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司招聘 > 食品安全生物公司招聘銷售

食品安全生物公司招聘銷售

發布時間:2021-01-23 18:35:56

A. 《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生產者使用食品添加劑有哪些規定

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第三十四條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三)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四)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五)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六)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八)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九)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一)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二)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以上供參考。

B. 分子生物學與食品安全的聯系

基因晶元(gene chip) 技術是20 世紀90 年代興起的前沿生物技術,它可以將生物學中許多不連續的分析過程,移植到固相的介質晶元上,並使其連續化和微型化。這對傳統生物技術,如檢測、DNA 雜交、分型和測序技術將是重大的創新和飛躍。由於它橫跨生命信息、生物物理等眾多的研究領域,涉及生命科學、化學、計算機學、生物信息學等諸多自然學科,故已成為當今多學科交叉、綜
合的研究熱點。基因晶元技術雖然僅有幾年的發展歷史,但在生物學的諸多領域已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誘人的前景。許多人認為基因晶元技術可以與單克隆抗體、PCR 技術、重組DNA 技術相媲美。針對DNA 分析的晶元又稱DNA 晶元或基因
晶元, 根據核酸分析過程中的3 個主要步驟,DNA 晶元分為3 類:用於核酸樣品制備的DNA晶元、用於核酸片段擴增反應的DNA 晶元和用於基因檢測的DNA 晶元,後者又稱微陣列,即DNA晶元。本文對基因晶元在食品致病菌檢測中的應用作一介紹。
1 基因晶元技術檢測食品致病菌的技術原理
基因晶元的基本原理是將各種基因寡核苷酸點樣於晶元表面,微生物樣品DNA 經PCR 擴增後制備熒游標記探針,然後再與晶元上寡核苷酸點雜交,最後通過掃描儀定量和分析熒光分布模式來確定檢測樣品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物 。
2 基因晶元技術在食品致病菌檢測中的應用
2. 1 致病菌在食品中的危害
食品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容易受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因此食品衛生檢驗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是及時准確地檢測出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這些致病性微生物的存在會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2. 2 常規方法檢測食品中致病菌的不足
目前,國內外對食品微生物中病菌的檢測包括常見的致病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菌、沙門氏菌等,常規檢測方法主要有傳統生化培養檢測法、探針雜交、PCR 法。傳統方法是採用細菌培養、生化鑒定與血清分型,由於操作簡單、經濟而被廣泛採用,但檢測時限長(一般要1~2 周) ,效率低、靈敏度不高。探針雜交和PCR技術准確、靈敏、快速( PCR 2~4 h ,探針雜交需要的時間稍長一些) ,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國內外關於這2 種技術在醫學微生物檢測方面的研究報道很多。但PCR 法由於假陽性影響及檢測成本昂貴而在應用中受到限制;探針雜交操作繁雜、檢測時限長,因此這兩種技術並沒有真正在實際檢測中得到大量應用。可見常規檢測方法檢測食品中的致病菌已經不能滿足快速檢測的要求,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食品生產和流通領域,因此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開發快速檢測致病菌的方法,准確地檢測食品中的致病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3 基因晶元技術檢測食品中的常見致病菌
1996 年,世界上第一塊商業化DNA 晶元的問世,標志著基因晶元技術進入廣泛研究和應用的階段[2 ] ,該技術具有傳統的檢測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3 ] : ①基因晶元可以對食品中的致病菌
實行高通量和並行檢測,一次實驗即可得出全部
檢測結果; ②操作簡便快速,整個檢測在幾小時內
