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属于编制内吗
事业单位是有人员编制数限制的,招聘进人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在人员编回制答指标有空缺、招聘增人通过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所招聘的人员正式入编,成为编制内的正式工作人员。如果工作需要,但单位人员编制已满员或本人不符合入编条件,那么所招聘的人员只能作为编制外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人员也属于编外人员。编外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费用从单位自有资金列支,与在编人员是有些区别的。
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有哪些
您好,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公告相应内容:
为满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全面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10〕16号)、《关于印发吉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吉市人社联发〔2016〕6号)以及国家、省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现将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全市纳入本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的共1782人。其中,市属事业单位计划招聘346人,县(市)区属事业单位计划招聘1436人,具体招聘岗位及其条件详见《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资格条件一览表》(附件1)。
二、报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3.遵守纪律、品行端正;
4.身体健康,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6月1日至1999年6月1日期间出生)。招聘岗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按招聘岗位确定。符合岗位条件的普通高校2017年毕业生报考不受年龄限制,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时间均为2017年6月1日(出生日期以本人身份证为准)。
(二)岗位条件
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学历、学位、专业、户籍、工作经历、执业(职业)资格等具体条件,详见《附件1: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其条件一览表》。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在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考试组织部门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人员;
3.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
4.全日制在读的非2017年毕业生(2018年1月1日后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不视为2017年毕业生。同时,全日制在读的非2017年毕业生不得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报考);
5.现役军人;
6.“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及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未达到现工作地、单位或岗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的人员;
7.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定向应届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定向单位同意。
2.在职人员报考,应征得有用人权限部门或所在单位同意。
3.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其专业技术资格需要符合招聘单位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系列。
(五)回避情形
应聘人员与招聘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报考该单位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或者与单位负责人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三、招聘程序
本次公开招聘报名、资格审查、缴费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工作均通过网络方式进行。
㈢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事业单位公开招来聘主要遵循以下三条源基本原则:
一是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强调进人上公开透明,着重规范制度、条件、程序和权限。
二是坚持单位用人自主权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公开招聘制度在招聘计划编制、岗位条件设置、人员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人员聘用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在政策指导和监督方面强调组织人事部门与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通过对招聘方案、聘用人员的备案监管,达到控制进人数量、提高进人素质的目的,实现政府的宏观管理。
三是坚持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事业单位门类繁多,情况复杂,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都有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招聘方案备案的权限上,我省明确各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同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主管机关,实行分级管理。在分类上,要求考试科目、方式应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不强求统一,主要考察招聘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㈣ 请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去的和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有什么区别吗
公开招聘进入的和在编正式人员是否一样,有没有什么区别?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c
如果你符合招考条件并通过笔试、面试那么就通过了事业单位的考核。上岗后是有正式编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以说公招通过了就是属于编制了,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㈤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哪些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根据《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第十四条
事业单专位聘属用管理人员,应当实行任职回避制度。受聘人员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担任该单位负责人的秘书和人事、劳资、财务、审计、监察等岗位的职务,也不得聘用在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工作。
有其他问题,可以追问哦
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事业单来位公开招聘人员,必源须在核定的编制和增人计划内,根据岗位空缺制定招聘方案,报经主管机关核准备案后,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一是发布招聘公告,向社会公开招聘岗位、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受理应聘申请并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组织考试;
二是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并进行公示;
三是拟聘人员经主管机关审核备案后,由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实行合同管理。
㈦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是什么意思
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实行聘用制管理是实行聘用制,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内,有编制。
1、“纳入全额容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意思就是考入以后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实行聘用制。
2、以前象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新进人员一律签订聘用制合同。
3、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和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完全2个概念,有编制的签订聘用制合同完全是个手续,一般不会失业。没编制的就是临时工,干的活最重,出事背黑锅。
4、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报考请谨慎选择事业单位类型。
㈧ 事业单位为什么要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1、防止内部操作,杜绝腐败
2、选任有能力者,而非内定无能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