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招聘单位 > 华德福乐之学校招聘

华德福乐之学校招聘

发布时间:2021-01-30 06:37:58

⑴ 华德福,天津华德福学校长期招聘教师,请到58同城上搜索关键字“天津华德福学校”查找信息和联系方式。

58效果好嘛?

⑵ 华德福与蒙氏,哪个好

几乎不再熬夜的我今天忍不住熬个夜,而且还是在建园的忙碌阶段。 今天看到胡萍老师写了一篇关于芭学园的文章,我忍不住跑去评论了,现将评论内容整理如下: 在深入接触华德福教育之前,大李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之后就是某某华德福老师了,而且不止一位,全是老太太们。当然,对大李还是很喜欢,只是我职业道路上的偶像换了而已)。因为,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象大李那样的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大李的书我都看了,非常适用,由于大李工作的用心,案例非常丰富,对家长们非常有益。胡老师我也知道,也经常看《善解童贞》。只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说几句,可能让胡老师和大李都不舒服,但如果不说我也不舒服。在今年的华德福教师华语大会上,老师讲到,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一种教育理念没有吃透就谈融合谈本土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在四年多以前就接触华德福,两年多以前开始在成都参加各种华德福的培训,一年以前决定做华德福。在我决定做华德福时,我跟张俐老师面谈过,她问我是否决定做纯粹的华德福,我当时犹豫了很多秒,其实,那时我都不确定我是百分百喜欢华德福。当我再三思考点头表示决定后,张老师说我很犹豫。是的,因为,我觉得我象大李一样,我不认为哪种教育一定是最好的,蒙氏数学我喜欢,瑞吉欧的课程让我感动得曾经蒙生了去瑞吉欧学习取经,华德福那柔软直抵人心的教室环境以及适合孩子的大自然更令我心动不已。所以,我曾经也融合。但是,融合了一年,感觉很累。我感觉是有一根主线在那里,但如果何生出枝结来,也就是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活动(课程)才是最符合孩子成长要求的才是最符合自己心中的所谓的理念的——我在做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茫然。是的,不得不承认,我喜欢蒙氏数学,我喜欢瑞吉欧,但是,没有一种理念会象华德福教育那样认真地组织培训和考核,同时,到自己的园里来指导我们办学。不,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有,那就是那些培训老师带给我们的力量,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至少也是任华德福老师十年以上的(印象中只有一个手工老师是只做了八年的华德福教师),有很多二十年左右,更有厉害的,三四十年,还有的老师自己的父母就是华德福的,自己的孩子孙辈也是,我非常感动,有一种教育如此地牵动人心和家庭;有一种教育会让很孩子从小就树立了当这种理念之下的老师的理想;有一种教育让那么多从事这种教育工作几十年的老人来中国认真细致地教我们如何将这种教育做下去。· 所以,我想,如果大李参加华德福的三年制培训,或者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那样接触华德福十年二十年再谈本土化,我相信她一定能将这种教育的优势发挥得更好对孩子们更有意义。不过,更大的可能或许是,如果大李学了这么多年后,她很可能想一辈子都做华德福教育了。华德福教育博大精深,我经常思考,如果我做一辈子,我能学通不?不,我不太敢相信我能。