即可得出檢測結果; ③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隨著
基因晶元檢測食品中致病菌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
善,將廣泛應用於出入境、食品安全指標、突發事
件等致病菌的檢測,食品安全必將得到進一步保
障,並且將對整個食品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立廣興制備了地
高辛標記的空腸彎麴菌探針,北京醫院臨床檢驗
中心的楊華衛等研製了2 種以生物素標記對結
核分支桿菌特異性的DNA 探針[4 ] ; 李君文等[5 ]
應用基因晶元檢測水中常見致病菌:可對水中致
病菌實行高通量、並行檢測,一次實驗即可得出全
部結果;靳連群等[6 ]利用基因晶元技術檢測腸道
中的致病菌。結果顯示制備的基因晶元能夠檢測
出沙門氏菌、志賀菌、葡萄球菌等。對於未知菌落
利用基因晶元能夠在3 h 完成對未知菌屬的鑒
定;南開大學王磊教授[7 ] 承擔的「致病腸道細菌
—志賀氏菌檢測基因晶元研製項目,近日取得重
大進展,該項目針對不同種志賀氏菌特異基因及
其探針已申請專利12 項。利用基因晶元檢測食
品中志賀菌的時間已由傳統檢測方法的6 d 縮短
到了幾小時。
Borucki 等[8 ]構建的混合基因組微陣列可准
確鑒別各種近緣單核增多李斯特菌分離物;
Volokhov 等[9 ]通過單管復合體擴增和基因晶元
技術檢測和鑒別6 種李斯特菌;Call 等[10 ]通過分
析E. coli O157 : H7 的Shiga 樣毒素Ⅰ,Shiga 樣
毒素Ⅱ及溶血素A ,發現基因晶元可准確檢測各
種E. coli O157 :H7 分離物。J ack[11 ]等通過設計
通用引物擴增細菌核糖體16S rRNA ,並將擴增
產物與含有探針的低密度晶元進行雜交,從而直
接檢測鑒定微生物。Wilson 等[12 ]採用病原體診
斷區基因擴增和20 寡核苷酸藻紅素標記探針,開
發出一套多病原體識別微陣列,可以准確識別18
種致病性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4 基因晶元技術檢測食品致病菌的程序
2. 4. 1 PCR 擴增引物及基因晶元探針設計 細
菌間16S rRNA 保守性強,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比
其他基因演化得慢,被冠之以細菌分類的「化石」。
但細菌的16S rRNA 保守性又是相對的,在16S
rRNA 基因中既有序列一致的恆定區,也有序列
互不相同的可變區,恆定區和可變區交錯排列。
因此可以在16S rRNA 恆定區設計PCR 引物,用
一對引物就可以將所有致病菌的相應基因片段全
部擴增出來,可在可變區設計檢測探針並製作基
因晶元。
2. 4. 2 制備晶元 對晶元的介質表面進行氨基
化、硅烷化或二硫鍵修飾處理是基因晶元技術的
重要組成部分[13 ] 。利用基因晶元點樣儀,將引物
及探針DNA 分子點塗在經過修飾的玻片等載體
上,即製成晶元。DNA 晶元的製作有幾種不同的
方式: ①晶元外合成制備晶元,如化學噴射法和接
觸式點塗法[14 ] ; ②原位合成制備晶元,如高壓電
噴頭合成法[15 ]和光引導原位合成法[16 ] 。所用寡
核苷酸均先已合成完畢,再固定於載體上。所用寡核苷酸均是在載體上被合成與固定,使成晶元。
晶元制備好後,便可用於檢測食品中未知致病菌。
2. 4. 3 待測食品致病菌樣品處理 待測致病菌
樣品在培養後進行裂解, 提取致病菌的模板
DNA ,採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擴增,對擴增出
來的產物進行熒游標記。再用2. 0 %瓊脂糖凝膠
電泳檢測,得到的熒游標記產物可用於雜交試驗。
2. 4. 4 雜交 將擴增後並已標記的待測致病菌
DNA 標品滴加於基因晶元上,與晶元上的特異性
DNA 進行雜交。被檢測的致病菌如果存在,其
DNA 便與晶元DNA 雜交成功,經洗滌晾乾後,進
行結果分析。
2. 4. 5 結果檢測與分析 採用晶元掃描儀,如熒
光掃描儀、共聚焦顯微鏡等進行檢測,根據熒光的
有無及強弱來確定被測致病菌是否存在。
3 基因晶元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基因晶元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具有快速、准
確、靈敏等優點,又能同時平行檢測大量樣本,但
是目前還存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亟待解決: ①目前
的基因晶元一般都採用熒游標記技術,使得基因
晶元檢測不僅需要昂貴的晶元製作系統,而且需
要昂貴的激光共聚焦掃描儀,高昂的價格嚴重限
制了這種晶元技術的普及應用; ②操作復雜、費
時,對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這也是限
制其普及應用的障礙之一; ③在樣品目標物放大
反應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樣品污染,也會影響到檢
測信噪比,研究人員試圖通過生物感測器吸附樣
品加以避免,並結合半導體技術、納米技術和生物
發光技術提高其靈敏度; ④生物晶元微細制備技
術以及如何提高生物晶元微陣列的密度也極大地
限制了該技術的市場需求,相信隨著這些技術進
一步完善,基因晶元技術完全可能成為21 世紀最
具活力的技術之一。
基因晶元技術在食品致病菌檢測中是一個全
新領域,國外已開始食品致病菌檢測晶元的研究,
但仍處於早期研發階段。而在國內,該領域仍處
於初步摸索階段。基因晶元技術檢測食品中致病
菌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會標准化、商品化,人們可望
