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胎」放開,女研究生求職更難了嗎
隨著「二胎政策」全面放開,有人猜測女研究生的就業恐「難上加難」?揚子晚報記者在「江蘇省屆畢業研究生暨高校師資專場供需洽談會」現場調查發現,國企、事業單位基本沒影響,部分民營企業應聘難度的確大了。調查中,記者還發現女研究生中悄然流行起「先生孩子後求職」的觀念,「我一位學姐在校期間搞定結婚生子,畢業時輕松求職,堪稱人生贏家。」一名女生說。
用人單位 國企稱沒影響,民營企業更願招男生
研究生專場參會單位340餘家,提供崗位近9000個,進場應聘研究生達9000餘人。記者現場注意到,340餘家單位中一半左右是國企和事業單位,這部分招聘單位表示沒影響。連雲港工業投資集團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筆試、面試等選拔通過的女研究生和男生的待遇一視同仁,「二胎政策對我們集團招聘沒影響,在職女員工均能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福利。」南京一家國有企業招聘人員也表示「沒影響」,「我們企業的每個崗位會儲備人才,如果女員工回去生孩子了,儲備人才會頂上來。」高校的招聘負責人表示,「二胎政策」後對教師招聘政策沒影響,「教師崗位要通過筆試、面試,不會按性別區分。」
招聘會上,用人單位在崗位要求中頻頻亮出的「男生」字樣讓不少女研究生很是沮喪。一家葯企,就用一張A4紙註明,所需的「葯物研發」「葯物制劑」「葯品注冊」三個崗位需要男生。南京一家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崗位和生產製造崗位,也在崗位的備注中標明「性別:男」的字樣。
「從用人成本的角度上講,我們的確更傾向於男性應聘者。」蘇州一家光電企業的招聘人員和記者算起了成本賬,「女研究生走出學校都已經二十四五歲,進入單位一兩年,肯定要面臨成家和生育的問題。剛剛培訓上手的新員工,結婚時要放婚假,生孩子時的產假更是長達四個月。單位的勞動力培訓效果肯定要打折。派人暫時頂上休產假的新員工,我們的勞動成本還要增加。」南通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還擔心,「二胎政策」放開後,有的女生生了兩個孩子,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就會考慮辭職在家帶孩子。「這對企業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從這個角度我們當然更願意要男生。」
部分企業心聲
以往標「已婚已育」 現在要「已婚已二胎」
記者調查發現,優先考慮「已婚已育」的女性成為不少中小企業在招聘女性求職者時的「潛規則」。「今天是研究生專場,剛走出校門的學生臉皮薄,所以我們沒在招聘啟事的崗位要求里直接寫明『已婚已育』,但社會招聘時,我們都會註明的。」一家企業的招聘人員說的直言不諱,「而且現在二胎政策都落地了,我們以往標注的『已婚已育』,現在都會『升級』成標注『已婚、已二胎』了。」
求職女生 不少人認同「先生孩子後求職」
「肯定會有影響,女研究生本來就難找工作。」常州大學兩名女生結伴求職,遭到一家科技公司拒絕後,一名女生有些無奈,「在我前面面試的一名男生,招聘人員一看專業對口,使勁游說他留下來。輪到我,招聘官粗略翻翻簡歷,說崗位已滿。」采訪中,大部分女生對「二胎政策放開」對求職有所擔心。有應聘的女生認為,見多了「男生崗」,已經「大驚小怪」了,「化學、機械等專業的女生本來就不好找工作,研究生畢業都已經這個歲數了,用人單位肯定要考慮女生將來的家庭負擔問題。而且我們已經讀到了研究生,研究的方向也比較專了,想要找到專業對口的好工作的確難。」
「我同學沒畢業就生了孩子,已經找到工作了。」交流中,南京一所211高校化學專業的研究生胡同學意外向記者說起同窗好友的「人生贏家模式」,讓小夥伴們十分羨慕。「她研二時就把孩子生了,現在順順當當的畢業,找工作也不要煩,用人單位很爽快地和她簽了合同。」胡同學自嘲,「我那個生完娃的同學現在正在家裡帶寶寶呢,根本不用像我們一樣辛苦的來趕招聘會。」采訪中,記者意外發現,這種「先生孩子後求職」的做法得到不少女研究生的認可。
記者隨後采訪中了解到,如今的女研究生中,以「人生贏家」模式走出校門求職的學生還真不少,在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等高校,都陸續有女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結婚生子。「今年我們有20幾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休學生孩子。」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院的老師說。
學姐過來人心聲
先生娃後就業 沒想像那麼美好
昨天記者聯繫上讀研期間生下兒子的小梅,她目前正在老家一家醫院實習,工作基本確定了。「我結婚早,讀研期間有了孩子,最後決定生下來。」小梅告訴記者,為此她不得不休學一年。重新回到校園她備感壓力,「既有經濟壓力,又有學業壓力,我一邊餵奶,一邊看書,個中辛苦別人無法體會。」小梅說,在校期間完成人生大事,看似很美好,但無形中也改變了人生軌跡。