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让孩子读读经学学蒙氏,我说等我学一些年的华德福后能感觉到不是我期待的了我不喜欢了能结合时再结合吧。但我分明发现,我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发现这种教育的科学与系统性。华德福教育,提供给孩子的一切都是有理论依据的,这让我们为人师者不茫然。能够融合的人,一定是把各种教育的精神全部吃透了的人。上次培训时,有一位维也纳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伊丽莎白老师,她的父母就是华德福人士,她从小就接受华德福教育,她除了大学以外接受的全是华德福教育,大学毕业后就任华德福老师,她的女儿也是华德福老师,她的几个孙子外孙目前也在华德福学校上学。在培训中的分享时光,她专门师讲过蒙氏与华德福其实是矛盾的,她说,蒙氏教具是具形的,需要专注,为的是学到技能技巧,不喜欢(不希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摆弄教具。在摆弄中让孩子放弃幻想,为的是学到技能技巧。这种教育培养的不是有创造力的人而是智性的人,不是全人教育。我们既要有清晰的思考,还要有想象力。从儿童的发展进程来看,儿童在生命之初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之中的,我们不能通过教育的方式去幻醒孩子。 其实,蒙氏和华德福这两种教育,从本质上来看,应该是矛盾的。但如果在融合过程中,做到形似是非常容易的,况且两种教育的“形”都是那样地突出。 我看到胡老师说华德福幼儿园没有积木,不知道她是如何误会了,华德福幼儿园是有积木的,而且建议老师自己亲手做,甚至和孩子一起做,用的都是粗粗细细的树干树枝截断打磨好的,这种积木更富有生命力,孩子拿在手上会更有感觉。 有的人受不了没有眼睛鼻子的布娃娃,我以前也不明白,而且也感觉怪怪的——这可能也是我最初不太喜欢华德福的原因。在考虑做华德福前,我专门带女儿到一华德福孩子家里去玩,专门观察女儿对这种娃娃的反应,结果女儿很喜欢。 华德福幼儿园都会演偶戏,孩子们也会用布娃娃做游戏。如果这些娃娃都有眼睛鼻子,那么娃娃就会有单一的表情,就不能在整个演戏的过程中让这个娃娃演绎出各种表情来——这确实留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华德福教育是我所了解到的最关注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最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教育——这让很多对其了解比较多的人没法不喜欢。 有人提到,华德福教育不适合男孩,但其倡导的天人合一对男孩的成长其实更有益,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男孩成长的大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 有人说,华德福教育是外国的,不适合中国。差矣!我有一次特别感动,感动的是华德福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讲,华德福教育就是要你去发掘你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华德福教育来自于德福,但它在世界各地都在教当地的人们如何在华德福理念的指导下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热爱自己民族的人无法不感动于这一教育理念。 其实,因为我在了解和实践华德福教育,因此我认为它最好,也因为认为它最好,才会坚定地将其实践下去。这其中的前提是,我没有更多的意愿去了解其他的教育。听华德福的老师们讲,在国外的很多蒙氏园也做得非常好,他们觉得也非常不错。瑞吉欧这种教育应该是非常吸引人的,是很适合儿童的一种教育,但是没有相关的培训,没办法掌握其理念的精髓并加以运用。

