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胎”放开,女研究生求职更难了吗
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有人猜测女研究生的就业恐“难上加难”?扬子晚报记者在“江苏省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供需洽谈会”现场调查发现,国企、事业单位基本没影响,部分民营企业应聘难度的确大了。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女研究生中悄然流行起“先生孩子后求职”的观念,“我一位学姐在校期间搞定结婚生子,毕业时轻松求职,堪称人生赢家。”一名女生说。
用人单位 国企称没影响,民营企业更愿招男生
研究生专场参会单位340余家,提供岗位近9000个,进场应聘研究生达9000余人。记者现场注意到,340余家单位中一半左右是国企和事业单位,这部分招聘单位表示没影响。连云港工业投资集团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笔试、面试等选拔通过的女研究生和男生的待遇一视同仁,“二胎政策对我们集团招聘没影响,在职女员工均能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福利。”南京一家国有企业招聘人员也表示“没影响”,“我们企业的每个岗位会储备人才,如果女员工回去生孩子了,储备人才会顶上来。”高校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二胎政策”后对教师招聘政策没影响,“教师岗位要通过笔试、面试,不会按性别区分。”
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在岗位要求中频频亮出的“男生”字样让不少女研究生很是沮丧。一家药企,就用一张A4纸注明,所需的“药物研发”“药物制剂”“药品注册”三个岗位需要男生。南京一家工程公司的项目管理岗位和生产制造岗位,也在岗位的备注中标明“性别:男”的字样。
“从用人成本的角度上讲,我们的确更倾向于男性应聘者。”苏州一家光电企业的招聘人员和记者算起了成本账,“女研究生走出学校都已经二十四五岁,进入单位一两年,肯定要面临成家和生育的问题。刚刚培训上手的新员工,结婚时要放婚假,生孩子时的产假更是长达四个月。单位的劳动力培训效果肯定要打折。派人暂时顶上休产假的新员工,我们的劳动成本还要增加。”南通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还担心,“二胎政策”放开后,有的女生生了两个孩子,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就会考虑辞职在家带孩子。“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我们当然更愿意要男生。”
部分企业心声
以往标“已婚已育” 现在要“已婚已二胎”
记者调查发现,优先考虑“已婚已育”的女性成为不少中小企业在招聘女性求职者时的“潜规则”。“今天是研究生专场,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脸皮薄,所以我们没在招聘启事的岗位要求里直接写明‘已婚已育’,但社会招聘时,我们都会注明的。”一家企业的招聘人员说的直言不讳,“而且现在二胎政策都落地了,我们以往标注的‘已婚已育’,现在都会‘升级’成标注‘已婚、已二胎’了。”
求职女生 不少人认同“先生孩子后求职”
“肯定会有影响,女研究生本来就难找工作。”常州大学两名女生结伴求职,遭到一家科技公司拒绝后,一名女生有些无奈,“在我前面面试的一名男生,招聘人员一看专业对口,使劲游说他留下来。轮到我,招聘官粗略翻翻简历,说岗位已满。”采访中,大部分女生对“二胎政策放开”对求职有所担心。有应聘的女生认为,见多了“男生岗”,已经“大惊小怪”了,“化学、机械等专业的女生本来就不好找工作,研究生毕业都已经这个岁数了,用人单位肯定要考虑女生将来的家庭负担问题。而且我们已经读到了研究生,研究的方向也比较专了,想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好工作的确难。”
“我同学没毕业就生了孩子,已经找到工作了。”交流中,南京一所211高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胡同学意外向记者说起同窗好友的“人生赢家模式”,让小伙伴们十分羡慕。“她研二时就把孩子生了,现在顺顺当当的毕业,找工作也不要烦,用人单位很爽快地和她签了合同。”胡同学自嘲,“我那个生完娃的同学现在正在家里带宝宝呢,根本不用像我们一样辛苦的来赶招聘会。”采访中,记者意外发现,这种“先生孩子后求职”的做法得到不少女研究生的认可。
记者随后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女研究生中,以“人生赢家”模式走出校门求职的学生还真不少,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都陆续有女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结婚生子。“今年我们有20几个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休学生孩子。”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院的老师说。
学姐过来人心声
先生娃后就业 没想象那么美好
