓚,當上了西涼國的國王。18年後歸來,與王寶釧寒窯相會,封王寶釧為正宮皇後,可王寶釧卻在被封為皇後之後十八天就死了。 薛平貴、王寶釧故事,最早出現在唐、宋之際。故事可能是唐宋間西北邊疆的產物。
民間傳說的薛平貴故事來源甚古,過去人都以為是由薛仁貴故事轉變出來的。

歷史上,沒有薛平貴,有薛仁貴。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唐朝名將,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薛仁貴的故事廣為民間流傳,元代戲劇家張國賓寫《薛仁貴衣錦還鄉》雜劇。清代無名氏著有通俗小說《薛仁貴征東》(《唐薛家府傳》)。
歷史上也沒有王寶釧以及她的故事。歷史上薛仁貴之妻姓柳,見於史傳和地方史志,但未記名字。柳姓是河東著名大族,以薛仁貴的出身,與河東柳姓是門當戶對的士族聯姻。當薛仁貴想在家改葬祖先時,是柳氏勸夫速速投軍,「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在這位頗有見識的妻子勸告下,薛仁貴應征參軍並立下了赫赫戰功。薛仁貴有五個兒子。長子薛訥(字慎言)亦是唐朝大將,是《說唐演義》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另有四子:薛慎惑,官至司禮主簿、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還一種說法認為薛平貴即是後晉石敬瑭,見於近人崇彝的《道咸以來朝野雜記》。其說雲:薛平貴、王寶釧故事,計由花園贈金、綵樓配、三擊掌、探寒窯、平貴別窯、趕三關、武家坡、銀空冊、算糧大登殿為止。石為後唐李氏婿,又為契丹所立,國號晉,即戲中由西涼歸來即皇帝位;薛平貴岳父丞相王允,實指長樂老馮道。故薛平貴實乃石敬瑭之化名。但考證,石敬瑭實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這里既稱他是李氏婿,不知為何又拉到馮道(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五代時人,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身上。所以,其事雖略有相符,卻也有穿鑿附會之嫌。
要弄清薛平貴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還需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⑹ 薛仁貴簡介及生平 薛仁貴是哪個朝代的人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回村人[1] (今山西河津市修答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中文名
薛仁貴
別 名
薛禮
國 籍
唐朝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東道絳州龍門縣
出生日期
614年
逝世日期
683年3月24日
職 業
軍事家
主要成就
三箭定天山,大破九姓鐵勒
攻拔扶余城,降服高句麗
大破突厥,雲州大捷
代表作品
《周易新注本義》
官 職
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
封 爵
平陽郡公
追 贈
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⑺ 薛強的人物簡介

薛強,薛仁貴的孫子,薛丁山的第四個兒子,薛剛的親兄弟。是公認的最像薛丁山的,屬於白馬王子型的,也是薛丁山最喜歡的兒子。

薛強在《說唐三傳》中生母為樊梨花。在《反唐演義》中生母為高蘭英。因不滿廬陵王李顯,全心全意輔佐漢陽王李旦。和薛剛在定海關下大打出手。

漢陽唐營代替九焰山唐營,漢陽大帥薛強掛大唐帥印。不料薛強並非帥才,首戰先鋒薛雨被擒,薛平被打跑。陣前一塌糊塗,不得已薛強低頭認錯,會山西龍門縣請回三哥薛剛。

此後薛強一直擔任軍中糧草官,就跟程咬金干一活兒。開鐵丘墳時,薛剛被封忠孝武英王,薛強則襲父職為第二代兩遼王。

(7)薛訥個人簡歷擴展閱讀:

1、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說演義人物,其歷史原型為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薛訥母親柳金花。娶樊梨花、竇仙童、陳金定為妻,曾率軍平定西涼(西突厥),後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

2、薛丁山原型:薛訥,字慎言,薛仁貴之子。在擔任藍田縣令之時,就敢拒絕當朝酷吏來俊臣的不義之舉。後突厥犯邊,武則天因薛訥為將門之後,將他調往幽州前線。薛訥久駐邊關,立有戰功。玄宗曾於新豐操練唐軍,獨薛訥和解琬部進退有序。

突厥、契丹、奚聯合寇邊,薛訥力主出擊,得到唐玄宗許可,但因其餘諸將逡巡不前,唐軍大敗,薛訥被撤職。不久吐蕃軍十萬犯境,薛訥被重新啟用,擔任隴右節度使。他連敗吐蕃於武階驛、長城堡,斬獲無數。之後薛訥一直鎮守西涼,年七十二而亡。

⑻ 唐朝名將薛仁貴簡介, 薛仁貴的老婆是誰

薛仁貴的老婆是誰?有幾個老婆?關於薛仁貴的老婆史書上說法不同,有薛仁貴妻子是柳迎春、昭陽公主(勃遼國)兩位老婆的說法,有說只有劉迎春一個老婆的說法。究竟他的老婆有幾個?

