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招聘單位 > 校園招聘會該注意事項

校園招聘會該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1-02-23 23:56:44

Ⅰ 參加校園招聘會需要做什麼准備

在每年的畢業求職季,許多大學畢業生會頻繁參加招聘洽談會,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相對於社會招聘會來講,校園招聘會儀式是畢業生參加招聘會的最好時機和最佳選擇。參加校園招聘會提前做好准備,就有最大的可能在畢業前找到工作。 一、進入招聘現場不宜太晚。及時進入,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信息,了解實情,掌握參會用人單位的情況。 二、充分利用招聘會的會刊。會刊上面刊登了參會所有單位及其用人情況和條件。應聘者應仔細查看會刊,把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公司記下來,然後直接去其所在位置,這樣能夠節省大量時間和體力,提高應聘的效率。 三、求職材料准備充分。參加招聘會前把應聘材料准備充足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節省排隊等待的時間,還能降低經濟成本。 四、不讓朋友尤其是家長陪同,否則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缺乏獨立性的不良印象。 五、善咨詢,問明白。應仔細詢問招聘單位的詳細情況,包括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所有制性質、招聘對象、用工形式、工作時間、月薪支付等,做到心中有數。 六、聽反響。求職時,應注意聽招聘者向其他求職者的介紹是否與你了解到的情況一致,聽一聽其他求職者的議論,再聽取一下別人的建議和意見。 七、注重舉止形象。求職時要注意禮儀,談話要有技巧,要適當包裝自己。 九、會後及時反饋。

Ⅱ 校園招聘會問些什麼該注意點什麼

問的問題一般都和公司簡單的業務或者行業有關,主要是看你自己對這個崗專位或者行業的屬看法。如果不知道就說自己對這個不是很清楚。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自我介紹。很多人自我介紹很簡單,就是叫什麼,是哪個專業的,幾歲了。。。這些內容都已經寫在你的簡歷上了,這些只是需要大概提一下。自我介紹主要是表現你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你的個人表現能力。盡量做到自然!

Ⅲ 校園招聘會時需要注意什麼

  1. 提前了解招聘單位相關信息,特別是對職位要求,不僅僅是在薪資待遇、任職資版質等方權面,還同時要關注崗位發展公司發展情況

  2. 積極與招聘人員主動溝通,盡量爭取與招聘人員交上朋友。最好先到招聘單位的展台前,看看單位的介紹材料,與招聘人員誠懇地交談,問一些得體的問題,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對意向的單位留下自己的簡歷。不要一到現場就開始奔波於各個招聘展台前,留下一堆求職材料,然後轉身就走。

  3. 參加招聘會前,要准備足夠的簡歷等求職材料(相關證書復印件),避免有了機會卻沒有準備。

  4. 切忌參會中穿著過於休閑、另類,以免影響企業招聘人員對你的第一印象。明確自己的求職意向,而不是招聘會中盲目投遞簡歷。保證良好的精神面貌。應該朝氣蓬勃、充滿自信,要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一定能勝任要從事的工作。

