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师资力量
人才的培养来、专业建设源与师资队伍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安徽财经大学人才政策的实施,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与提高,该院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梯队整齐、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建设的主力军。截至目前,该院教职工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21.4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7人,占教师总数40.5%;从职称结构看,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5%;从年龄结构看,46岁以上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10%,36-45岁以下的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35.7%。35岁以下的教师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28%。他们在学科建设、教书育人、科研和地方经济服务中发挥着带头作用。该院是安徽省金融学会理事单位(人民银行领导的)、安徽省保险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金融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
㈡ 安徽财经大学一般会有哪些省的公司来招聘
石门路公司
㈢ 2011芜湖市教师招聘在哪报名没有网报嘛~~
文理科全部一本的安徽省重点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市,原中央直属的“华东冶专金学院”。文属科专业很好,超过合肥工业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远远超过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省第二名!----------安徽大学评论
㈣ 有到安徽财经大学招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吗
安徽财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不算强势专业,加上这个专业就业本来就难,所以就业前景不怎么样。不过事在人为,如果你肯努力的话还是可以闯出一番天地的。祝你成功!
㈤ 兴业银行上海客户服务中心我们安徽财经大学招聘,而我只是大三的学生,所以想请兴业的工作人员帮忙解答疑
现在努力就好,不要想太多
㈥ 请问安徽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参加各银行合肥市的校园招聘会不会吃亏还是像有些人说的安徽银行招聘时将安...
我校2012年招生计划5000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经过校招办的积极努力及所在省回(区)的大力支持,我答校2012年在10个省(区)进入本科一批招生,他们是安徽、山东、福建、贵州、江西、云南、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海南,招收3842人,占普通类招生计划近84%。我校在安徽省整体进入本科一批,招收3473人,其中文史类1587人,理工类1886人。
f柑mcxuwdribg映铝
说一千道一万,方法有很多,给你一个惊喜,
网络"银行招聘考试ttpx"或者"农信社考试ttpx"
,呵呵。
{肃RanChinese}lgychyldqe3068102834茬
㈦ 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待遇如何
呵呵 我只是个学生不知道哎
不过我们学校还是蛮不错的 听说博士来安财就可以分到版一套200平米的房子权 待遇很不错啊 呵呵 楼主想知道更多的话可以学校的贴吧问问呗 那里也有教师上贴吧的 估计他们会回答你 实在不行就去学校网站看看 那里应该有相关说明
㈧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选手在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参加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合作办学、互派老师、学生交流等方面与英国班戈大学商学院、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学院正以“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为目标,同心同德,抓抢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文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独立学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秉承安徽财经大学优良的校风、学风,依托安徽财经大学的品牌优势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市场,实行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下设4个系1个研究所,即财务会计系、金融系、国际商务系、工商管理系和经济研究所。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0%。
优秀教师
刘福成教授、李玉文教授等为2009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师”,叶方同副教授、李永发副教授等为2010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师”。阮素梅副教授为2008年省级“教坛新秀”,邱丘老师为2010年省级“教坛新秀”。陈应侠副教授为2009年省级“优秀教师”。
学校荣誉
我院积极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2010年我院精心组织,整合资源,申报了“教学研究项目”7项、“教学成果奖”3项、“特色专业”1个、“教学团队”1个、“教坛新秀”1名、“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名。最终5项“教学研究项目”、1项“教学成果奖”、1个“财务管理教学团队”、1个“会计学特色专业”、1名“教坛新秀”和1名“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获批立项。
我院自2003年建院以来,在很抓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自200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国家重点级10余篇,国家级4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厅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并邀请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到我院开展学术讲座10余次,拓展了我院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