其實在民間傳說中薛仁貴老婆有過三個名字,《孤本元明雜劇》中稱柳迎春,《薛仁貴征東》小說中稱其為柳金花,但是晉南蒲劇中卻一直用柳英環這個名字。柳迎春、柳金花、柳英環到底哪個是薛仁貴的妻子?有關專家認為,柳英環在河津市生活了幾十年,因此,晉南蒲劇中用的名字應該較為真實。

歷史上的薛仁貴老婆姓柳,見於史傳和地方史志,但未記名字。柳姓也是河東著名大族,以薛仁貴的出身,與河東柳姓是門當戶對的士族聯姻。當薛仁貴想在家改葬祖先時,是柳氏勸夫速速投軍,“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在這位頗有見識的老婆的勸告下,薛仁貴應征參軍並立下了赫赫戰功。此說法說明薛仁貴的老婆是一位柳性的女子,具體哪種說法更為准確,我們已無從考證。

歷史上的薛仁貴

乾封元年(666年),高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死,其於泉男生繼位,但為其弟泉男健驅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慰納,為泉男健所拒,於是,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援送龐同善、高品。行至新城,龐同善為高麗軍襲擊,薛仁貴得知後,率軍及時趕到,擊斬敵首數百級,解救了龐同善。龐同善、高品進至金山,又為高麗軍襲擊,薛仁貴聞訊後,率軍將高麗軍截為兩斷奮擊,斬首5000餘級,並乘勝攻佔高麗南蘇、木底、蒼岩二城,與泉男生相遇。

對此,唐高宗特下詔慰勉薛仁貴。接著,薛仁貴又率兩千人,進攻高麗重鎮扶余城,這時,部將都以兵少,勸他不要輕進。薛仁貴說:兵“在善用,不在眾”,於是率軍出征,這次戰役,他身先士卒,共殺敵萬餘人,攻拔扶余城,一時聲威大振,扶余川40餘城,紛紛望風降附。

這時,唐又派李績為大總管由他道乘機進攻高麗。薛仁貴也沿海繼進,與李績合兵於平壤城,高麗降伏。之後,唐高宗命薛仁貴與劉仁軌率兵二萬留守平壤,並授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安東都護。薛仁貴受命後,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東都護期間,撫愛孤幼,存養老人,懲治盜賊,擢拔賢良,褒揚節義之士,高麗士民安居樂業。

⑼ 唐朝名將薛訥簡介

薛訥(649年-720年),字慎言。北魏河東王薛安都七世孫。唐朝將領,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長子。絳州萬泉人(今山西省新絳)人。
唐高宗時以御邊有功,官封平陽郡公。其故里為令山西萬榮薛李村。唐武德三年(620年)由龍門、稷山等縣劃地設置萬泉後,父子分屬兩籍,薛仁貴仍屬居龍門,而薛訥隨地屬萬泉, 薛訥不善言笑,但沉著勇悍,越是大敵當前,越是從容鎮定。他富有正義感,不畏權貴。
當時他僅為一縣令,皇帝寵臣來俊臣權勢傾朝,人們多趨之若鶩。在這一案中,來俊臣因受賄草率斷之,但薛訥以民意為重,義正詞嚴,拒理抗爭,迫使來俊臣收回成命,從而以剛正秉直而聞名於世。
薛納以將門之子得到武則天重用。當時突劂侵入河北,邊患緊急。武則天授訥以左武衛將軍、安東經略,鎮守邊疆,屢立戰功,後拜為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轉並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衛大將軍。
開元二年(714年)夏,他受命和左監門將軍杜賓客等率領大軍二萬餘人,抵禦契丹。軍士苦於酷暑,行軍到灤州,不期與敵遭遇,軍事失利,被朝廷責備並削去官爵。但薛訥「資忠報主,見義忘身」,在吐番侵擾臨洮、渭州、蘭州等地時,他以平民身份攝佐羽林軍,為隴右防禦使,奮力抗擊,大獲全勝。
玄宗本擬親征,得此捷報,非常高興,又拜薛訥為左羽林大將軍,掌管京師衛護,復封為平陽郡公。後告老回家,死時七十餘歲。

閱讀全文

與薛訥個人簡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