  5. 現場招聘會面試中不要過分強調報酬,現場招聘會面試是用人單位和應聘者的初次接觸,互相還在試探階段,主動詢問報酬的具體數額可能不太合適呢。

  6. 面試的時候需要給面試官一種重視這次面試的感覺,給面試官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Ⅳ 校園招聘會必問的問題,應屆生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先說准備,說到招聘會可以最先准備的就是簡歷。這幾個招聘會上感覺現在應屆生整體簡歷的風格還是不錯的。具體的簡歷模板可以到網上找,格式、顏色、內容整理都有多種方式。再說內容,多展現優勢,我看到大部分HR在面試的時候都會把簡歷中出眾的能力、經驗、獎項等標記出來,這塊建議大家挑重點、簡單寫,在面試過程中准備好各個經歷、獎項的講解敘述。大部分面試過程都會根據你的簡歷提問,別寫的讓人感覺不想問你問題也別寫的問了問題自己又答不出來,這就尷尬了。
再說下簡歷上除了第一二頁上准備的各項經歷以外還用准備些什麼,這周的招聘會上,在我們公司面試的展位上看見了一個同學的簡歷,裡面有各種復印件,本科畢業證、研究生畢業證、四六級成績單、法律資格證、結業成績單等等復印件,首頁的簡歷也非常規整。一看就是學霸,名校研究生還有法律資格證。但還是建議大家在簡歷中可以單獨列出各項資格證、成績單,有些證書、獎項含金量比較高的可以做重點標記,然後在面試過程中可以隨身攜帶證書或者復印件,隨身給HR看,但不至於復印件都給他,畢竟裡面個人信息太多。
說簡歷感覺有點說多了,在說說其他准備。其他准備放在第一位的說下著裝。近期看見有些學生為了面試穿著正裝,然後配個白色球鞋。有些同學頭也沒洗,拿個簡歷直接去了。這塊想說的還是大家著裝上不一定就是正裝,重點是得體、干凈。也可以根據所學專業選擇,有些計算機學生或者其他理工類可以不穿正裝,但有些國企、銀行、法律、銷售、培訓等等還是建議穿正裝。這塊正裝剛才也說過是穿全身,不是一件。而且我們在招聘會上也會看到不同公司的招聘人員穿著也不一樣,他們也體現出公司對服裝的大體要求。
然後再說企業選擇的問題。參加招聘會前先看看都有那些企業參與,有沒有嚮往的企業,重點關注下。在招聘會中偶遇自己合適的企業,但對企業了解有不多怎麼辦,先別著急讓HR給你講,先用手機查下企業情況,多少做個准備。然後在選擇企業的各個崗位時,要咨詢好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別為了某系崗位說自己能吃苦,有些苦你真吃不了,看看自己適合的崗位。別為了不適合你的B崗錯過了適合你的A崗,這樣可能錯過了適合你的這家公司。
在招聘會上還有注意整體的面試過程,企業選擇上提前准備,在一些問題准備上也可以有些傾向性,讓你的經歷、經驗等等更符合企業要求。過程中放平心態,別因為是心儀的企業反倒更緊張而影響了結果。適當表現出對公司或者職位的熱愛即可,重點是給HR留下一個良好印象,對於薪資簡單了解即可,一般薪資待遇HR也會主動告訴你,而且某一職位的薪資水平整體價格也都差不多,這塊不建議過分追問。在招聘會上比較嘈雜的場所也要做到舉止得體、互相謙讓。
最後在說說招聘會上沒找到工作怎麼吧,有些是沒找到自己滿意的,這就得看看是不是自己心態過高,要放平姿態選擇適合自己的。有些是真沒找到,一般在校園招聘當天下午或者晚上都會有些企業在校園做宣講會,這時還可以到宣講會上進一步了解企業。而且還可以注意其他學校的招聘會,大部分學校的招聘會都是對外開放的,多關注各學校的官網、官微、貼吧等。寫這些還是希望能給應屆生些幫助。

Ⅳ 參加校園招聘會需要做什麼准備

准備如下:

(1)選擇學校時還是要更多與對方就業老師了解下學生的就業意向和考研狀況。同時對該校的招聘網站也給予關注,了解企業在該校的面臨的校招競爭情況。

(2)針對不同的招聘對象製作對應的宣傳海報和宣傳手冊(如一種專科院校用,一種本科院校用)。

(3)需參加現場招聘的企業應該在到每所學校前5-7天自行聯系一次學校的就業負責人。一方面介紹自己給對方知悉,再次確定報到時間和招聘時間地點,另一方面請對方在這5-7天里再幫助集中大力宣傳了自己企業,以助提高宣傳效果。同時要確認下學生的就業協議是否已經發放。

(4)宣講材料中可以適當加入部分往年大學生在本企業實習培訓階段的照片和說明,以提高學生的加入興趣和對企業的信任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學生對實習培訓期的好奇和疑惑。

Ⅵ 企業在校園招聘時應該注意什麼

注意事項:

1、選擇學校時還是要更多與對方就業老師了解下學生的就業意向和考研狀況。同時對該校的招聘網站也給予關注,了解企業在該校的面臨的校招競爭情況。

2、需要復合學歷學生的企業在宣傳海報和宣傳小冊中職位的「學歷」項要求注意對象。建議取消「學歷」項的明確說法(或製作兩種,一種專科院校用,一種本科院校用)。

3、需參加現場招聘的HR們應該在到每所學校前5-7天自行聯系一次學校的就業負責人。一方面介紹自己給對方知悉,再次確定報到時間和招聘時間地點,另一方面請對方在這5-7天里再幫助集中大力宣傳了自己企業,以助提高宣傳效果。同時要確認下學生的就業協議是否已經發放。

4、宣講材料中可以適當加入部分往年大學生在本企業實習培訓階段的照片和說明,以提高學生的加入興趣和對企業的信任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學生對實習培訓期的好奇和疑惑。