⑶ 如何看待华德福教育兼谈主流教育的弊端

现今社会发来展如此迅速,又是如源此复杂,教育也是复杂的。从来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全能的、简便的、速效的方法,也没有最完美的方法。
这个年头,因为信息的膨胀,或者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被威逼利诱的,所以现在大多数成人已经厌倦了学习,一看到太多的文字,就厌烦,不想看,喜欢看点娱乐的八卦的消遣的奇谈怪论心灵鸡汤等等。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没有在情感、意志、思考上取得平衡,只是盲目为学习为名次为分数为家长而学习,所以现在大都丧失了学习意志力,丧失了真正的好奇心,或者习惯了学院式的概念学习。

⑷ 加拿大华德福高中怎么样

华德福教育把人生目标放在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的位置上生活不是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的,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环境中,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种明智的选择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aldorfE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目前中国大陆有4个人到英美等国学习过华德福教育课程,其中北京的吴蓓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成为宣传华德福教育的自由职业者,成都的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在成都郊区创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华德福学校。那里有十几个学生,还有十几个边工作边学习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共同点是“我们喜欢华德福”。但是,当我问及什么是华德福教育时,答案却是丰富多样的:华德福教育是注重人的头、心、手的整体发展的教育。是尊重不同文化和个体,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是真正开放的、没有教条的教育。是倡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的教育。是全面和谐的人的教育。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教育。是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艺术化的教育。华德福教育帮助孩子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自己的成长。华德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华德福学校的学生都不使用教科书,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配上插画、图表和标本等。华德福学校的环境教育是融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的,每一所华德福学校都有农场,学生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每周都有园艺活动……目前中国大陆出版了4本有关华德福教育的书:获得华德福教育硕士学位的黄晓星的《迈向个性的教育》,到广西农村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德国青年卢安克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当了13年乡村教师的李泽武的《我到英格兰学师范》和吴蓓的《英格兰的落叶》。看了他们的书,我更想去成都看看——华德福学校什么样?坐落在成都城郊、被农田和绿树环抱的这个院落,有秋千、沙坑、水塘、花坛,有小狗跑来跑去,有木工房、图书室,教室里有一台钢琴,没有电视,电脑也只供老师们使用。乒乓球台和餐桌就放在四面通风的一个大木棚子里,吃完饭老师和学生都要自己洗自己的碗。围墙外有菜地,边上的垃圾堆分成可以用来堆肥的有机物和废弃物。厕所很干净,里面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桶,需要用水瓢舀水冲厕所———总之,不太像一个我们印象中规规矩矩的学校。想参观幼儿园时我被拒绝了,因为正好是孩子们的自由玩耍时间,老师不希望孩子们被陌生人打扰。那就去听听小学的课吧。小学部一共有6个孩子,都在三、四年级的年龄段,于是就混编成了一个班。李泽武先收昨天的数学作业,既不表扬谁做得好,做错了的同学也只是纠正而不批评。读古诗《木兰花》时孩子们大声吟读,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简直就唱了起来,那就上音乐课吧。会弹钢琴的菊子主动要求伴奏,每个孩子都选择一样打击乐器,和着旋律轻轻地敲、大声地唱,歌声在教室里快乐地回荡。唱了歌还要跳舞,学生、老师、听课的志愿者和家长都来跳,围成圆圈,唱着英语课上学过的歌谣,前行,后退,你鞠躬,我还礼,好不快乐!英语课由黄晓星上,一开始大家都站着,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英语歌谣,声音由小而大,反复多次。然后唱歌,句式一样,每个孩子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用不同动物的叫声来轮流替换歌词。唱够了,到黑板上来写写歌里唱到了哪些动物?有两个孩子不肯去,他也不勉强,丢一个粉笔头过去,就在桌子上写吧。整个过程黄晓星一直充满激情,而且几乎全是用英语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都听得懂,但其中一个男孩从不回答问题,集体念时也只是小声嘟囔。课下一问,黄晓星认为孩子其实能很快适应双语教学环境的,但是他妈妈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跟不上的”,给了孩子很不好的暗示。今天的数学课要学习钱的计算,怎么学?买菜去!先去食堂问问师傅需要什么菜,李泽武领着孩子们拎着菜篮子直奔附近的农贸市场,回来时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下自己买了什么菜,各自多少钱,一共多少钱,然后画上美丽的花边和图案,一页课本就这样完成了。没有教科书,是华德福学校的特色之一。李泽武介绍说,比如四年级的地理课,可以让每个学生先从自己的床的位置开始,把自己的家、学校和周围的地理位置画出来,再扩展到本镇和本县或本市。最后,每人都制作一份介绍当地的地形、气候和人物风情等的导游地图和导游小册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变成一个创造的过程。

⑸ 北京华德福学校在什么位置

南山起步最早,现在运行的也平稳,乐知次之,春之谷暂时问题比较多,现在的5年级原有的15个孩子仅仅留下4个,4年级原有的29个孩子现在留下了12个,其中6-8个是家长在春之谷工作