■專家觀點
為搏就業機會 提前生孩子太可惜
「讀研期間是女生自我提升好機會,如果不專心做學問,反而去生孩子太可惜了。」南京一所高校博士生導師對女生為求職而提早生育的做法不贊同。她表示,學校從人性化管理角度不反對女生在校期間結婚生育,她從導師的角度建議學生先完成學業。「如果有女生因為特殊情況要生孩子,我會建議她休學一年,先安心生孩子,然後回來做研究。」
南京一家國有企業的招聘負責人杜先生認為,女生求職時也有很多優勢,「比如參加我們單位的筆試,通過的大多數是女生。面試中女生的表現也很優秀。」建議女生讀研期間多鍛煉專業技能,多參加社會實踐,並注意訓練與人交往的能力來增強就業競爭力。
『貳』 應屆碩士女,應聘中鐵建設集團和藍月亮哪個好
看上去是前一個好,國企么,但真正適合不適合,還得看你本人了。有的人並不喜歡國企的做事方式,進去了也會跳出來的,有的人則喜歡安穩。所以,只有做上去了,才知道。你先進去試試吧。
『叄』 28歲未婚未育女,工科,雙985碩士,從體制內出來求職,頻繁被問及結婚生小孩的事情,一旦我如實告知
有個同事,入職就懷孕,上班八個月,休產假半年,回來再上班,不到半年,回懷孕二胎,又休產假半年,回來答上班不到三個月跳槽。
到新單位,已婚已育已結扎。工作經驗三年多,工資翻翻。
如果你是用人單位老闆怎麼想。
反正我們部門再沒招過女生。
國企。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問了就是違法,台灣是這樣的。不知道大陸是不是。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肆』 女碩士應屆生求職簡歷上的婚姻狀況怎麼填
實事求是地填寫,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果有單位在乎你已婚,這種單位一般沒有人情味,不去也好。免得進去了再為此事煩惱
『伍』 如何看待雙非女碩士找不到工作在家奶娃事件
“雙非”女研究生求職遭遇“滑鐵盧”
最近一條“雙非”女碩士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火的原因不是她長得傾國傾城,也不是她才藝超群,而是因為這位碩士畢業的小姐姐,在校園招聘中,投了好幾所學校竟然都被拒絕了。
寫在最後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不要被生活的挫折所打敗,失敗只是暫時的,拿出考研時的決心與毅力。直言肯努力,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還愁找不到工作嗎?有時候人要懂得變通,要學會適應環境。
對於寒窗苦讀18載的“雙非”女碩士在家奶娃,你怎麼看呢?歡迎各位留言交流。
(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村老師看教育”
『陸』 復旦女碩士求職要求月薪過萬,這過分嗎
有點過低。按復旦某個幾乎全是調劑生的院系來講,研究生(碩博都算,因為二者內收入沒有容明顯差距,只算碩士樣本太小)畢業第二年(第一年都只工作了半年或3個月,基本拿不到全額年終獎,不好算)的收入,最低的一個人也能有十大幾萬,其他除了進研究所的低一點之外,基本都在30萬以上。
新聞好歹也是復旦最好的專業,1萬就有點太誇張了(當然如果有年終獎另當別論,因為很多年薪近30萬的人月薪其實也只有4000多)。
『柒』 女本科生和女研究生哪個找工作容易
你讀哪個專業?要看專業吧。再說了,女研究生也不全是因為就業而去讀研吧。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羊城晚報)
http://www.univs.cn/newweb/news/campus/jyxw/2006-05-12/608291.html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多位在「五一」長假仍忙於找工作的應屆女研究生,發現了這一令她們難以接受的事實。
竟成「老大難」
廣州某重點高校歷史系女研究生小容屬廣州本地生源,直到「五一」長假,她在大半年中已向30多家單位投放簡歷,包括「感興趣的人很少、薪水不高」的冷門單位,但僅換來了五家單位的面試機會。
小容所在的歷史專業,有應屆碩士生30多人,至今確定工作的不到1/3,絕大部分是男生,多位品學兼優的女研究生成了就業的「老大難」。而同是應屆畢業的28名本科師妹,幾乎都在春節後就敲定了工作。廣州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一位老師向記者透露,截至今年4月1日,該校本科女畢業生已有91%落實工作,但研究生女畢業生的簽約率尚未到六成。
據國家人事部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接收情況調查,從2003年到2005年,畢業生就業率略微上升,而學生在校期間即與用人單位簽約的比例卻逐年降低———研究生從76.7%下降到40.7%,本科生從68.2%下降到40%,前者降幅比後者多出8%.