昨天记者联系上读研期间生下儿子的小梅,她目前正在老家一家医院实习,工作基本确定了。“我结婚早,读研期间有了孩子,最后决定生下来。”小梅告诉记者,为此她不得不休学一年。重新回到校园她备感压力,“既有经济压力,又有学业压力,我一边喂奶,一边看书,个中辛苦别人无法体会。”小梅说,在校期间完成人生大事,看似很美好,但无形中也改变了人生轨迹。
■专家观点
为搏就业机会 提前生孩子太可惜
“读研期间是女生自我提升好机会,如果不专心做学问,反而去生孩子太可惜了。”南京一所高校博士生导师对女生为求职而提早生育的做法不赞同。她表示,学校从人性化管理角度不反对女生在校期间结婚生育,她从导师的角度建议学生先完成学业。“如果有女生因为特殊情况要生孩子,我会建议她休学一年,先安心生孩子,然后回来做研究。”
南京一家国有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杜先生认为,女生求职时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参加我们单位的笔试,通过的大多数是女生。面试中女生的表现也很优秀。”建议女生读研期间多锻炼专业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并注意训练与人交往的能力来增强就业竞争力。
『贰』 应届硕士女,应聘中铁建设集团和蓝月亮哪个好
看上去是前一个好,国企么,但真正适合不适合,还得看你本人了。有的人并不喜欢国企的做事方式,进去了也会跳出来的,有的人则喜欢安稳。所以,只有做上去了,才知道。你先进去试试吧。
『叁』 28岁未婚未育女,工科,双985硕士,从体制内出来求职,频繁被问及结婚生小孩的事情,一旦我如实告知
有个同事,入职就怀孕,上班八个月,休产假半年,回来再上班,不到半年,回怀孕二胎,又休产假半年,回来答上班不到三个月跳槽。
到新单位,已婚已育已结扎。工作经验三年多,工资翻翻。
如果你是用人单位老板怎么想。
反正我们部门再没招过女生。
国企。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问了就是违法,台湾是这样的。不知道大陆是不是。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肆』 女硕士应届生求职简历上的婚姻状况怎么填
实事求是地填写,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有单位在乎你已婚,这种单位一般没有人情味,不去也好。免得进去了再为此事烦恼
『伍』 如何看待双非女硕士找不到工作在家奶娃事件
“双非”女研究生求职遭遇“滑铁卢”
最近一条“双非”女硕士的视频在网上火了,火的原因不是她长得倾国倾城,也不是她才艺超群,而是因为这位硕士毕业的小姐姐,在校园招聘中,投了好几所学校竟然都被拒绝了。
写在最后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不要被生活的挫折所打败,失败只是暂时的,拿出考研时的决心与毅力。直言肯努力,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还愁找不到工作吗?有时候人要懂得变通,要学会适应环境。
对于寒窗苦读18载的“双非”女硕士在家奶娃,你怎么看呢?欢迎各位留言交流。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陆』 复旦女硕士求职要求月薪过万,这过分吗
有点过低。按复旦某个几乎全是调剂生的院系来讲,研究生(硕博都算,因为二者内收入没有容明显差距,只算硕士样本太小)毕业第二年(第一年都只工作了半年或3个月,基本拿不到全额年终奖,不好算)的收入,最低的一个人也能有十大几万,其他除了进研究所的低一点之外,基本都在30万以上。
新闻好歹也是复旦最好的专业,1万就有点太夸张了(当然如果有年终奖另当别论,因为很多年薪近30万的人月薪其实也只有4000多)。
『柒』 女本科生和女研究生哪个找工作容易
你读哪个专业?要看专业吧。再说了,女研究生也不全是因为就业而去读研吧。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羊城晚报)
http://www.univs.cn/newweb/news/campus/jyxw/2006-05-12/608291.html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多位在“五一”长假仍忙于找工作的应届女研究生,发现了这一令她们难以接受的事实。
竟成“老大难”
广州某重点高校历史系女研究生小容属广州本地生源,直到“五一”长假,她在大半年中已向30多家单位投放简历,包括“感兴趣的人很少、薪水不高”的冷门单位,但仅换来了五家单位的面试机会。
小容所在的历史专业,有应届硕士生30多人,至今确定工作的不到1/3,绝大部分是男生,多位品学兼优的女研究生成了就业的“老大难”。而同是应届毕业的28名本科师妹,几乎都在春节后就敲定了工作。广州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老师向记者透露,截至今年4月1日,该校本科女毕业生已有91%落实工作,但研究生女毕业生的签约率尚未到六成。
据国家人事部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情况调查,从2003年到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略微上升,而学生在校期间即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比例却逐年降低———研究生从76.7%下降到40.7%,本科生从68.2%下降到40%,前者降幅比后者多出8%.