在一張晶元上檢測到幾乎所有致病菌,實現真正意義上致病菌檢測的技術革命。
參考文獻:
[ 1 ] Stears RL , et al . Trends in microarray analysis[J ] . Nat Med ,
2003 ,9 (1) :140 - 145.
[2 ] Gall M ,Labadie J ,Brock P , et al . Light2directed synthesis of
high density oligonucleotide arrays using semiconct photore2
sis[J ] . Pro Natl Acad Sci USA ,1996 ,20 :13 555 - 13 560.
[ 3 ] Jordan B. Large2scale expression measurement by hybridization
method :from high2density membranes to DNA chips [J ] . Jap
Biochem Soc ,1998 ,24 :215 - 218.
[4 ] 王元平,吳清平,張菊梅,等. 基因晶元技術及其在食品衛生
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J ] .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2 ,12 (2) :
254 - 255.
[5 ] 李君文,晁福寰,靳連群,等. 基因晶元技術快速檢測水中常
見致病菌[J ] .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2 ,36 (4) :238.
[6 ] 靳連群,李君文,晁福寰,等. 基因晶元檢測腸道中致病菌技
術的建立和應用[J ] . 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 ,22 (1) : 24 -
26.
[7 ] 信息薈萃. 天津致病菌檢測基因晶元項目申請12 項專利
[J ] . 上海醫葯,2003 ,24 (6) :288.
[8 ] Borucki Mk , et al . Discrimination among Listeria monocyto2
genes isolates using a mixed genome DNA microarray[J ] . Vet
Microbiol ,2003 ,92 :351 - 342.
[ 9 ] Volokhov D ,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Listeria species bymicroar2
ray2based assay[J ] . J Clin Microbiol ,2002 ,40 :4 720 - 4 728.
[10 ] Call DR , et al . Detecting and genotyping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using multiplexed PCR and nucleic acid microarray
[J ] .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1 ,67 :71 - 78.
[11 ] Jack S , Dougles RC , Fred JB , et al . Direct detection of
16srRNA in soil extracts by using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J ] . App. Env. microbiol ,2001 ,67 :4 708 - 4 716.
[12 ] Wilson WJ , et al . Sequence2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18 patho2
genic microorganisms using microarray technology[J ] . MolCell
Probes ,2002 ,16 :119 - 127.
[13 ] 孫嘯,王曄,張曉莉,等. 基因晶元設計及數據分析軟體系統
[J ] . 東南大學學報,2000 ,30 (5) :1 - 6.
[14 ] Schena M , Shalon D , Heller R , et al . Parallel human genome
analysis :microarraybased expression monitoring of 1 000 genes
[J ]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1996 , 93 : 10 614 -
10 619.
[15 ] Blanchard AP , Kaiser RJ , Hood L E. High density oligonu2
cleotide arrays[J ] .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1996 ,11 : 687
- 690.
[ 16 ] McGall G,Labadie J ,Brock P , et al . Light directed synthesis of
high density oligonucleotide arrays using semiconctor pho2
toresists[J ]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 : 13 555
- 13 560.