面臨「年齡尷尬」
記者調查發現,女研究生在求職中面臨「年齡尷尬」。她們幾乎都會被招聘單位問及結婚生子問題,一些單位甚至明確提出「兩年內不得結婚生子」,但這一要求並不以文字形式出現在聘用合同上。類似情況對於師范類專業女研究生特別普遍。
某大學政行專業應屆女碩士小溫,正打算向學校申請推遲畢業一年,並考慮若仍然難找工作,就繼續升讀博士。她感慨:「在求職路上,水平相當的男女研究生很難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惟有把希望寄託在更高的起點。」因此,讀完碩士讀博士,成為一些女研究生的無奈選擇。問題在於,按現行學制,碩士畢業約二十五六歲,博士畢業已年近三十,女研究生恰好處於結婚和生育的高峰期,用人單位不得不有所顧忌。
存在「求職怪圈」
對此,某人力資源公司一位資深業務主任表示,女碩士女博士們似乎進入「求職怪圈」:因難找工作而讀碩讀博,但越往上讀,越難找工作。
女研究生求職的種種艱難,已受到社會關注。中國社科院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車偉認為,女研究生求職遭遇年齡和性別上的差別對待,是因為現在的就業市場是「買方市場」,用人單位處於有利地位,女研究生求職者本人很難有所作為,應該呼籲國家盡早針對性別和年齡歧視問題立法。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南方日報)
http://hxtc.china.cn/lady/txt/2006-06/12/content_6239281.htm
記者調查發現,女生求職出現「怪圈」——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很多當年因為害怕找工作而繼續求學的女碩士、女博士發現就業形勢還不如原來本科畢業。輿論將靶子對准了用人單位,炮轟「性別歧視」(據羊城晚報5月8日、5月9日)。筆者以為,個中緣由值得深究。
由於女性客觀上要承擔生育的重任,而用人單位不願因漫長的產假打亂工作、增加成本,導致女性在就業競爭中與男性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具體到女研究生就業不如女本科生,不能簡單地以「性別歧視」說事。按照現在學制,本科生畢業年齡為22歲,直讀碩士畢業為25歲,博士畢業至少28歲。以女性30歲生育計(現在城市職業女性的生育年齡較以前大大推遲,醫院里30多歲的「高齡」產婦已經司空見慣),一個本科生可以在生育前工作8年,碩士5年,博士才2年。用人單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謀求利益最大化是很正常的——很多工作崗位對經驗的要求遠遠超過對學歷的需要,而同等條件下本科生的要價遠低於碩士和博士,因此年齡較小的女本科生就業就好過年齡較大的碩士、博士也就不足為奇。
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當然需要譴責,當前學歷教育出現的問題更值得反思。筆者個人認為,減緩大學擴招的步伐,給市場足夠的消化時間,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出路。與此同時,適當調整期望值,盡可能早地進入社會獲取生存和積累資本的機會,則是大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的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但除了搞基礎研究的學術性人才外,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教育主要應該是基於工作需要或提升自身素質而進行的繼續教育。本科畢業時為逃避就業難而謀求更高的學歷,到頭來卻面臨更大的困難,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記者 梁劍芳)
『捌』 雙非女碩士求職屢屢碰壁,高學歷苦讀後難道只為回家帶娃嗎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古代對女子的要求,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已經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女性也是社會的半邊天。擁有高學歷的女性不在少數。然而並非高學歷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些高學歷的女性在求職的過程當中四處碰壁,面對這種情況不得的感慨女性生活也很不容易。高學歷苦讀後卻找不到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只能在家帶娃。我覺得高學歷的女性是否只能回家帶娃這要取決於她本身的能力。
有些人覺得高學歷的女性最終還是回家帶娃,這有點不劃算。我覺得會不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還是取決於女性自身,如果她們有較高的學歷,但是眼高手低,不願意做一份普通的工作,那麼就只能回家帶娃。但如果她們能夠放低自己的身份,選擇較為普通的工作去做,那有大把的工作機會。
你是如何看待那些高學歷的女性找不到工作這種現象的呢?歡迎您的在下方留言說說!
『玖』 工科女碩士寧夏銀川求職,望有心人士給推薦推薦銀川有什麼好的單位,非常感謝!
工科是不是准備進企業?如果進企業的寧夏有一些能源型的企業,神華、寧東、青銅峽鋁廠、電廠什麼的都可以。總體來說寧夏也就這些企業比較好一些了
『拾』 物流女碩士找工作好艱難
對於你的處境我很理解也很有同感。象你這種高學歷的人最好是找效益好的內大中型企業,最好容是找符合自己擅長的職業。求職難到處普遍,更何況現在是畢業季,大量應屆生給企業提供了廉價的實習生。另一方面有些公司招人也存在一些偏頗:一是學歷,學歷高的在很多情況下小公司不敢用,大公司不想用,原因是錢給多了用不起,給少了擔心留不住。學歷低了沒幾家公司願意招;第二是年齡,大了沒多少公司願意要,女性剛結婚的不願要,哺乳期的不想要;第三是能力,能力強的有千方百計挖你的也有想方設法壓制你的,就看老闆真想不想用你。第四公司用人管理不是很完善,他們眼裡就一句,為了降低風險不願接受空降管理幹部(老闆直招安排的除外),所有入職人員都得從基層做起,從實習生做起。 來自職Q用戶:分享是一種生活方式。
以你的條件放低一點點要求完全可以的 來自職Q用戶: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