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曹德余的人物簡介
他先後用篆書書寫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及《千古賢文》,望之者無不嘆曰「觀止矣」!
對曹德余先生的篆體書法
高占祥先生贊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左印生將軍題詞:中華篆書之寶典!
中央文明辦、中宣部王世明部長稱許曰:道尊德貴飛墨之爵也!
他主攻篆書,尤擅小篆,三十幾年如一日沉迷於浩如煙海的篆書書法資料中,研究、臨摹、創新、突破。
他認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書法藝術也應與時俱進,在繼承的基礎上應大膽作為。否則就不會有更多的人來喜歡、認識、欣賞、發揚。
所以, 其章法、運筆、結構、布局、用墨師古而不泥古,嚴謹而又開放,不愧大家風范。
其篆體線條婉轉流暢、圓勁古雅、含蓄蘊藉、沉穩端莊、大氣酣暢。結構均衡對稱、疏密有致、整齊規矩、風格嚴謹。用筆凝練古拙,禪定雅緻而又時有奇竣,如獵豹出擊,驚鴻飛瞥。或肥腴或風骨隨意而至,如傾如訴,如詩如畫,美雅至極致。
因為他的篆書書法獨樹一幟,風格獨特,中國出版總署將其《千古賢文》作品著為---「中華第一篆」。
都說字如其人,而其人又如其名---德余,德有餘也。曾讓價值千萬的物品完璧歸趙,也培養了不計安危見義勇為的兒子,轟動一時。且曹德余先生熱心公益事業,經常組織、參與許多慈善義賣捐助活動,被中國公益總會授予--中國公益總會十佳慈善名人、中國公益總會十大慈善愛心大使等榮譽稱號。
他認為弘揚傳統文化, 匹夫有責。為此他傾其所有,從無所求。
為表彰和激勵,中國郵政總局發行了曹德余先生的珍貴紀念郵票,以志其為傳統文化傳承所做出的特別貢獻。
「大迂」「大儒」集其一身,罕見奇人也。
㈡ 張洪千的簡介
北京名畫家溥佺,評張洪千畫是真殺實砍,沒有夾帶、藏掖、真本領、真功夫版。吳玉如先生題畫為「能權有靜趣、出筆不俗、忌劍拔弩張,不易見耳」。
1986年,應日本國書法家邀請辦畫展,日本國書道藝術評名次,第一名為山崎大搶、第二名為古人一休和尚、第三名為張洪千。
1993年、1994年應日本大榮總裁中內功之邀,赴日本舉辦個人畫展。在神戶作「行雲流水、如聞其聲」圖,高占祥、孫平華、吳振等各有題詞。轟動一時。
2003年作品入選「當代國畫優秀作品系列展之五——天津作品展」。
此外各類大型書畫展近幾年參加不下數十次,並舉辦多次個人畫展。
㈢ 春之歌的五部長簡介
賀敬之:
現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1924年生,山東嶧縣人。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17歲入黨。1945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這是我國新歌劇發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動地表現出「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一深刻的主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和戲劇家協會理事、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務。
朗誦作品:《回延安》《西去列車的窗口》
歌曲名稱:《南泥灣》《北風吹》
李瑛:
河北省豐潤縣人。1926年12月8日生於遼寧錦州,歷任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現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詩刊》編委。
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4年與同學合出詩集《石城底青苗》,194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槍》。至今共出版詩集、詩論集50種。其中《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獲1983年首屆全國詩集評選一等獎,《春的笑容》獲1985年第二屆全國詩集評選優秀獎,詩集《生命是一片葉子》獲1999年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我的中國》獲全國優秀圖書獎。此外,詩集《美國之旅》《在燃燒的戰場》和長詩《一月的哀思》等先後獲過多種獎項。
朗誦作品:《生命的美麗》《黃河落日》《小時的衣服》《在孩子們中間》
高占祥:
筆名羅丁、高翔。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歷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河北省委書記、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等職。現任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兼詩人工委(籌)主席、名人工委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等職。
曾首倡「五講四美」「德藝雙馨」「萬里采風」「山花工程」等影響全國的活動。近年來,論述了「文化力」這一全新文化理念;倡導「精神力」,宣稱「精神力是國力之王」;並開展「新國風」運動,扛起了「東方文藝復興」的大旗。
現已出版《詠荷五百首》《文選高詩》《古韻新風》等多部個人詩集。其手書詩歌長卷《和平頌》《航天頌》曾分別隨神舟六號、神舟七號遨遊太空。2005年,因創作成就斐然,被世界詩人大會評為「世界桂冠詩人」。
朗誦作品:《百鳥鳴春》《我的請求》《鷹之歌》
歌曲名稱:《莫讓好花獨自開》《不信春來花不紅》
翟泰豐:
男,漢族,1933年5月生。筆名羽家,河北唐山人。1991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秘書長,全國宣傳幹部培訓中心主任,部機關黨委書記。1999年3月當選為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1992年10月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業余時間,常作詩詞、文章。其詩詞充滿了愛國主義情調。現已出版《羽家詩詞選》《羽家文集》等個人文學專著。
朗誦作品:《三位老人》《小路》《航天圓舞曲》《北京的心跳》《總理在地震第一線》《俊秀的微笑》
李肇星:
1940年10月生,山東省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前外交部部長、中國駐聯合國代表、中國駐美國大使。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因經常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時,引用古人的詩句或自己作詩,而又被一部分人稱為「詩人部長」或「詩人外交家」。出版有詩歌散文集《青春中國》。
朗誦作品:《再謁馬克思墓》《心中的北大》《九寨溝》《塔里木胡楊》《瞬間》
㈣ 作者劉章的作者簡介是什麼
劉章(1939年1月22日-2020月20日),著名詩人,一級作家,漢族,原名劉璽,字爾玉,筆名東旭,別號霧靈山人、燕山痴子。
2020年2月20日,劉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石家莊辭世,享年82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劉章
出生日期
1939年1月22日
性別
男
國籍
中國
去世日期
2020年2月20日
展開全部
人物簡介
劉章近照
劉章,著名詩人,一級作家,漢族,原名劉璽,字爾玉,筆名東旭,別號霧 靈山人、燕山痴子等。已出版《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劉章散文選》、《北山戀》等詩文集27部。在1999年中國作協《詩刊》社舉辦的「新中國成立50年來,你最喜愛的50位詩人」評選中,讀者投票郭小川、劉章雙雙獲此殊榮,承德人為之自豪,成為承德詩壇的驕傲。
個人經歷
劉章,1939年1月22日出生在燃遍搞日烽火長城北側的河北省興隆縣東部上庄村。未滿周歲,生父劉文朝被日本人撥民死在黑龍江省璦琿縣,至今屍骨未收。劉章讀初中開始學習寫詩,1956年始在承德地區報刊發表作品。
1957年始在《人民日報》、《河北日報》發表作品。
1958年由於母親有病等諸因從承德高中肄業回到農村勞動,但他勞動之餘仍堅持在煤油燈下寫詩,是年《詩刊》十月號以重要位置發表《日出唱到太陽落》短詩20首,引起中國詩壇注意,在讀者和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久調到當時的半壁山公社文化館工作,期間《詩刊》又連續推出他的《五鳳山之歌聲》等傷口,並組織多篇評論文章。
1959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詩集《燕山歌》作為國慶10周年的獻禮。1960年,他出席了縣、地文教群英會。
1962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又出版了詩集《葵花集》。
1964年他擔任了上庄村副大隊長。
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間他又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業余青年作者積極分子大會。