C. 生物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的就業方向

食品類公司(廠)

食品監督部門

食品檢驗檢疫單位

大型餐飲業企業

D. 食用生物技術食品安全嗎

現代生物技術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主要就是轉基因食品了,所謂的轉基因食品即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它們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這種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出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主要有:①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產物的營養學評價(包括:營養促進或缺乏、抗營養因子等)、毒理學評價(包括免疫毒性、神經毒性、致癌性、繁殖毒性等)以及是否有過敏源;②外源基因水平轉移而引發的不良後果,如標記基因轉移引起的胃腸道有害微生物對葯物的抗性等;③未預料的基因多效性所引發的不良後果,如外源基因插入位點及插入基因產物引發的下游基因轉錄效應而導致的食品新成分的出現,或已有成分含量減少或消失等。當然評價指標還應包括其他一些內容。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通過對商品化的轉基因食品植物的安全研究證明,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水平轉移的可能性極小。人們在食用轉基因食品後,絕大部分DNA已經降解,並在腸道中失活,極小部分(<0.1%)的DNA轉移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在特例中需考慮。對殺蟲晶體蛋白Bt而言,因它只作用於鱗翅目昆蟲,對哺乳動物、魚類及非鱗翅目昆蟲無作用。有些蛋白已知為抗營養因子(如外源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劑),由於食品加工可減少或消除這些毒性物質,因此含這類毒性物質的食物生吃時有毒,但經適當加工後則是安全的。在下列情況下轉基因植物食品可能產生過敏性:1.外源基因編碼已知的過敏蛋白。2.基因源含有過敏蛋白。如Nebraska大學證明,表達巴西堅果2S清蛋白的大豆有過敏性,這是迄今已知轉基因植物未被批准商業化的惟一例子。3.轉入蛋白與已知過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學上有明顯的同源性。4.轉入的蛋白屬某類蛋白的成員,而這類蛋白家族中的有些成員是過敏蛋白。
現在還是盡量選擇非轉因食品,因為非轉因食品更安全一些。

E. 致病微生物的食品衛生

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頭號食品安全問題,當然也排在中國食品安全的第一號。為什麼這么說?大家回顧一下上世紀80年代上海因為生吃毛蚶引起30萬人甲肝流行,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世界記錄,國際很多參考教科書都引用了上海甲肝爆發事件。盡管甲肝不容易死人,但30萬人致病怎麼不是頭號食品安全問題呢?食品安全問題的定義「有毒有害物質」「引起危害」都有了。我們還有大腸桿菌,O157:H7,2001年江蘇安徽等發生2萬人中毒,177人死亡,衛生部沒有接到報道。沙門氏菌每年都會引起的數以百人的中毒事件爆發。
食品生產是一個時間長,環節多的復雜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作為原料來源的活體就可能帶有致病性微生物;在加工過程中原料之間的交叉污染;加工者攜帶的致病性微生物也可能進入食品;在銷售中會通過器具和其它途徑污染致病性微生物。總之,與食品有直接和間接關系的致病性微生物都可能污染食品。這是一個復雜的致病性微生物群體,在實際工作中要對它們逐一檢查是很難做到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徒勞的。有檢驗意義的是能引起人類疾病和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微生物,常見的有: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變形桿菌、志賀氏菌、禽流感病毒、黃麴黴菌及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F. 食品生物技術是什麼樣的專業

食品生物技術(food biotechnology)是生物技術在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和製造中的應用的一個學科。