⑹ 华德福教育在中国是否行得通

” —— 一念行者 晚上接到一位朋友电话,她前些天去成都华德福学校参加了师资培训,有些感受要与我分享。她说自己在去成都之前,对华德福充满信心,自己也豪情万丈,愿意全身心地参与到华德福教育的推广中来,然而,在成都培训课程还没结束,自己就开始打退堂鼓,对这种教育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产生了许多怀疑。 这是一个好问题。电话里我和这位朋友分享了我的认识,意犹未尽,现通过文字再将我的看法与更多朋友分享。 我提醒这位朋友,华德福教育理念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叫做:“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渐清醒入世的过程。”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入世”;二是“清醒”入世;三是“逐渐”清醒入世。 办学,教书育人,就是为“入世”作准备的——这几乎是这个地球上所有基础教育的共同目的,偶尔也有例外,据说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办的学校,过于强调空性,毕业出来的学生好像与世俗社会不太相适应。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般情况而言是被动的,业力所感,身不由己。而从幼童长大,步入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糊里糊涂、不知不觉的状态,谈不上“清醒”入世。我自己当年就是如此。梁漱溟先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人生大体分三种态度:一是“逐求”,对外在的事物贪求,别人是物欲横流,你也就随波逐流,名利权色,一个也不能少,看看我们周围,不少人是属于这种人生态度。梁先生说自己曾经也是这般,直到20岁两度自杀。为何自杀呢?梁先生说因为“厌离”,这是第二种人生态度,觉得这个红尘世界脏,开始厌倦以往的生活,生了“出离心”。梁先生抱持这第二种态度活到29岁,觉得不对,又转身回来,积极入世,开始实践第三种人生态度,叫做“郑重”。一个“郑重”的人也在追求,而且比第一种人生态度还要努力,但因为他的“我”小了,所以这样的人比较难搞,软硬不吃,不好糊弄。有一句老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说的就是这个“郑重”。其实,“郑重”进取就是“清醒”入世。只是一般情况下,似乎都要经历这样否定之否定的转化过程。 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人智学”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提出:除了生下来父母给了你一具肉身(类似矿物的生命体),还有三个生命体(以太体,类似植物的生命体;星芒体,类似动物的生命体;自我意识体,只有人才具有的生命体)需要以7年为一个周期,逐渐孕育成熟,不应人为破坏其自然生长,否则一个人身心灵的发展会不均衡。这四个生命体的说法也不是斯坦纳独创,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院就有,只是斯坦纳将这套生命的学修体系阐述得很清晰,使得人们可以在教育及其他诸多领域中具体运用。而我们所知道的其他各种生命教育体系比较忽略在人的未成年阶段的学修次第,没有和孩子的天性合作。譬如,藏传佛教中对转世活佛的教育培养,是非常系统和完备的,老师一定是具格的上师,学生的根器也非同一般,但七八岁送进寺院,学的东西很丰富,惟独遗憾的是忘了他是一个孩子。西方的电影和小说里就有反映这个主题的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个问题也很明显。前日夜间去一私塾拜访,私塾的老师谈到《弟子规》的重要,说因为中国人本性活泼,不守规矩,所以要从小约束,而西方人本性拘谨,注重理性,所以从小比较放任。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观点,但它是错误的。心,乃人之根本,没有中国人的心和西方人的心之分。不仅没有中西方之分,人的心识,除了人独具的“自我意识”之外,还能与动物、植物和矿物沟通,万物同缘,同体大悲。从宋明理学之后,中国人的教育越来越死板和僵化,阳明先生是这个历史大滑坡过程中泛起的一个小小浪花,但生不逢时,难以为继。所以,历史留给我们一个印象:学习中国文化都是要板起面孔,正襟危坐才行。这是一个大误会!我们要与中国文化的法脉接通,应该以阳明先生为跳板,直接跳到中国文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去,那里有活泼泼的生命之学,她与华德福教育一样是可以真正滋养你的慧命的。多少志士仁人也曾呼唤“少年之中国”,用意也正是如此,我们重视并学习中国文化,不能去拣那些中国文化的裹尸布,而是要找到中国人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无需外求,就是你冷暖自知的那个本心啊。 这位打来电话的朋友说华德福教育的实践是危险的,她却没有看出主流教育脱离了生命之学是多么误人。我用另一位朋友的《答读者问》来作为本文结尾吧: 我们对待自己的小孩教育那么重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我们担心如果我们小孩现在的教育赶不上别的小孩时,他们会被社会所淘汰,你确定真是那样吗?社会从没淘汰过任何人,只不过在不停地改变着他们知见和判断。我们整个人生生命的问题决不在外部,在内部。并不是现代教育出了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教育的问题也是人心问题的反应。所以改造教育的重点还在人心而不是教育本身。

⑺ 什么样的学校能称之为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抄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每一所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都有一个有机农园,不同的学校,条件不一样,农园的大小也各不同。在城里头的华德福学校,有的农园小的只限种些花、菜、香草、少量的浆果灌木,养些鸡、兔之类的小动物;在城郊或乡下的华德福学校占地面积都较大,还可种些谷物,养蜂,或养些羊、牛、马、驴等较大的动物,有的学校甚至还拥有一片森林或一个附属农场。