5、攜帶要簽約用的企業印章用紅色印泥為宜,讓學校方和學生不用顧慮印信的效力。需要注意解釋為外企一般用藍色印章,但中國國內仍習慣於紅色印章代表權威認可。

在前期的聯系准備階段需要做大量的預前工作,妥善聯系好了各院校的就業負責人,並協商安排好了大體的招聘時間和地點,甚至咨詢好了比較合宜的賓館。為招聘的順利進行做好前續鋪墊。招聘物品的准備工作也需要充分,相關的資料都合理的安排人員分別攜帶齊備。

Ⅶ 參加校園招聘會注意事項

看你應聘什麼職位,文科類一定要正式,可以著正裝,搞技術的一般不需要太正式,藝術的就不多說了吧,估計都很特別。
有作品集一定要帶上,能帶上的都帶上,有總比沒有好。
第三個問題,問一下可以,但不要問的太多,點到即可,以後還有進一步面試,但是如果當場簽協議的話,就一定要問的非常細致。
注意穿的干凈整潔,女士要著淡妝。

Ⅷ 參加校園招聘要注意什麼

先說准備,說到招聘會可以最先准備的就是簡歷。這幾個招聘會上感覺現在應屆生整體簡歷的風格還是不錯的。具體的簡歷模板可以到網上找,格式、顏色、內容整理都有多種方式。再說內容,多展現優勢,我看到大部分HR在面試的時候都會把簡歷中出眾的能力、經驗、獎項等標記出來,這塊建議大家挑重點、簡單寫,在面試過程中准備好各個經歷、獎項的講解敘述。大部分面試過程都會根據你的簡歷提問,別寫的讓人感覺不想問你問題也別寫的問了問題自己又答不出來,這就尷尬了。
再說下簡歷上除了第一二頁上准備的各項經歷以外還用准備些什麼,這周的招聘會上,在我們公司面試的展位上看見了一個同學的簡歷,裡面有各種復印件,本科畢業證、研究生畢業證、四六級成績單、法律資格證、結業成績單等等復印件,首頁的簡歷也非常規整。一看就是學霸,名校研究生還有法律資格證。但還是建議大家在簡歷中可以單獨列出各項資格證、成績單,有些證書、獎項含金量比較高的可以做重點標記,然後在面試過程中可以隨身攜帶證書或者復印件,隨身給HR看,但不至於復印件都給他,畢竟裡面個人信息太多。
說簡歷感覺有點說多了,在說說其他准備。其他准備放在第一位的說下著裝。近期看見有些學生為了面試穿著正裝,然後配個白色球鞋。有些同學頭也沒洗,拿個簡歷直接去了。這塊想說的還是大家著裝上不一定就是正裝,重點是得體、干凈。也可以根據所學專業選擇,有些計算機學生或者其他理工類可以不穿正裝,但有些國企、銀行、法律、銷售、培訓等等還是建議穿正裝。這塊正裝剛才也說過是穿全身,不是一件。而且我們在招聘會上也會看到不同公司的招聘人員穿著也不一樣,他們也體現出公司對服裝的大體要求。、
然後再說企業選擇的問題。參加招聘會前先看看都有那些企業參與,有沒有嚮往的企業,重點關注下。在招聘會中偶遇自己合適的企業,但對企業了解有不多怎麼辦,先別著急讓HR給你講,先用手機查下企業情況,多少做個准備。然後在選擇企業的各個崗位時,要咨詢好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別為了某系崗位說自己能吃苦,有些苦你真吃不了,看看自己適合的崗位。別為了不適合你的B崗錯過了適合你的A崗,這樣可能錯過了適合你的這家公司。
在招聘會上還有注意整體的面試過程,企業選擇上提前准備,在一些問題准備上也可以有些傾向性,讓你的經歷、經驗等等更符合企業要求。過程中放平心態,別因為是心儀的企業反倒更緊張而影響了結果。適當表現出對公司或者職位的熱愛即可,重點是給HR留下一個良好印象,對於薪資簡單了解即可,一般薪資待遇HR也會主動告訴你,而且某一職位的薪資水平整體價格也都差不多,這塊不建議過分追問。在招聘會上比較嘈雜的場所也要做到舉止得體、互相謙讓。
最後在說說招聘會上沒找到工作怎麼吧,有些是沒找到自己滿意的,這就得看看是不是自己心態過高,要放平姿態選擇適合自己的。有些是真沒找到,一般在校園招聘當天下午或者晚上都會有些企業在校園做宣講會,這時還可以到宣講會上進一步了解企業。而且還可以注意其他學校的招聘會,大部分學校的招聘會都是對外開放的,多關注各學校的官網、官微、貼吧等。寫這些還是希望能給應屆生些幫助。