它包括了食品發酵和釀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術加工過程,也包括了應用現代生物技術來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質的基因、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製造食品添加劑、植物和動物細胞的培養以及與食品加工和製造相關的其他生物技術,如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酶分子的進化工程等。

(6)食品安全生物公司招聘銷售擴展閱讀:

研究方向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繫到人體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在基本解決食物供應問題的同時,食物的安全衛生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近年來,國際上一些地區和國家頻發惡性事件,食品安全已變得沒有國界,世界某一地區的食品問題很可能會波及全球,從而對其他國家的食品安全帶來巨大影響。

研究內容

(1)通過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改善食品原料農產品的品質和提高產量;

(2)利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生產用於農產品保鮮的「綠色」抗氧化劑、防腐劑等;

(3)通過基因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分子進化工程使食品加工工藝高效化,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利用率,以及提高食品的保健功能;

(4)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減少食品的損失、提高食品質量管理的效率和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性;

(5)通過發酵工程和酶工程處理廢棄物,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並減少環境污染。

G. 請問中山大學食品安全生物學招學碩嗎一般多少謝謝!

就業一般是食品廠、釀造廠、飲料廠、檢驗檢疫機構,醫葯行業的一些實驗員、檢測員崗位也可勝任;公務員也是一個選擇,博士學歷的話做教師的也有,做研發的也有

娃哈哈/匯源等飲料公司
五糧/茅台/洋河等造酒公司
中糧/瑪氏等
雙匯/雨潤/金鑼等肉製品公司
蒙牛等乳品企業
統一等方便麵公司
湖南金健/益海嘉里/魯花等糧油公司

------------- 食品類的企業還是很多的,不過行業利潤較低,待遇相對重工業還是差了一大截的

微生物更好一些,進釀制廠的比較多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99)
1 江南大學 A +
2 中國農業大學 A +
3 華南理工大學 A +
4 華中農業大學 A +
5 南京農業大學 A +
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7 南昌大學 A
8 浙江大學 A
9 中國海洋大學 A
10 江蘇大學 A
11 東北農業大學 A
12 華南農業大學 A
13 河南工業大學 A
14 天津科技大學 A
15 沈陽農業大學 A
16 福建農林大學 A
17 山東農業大學 A
18 合肥工業大學 A
19 浙江工商大學 A
20 哈爾濱商業大學 A

上海交大、吉林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的食品也挺好的

名單僅供參考,各校不通方向上的實力排名也不一樣,建議優先考慮211/985大學的食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 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一般食品專業實力和師資都還不錯

轉行吧,食品那麼差的行業,沒前途的,自己去江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看看上海食品、國內知名食品企業2012在江南大學招收食品類研究生開的待遇吧,普遍是3000 --3900,3000多的工資在物價和消費相對很高的上海,這樣的收入也就是要飯吧,何況還是號稱食品很強的江南大學的碩士,只能說明這個行業跟狗屎一樣臭,爛!

我本人211本碩連讀的食品碩士,畢業也做過食品行業,很多同學也考過南農、江大、南昌大學、中國農大、中國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碩士,現在都參加工作了,總體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個字形容:

慘!

食品的名校碩士畢業後,起薪不如一些好行業本科生的起薪,比她們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這就是行業差別,血淋淋的現實

可以告訴你中國大陸食品是非常沒有前途的行業,政府重視的是重工業發展,是高精尖技術,食品這樣的傳統行業是被忽視的!! 我建議你盡快轉行,可以超醫葯方面發展,會不錯的!