面临“年龄尴尬”
记者调查发现,女研究生在求职中面临“年龄尴尬”。她们几乎都会被招聘单位问及结婚生子问题,一些单位甚至明确提出“两年内不得结婚生子”,但这一要求并不以文字形式出现在聘用合同上。类似情况对于师范类专业女研究生特别普遍。
某大学政行专业应届女硕士小温,正打算向学校申请推迟毕业一年,并考虑若仍然难找工作,就继续升读博士。她感慨:“在求职路上,水平相当的男女研究生很难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惟有把希望寄托在更高的起点。”因此,读完硕士读博士,成为一些女研究生的无奈选择。问题在于,按现行学制,硕士毕业约二十五六岁,博士毕业已年近三十,女研究生恰好处于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用人单位不得不有所顾忌。
存在“求职怪圈”
对此,某人力资源公司一位资深业务主任表示,女硕士女博士们似乎进入“求职怪圈”:因难找工作而读硕读博,但越往上读,越难找工作。
女研究生求职的种种艰难,已受到社会关注。中国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认为,女研究生求职遭遇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别对待,是因为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处于有利地位,女研究生求职者本人很难有所作为,应该呼吁国家尽早针对性别和年龄歧视问题立法。
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南方日报)
http://hxtc.china.cn/lady/txt/2006-06/12/content_6239281.htm
记者调查发现,女生求职出现“怪圈”——女研究生找工作不如女本科生,很多当年因为害怕找工作而继续求学的女硕士、女博士发现就业形势还不如原来本科毕业。舆论将靶子对准了用人单位,炮轰“性别歧视”(据羊城晚报5月8日、5月9日)。笔者以为,个中缘由值得深究。
由于女性客观上要承担生育的重任,而用人单位不愿因漫长的产假打乱工作、增加成本,导致女性在就业竞争中与男性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具体到女研究生就业不如女本科生,不能简单地以“性别歧视”说事。按照现在学制,本科生毕业年龄为22岁,直读硕士毕业为25岁,博士毕业至少28岁。以女性30岁生育计(现在城市职业女性的生育年龄较以前大大推迟,医院里30多岁的“高龄”产妇已经司空见惯),一个本科生可以在生育前工作8年,硕士5年,博士才2年。用人单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谋求利益最大化是很正常的——很多工作岗位对经验的要求远远超过对学历的需要,而同等条件下本科生的要价远低于硕士和博士,因此年龄较小的女本科生就业就好过年龄较大的硕士、博士也就不足为奇。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当然需要谴责,当前学历教育出现的问题更值得反思。笔者个人认为,减缓大学扩招的步伐,给市场足够的消化时间,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适当调整期望值,尽可能早地进入社会获取生存和积累资本的机会,则是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的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但除了搞基础研究的学术性人才外,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主要应该是基于工作需要或提升自身素质而进行的继续教育。本科毕业时为逃避就业难而谋求更高的学历,到头来却面临更大的困难,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记者 梁剑芳)
『捌』 双非女硕士求职屡屡碰壁,高学历苦读后难道只为回家带娃吗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古代对女子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已经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女性也是社会的半边天。拥有高学历的女性不在少数。然而并非高学历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些高学历的女性在求职的过程当中四处碰壁,面对这种情况不得的感慨女性生活也很不容易。高学历苦读后却找不到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只能在家带娃。我觉得高学历的女性是否只能回家带娃这要取决于她本身的能力。
有些人觉得高学历的女性最终还是回家带娃,这有点不划算。我觉得会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还是取决于女性自身,如果她们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做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就只能回家带娃。但如果她们能够放低自己的身份,选择较为普通的工作去做,那有大把的工作机会。
你是如何看待那些高学历的女性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的呢?欢迎您的在下方留言说说!
『玖』 工科女硕士宁夏银川求职,望有心人士给推荐推荐银川有什么好的单位,非常感谢!
工科是不是准备进企业?如果进企业的宁夏有一些能源型的企业,神华、宁东、青铜峡铝厂、电厂什么的都可以。总体来说宁夏也就这些企业比较好一些了
『拾』 物流女硕士找工作好艰难
对于你的处境我很理解也很有同感。象你这种高学历的人最好是找效益好的内大中型企业,最好容是找符合自己擅长的职业。求职难到处普遍,更何况现在是毕业季,大量应届生给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实习生。另一方面有些公司招人也存在一些偏颇:一是学历,学历高的在很多情况下小公司不敢用,大公司不想用,原因是钱给多了用不起,给少了担心留不住。学历低了没几家公司愿意招;第二是年龄,大了没多少公司愿意要,女性刚结婚的不愿要,哺乳期的不想要;第三是能力,能力强的有千方百计挖你的也有想方设法压制你的,就看老板真想不想用你。第四公司用人管理不是很完善,他们眼里就一句,为了降低风险不愿接受空降管理干部(老板直招安排的除外),所有入职人员都得从基层做起,从实习生做起。 来自职Q用户:分享是一种生活方式。
以你的条件放低一点点要求完全可以的 来自职Q用户: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