⑻ 天津有没有华德福学校

天津貌似还没有吧。除了华德福幼儿园,还有华德福学校,它是八年一贯制,包括小学和初中。具体可以参详《学校是一段旅程》,里面华德福教师手记,叙述了这八年的教育。

⑼ 华德福教育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华德福教育把人生目标放在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的位置上 生活不是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的,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环境中,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aldorf E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目前中国大陆有4个人到英美等国学习过华德福教育课程,其中北京的吴蓓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成为宣传华德福教育的自由职业者,成都的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在成都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华德福学校。那里有十几个学生,还有十几个边工作边学习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共同点是“我们喜欢华德福”。 但是,当我问及什么是华德福教育时,答案却是丰富多样的: 华德福教育是注重人的头、心、手的整体发展的教育。 是尊重不同文化和个体,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是真正开放的、没有教条的教育。 是倡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的教育。 是全面和谐的人的教育。 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教育。 是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艺术化的教育。 华德福教育帮助孩子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自己的成长。 华德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华德福学校的学生都不使用教科书,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配上插画、图表和标本等。 华德福学校的环境教育是融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的,每一所华德福学校都有农场,学生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每周都有园艺活动…… 目前中国大陆出版了4本有关华德福教育的书:获得华德福教育硕士学位的黄晓星的《迈向个性的教育》,到广西农村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德国青年卢安克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当了13年乡村教师的李泽武的《我到英格兰学师范》和吴蓓的《英格兰的落叶》。看了他们的书,我更想去成都看看—— 华德福学校什么样? 坐落在成都城郊、被农田和绿树环抱的这个院落,有秋千、沙坑、水塘、花坛,有小狗跑来跑去,有木工房、图书室,教室里有一台钢琴,没有电视,电脑也只供老师们使用。乒乓球台和餐桌就放在四面通风的一个大木棚子里,吃完饭老师和学生都要自己洗自己的碗。围墙外有菜地,边上的垃圾堆分成可以用来堆肥的有机物和废弃物。厕所很干净,里面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桶,需要用水瓢舀水冲厕所———总之,不太像一个我们印象中规规矩矩的学校。 想参观幼儿园时我被拒绝了,因为正好是孩子们的自由玩耍时间,老师不希望孩子们被陌生人打扰。那就去听听小学的课吧。 小学部一共有6个孩子,都在三、四年级的年龄段,于是就混编成了一个班。李泽武先收昨天的数学作业,既不表扬谁做得好,做错了的同学也只是纠正而不批评。读古诗《木兰花》时孩子们大声吟读,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简直就唱了起来,那就上音乐课吧。会弹钢琴的菊子主动要求伴奏,每个孩子都选择一样打击乐器,和着旋律轻轻地敲、大声地唱,歌声在教室里快乐地回荡。唱了歌还要跳舞,学生、老师、听课的志愿者和家长都来跳,围成圆圈,唱着英语课上学过的歌谣,前行,后退,你鞠躬,我还礼,好不快乐! 英语课由黄晓星上,一开始大家都站着,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英语歌谣,声音由小而大,反复多次。然后唱歌,句式一样,每个孩子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用不同动物的叫声来轮流替换歌词。唱够了,到黑板上来写写歌里唱到了哪些动物?有两个孩子不肯去,他也不勉强,丢一个粉笔头过去,就在桌子上写吧。整个过程黄晓星一直充满激情,而且几乎全是用英语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都听得懂,但其中一个男孩从不回答问题,集体念时也只是小声嘟囔。课下一问,黄晓星认为孩子其实能很快适应双语教学环境的,但是他妈妈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跟不上的”,给了孩子很不好的暗示。 今天的数学课要学习钱的计算,怎么学?买菜去!先去食堂问问师傅需要什么菜,李泽武领着孩子们拎着菜篮子直奔附近的农贸市场,回来时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下自己买了什么菜,各自多少钱,一共多少钱,然后画上美丽的花边和图案,一页课本就这样完成了。 没有教科书,是华德福学校的特色之一。李泽武介绍说,比如四年级的地理课,可以让每个学生先从自己的床的位置开始,把自己的家、学校和周围的地理位置画出来,再扩展到本镇和本县或本市。最后,每人都制作一份介绍当地的地形、气候和人物风情等的导游地图和导游小册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变成一个创造的过程。

阅读全文

与华德福乐之学校招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晋升考核自我评价 浏览:480
职场新人自我介绍日语 浏览:700
职携求职公寓 浏览:354
醉驾人找工作 浏览:973
百度厦门六中艺术特长报名表 浏览:868
劲霸经编面试 浏览:364
小孩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浏览:470
玉环学校洗碗招聘信息 浏览:15
教师教育自我评价 浏览:192
2014合肥168中学特长生音乐录取名单 浏览:478
应届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分钟 浏览:800
丹阳人才招聘网 浏览:72
生物学科特长怎么写 浏览:250
昌硕面试后多久通知 浏览:925
陕西省铁饼特长生 浏览:751
硕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346
2019年南阳卷烟厂招聘信息 浏览:461
时尚招聘信息 浏览:341
安吉洁美电子招聘信息 浏览:106
个人简历问候语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