那麼多高薪的好專業,選什麼不好呢,幹嘛總有那麼多不明真相的人選擇食品類專業呢?!!食品專業找分工作還不算難的,不過發展什麼的,比其好的工科行業就差遠了;

食品科學與技術,江南大學、南昌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院校這塊不錯;上海海洋、華南理工、江蘇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這塊也挺不錯;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業容易起薪挺低

食品行業確實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讀博後爬到教授級的那批,還有茅台董事長等這類做食品企業高管的這批,都是出類拔萃;不過這樣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躋身到這波很難,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計的,無法代表和代替現狀和大局;我們必須要看多數人的情況,這多數人情況才能代錶行業;

一定要選對專業,男怕入錯行,女也怕入錯行的!不同行業畢業生收入、發展、前途等差別實在太大太大了,計算機、通信、醫學影像、輪機、機械、建築等工科就業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託網上那些沒有切身體會的朋友就不要亂說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學子了,再也不能毀了他們前途了!!我們十年寒窗容易么?我們父母含辛茹苦供我們上學的學費來的容易么?不能錯誤選擇一個黯淡的專業,斷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們,你們了解食品科學與工程么?你們讀過該專業的本科和碩士么?你們對該專業的博士就業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煩還是不要摻和說我是憤青什麼的吧!以一個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國排名60以內,碩士)身份告訴你們一些所見所聞!

高校眾多專業中,食品和生物專業轉行的最多,只因就業困難、起薪非常低,工作相當辛苦!

食品專業和生物專業在國內是臭名昭著的爛專業了!說句難聽話,在中國,這些專業就是一坨爛泥巴;除非你讀到名校的博士或許運氣好能進一所不怎麼樣的大學做教師;

一般情況,即便中國農大、江南大學、南京農大、華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頂尖學校的畢業生也無一倖免不景氣的就業和狹窄的發展空間,江南大學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全國唯一的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按說應該挺強了,可就業呢?一樣無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學有江南大學、中國農大、有南京農業大學的食品碩士畢業,他們實驗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碩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線城市這讓人怎麼生存??!

學食品當下最好出路無非考公務員去食品\葯品\海關等國家檢驗部門,或者讀個食品名校博士畢業進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較差(極個別擠入瑪氏的不錯起薪10K,中糧起薪5K,還有益海嘉里等這類企業待遇也好一些,不過十分難進,每年全國也就招那麼幾個,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專業的,鎖定的基本是北大之類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類畢業生不得不為生產和獨立而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食品、飲料、葯物等企業,不得不選擇沒日沒夜的加班、輪班、生物鍾紊亂、生活無規律、緊張的節奏、高度的精神壓力、疲憊的身心...........,按說如此辛苦應該高薪才對,錯!大錯特錯!!這不是金融業、不是船舶業.......食品,這個道貌岸然的專業,不僅辛苦,而且低薪,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業屬於快速消費行業,勞動強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門檻普遍不高;且國內食品加工業的技術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業願意不惜血本做研發,大環境決定的,你不昧著良心做你就倒閉,你就OUT,這就是惡心的大環境;自己去查查大陸食品企業還剩幾個有實力的? 康師傅比較強了吧,別搞錯了,她屬於台灣人,不是大陸;徐福記有點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購!我們曾經應以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樂、銀鷺、小肥羊、全興集團、味事達等多家中國知名食品企業,均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法國達能集團、美國百勝餐飲、瑞士雀巢集團等跨國公司收購或並購。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本土食品經濟相繼倒戈.........令人堪憂!!

食品第一學府江南大學,食品研究生畢業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這樣的待遇就連計算機、軟體工程、通信等優勢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訪調查過吉林大學、北大等院校的IT類本科就業起薪基本在4000 ---6000!這樣的行業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覺得公平么?你覺得為之付出值得么?

我們的政府也應該睜開一隻眼吧!!! 否則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徹底的全軍覆沒! 關注下國人的健康吧!!!!!!這些年來,我們回憶下: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問題,現在終於知道這個行業內幕、前途和被重視程度了;在中國,你想吃沒毒的東西,很難很難,除非你是領導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學食品的同仁們,所有準備投身食品的潛在食品人們,放棄食品吧,離開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業吧!!讓我們不辜負美好未來,另闢蹊徑,為輝煌的明天而努力!

閱讀全文

與食品安全生物公司招聘銷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