Ⅸ 採用校園招聘應注意哪些問題

常規而言,一個完整的校招流程包括前期、中期、後期。前期包括:招聘計劃的制訂:了解用人部門需求、確定招聘人數、明確崗位類型及薪酬福利框架、擬定崗位勝任力素質模型;選擇目標高校及錄取地生源;中期:組織校園宣講會;依據前期制訂的計劃及崗位標准收取並篩選簡歷;實施筆試面試及相關測評;後期:招聘反饋、發放錄取通知書、通知體檢;辦理相關入職手續、新員工培訓。以上環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只要錯失一步就會影響企業整體校園招聘的成功。
一、招聘前期,計劃不周陷誤區
●目標院校選擇面過窄
去年廣州一場招聘會上,某企業招人只要「211院校」的明確規定逼哭女大學生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的確,從近幾年親歷的校招項目來看,不管什麼行業,不論什麼專業,80%以上的企業只將目標投向北大、清華等985、211院校及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保留少數,三本及大專院校則概不考慮。
從追求生源整體質量而言,選拔一流院校人才固然可靠,但並非一流院校的優秀學生就一定是最合適企業的人選。優秀學生起點高,對崗位的期望也高,若企業不能為他們提供科學合理的晉升通道和理想的薪酬、培訓體系,就容易使其產生心理落差,一旦產生失落感便會很快另謀他就。相比之下,普通院校學生的穩定性、踏實度及對企業的忠誠度反而更高,若不考慮企業本身具體情況,盲目跟風、貪多貪好,即便短期能夠完成招聘任務,但若著眼於中長期,因人崗、人企不匹配而產生的人員流失風險將大大增加。
因此,從員工未來的穩定性、成長性及企業人才隊伍的階梯性建設來看,應該拓寬選擇面,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在保證專業對口或類似的前提下,對不同層級學校的學生一視同仁,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企業要想獲取合理的學生資源,必須對自己所在行業、地區、企業綜合實力進行充分的科學分析,做出合理定位,在全國范圍內有的放矢地鎖定部分學校,提高針對性,既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又能滿足多方位的人員需求。
●性別、戶籍、學歷限定苛刻
許多企業在確定崗位招聘要求和標准時,雖無明文規定,但有些「潛規則」在招聘過程中卻是暢通無阻的,隱性條件被「嚴格執行」。最突出的幾條: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男生;對於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的企業,優先考慮具有本地戶籍的考生;除非針對特別專業的崗位設置,不傾向於聘用大專畢業生。企業招人顧及社會資源、人員管理成本無可厚非,但因此導致對就業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干擾,給學生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甚至會波及社會穩定,就不能等閑視之了。以這種隱性條件選擇來的學生,難免令校招效果大打折扣。
二、校園宣講,輸在了起跑線上
每年的校園招聘季,一定是在各地校招宣講會一一亮相時才算正式拉開帷幕。可以說,成功的校園宣講會既能吸引目標人選,同時也能達到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的效應。所以說,宣講會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意向歸屬。但現實中,校園宣講會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校園宣講准備倉促
目前招聘宣講會常見套路是:播放企業宣傳片、介紹企業基本情況、發布招聘崗位信息、師哥師姐談就業感受、學生提問、收取簡歷。以上過程看似簡單,但稍不重視就會流於泛泛,陷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尷尬局面,導致宣講會門庭冷落,影響宣傳效果。所以,前期准備是一場宣講會的重要前戰。常見企業因時間倉促,沒能提前與學校就業中心等相關部門和人員落實,宣傳海報不能預先張貼,學生無法及時了解宣講會信息,導致參加人數有限。另外,宣傳材料內容不夠詳實和個性化,臨時組織的PPT只是企業網站內容的拼貼,對於學生希望了解的企業文化、發展平台、組織架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企業內部培訓機制、成長通道及相關崗位的福利薪酬體系等信息未能有針對性地提供詳盡介紹。還有些企業,在進入目標高校前對畢業生資源信息沒作深入了解,因發布的招聘崗位信息與學校專業設置和學歷結構落差太大,而導致無人問津,企業一無所獲。
●宣講人員很「菜鳥」