1966年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到荒山牧羊,飽嘗風抽雨淋之艱辛,在惡劣的條件下創造出釀出了一首首「牧羊曲」佳作:「花半山,草半山,白雲半山羊半山,擠得鳥兒飛上天。羊兒肥、草兒鮮,羊啃青草如雨響,輕輕移動一團煙……」。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至今許多人都能背誦。1975年任縣文化館副館長。
1976年被借調北京《詩刊》社工作,不久任作品組代組長。三次有機會出差南行,更加拓展了眼界,創作出詩集《南國行》。1979年,劉章創造出了組詩《北山戀》,榮獲1979--1980年全國青年詩人優秀作品獎。
1980年出席了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文代會並當選為委員。1982年調入石家莊文聯,不久任副主席,同時兼任《新土地》主編。
1985年創辦《女子文學》。
1987年6月出席中華詩詞學會成立大會,當選為理事;1988年6月受聘為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地點在香港)。
1992年被中國作家協會聘任為《詩刊》編委,同年被石家莊市評為百名優秀知識分子之一。
1993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年聘任為《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編委會顧問。他的文學社會職務還有:中國歌謠學會副會長;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長;作協河北分會主席團委員;河北詩詞學會副會長等職。
㈤ 春之歌的簡介
中國素有詩國美譽,中華詩詞抑揚頓挫,凝練含蓄、魅力無窮。幾千年來詩人們以詩言志、以詩傳情,以詩詠事,可以說,詩詞凝聚了神州之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2011年新春之際,共和國5位老部長的優秀詩詞作品,組成一場盛大的朗誦會,2011年2月12日19時30分,《春之歌 》五部長詩歌朗誦會在京政協禮堂拉開序幕,賀敬之、李瑛、高占祥、翟泰豐、李肇星五部長本人及濮存昕、肖雄、方明、雅坤、殷之光等,一起朗誦了共和國5位老部長的優秀詩詞作品,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藉此機會,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繼承傳統文化、振興中華詩詞的呼籲! 《西去列車的窗口》朗誦:濮存昕
《回延安》朗誦:雅坤、方明
《南泥灣》演唱:黃華麗
《北風吹》演唱:黃華麗 《生命的美麗》朗誦:劇雪
《河落日》朗誦:吳京安
《小時的衣服》朗誦:方明
《在孩子們中間》朗誦:曹燦 《盛世才有百花紅》作曲:印青 演唱:張辛
《公僕贊》作曲:關峽 演唱:張辛
《我的請求》朗誦:高占祥
《百鳥鳴舂》朗誦:於芳、曹燦
《鷹之歌》朗誦:殷之光 《三位老人》朗誦:翟泰豐
《小路》朗誦:徐濤
《總理在地震第一線》朗誦:於芳
《俊秀的微笑》朗誦:雅坤
《航天圓舞曲》作曲:傅庚辰 演唱:黃華麗 《再謁馬克思墓》朗誦:康莊
《心中的北大》朗誦:李肇星
《塔里木胡楊》朗誦:吳京安
《九寨溝》朗誦:濮存昕
《瞬間》》朗誦:徐濤
主持人:肖雄
音樂統籌:陳虹菁
演奏:北京新愛樂管弦樂團
㈥ 高占祥的介紹
姓名:高占祥。筆名:羅丁、高翔。生日:1935年11月7日生於北京通縣郝家府村。高占祥是中版國大陸第一位世界權桂冠詩人(唯季羨林先生同時獲此稱號)。他多年擔任文化界領導,非常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他主張文藝評論應以「澆花」為主;文藝領導提倡「微調」方法,被稱為「澆花論」和「微調論」。他為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曾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等職,現任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燕堂詩社副社長、中國名人工委主席、中國國際標准舞總會名譽會長。
㈦ 毛筆簡介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稱,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現今也有一些科學毛筆。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是原始的毛筆。
毛筆早在商朝就出現了,秦朝蒙恬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蒙恬對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