宣講人員應該是整場宣講會的亮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宣講會的成敗,他不僅代表自己,更是公司形象的代言人。從著裝儀表到言語表達,再到待人接物的風格及態度,學生會透過宣講人的每個細節來判斷這個企業是否值得自己加入。然而,個別企業的宣講隊伍質量並不高,宣講內容抓不住重點,泛泛而談,只是講述宣講人自己的奮斗史,而忽略學生聽眾的需求;還有些宣講人懷著施捨心態,居高臨下面對學生提問;再有些人則把宣講會辦成了死氣沉沉的講座,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給學生留下的全是差評。筆者曾為某大型通信公司進行面試,當問到學生參加宣講會最關注什麼時,大部分的回答是:宣講人的風格和態度,因為他們受企業文化直接熏陶,最能夠體現出企業的真實風格。
做好校園宣講,企業應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與學校進行深層長期合作,了解其專業設置和校園文化風格,與就業指導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加強企業與學校的互動,積極並有針對性地准備宣講會內容,制定和完善宣講流程;聘請「校園大使「,讓其承擔企業在校內的宣傳工作並協助校園招聘在校內的實施、組織和現場支持,而企業為校園大使提供多層面優勢,如工作獎勵、實習機會、優先就業等,使校園大使成為學校與企業的橋梁。校園大使在IBM、摩托羅拉、英特爾、微軟等外企校招中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拉近了企業與學生的距離。其次,提高招聘隊伍素質,使單純以人力資源部門為主導的隊伍向專業化復合化方向轉變,做到事前充分了解各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避免主觀隨意的非職業化行為。
三、測評工具,想說愛你不容易
校園招聘發展至今,幾乎所有的企業在招聘中都會採用兩種以上的測評方式來選拔人才,把測評作為招聘流程中固定的環節。由於高校畢業生具有教育背景相似、實習經歷類似、成績落差較小、職業化和專業經驗不足等特點,同質化程度較高,所以,校招具有使用人才測評的天然需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在全國各高校就讀相關院系的龐大人群中,選出既具有發展潛力又與企業文化相符的人才呢?測評技術就成了企業非常倚重的一個手段。然而,目前人才測評工具的使用狀況卻令人擔憂,亂用、誤用現象較為嚴重。主要問題如下:
●逢測評工具必用
2011年,在為某集團公司進行校招的面試中,每位面試官面前除了放著求職簡歷,還放著厚厚幾沓畢業生測評報告,供面試官在面試過程中參考。但因測評體系復雜龐大,專業性強,HR僅在面試前對用人部門面試官做了幾分鍾測評報告使用方法的簡要介紹,面試官們還來不及深入消化就要進入面試環節,所以,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們忙得不可開交:提問、看簡歷、翻閱測評報告、觀察考生現場表現……最終的面試效果可想而知——無序導致招聘時機貽誤。過了三個月試用期後,該集團公司才發現,用測評工具精挑細選的員工,工作績效表現並不理想。
從實踐看,測評工具在招聘中使用較多的有心理測評、能力傾向測評、性格特徵測評、職業興趣測評、管理風格測評等。誠然,人才測評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關於個體的淺層和深層信息,然而不同測評工具的作用不同,測評方向不同,所以對於不同崗位、不同行業類別應有針對性地選用不同的測評技術。比如:針對管理培訓生可使用管理風格測評技術,針對銷售、市場、策劃、技術類崗位可適當結合使用性格特徵及職業興趣等測評工具,不能不加選擇,眉毛鬍子一把抓。而且,多測和全測的成本高、耗時長,對測評結果理解難度偏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大,也就不可避免地影響招聘速度和效率。
●過度依賴測評結果
某企業曾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入職半年後,畢業生的情緒管理水平比應聘時顯著提高,其原因是什麼呢?原來,通常測評結果對長時間內難以改變的特質會有較准確的體現,一般成年人會有比較穩固的心理結構,包括特定的能力、成形的性格及行為傾向和價值觀等等,對這些內容的測查會對實際工作中的員工表現有很好的預測效度,但是應屆畢業生基本都在22-25歲之間,心理結構往往還不穩固。據人格心理學研究,25歲之前,個體的人格尚未成熟,「三觀」正處在確立的關鍵時期,人格確立需要經過社會化過程才能形成穩定的自我結構。而畢業生在入職以後,某些方面的特徵會在社會化大環境下潛移默化,過時的測評結果自然對績效預測不夠准確。參加抽樣測評的畢業生的這種轉變正是與企業文化的長期熏陶和職業化訓練息息相關的。
所以,對於潛力大過能力的畢業生來說,測評只能結合筆試、面試等其他選拔方式綜合考量,企業切不可過於依賴單一的測評結果。
四、校招收尾,漏掉最後的關懷
一些企業在整個校招的最後環節,往往只會給錄用的考生發放錄用通知,卻忽略了給進入到最後一輪卻未被錄用的考生發封辭謝信,此舉看似微不足道,但企業的專業化形象及人本精神就可藉此體現。而且,能夠進入到最後一輪的考生,也一定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可塑性,與這類學生保持密切聯系,既可作為企業人才儲備,也可及時彌補有可能出現的已錄用學生違約留下的崗位空缺。

閱讀全文

與校園招聘會該注意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