據說戰國末年秦國將軍蒙恬在鎮守北方時,見匈奴以獸毛沾顏料繪圖,又同時前方戰況告急,才改篆刻竹簡由絲卷書寫軍情。聲名大噪,並由史官記於史冊內。故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7)高占祥工作簡歷擴展閱讀:
毛筆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依尺寸分類,依筆毛的來源、硬軟、形狀分類,以及依筆管的材質分類等。在依尺寸分類方面,可以把毛筆由小至大分為圭筆、小楷、中楷、大楷、聯筆、提筆、大筆、大斗筆等。
傳統毛筆所採用的毛發多是動物毛,例如胎毛、黃鼬毛(狼毫)、兔肩毛(紫毫)、鹿毛、鹿毫、雞毛、鴨毛、羊毛、豬毛、鼠毛、虎毛、狸毛、猩猩毛黃牛耳毫等,少數毛筆採用植物纖維來製作;近代則是多了人工塑膠毛可供選擇。
不同的毫毛,其彈性、吸水性、毛鋒聚攏性皆有差異。一般簡單的將毛筆分為「硬毫」(如狼毫)、「軟毫」(如羊毫),以及混用兩種毫毛以達到硬軟兼之效果的「兼毫」。毛筆筆鋒形狀也有所不同,圓形的為「圓毫」,尖銳的為「尖毫」。
筆管的材質相當多樣,有紫檀、斑竹、玳瑁、鏤金、花梨、木、金、銀、象牙、玻璃等。
㈧ 中國畫院簡介
中國畫院是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藝術,促進文化交流」為宗旨,集字畫 收藏銷售、展覽展示高水準、高品位、 體現時代特徵的作品,組織各種有地方特色的展覽、筆會交流創作等為一體的 藝術機構。畫院現有百位著名的國畫、 油畫、版畫藝術家和其它美術研究人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畫院面向時代,秉承求實創新、超前瞻遠的理念,為在中國書畫藝術的繼承、研究、創新與發展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畫院是專業的書法、美術學術、學習型組織。是集收藏銷售、展覽展示、交流創作、包裝推廣、鑒定鑒賞、培訓教育等為一體的藝術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研究機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為其上級主管單位。
中國畫院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堅持弘揚民族文化,關注當代書畫藝術,促進書畫藝術創作和交流,開展豐富多採的活動,為當代的書畫藝術家搭建一個藝術平台,為藝術家和收藏家構築起聯系交流的橋梁。畫院以學習性,藝術性,知識性、收藏性為重點,以挖掘和培養有潛質的優秀中青年畫家為主要方向,開展各種學術研究、組織筆會、舉辦展覽、展示和介紹優秀藝術作品。
機構設置
(以姓名筆畫排名)
顧 問:
尼瑪澤仁、劉文西、肖峰、李鐸、張飈、李煥民、趙長青、哈孜·艾買提、胡珍、高占祥、秦征、靳尚誼、詹建俊、王厚卿
畫院領導:
名譽院長: 劉海藩 、 林廷生 、 趙慶雲
院 長 : 曹澤林
副 院 長: 陳培倫 、林成翰、劉彥瑞、劉秀鳴、郭保華 、 李迎、董百川
院長助理:林之源
副秘書長: 李金山、兀西軍、王振中、陳宏、黃仙中、張漢忠、張玉亭、尹新生、謝朝陽、耿泉生、
藝術評定委員會:
主 任:陳培倫(兼)
副主任:金剛山
委 員:鄧子芳、王阿敏、馮向傑、李方永
秘書處辦公室:
主 任:付秋霞
宣傳部副部長:袁 辛
外聯部主任:朱平洲
外聯部副主任:史雪梅
編 輯:賈雲紅
設 計:陳 丹
㈨ 搭石作者劉章簡介
劉章1939年1月出生於河北省興隆縣,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劉章是我國當代著名詩人,目前已出版《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劉章散文選》、《北山戀》、《劉章散文選》等詩文集28部。
在1999年中國作協《詩刊》社舉辦的新中國成立50年來,你最喜愛的50位詩人評選中,讀者投票郭小川、劉章雙雙獲此殊榮,承德人為之自豪,成為承德詩壇的驕傲。獲首屆全國新詩獎等多項獎勵,有作品被選入大、中、小學教材和輔導教材。現為《詩刊》《中華詩詞》編委。
(9)高占祥工作簡歷擴展閱讀
《搭石》句子賞析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這句話描寫的是調整搭石的老人,刻畫了老人細致認真的特點,贊揚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來,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協調有序」寫出了走搭石的動作美,把「踏踏的聲音」比喻成「輕快的音樂」,寫出了走搭石的聲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寫出了走搭石的畫面美。作者通過多角度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